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清;蔡道章;戎利民;王昆;金文涛
我院自1999年10月~2000年3月采用此法对经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的12例共16颗息肉进行了结扎治疗,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男4例,女8例,年龄20~62岁,平均48.5岁,均因有上消化道不适症状或外院已确诊为息肉而来我院诊治者。16颗息肉位于食道下段2颗,贲门口3颗,胃窦大弯6颗,胃角1颗,胃幽门区2颗,幽门缘及十二指肠各1颗。息肉直径在4~12mm之间。按日本山田氏分型Ⅰ型10颗,Ⅱ型6颗,病检示腺瘤样息肉6颗,增生型息肉3颗,炎性息肉7颗。
作者:李超民;刘佳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6例鼻内窥镜下电凝的顽固性鼻出血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均一次治疗成功,治愈率100%。结论:鼻内窥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值得推广。
作者:刘定荣;唐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术对胸膜疾病的诊断体会,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对33例胸膜疾病患者作胸膜腔检查。结果发现胸膜结核13例,胸膜恶性间皮瘤1例,肺腺癌胸膜转移1例,脓胸1例,非特异性胸膜炎3例。14例气胸患者,发现胸膜粘连带形成的有6例,胸膜下肺大泡3例,未发现病灶的5例。经追踪观察发现该法对胸膜腔积液病因诊断符合率达84.2%,特异性100%。对气胸病因的诊断达57.1%。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4.2%,且多数较轻微。说明使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对胸膜疾病的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为一种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永碧;林兮;赵甫成;刘婉清;程德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提高伴有尿潴留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伴有较严重的内科疾病,并发急、慢性尿潴留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和电切割术。结果:除1例患者于手术行将结束时包膜切穿外,其余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切除前列腺增生组织10~12g。均排尿通畅、梗阻缓解。随访5~12月,前列腺症状评分由30~35降至3.5~10.5,生活质量评分由5~6分降至0~3分。结论:积极治疗合并症,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和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易掌握、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罗洪星;王弘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宫腔镜检查子宫异常出血200例,其中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79例,并对其治疗后行宫腔镜复检。结果;200例子宫异常出血中,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79例占39.5%,治疗后复检,痊愈率达89.8%。所有检查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检查使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提高,在宫腔镜指导下诊刮,配合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陈佩珊;卓静;张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将内镜诊断的1*!012例RE患者,依据HP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按Tytagat分级进行严重程度比较。结果:1 012例RE的HP感染率为71.8%,Ⅲ~Ⅴ级的中重度RE检出率HP阳性组为31.5%(229/727),HP阴性组为38.9%(111/2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地区RE患者的HP感染率较高,HP阴性者RE病变程度较重,显示HP感染可能对RE发病起保护作用。
作者:张梅;陈中和;莫略;温永通;汤宗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和方法例1 男,14个月,于1997年2月5日始吃奶或进水后即吐,在当地以“胃炎”治疗无效,后经吞钡拍片见食管中段有1.8cm×2.3cm大小的异物,异物上端食管扩张。其家长不明异物性质,2月13日来我院求治,因当地无小儿胃镜,只能手术取异物,但其家长拒绝手术。经分析判断,认为异物可能为大枣,于2月15日经过充分准备,在氯胺酮麻醉下,试用XS-4型胃镜为小儿取异物,在胃镜进入距门齿13cm处发现异物为白团块(表面裹有钡剂所致),用活检钳探明异物为红枣后,遂用活检钳和胃内手术剪剔去枣肉,并将枣肉冲刷至胃腔,暴露枣核,试用胃镜推其至胃腔,但因枣核(直径1.0cm×1.7cm)较大,不能通过贲门口,后用双爪钳夹枣核同胃镜一起托出。取异物全过程顺利,历时47min。
