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病人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

王雪峰;张文杰;全志伟;李济宇

关键词:急性胆管炎, 逆行胰胆管造影, 鼻胆管引流, 括约肌切开术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70岁)病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微创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2例手术耐受差的老年病人(≥70岁)急诊行内镜治疗,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osobiliary drainage, ENBD),和或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及取石术.结果:经过急诊内镜治疗的32例病人,引流治疗有效32例,成功率100%,取石成功为28例(87.5%),4例引流后择期行胆总管探查术.与内镜有关的并发症1例(3.1%),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率为0%.结论:高龄老年人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尤其合并各种脏器疾患或原有胆道手术史的病人,急诊手术、麻醉风险极大,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内镜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现代微创技术.对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治疗应作为首先方法.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检查在腹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为二组:实验组:诊断为腹部肿瘤,于剖腹术前行腹腔镜检查31例;对照组:经腹腔镜检查和活检术证实腹部肿瘤14例.结果:在实验组有4/31例(12.90%)、对照组有9/14例(64.28%)证实肿瘤在腹腔内广泛转移;全组腹腔镜检查诊断准确率100%,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13/45例(28.88%).结论:腹腔镜检查对腹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有助于恶性肿瘤的准确分期,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剖腹探查,能迅速、安全地施行并且很少并发症,在临床上腹部肿瘤的诊断中,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作者:黄时杰;陈志棠;薛福龙;谭国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迎接我国微创胆道外科新时代的到来

    胆囊结石发病的普遍性、胆道系统特有的解剖学特点使微创胆道外科成为现代医学领域发展为迅速的分支之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成就极大地促进着微创胆道外科的发展.较小的手术切口、较少的患者痛苦及较快的术后恢复使微创胆道外科广为医患所接受.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微创胆道外科亦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作者:陈积圣;巴明臣;陈训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2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LC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适应证,提出术前对LC难度评估的标准,对难度大的LC提出了术中处理对策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80例手术,总结了对困难的LC手术的处理经验.结果:成功施行LC手术263例,中转开腹13例,严重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病史及B超检查可以在术前判断LC的难易程度,只要掌握一定的LC技术,对一些难度大的病人行LC是安全的,果断地中转开腹是避免LC严重并发症的好方法.腹腔引流对严重炎症渗出及可疑损伤病例是必要的.

    作者:陈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芬太尼对呼吸功能减退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减退患者使用芬太尼后,在支气管镜检查(FOB)中心率(HR)、血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方法:A组35例为呼吸功能显著减退患者,B组(28例)为对照组,两组插镜前以芬太尼2μg/kg静脉注射,于用药前、插镜前、操作中和镜检结束记录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态压(MAP)、HR和SpO2.结果:与基础值相比,镜检中两组HR均有增快(P<0.01或0.05),但SP,DP,MAP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镜检中HR,SP,DP,MAP亦无显著性差异,A组SpO2的基础值低于B组,表明A组镜检前有低氧血症.镜检中A组SpO2下降(P>0.01),与基础肺功能显著减损有关.结论: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呼吸功能减退患者使用芬太尼(2μg/kg)是安全、有效的,能够起到较好的镇静效果和保持血压的稳定.

    作者:曾锦荣;王昌明;莫碧文;蒋述科;唐艳君;王仪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加肺灌洗及呼吸机联用抢救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探讨

    目的:探讨经鼻气管插管及肺灌洗联用呼吸机抢救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的方法.方法: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并行小液量选择性支气管灌洗及联用呼吸机.结果:36例病人32例抢救成功,成功率89%.结论:该方法能纠正呼吸衰竭,改善缺氧,减轻脑水肿,为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的抢救提供了重要方法.

    作者:彭勋;赵雅君;彭卫平;王凯;盛瑞君;王小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咪唑安定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时佳剂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时佳剂量,并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360例胃镜检查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咪唑安定0.04mg/kg组,咪唑安定0.06g/kg组,共3组,观察其镇静分级并记录脑电图双频指数分析(BIS值)、检查过程的遗忘程度、检查后感受情况、循环MAP,HR及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0.06mg/kg咪啶安定组用于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效果明显优于未用药组和0.04mg/kg组,镇静程度明显,遗忘程度高(P<0.01),无任何后遗症,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小.结论: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时咪唑安定以0.06mg/kg为佳剂量.

