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联合局部麻醉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中的应用

秦凤明;刘伟;赵民;王雪芹

关键词:
摘要: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是小儿较常见手术.我们应用异丙酚、氯胺酮静脉联合局部麻醉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白三烯与特应性皮炎研究进展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为多见.常发生于有个人或家族特应性病史者[1,2].据报道,约10%的儿童为AD患儿[3],其中近80%终将发展为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4].遗传学研究证实,AD和哮喘病人的染色体连锁[5].

    作者:杨典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侧入路坐骨神经加骨神经阻滞麻醉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我们自1990年以来采用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加股神经阻滞法应用于下肢手术病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于德俐;王维军;于德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心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

    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慢性肺心病病人急性发作期间,由于呼吸道感染,炎症波及到支气管周围的动脉分枝,引起炎性痉挛、狭窄和阻塞,骤然增加右心负担,诱发呼吸衰竭和心功能衰竭,极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预后差,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安全,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2002-04/2005-10收治的120例肺心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青年型胃癌52例临床分析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来,青年型胃癌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现将我院1992~2005年间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确诊52例青年型胃癌(18~40岁)的临床、内镜特点,病理分型,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青年人胃癌的发病特点.

    作者:王淑杰;徐立宏;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返流病关系的探讨

    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但与胃食管返流病(GERD)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以下分析探讨.

    作者:李爽;周康年;周红;冯秋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磁盘镜像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自然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保存,而计算机硬盘毕竟是一件机电产品,它有自身的使用寿命,必然会出现正常的衰老和损坏,若硬盘一旦损坏,保存在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必将丢失,无法找回,从而对使用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医院信息系统(HIS)更是这样,门诊和住院病人收费、住院病人用药医嘱、药房发药等数据不能有任何丢失和中断,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硬盘的物理损坏所造成的损失将是灾难性的.磁盘镜像是预防磁盘物理损坏的有效措施之一,其花费也不大,当一个硬盘损坏时,可以由另一个硬盘自动发挥作用,系统数据不受任何损失.

    作者:屈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体会

    妇产科的临床带教,由于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及社会因素,成为临床教学中为困难的问题,学生的实践机会少,学习没有积极性,特别是男学生,大部分以后不想做妇产科医生,学习更没兴趣,已经成为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临床教学医院,我们有责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使妇产科教学能够摆脱困境,使我们未来的医学事业后继有人,不断壮大.我们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也许会对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谨书于后,供各位同仁参考.

    作者:李节良;王捍东;张晓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对老年人脏器及血象影响的观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对老年人重要脏器及血象的影响.方法将同期住院被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或急、慢性胃炎的病人分为:伴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组和普通组、不伴上消化道出血的对照组,对三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时,病人重要脏器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血常规结果确实存在明显的改变.而老年病人的改变比普通病人更为明显.结论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可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不止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机体的组织血液灌注减少和细胞缺氧,终导致有效血容量锐减,老年人器官储备功能降低,失血更易引起心、脑、肾脏功能障碍.

    作者:崔红渝;亢渝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放射线和TNF-α诱导胃癌细胞表达胸苷磷酸化酶的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是否表达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phosphotylase,TP)以及放射线照射和肿瘤坏死因子作用后能否诱导胃癌细胞使其高表达TP.方法培养BGC823胃癌细胞株并按0 Gy、1 Gy、5 Gy、10 Gy、20Gy、30 Gy的剂量梯度进行照射并培养12h后收集细胞;按30GY照射后培养1h、3h、6h、12h,24h后收集细胞;放入肿瘤坏死因子使其在培养液的终浓度达到10ng/ml并培养3h、6h、12h、24h后收集.然后分离胞浆蛋白,测定浓度后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TP含量变化.结果蛋白印迹检测发现正常培养的BGC823胃癌细胞,经放射线照射和肿瘤坏死因子作用的BGC823胃癌细胞均未见目标TP显像.结论BGC823胃癌细胞不仅不表达TP而且也无法用放射线和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后使其表达TP.

    作者:金俊硕;李林虎;高英兰;钟秀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卡莫氟与迈普新联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34例

    目的观察卡莫氟(carmofur,HCFU)联合迈普新在晚期消化道肿瘤中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34例病人卡莫氟600mg/d,3次口服,连用4周后停3周为1疗程;迈普新1.6mg,皮下注射,1次/d,连用10~14d为一疗程;连用2~3个为一疗程.结果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2例,无效4例,主要副作用包括轻度恶心呕吐、乏力、尿频、腹泻、腹痛、皮肤反应,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改变.结论卡莫氟联合迈普新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使用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占埠;葛彦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TVP术后膀胱颈部梗阻的腔内治疗与预防

    目的评价前列腺电汽化术(TVP)后膀胱颈部梗阻(BNO)腔内治疗的疗效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随访采用TUIN、TURN治疗TVP术后BNO病人17例.结果平均随诊2.5年.治愈14例,复发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2.5%,复发率23.5%.结论腔内治疗TVP术后BNO疗效满意.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止血准确有效,膀胱颈部充分切开,可降低术后BNO发生.

    作者:安杰;王鹏飞;孙艳;项允成;陈学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X线对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巨结肠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X线平片和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志厚;胡伟;许洪彩;张长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中的自我防护意识探讨

    手术室是为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一个重要技术部门,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中,手术室护士承担着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整理工作.以急诊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破伤风、绿脓杆菌等)而言,对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做好自身防护,还要注意保护手术人员与病人防止医院性感染,杜绝各种可能传染的机会,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吴美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病人不良心态及其心理护理对策

    1临床资料我们2002-01/2004-12收住糖尿病病人共212例,其中男114例,女98例;年龄小者21岁,大者72岁.空腹血糖18~32mmol/L,病史8±3.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病人入院的第2天,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糖尿病病人存在诸多不良心态.为此,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张红玲;姚淑美;耿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头面部烧伤的护理

    头面部为人体大的暴露部位,烧伤病人发生头面部烧伤的频率高.程度往往较其它部位重,若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的毁容或功能障碍,现将我们对头面部烧伤病人的护理经验要点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

    肺部感染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延长了病人的恢复时间和增加了经济费用,且常常加重原发病,增加病死率.为预防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进行探索,制定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宁福红;刘书霞;齐友菊;刘炳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胃柿石26例体会

    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序贯给药的方法治疗胃柿石2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立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少脂肪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leiomyolipoma,ALL)根据脂肪含量比例大小,可分为多脂肪、少脂肪或无脂肪型ALL[1].多数病例肿瘤内含有较多脂肪成分故在CT上具备特征表现而易于诊断,对于少脂肪或无脂肪型即以平滑肌、血管成分为主的ALL,在CT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存在一定困难[2],为此我们收集了近年来一组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王玉昌;孙丰焕;姜成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搞好护理工作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各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院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目前情况下如何搞好护理工作,谈一下我们自己的一些看法.

    作者:孙卫红;魏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6例脾结核的CT诊断

    腹腔内结核感染并不少见,但脾结核临床少见,一般是由肺部结核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脾脏引起.我们搜集了1994~2005年期间经CT检查并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脾结核16例,讨论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李建华;厉建永;单宗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