黄南雁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膜炎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胸膜炎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一组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和对照组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县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依从性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具有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施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析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13%,低于对照组的17.95%;在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有明显优势,安全有效.
作者:上官士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治疗的72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为一般组和综合组,各36例,一般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综合组在常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在相同的护理周期内,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对于糖尿病知识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治疗,一般组患者的血糖为5.7mmol/L (s=3.0),综合组患者的血糖为7.1mmol/L (s=2.0),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一般组相比,综合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明显的提高,综合组高达94%,而一般组仅有55%,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稳定糖尿病患者病情,提高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薛静;段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早期筛查,以期尽早发现宫颈癌,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近些年宫颈癌筛查技术的演进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邹丽丹;王萍玲;黄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经验,降低漏诊率、误诊率.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收治的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有获得性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吸烟、各种原因导致的制动/长期卧床、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液黏度升高.36例均有呼吸困难,其中34例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仅有2例休息时亦感气促,胸痛2例,咯血1例.所有患者均有D-二聚体升高.合并深静脉血栓20例,早期漏诊30例,误诊1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
作者:彭庆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3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33例患者在入院前采用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流程进行院前急救,对患者救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3例患者经过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流程急救后,24h运转时间为22.5min(s=3.5);有30例被成功运转至我院接受治疗,死亡3例,有效救治率高达90.9%.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桂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超声影像特点及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63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结果.结果:163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完全脱离69例,部分脱离94例.69例完全脱离中有12例为陈旧性视网膜脱离;94例部分性视网膜脱离有73例为象限性视网膜脱离,16例为局限性视网膜脱离,5例为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163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结合临床资料,74例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占45.4%,患者有外伤、炎症、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史. 57例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占35.0%,患者有高度近视,眼外伤史或无晶体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32例,占19.6%,患者有后葡萄膜炎,恶性高血压等病史.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玻璃体内高回声光带,上有点状、条状血流信号,有后运动现象,但12例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后运动缺乏.结论:当前方视路出现混浊,特别是严重玻璃体混浊,白内障患者,超声检查是视网膜脱离的佳诊断手段,通过超声检查,可以了解疾病的发展,视网膜脱离的范围、活动度及玻璃体情况,为手术提供帮助.
作者:熊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比宫腔镜下电切术(TCRM)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试验组52例行TCRM,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手术、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华;聂娜;林彩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CT检查,统计检查结果以及CT表现.结果: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6.25%.77例确诊患者均可见肿块腔内侧的溃疡病灶,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水平均匀的35例,不均匀的42例.肿瘤位于胃部的54例,肠腔的21例,肠外(肠系膜、网膜)的5例.55例患者的肿瘤边界清晰,22例患者的肿瘤与周围邻近组织有粘连.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检查有明确的特征,有助于临床医师获取详细的影像图信息,提高诊断正确率,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覃天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至2016年期间在本院接受血液检验的贫血患者(90例)与健康人员(40例),贫血患者当中45例缺铁性贫血(A组),45例缺叶酸性贫血(B组),40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对比以上3组观察对象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细胞计数(RBC)、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以及血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体积之比.结果:A组患者RBC较B组低,Hb明显低于B组与对照组,其RDW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与B组,P<0.05;B组患者的RBC/MCV与RBC均明显较A组与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MCH、MCV均明显较A组与B组高,P<0.05.结论:血液检验可对贫血的不同类型进行有效的区分,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吴以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地屈孕酮与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原发性痛经治疗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及经期静脉血雌二醇水平变化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体治疗效果及经期静脉血雌二醇水平变化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朱向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不同的抗生素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药学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4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孢克洛组、头孢氨苄组、阿奇霉素组、盐酸左氧氟沙星组各60例,对4组的药学作用进行分析.结果:4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抗生素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均可取得理想的药学作用.
作者:张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CT和MRI对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并分析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副神经节瘤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和MRI诊断,对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CT和MRI均能够对副神经节瘤患者起到一定的临床诊断效果,CT的诊断检出率为75%,MRI诊断检出率为7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T诊断可更好地显示肿瘤和周围组织关系,MRI可反映肿瘤组织学成分的不同.结论:对副神经节瘤患者使用CT以及MRI诊断均可取得一定效果,但CT诊断可更好地显示肿瘤和周围组织关系,MRI可反映肿瘤组织学成分的不同,在实际的诊断中可将两种诊断方法进行联合,以期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
作者:韦霞俊;苏文兵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儿股骨干骨折患儿采用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小儿股骨干骨折患儿均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给予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Bryant牵引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与对照组的93.33%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较对照组的36.67%减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儿股骨干骨折患儿,采用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俞文涛;刘尧;刘亚;庄挺;陆敏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观察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康复指标,且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艳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近年来,白藜芦醇成为科学界关于抗氧化抗衰老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白藜芦醇的自然界分布、理化性质、生产工艺、在机体内代谢途径以及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简要阐述.鉴于白藜芦醇的广泛作用机制,其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疾病的有效化合物.
作者:严全全;柯峰;苗芬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行腹部超声检查的价值及特征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并丙肝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单纯慢性丙肝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腹部超声表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腹部超声表现肝大、回声增粗,脾大,胆囊壁增厚,腹腔淋巴结大;腹水检出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的超声表现与单纯慢性丙肝存在显著差异,能够直观反应患者腹部脏器损害情况,在疾病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指导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英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术后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容效果评分(NSS),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N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痛苦少、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盛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联合降压治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降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降压治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临床疗效和预后,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秀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讨论颅底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进行颅底肿瘤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试验,其中试验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及患者吞咽功能变化.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患者吞咽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是护理措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在颅底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的护理中,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是患者容易接受的一种护理方式.
作者:唐芙蓉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