作者:王新德;张俐;陈立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采用三孔打结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方法:326例患者在全麻下采用三孔打结法行LC,脐部皮肤皱褶处截第一孔(10mm)置入腹腔镜,剑突下稍偏右截孔(5mm)为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处截孔(5mm)为辅助操作孔,借助自制的打结器,应用丝线结扎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胆囊从脐部孔取出。结果:采用此方法行LC成功率达100%,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术后恢复快。结论:三孔打结法LC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此方法进一步减少了手术的创伤,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林建华;李朝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鼻咽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从1997年7月~2000年2月,采用电子支气管镜对345例鼻咽癌患者行鼻咽部检查。结果:检出初诊鼻咽癌患者235例;肿瘤残存8例;肿瘤复发16例。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可清晰地观察鼻咽各部,对鼻咽癌的诊断、随访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刘立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于1996~1998年胃镜诊断3例Dieulafoy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4岁、33岁、48岁。1例喝酒后发病,2例无明显诱因。均急性起病,反复呕血及黑便,1例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量500~1*!600ml。病灶位置分别于贲门下3cm小弯侧后壁,贲门下6cm小弯后壁。镜下见粘膜溃烂,中央小动脉呈博动样喷血。1例镜下喷凝血酶及局部注射肾上腺素(1:10*!000)后出血停止,随访半年不复发。2例外科手术治疗。 随着对此病认识的提高,国内报道逐渐增多,但都是零星报道。复习90年代国内文献,见散在报道203例,连同我院共206例。分析如下。
作者:徐自强;罗学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一种免除CO2气腹的腹腔镜手术方式。方法:设计一种器械——腹壁提升器,采用机械升降牵拉的方法提升腹壁形成腹腔手术空间,完成腹腔镜胆囊或阑尾切除。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结果:使用腹壁提升器免气腹的方法成功完成20例胆囊切除,8例阑尾切除。胆囊切除平均手术时间62min,阑尾切除平均手术时间45min。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腹壁提升器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全新、实用、可行、安全的微创手术方法,避免了气腹腹腔高压和全麻的诸多并发症,扩展了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阮景德;张晓波;夏征;张成裕;刘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在4年时间内对369例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病人进行了观察与治疗,他们至少有一次出血史。方法:113例行食道静脉套扎术(EVL)治疗,26例行胃底静脉栓塞术(GVS)治疗,31例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31例行断流手术,16例行EVL和TIPS治疗,20例行EVL和断流手术,3例行GVS和断流手术治疗,6例行GVS和TIPS治疗,7例行EVL、断流手术和TIPS治疗,2例行GVS、TIPS和断流手术治疗,114例为内科保守治疗。结果:1年内,EVL的再出血率为20%(23/113),GVS的再出血率为19%(5/26),TIPS再出血率为9.7%(3/31),断流手术再出血率为6.9%(2/31)。凡进行了两种或3种治疗的病人,1年内无再出血,内科保守治疗再出血率为60%(68/114)。EVL的死亡率为0.88%(1/113),GVS的死亡率为0,TIPS的死亡率为12.9%(4/31),断流手术为16.3%(5/31)。凡进行两种或三种治疗的病人,1年内无死亡,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为30%(34/114)。讨论:对于食道胃底张静脉并伴有至少有一次出血史的病人,应尽早进行内镜,介入或手术治疗。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对病人远期存活将有帮助。
