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肖峰;於铭;姚吉;沈黎明;詹朝晖
目的探讨提高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的方法.方法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6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64例(74.8%),好转125例(20.2%),无效31例(5.0%),总有效率95.0%.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认真的术前准备,准确熟练的手术操作和严格的术后随访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丽岱;许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大膀胱结石的微创、有效的新方法.方法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碎石后借助膀胱内水的压力直视下将已碎结石自肾镜镜鞘内冲出.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碎石成功,碎石屑完全取出.结论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大膀胱结石具有创伤小、效率高、疗效确切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宗武;王岳勇;贾姝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术治疗术后乳糜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1例术后乳糜胸病人施行胸导管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行开胸手术(开胸组),5例行VATS(VATS组).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胸导管结扎术,VATS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开胸组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P<0.05),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P<0.05)、术后住院时间(P<0.05)均较开胸组明显缩短,术后疼痛评分(P<0.05)、术后强止痛药(吗啡)用量(P<0.05)明显少于开胸组,胸管引流时间(P>0.05)、胸管引流量(P>0.05)、血常规恢复至正常时间(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随访率100%,均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乳糜胸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切口愈合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治疗术后乳糜胸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子衡;谷力加;翁毅敏;冯卫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98例宫颈病变患者的液基细胞学(TCT)和阴道镜检查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阴道镜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75例(CINⅠ 320例、CINⅡ36例、CINⅢ19例)和宫颈癌11例,阴道镜对宫颈低度病变(CINⅠ)和高度病变(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灵敏度为88.03%和96.36%,特异度分别为72.38%和96.20%.液基细胞学(TCT)检出宫颈上皮低度病变(LSIL)331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HSIL)48例和宫颈癌12例,TCT对LSIL、HSIL及宫颈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7.03%和88.23%.特异度分别为72.63%和96.50%.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低度病变中灵敏度较TCT高,两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x2=4.190,P<0.05),在诊断宫颈高度病变和宫颈癌中无差异(x2=3.329,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下定点活检联合应用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作者:谢芳;毛玲芝;和秀魁;张江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126例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探查对腹腔镜的确诊率、治愈率和中转开腹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腹腔镜确诊率为95%,治愈率95%,中转开腹率为6%.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是安全可行的,具有确诊率高、损伤小等优点,但还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探查手术.
作者:陈昆;朱智辉;谢开汉;刘朝晖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大肠黏膜下脂肪瘤的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脂肪瘤的大小及其蒂的有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内镜下采用高频电灼圈套器对5例确诊为大肠黏膜下脂肪瘤患者进行高频电切除术.切除后标本送病理,定期随诊.结果全部病例手术顺利.切除过程中及术后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所有病例随诊至少1 a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是治疗大肠黏膜下脂肪瘤的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微创新方法.
作者:焦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胃镜直视下紧急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经胃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危险异物78次.原则上各种胃镜均可使用,只要方法得当,器械合适,均能成功.结果该组78例经胃镜直视下取异物,全部获得成功.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直视下取异物简便、安全、便宜有效,应作为消化道取异物的首选方法.
作者:杜培芳;姚佶华;韩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例1患者35岁,月经规律,MC17Y 3-4/30 d量中等,无痛经.G1P0.因停经46 d,无诱因阴道少量出血20 d,于2004年12月21日来院,门诊检查:宫颈前唇见一个赘生物,大小为31.5 cm×1.0 cm,表面暗红色,基底较宽,在宫颈管前壁,触血(+),子宫孕7周大小,质软,余(-).尿hCG(+),门诊诊断:宫内早孕,宫颈肌瘤?宫颈TCT结果良性反应性改变,中度炎症,建议手术治疗.于2005年1月6日住院,完善各项检查和化验,于2005年1月10日在局麻下行宫腔镜下宫颈息肉电切术.术中无出血.切除物送病理.术后口服保胎药多力妈1周,体温正常,阴道无出血.术后病理回报:子宫内膜息肉,腺体成淋巴管样改变,少数腺体高度分泌反应,间质蜕膜样改变,肌肉表面炎性糜烂.住院1周,痊愈出院.出院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宫内早孕.术后1个月复查,宫颈光滑,胎儿发育正常.
作者:宋文萍;夏恩兰;黄晓武;刘玉环;郑杰;于丹;彭雪冰;李伟;马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治疗效果及价值.方法对46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急诊内镜检查Forrest分级为Ⅰ级及Ⅱ级患者,初次均行内镜下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止血治疗,24 h内再出血患者予再次注射治疗并联合电凝或止血夹治疗.结果46例患者初次内镜下治疗均立即止血,24 h内再出血6例,再次内镜下治疗3例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初次止血率为86.9%,总止血率为93.5%.结论内镜下止血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疗效肯定,安全,提高了内科治疗效果,减少了外科手术率.
作者:侯华军;刘锦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术式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5年1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87例.结果87例异位妊娠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手术,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均保留了输卵管.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能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用氨甲喋呤(MTX)能起到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及少见异位妊娠也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文悫;高莉;周萍;谭毅;袁英;廖娅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指证和方法.方法在小切口(腋前线肋间6~8 cm)辅助下用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肺癌病人通过小切口做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其中3例中心型肺癌为方便安全地处理肺门血管将小切口扩大至12~15 cm.结果20例病人均手术成功,1例晚期肺癌病人中转常规开胸完成手术,7例良性病人手术后恢复良好,15例肺癌病人随访1 a未见复发癌及转移癌.结论小切口辅助VATS肺叶切除术完全适合于良性病变及早中期恶性病变,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病人的手术创伤.