    作者:邱小蕾;刘洪珍;崔西玉;罗笑雁;黄燕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镜下机械碎石结合鼻胆管引流治疗胆总管多发大结石

    目的:探讨内镜下机械碎石和鼻胆管引流治疗胆总管多发性大结石的疗效.方法:22例胆总管结石病人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后机械碎石、取石篮取石及鼻胆管引流.结果:21例取石成功,其中2次取尽结石12例,3次取尽结石7例,4次取尽结石2例,1例失败.出现术中渗血5例,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机械碎石是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重要手段,控制操作时间、分次取石结合鼻胆管引流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根祥;姚礼庆;董许英;柳益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选择性经纤支镜支气管内加压充气治疗顽固性肺不张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顽固性肺不张的新方法.方法:对25例顽固性肺不张施行了选择性经纤支镜支气管内加压充气术治疗.引起肺不张的疾病包括感染,结核性胸膜炎,肺癌,外伤疤痕.所有病人都得到了对症治疗,但肺不张仍存在.经纤支镜将气囊导管送至目标支气管,球囊充气后加压泵导管内加压,压力30~45cmH2O,并维持5~10min.透视判断肺复张效果.结果:所有肺不张术中立即复张,6例随后6个月内复发,远期复张率为76%.所有操作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提示选择性经纤支镜支气管内加压充气是治疗顽固性肺不张的良好方法.

    作者:郑德清;李光绍;张中银;许军阳;王桂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镜下激光及高频电治疗小儿大肠息肉

    目的:探讨激光及高频电对小儿大肠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ND:YAG激光及高频电治疗6岁以下小儿大肠息肉26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激光及高频电均可一次性切除息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及高频电均有效安全地切除小儿大肠息肉.

    作者:王成文;金松杰;陈永光;方炎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EST和EBD在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EST和EBD在急性复发性胰胰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急性复发性胰腺炎64例,男23例,女41例,平均年龄50岁,病程4~2年,发病平均次数为5.8次.部分病人曾多次检查B超、CT和MRCP,未发现致病因素.对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病人的急性发作期或病情基本控制后行ERCP检查,并根据其结果当即作EST和EBD.结果:48例病人未再复发,8例有时有上腹部疼痛但淀粉酶不高,EST和EBD过程中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EST可畅开壶腹部,使胰腺开口引流通畅,明显减少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发作.

    作者:张筱凤;张啸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收治的10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分期Ⅰ~Ⅳ)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101例中98例成功地实施了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30~240min,平均(92.1±39.9)min.行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51例、双侧囊肿剥除术20例、单侧附件切除术18例、囊肿切开囊内热凝术4例,同时行子宫神经去除术1例.对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均行电烧灼术.头2年中有3例因囊肿剥除术后创面出血止血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手术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和输尿管损伤各1例.结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时需充分分离粘连,尽可能彻底去除囊肿壁,并努力寻找、破坏囊肿周围的所有子宫内膜种植结节.

    作者:周应芳;岳晓燕;刘运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双径路手术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双径路上颌窦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鼻窦镜穿刺套管针分别从下鼻道、尖牙窝穿刺,在鼻内窥镜直视下切除上颌窦病变;对上颌窦病变较严重者循柯-陆氏手术进路开放上颌窦自然窦口,以利引流.结果:13例上颌窦囊肿,6例单纯性上颌窦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均一次性治愈,9例鼻窦炎Ⅱ型患者,7例治愈,2例复发,再次手术治愈.结论:鼻内窥镜下双径路上颌窦手术疗效好,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且经济.

    作者:孙楚东;董菊雅;赵国华;姜卫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附96例报告)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下称纤胆镜)在降低胆管残余结石发生率和治疗残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89~1999年纤胆镜治疗胆管结石96例,其中术中检查30例,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66例.结果:手术探查认为结石取净,术中行纤胆道检查后仍有16.7%(5/30)残留结石.术后66例中9例T管造影正常,行纤胆镜检查后仍有结石;8例造影有结石,行纤胆镜检查未见结石.经T管窦道取石58例,成功率96.6%.结论:术中及术后应用纤胆镜检查可降低残余结石的发生率,经T管窦道取石是治疗术后残余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董剑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镜在钩虫性贫血中的诊断探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5~2001年门诊及住院病历共9 878例,共检出28例十二指肠钩虫病,其中女20例,男8例,年龄14至62岁,平均年龄38岁,均为农民.临床上以上腹部隐痛或不适、食欲减退、贫血、头昏、乏力、黑便、消化不良等症状来就诊.实验室检查21例血色素偏低,40~110g/l之间,7例正常,内镜检查后大便检查20例找到钩虫卵,8例粪检阴性;19例粪便潜血阳性,9例潜血阴性.