作者:李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修补颅底鼻内型先天性脑膨出的可行性。方法:根据CT及MRI等影像学资料,应用不同角度的高解像度内镜及图像监视系统探查鼻内颅底脑膜脑膨出病灶及骨壁缺损情况,切除疝入鼻内的变性脑组织和脑膜(如膨出不多可回纳者则不用切除),刮除骨缺损边缘及周围粘膜,用肌浆、筋膜、鼻粘膜及生物材料修补骨壁和脑膜缺损。结果:2例位于筛顶的脑膜脑膨出1次手术成功。1例蝶窦侧壁脑膜脑膨出并蝶窦和筛顶两处脑脊液鼻漏者,先后3次手术成功。1例蝶窦侧壁脑膜脑膨出骨缺损较大者,3次手术成功。结论:鼻内镜下经鼻入路进行颅底鼻内型先天性脑膜脑膨出修补术,具有安全、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湘民;郭洁波;甘嘉裕;江广理;熊观霞;许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应用腹腔镜施行子宫手术在妇科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8例因不同原因需要行全子宫切除术及子宫肌瘤剥出术患者,采取腹腔镜下手术及剖腹手术,对不同手术方式、适应症、及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术式在适应症及切除子宫及剥出肌瘤大小上无显著区别。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及肌瘤剥出手术,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而手术时间并未延长。而且腹腔镜下子宫手术具有术后病率低,抗生素用量少,无需用镇静剂,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结论:腹腔镜下施行子宫手术具有微创效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华克勤;刘惜时;林金芳;姜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胆道出血病人在胆道探查手术中行纤维胆道镜检查。结果:检查1例发现肝内各胆道无出血,胆囊管开口处有血凝块附着,胆总管结石,确诊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出血,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论:本方法能确定胆道出血位置,弥补B超、CT、MR和手术探查等的不足,提高胆道出血的诊断正确率;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指导,降低无效手术率和再手术率,提高手术效果;局部应用止血药或微波凝灼有一定止血效果。
作者:吴一武;梁建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痔的方法,并探讨该方法的利弊。方法:对3年中采用负压式痔结扎器治疗痔150例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恢复良好,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随访1~3个月,情况良好,未见复发。结论:该方法疗效确切。
作者:徐远达;陶涛;朱本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三管一孔一脏器”技术在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自制免气腹装置应用“三管一孔一脏器”技术完成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例并进行分析。结果:12例中,除1例中转气腹外,11例均顺利完成LC手术,无胆道损伤,无胆漏。结论:“三管一孔一脏器”技术方法适用于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俞金龙;方驰华;黄淑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00例60岁以上老年人纤支镜检查的意义及安全性。方法:常规纤支镜检查,配合支气管灌洗、培养等检查,结合病史术中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监护。结果:支气管炎症病变85例(42.5%)、肺癌60例(30%)、肺结核10例(56%);未见明显异常改变45例(22.5%),肺癌检出率同于同期非老年组。其中符合COPD诊断的45例,检查前有室性早搏的20例,有ST或T波下移的5例,在吸氧下进行检查,血氧饱和度无明显下降,心律失常及ST、T波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人进行纤支镜检查是安全的,对明确肺部某些疾病的诊断是有益的。
作者:孙洁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处理泡状中鼻甲的方法及其同预后的关系。方法:10例1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泡状中鼻甲患者在鼻内窥镜手术时,6例双侧病变者单侧行泡状中鼻甲外侧半切除术。对侧行泡状中鼻甲成形术,另外4例单侧泡状中鼻甲者均行中鼻甲成形术。观察两种处理方法术后创面上皮化完成时间及粘连情况。结果:术后创面上皮化完成时间:中鼻甲成形处理侧为6~16周,平均12周,单纯中鼻甲外侧半切除侧为16~28周,平均21周,两组间上皮化时间差异显著(P<0.01);术腔粘连情况:中鼻甲成形处理侧无1例发生粘连,未成形侧有1例发生粘连。结论:鼻内窥镜手术中泡状中鼻甲行成形处理,可以防止术腔粘连,缩短术后上皮化完成时间。
作者:宋文光;李永贺;龙孝斌;郭梦和;黄以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利用输尿管镜和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膀胱大结石。方法:将输尿管镜经膀胱镜鞘置入膀腔腔,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机直视下击碎膀胱大结石。结果:30例膀胱大结石一次完全击碎并取出。结论:该碎石方法安全、可靠、痛苦小、损伤轻。
作者:卜宏民;李保印;闫拥军;王连渠;郭龙泉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