作者:李桂民;姜洪春;段焕春;高金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在镜下电切分离子宫内粘连,术后予以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治疗.结果31例宫腔粘连完全分离,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8例月经恢复正常,3例经量仍较少.20例痛经者术后缓解18例.结论宫腔镜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准确、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延华;薛芳;王翠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纤维喉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结果36例中,34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纤维喉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咽喉部血管瘤,方法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是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较好方法.
作者:马民;张现忠;郭莉;朱琳;乔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大肠息肉表面结构形态和病理组织学关系,以提高对小病灶的检出率及大肠息肉的实时诊治水平.方法对84例121枚大肠息肉用0.4%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形态,在根据工藤法基础上增加了混合型,Ⅰ、Ⅱ型为非瘤性息肉,ⅢL、ⅢS、Ⅳ及混合型为腺瘤性息肉,Ⅵ、ⅤN型为癌变,比较息肉腺管开口形态与大体形态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带蒂息肉多为Ⅰ、Ⅱ型(14/18),ⅢL、ⅢS、Ⅳ、ⅤI、ⅤN及混合型主要为亚蒂和广基息肉(70/103),Ⅵ、ⅤN型均伴有糜烂或溃疡;小于1 cm息肉多见于Ⅰ、Ⅱ型(37/42),Ⅲ、Ⅳ、Ⅴ及混合型多大于1 cm(69/79);89.2%(108枚)的息肉位于直肠至脾曲结肠,各型与其发生部位无关.炎性、增生及幼年性息肉中非瘤性形态分型81.8%,瘤性形态分型18 2%;腺瘤中非瘤性形态分型3.1%,瘤性形态分型96.9%.分型判断瘤性和非瘤性息肉的敏感性为96.9%和81.8%,特异性为85.1%和95.7%,其诊断准确性为90.9%.结论黏膜染色结合放大内镜分析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形态,能有效鉴别大肠非瘤性息肉、腺瘤和癌,在检查过程中实时地选择性处理大肠息肉.
作者:张志镒;吴正奇;米登海;卢林芝;石淑琴;赵光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有效诊治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 3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5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有128例怀疑为胆囊癌而行冰冻切片检查,有4例被诊断为胆囊癌.1例Ⅲ期,放弃治疗,3个月后死亡.2例Ⅱ期胆囊癌病人中转开腹行根治术后分别于25和13个月后死亡.1例Ⅲ期胆囊癌病人中转开腹行根治术后8个月死亡.在余下的1 203例中,1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胆囊癌Ⅰ期,随访3 a,仍存活.结论胆囊癌存活期短,预后差.腹腔镜术中仔细操作是减少切口转移的关键.及时根治是切除延长UG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有效手段.
作者:付应峰;李恒;兰明银;江斌;狄茂军;周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大肠镜对大肠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欧林巴斯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两人操作法,不采用X线透视下引导.结果大肠镜检查7 395例,到达回盲部及回肠末端的成功率98.9%,并提示了18种结肠病变,其中以慢性结肠炎(55%),直结肠息肉(14%),直结肠癌(6.4%)为常见.大肠镜与X线钡灌肠在大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为70.2%.结论大肠镜检查是大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大肠镜明显优于X线钡灌肠,特别在大肠癌的诊断方面.
作者:林国伟;黄跃;李剑英;吴联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部念珠菌感染的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对135例可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变部位采样,将采集的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和涂片检查,对肺部念珠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采样135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诊断肺部念珠菌感染58例.58例均有基础疾病和感染诱因,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属为主(68.97%),病死率为20.69%.结论肺部念珠菌感染的易患因素逐渐增多,发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早期诊治是关键.
作者:郏容增;张国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URS)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URS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62例.结果一次碎石取石成功率为92.8%,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为62.5%(20/32),输尿管中段结石为97.7%(86/88),输尿管下段结石为99.1%(230/232).并发症主要为输尿管穿孔、撕裂、发热占1.1%(4/362).结论URS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损伤小,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好方法.
作者:吴裕忠;刘士贵;王谷丰;张峻;肖茂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在泌尿系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0月应用输尿管镜诊断和治疗的5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497例,失败16例,总的成功率为96.90%;输尿管镜用于单纯诊断38例,用于治疗输尿管疾病459例,其中输尿管结石331例,输尿管狭窄24例,医源性输尿管双J管滞留46例,尿道狭窄5例,尿道结石11例,逆行输尿管插管、双J管置入共42例.发生并发症例7例,占1.41%.结论输尿管镜应用范围广,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很大价值.
作者:郭小林;叶章群;杨为民;刘继红;张旭;庄乾元;陈志强;周惜才;周四维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对胸片阴性肺癌的认识.方法收集该院1992年3月~2004年7月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前胸片肺部无异常发现,纤支镜检查后诊断为肺癌的5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病灶位于左主支气管隆突旁1例,左下叶主支气管开口及右下肺主支气管开口各1例,左上叶尖、后段开口处1例,右肺主支气管壁1例.病理类型均为鳞癌.结论对于年龄偏大的咯血患者,不论胸片、CT是否有阳性结果,建议尽早纤支镜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夏渝敏;何廷菊;钟德辉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