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郑天明;陈海林;安尼瓦尔·买买提

关键词:紫杉醇, 顺铂治疗, 晚期食管癌,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在晚期食管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20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顺铂化疗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200例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4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探讨发现,其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的病种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的病种,以便调整心血管内科疾病防治策略.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4405例患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对4405例患者的分析,发现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常见的前5位病种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结论:冠心病位居心血管门诊病种的首位,其次为高血压和心肌梗死.

    作者:胡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为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各方面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及时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如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减少由于疾病认知缺乏而产生的想象性恐惧或焦虑,达到治疗的效果.通过医患之间的语言沟通,体现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在治疗护理中有效的配合工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作者:丁会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150例(150眼)在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个人意愿给予患者不同的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并按照角膜塑形镜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三组,随访1年,比较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结果:相较于佩戴前,佩戴1年后,三组患者眼轴距离均明显缩短且低中度近视患者眼轴变化幅度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眼轴改善幅度明显,其次为B组、C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对于近视发展的控制作用无显著差异,为确保实现优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

    作者:费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激励艺术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在工作环境中,激励艺术是不可缺少的,激励艺术是围绕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这个中心,通过各种激励形式达到调动大家工作、学习、训练的自觉性、积极性,激发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1].在护理学的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全面发展的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断地通过激励的方式帮助护理人员树立自信心和强化自信心.本文就谈护士长的激励艺术进行研究,探索激励艺术在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杜小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妊娠高血压患者行剖宫产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针对医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能否采取剖宫产的方式进行生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方法:抽选医院接收的患有妊娠高血压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者行剖宫产方式生产,作为试验组,另外60例患者采取自然生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新生凡健康率、产后血压情况、输血治疗情况及大出血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产妇分娩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产后血压情况、大出血发生率、输血治疗情况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健康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妊娠高血压的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能够提升分娩成功率,产后的血压能够快速处于稳定状态,降低了大出血和输血治疗率,分娩婴儿健康良好,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邓小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疾病控制的效果

    目的:观察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疾病控制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及随访,试验组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评价两组患儿疾病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哮喘发作、急诊、住院次数以及小儿哮喘生存质量量表(PAQLQ)评分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有效增强支气管哮喘患儿疾病控制效果,减轻哮喘发作程度,减少发作次数.

    作者: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胺碘酮对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胺碘酮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ICU收治的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88例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随机分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胺碘酮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以及死亡率.结果:胺碘酮组患者的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胺碘酮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胺碘酮组的死亡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胺碘酮在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心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丁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叶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cy水平、baPWV及颈动脉IM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cy水平、baPWV及颈动脉IM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叶酸可降低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降低baPWV,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赵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降低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2例行颅脑术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一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结果得知,在颅内感染发生率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只有3.8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颅脑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胡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间羟胺对泌尿外科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适宜的泌尿外科脓毒性休克治疗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5年在我科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随机分组为多巴胺(DA)治疗组、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组和间羟胺治疗组,记录治疗不同时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小时尿量(UV),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DA组的治疗效果是三组中差的,升压作用小、尿量增加少、肌酐清除率改善效果差,而心律失常副作用大;间羟胺的治疗效果好,升压作用明显、尿量增加多、肌酐清除率改善效果好,且心律失常副作用相对较小,是泌尿外科脓毒性休克的理想治疗药物.结论:间羟胺更适合作为泌尿外科的常规升压药物.

    作者:邓志明;朱华臣;张宏伟;彭小龙;肖俊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60倒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心理特征的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SAS和SDS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增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舒适度,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季文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胸腔积液中糖类抗原125和腺苷脱氨酶检测对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糖类抗原125 (CA125)和腺苷脱氨酶(ADA)含量检测诊断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12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胸腔积液3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76例.测定胸腔积液CA125和ADA含量,分析CA125和ADA检测在渗出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CA125和ADA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和ADA含量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8.9%和91.7%(P>0.05),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100.0%和89.5%(P<0.05).结论:在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中,胸腔积液CA125和ADA含量的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率的提高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微创减压加打压值骨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活动范围评分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优良率为96.00%,治疗后Harris评分、疼痛评分和活动范围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采用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效果显著,该术式能稳定股骨头的内部环境,修复骨坏死部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立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的效果

    目的:为有效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急性期患者,探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用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药物进行冲击治疗,检测用药前后患者炎性指标水平情况,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用药后治疗组改善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85.4%,治疗组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白介素-2(IL-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指标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患者炎症消失快、治疗效果佳.

    作者:王新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胃肠癌患者围术期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癌并存其他疾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胃肠癌并存其他疾病患者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52例胃肠癌并存其他疾病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3.1%.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胃肠癌患者在围术期采取个体化的处理措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保障.

    作者:许广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试验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肠梗阻等并发痘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尿潴留、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均可有效清除淋巴结,改善患者病情,但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更少,术后更快恢复排气,腹腔镜手术可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段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表现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1例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评价指标包括;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有无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结果:本组31例病例中,恶性病变19例,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深分叶、边缘细短毛刺、血管集束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而良性病变大多形态规则、密度均匀、粗长毛刺、钙化等.结论: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丁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郴州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目的:筛查郴州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与苯丙酮尿症(PUK)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郴州市出生的新生儿共58 160例,于出生72h且哺乳不低于8次后,取新生儿足跟血进行标本分析,方法为茚三酮荧光法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DELFIA),对新生儿苯丙氨酸浓度(Phe)及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测定,发现可疑阳性予以复查确诊.结果:在本次筛查的郴州市58 160例新生儿中,CH患儿确诊42例,PKU患儿确诊3例,蚕豆病确诊700例,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确诊1例.结论:患儿经早期筛查确诊和积极治疗可有效降低CH与PKU患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体格、智力严重障碍的概率,具有推广于临床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唐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两组.双联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三联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慢性肾炎治疗效果,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肌酐、24h尿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的差异.结果:三联纽患者的慢性肾炎治疗效果高于双联组(P<0.05);两组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肌酐、24h尿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联组的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促进血脂水平的降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硬膜外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实施硬膜外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的效果及其在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方面的效果.方法:纳入78例妇科手术患者,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盐酸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结果:对两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进行判定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d和3d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显示不同时间观察组的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手术术中与术后应用硬膜外甲磺酸罗哌卡因可以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

    作者:侯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