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腹水和门脉高压性胃病中西医综合治疗体会

华杏芳

关键词:
摘要:肝硬化腹水和门脉高压性胃病需采取中西医多学科治疗,不急于消水,要从保肝柔肝,改善肝脏功能及脾胃功能着手,在提高人体免疫的基础上逐渐消水,降低门脉压力,才能促进康复.祖国医学在慢性肝病、肝硬化腹水及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调治中有独特疗效,本文介绍5例肝硬化腹水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胃镜下食管及贲门狭窄的扩张治疗

    探讨食管及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或其他良性狭窄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气囊扩张器和微波治疗仪,在纤维胃镜直视下对26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进行扩张治疗共40例次.结果症状改善率100%,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安全、可靠,影响扩张效果的因素有狭窄段过长、扭曲成角及反复再狭窄.对反复狭窄者可行食管支架置入术.

    作者:敬长春;冯如春;杨茂悟;朱玉森;吴淑兰;孟海红;郭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胃舒丸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内科常见病,柯美云报道[1]其发病率占消化疾病的20%~40%,但在我国目前尚缺乏大系列的精确统计,国外报道本病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一般认为在胃肠专科门诊中约40%的患者为消化不良,而其中约40~50%为FD,加之有许多消化不良患者并不一定就诊,故实际患病率可能更高[2].在临床上多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类型,应用不同西药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尚无特异手段[1];自1998-11我们用自制中药胃舒丸治疗中医辩证为肝郁脾虚型的FD50例,并设立具有同样临床表现口服吗叮啉和法莫替丁50例作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证明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春光;李延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恶性淋巴瘤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1例

    1病例介绍男性,67岁,已婚.主因腹泻、发热、纳差、消瘦、伴脐周围隐痛6个月,于1998-07-15入院.患者缘于1998-01初无诱因出现腹泻,每日3~4次,为糊状稀便,无脓血及粘液.

    作者:孙端金;徐厚兰;梁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胰腺囊肿内引流术(附24例分析)

    胰腺囊肿在我国较为常见,我院外科自1970~1999年共收治胰腺囊肿24例,其中20例采用了内引流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贵廷;付连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指压气海穴治疗产后尿潴留

    产科工作中经常遇到产后尿潴留患者,一般先采用听流水声、热敷等方法,效果多不满意,许多患者仍需行导尿术.近几年我们采用指压气海穴治疗产后尿潴留50例获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先清;许红玲;张美荣;马玲;李秀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利胆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我院内科自拟利胆降逆汤,于1998~2000年观察治疗本病5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明镜;许忠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用成人型纤维及电子肠镜检查23例患儿的护理体会

    1994-12/2000-07共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2 268例.其中应用成人大肠镜对23例小儿进行检查,诊断肠息肉8例,溃疡性结肠炎7例,一般炎症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英;祝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内镜下微波凝固摘除胃息肉45例分析

    我院于1998-05/2000-04在内镜直视下行微波凝固摘除胃息肉4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胃息肉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其中20~40岁20例,41~60岁18例,61岁以上7例;依发生个数分:单发性息肉37例,多发性息肉8例,共检出56枚;依息肉直径分:0.4~1.0 cm34枚,1.1~1.5 cm 17枚,1.6~2.0 cm5枚;依山田分型分:Ⅰ型15枚,Ⅱ型23枚,Ⅲ型10枚,Ⅳ型8枚;皆取活检经病理诊断证实为:炎性息肉为8枚;增生性息肉39枚;腺瘤性息肉9枚.

    作者:李建波;陈德淑;姚鹏;马心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001年全国消化病新进展学术研讨会通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洛赛克四联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洛赛克四联法与三联法对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分洛赛克四联法,洛赛克三联法各100例对比观察.全部病例经内镜诊断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经6周治疗并在胃镜下观察溃疡变化及年复发率,治疗前后Hp的感染或清除率.结果两法对比结果为洛赛克四联法比三联法经6周治疗,溃疡愈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四联法对溃疡的1年复发率、Hp清除率优于三联法.两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洛赛克四联法有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和Hp的感染率.

    作者:李拴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征订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胰岛素瘤的诊治及误诊分析

    胰岛素瘤临床少见,因其临床症状多变常易误诊.我院近两年内收治3例,其中1例误诊时间长达5年.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英;许照坤;许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实用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胃癌首发症状395例分析

    1995-01/1999-12我院经胃镜、病理检查证实胃癌395例,为提高对胃癌临床表现的认识,本文对胃癌患者就诊时的首发症状作一分析.

    作者:韩汝贵;朱黎英;高燕菊;周连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腹水引流并静脉输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36例

    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腹水引流并静输白蛋白(血浆)是一种疗效迅速安全实惠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我院近3年来确诊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36例,经上述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金海;苏荣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急腹症淀粉酶升高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的原因探讨

    腹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症状,病因十分复杂,许多急腹症变化快,短时间内迅速恶化甚至危及生命.而在起病初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又不具特征性,以致不少门、急诊医生接诊急腹症患者后难以做出明确的诊断,此时如果血或尿淀粉酶升高,往往不加思索地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作者对1990年以来所遇32例急腹症患者,由于血或尿淀粉酶的升高而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

    作者:郑君杰;许大波;胡方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重要启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肠克隆病伴发腺癌--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克隆病发生在结肠较小肠为少,伴发腺癌者更为罕见,国内仅报道过4例,本文报道1例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秀玲;益莉娜;丁佩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胆结石的发病率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胆结石的发病率及形成原因.方法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及作B超检查.结果糖尿病伴高脂血症者(A组)138例,FBG7.0~14.6(平均10.76±4.18)mmol·L-1,TG1.90~2.78(平均2.14±0.56)mmol·L-1,TC5.80~10.62(平均7.84±2.97)mmol·L-1,胆结石57例,发病率41.30%;糖尿病但血脂正常者(B组)119例,FBG7.0~13.4(平均10.24±4.10)mmol·L-1,TG0.14~1.69(平均0.96±0.47)mmol·L-1,TC2.40~5.59(平均4.05±1.23)mmol·L-1,胆结石34例,发病率28.57%;血糖及血脂均正常者(C组)694例,FBG3.33~6.16(平均4.74±1.53)mmol·L-1,TG0.13~1.67(平均0.18±0.59)mmo1·L-1,TC2.35~5.48(平均3.89±1.24)mmol·L-1,胆结石86例,发病率12.39%,胆结石发病率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特别是伴高脂血症患者胆结石发病率较高.

    作者:王化东;盛谨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药源性消化疾病

    与世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药物既可用于防病治病,达到减轻症状、挽救生命、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又可能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此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时又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消化脏器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谓之药源性消化疾病(Druginduced digestive diseases)[1].它一般不包括药物逾量所致的急性中毒,而是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是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s)的主要组成部分[1,2].

    作者:顾金森;潘学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