    作者:伊虹羽;梁仲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02例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应用.方法:运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及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102例,其中40例合并膀胱颈后唇抬高,占39.2%.结果:1次碎石成功率88.23%,手术时间40.5±21.35min,术中并发症为2.94%.1例输尿管中下段套脱离断行回肠代部份输尿管.下段结石中,2例致膀胱穿孔液体外渗、2例因开口狭窄或闭塞改开放手术.3例中段结石因严重肉芽炎狭窄开放取石,1例中段结石和3例上段结石退回肾脏,改ESWL或开放取石.结论:运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微创、碎石效率高的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罗洪星;王振宇;汤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Dieulafoy病诊治5例分析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对5例诊断明确的Dieulafoy病的临床起病、转归及治疗预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首次诊断临床误诊率近75%,年轻内镜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确诊后经内镜治疗大多是有效的.结论:对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要考虑少见病存在的可能,并及时进行有经验的内镜医师进行胃镜检查,以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李楠;周建飞;朱超慧;解放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中心跳骤停原因分析(附2例报告)

    1 病例介绍例1 女,40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8年以胆囊结石入院,既往体健.体检:P82次/min,BP12/9kPa,心率齐,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心电图检查为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LC,辅助麻醉药品有安定10mg,芬太尼0.05mg,氟哌啶醇2.5mg,氯胺酮50mg.当建立CO2气腹约5min时,心率自90次/min降到20次/min,血压由15/9kPa降到3/0 kPa,立即解除CO2气腹并进行胸外按压、面罩加压给氧,静推阿托品1mg,2~3min后心率升到120次/min,血压恢复11/8kPa,继续手术,当手术结束时,再次出现心率由120次/min降到0~20次/min,并出现室颤,血压降至0,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气管内插管辅助呼吸,静推阿托品2mg,肾上腺素2mg,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10%GS500ml+多巴胺60mg+多巴酚丁胺60mg,心律又转为室速,心室率200次/min左右,静推心律平10mg,硫酸镁2.5g,约10min后心率降至120~130次/min,心律恢复窦性心律,血压升至11/8kPa,恢复自主呼吸,频率14~18次/min,潮气量为400ml左右.1h后病人出现频繁抽搐,按脑复苏综合治疗.2d后神志恢复.术后12d出院.

    作者:胡晋太;王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在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在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1996年1月~2001年6月33例胸腔镜肺楔形切除病人的资料.结果: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可明显缩短,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简单可行的、安全快捷的,正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文军;杨劼;叶国麟;谭家驹;潘启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雾化麻醉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我院于2000年11月~2001年11月采用利多卡因雾化麻醉,给1 236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取得满意效果,汇报如下.

    作者:黄灿成;郑东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镜诊断603例食管癌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在食管癌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估计中的价值.方法:内镜检查及病理学证实食管癌603例、手术与病理学证实的食管癌98例镜下特点,性别、年龄、职业、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分析.结果:603例食管癌中,男425例,女178例.41~70岁,占总检出数的92.04%.农民89.72%.中、晚期食管癌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分别为68.41%、17.40%、10.78%、2.20%.鳞癌89.55%,腺癌10.12%,病变在3cm以下、3.1cm~5cm、5cm以上者侵及外层者分别为29.63%、60.71%、87.50%.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侵及外层者分别为100%、40.82%、64.00%、100%.鳞癌、腺癌侵及外层者分别为47.67%、45.45%.结论:内镜检查是确诊食管癌的主要手段,结合镜下特点和组织学类型,可以初步判断食管癌的浸润深度、范围及预后,有助于拟定确切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志镒;米登海;吴正奇;刘永恒;石淑琴;朱平梅;马有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