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260例临床观察

陈俊德;李世珍;文慈华;肖章建;龙卫东;刘慧;卓丽华

关键词:鼻窦炎, 鼻息肉, 内镜检查, 手术, 丝裂霉素C
摘要:我院自1997年4月以来,对一组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60例(484侧)中,男158例(293侧);女102例(191侧).年龄6~68岁,平均年龄(38.4±0.46)岁.术前鼻塞者占89.64%;头面部疼痛者,占84.56%;脓涕多者占76.23%;有头昏者占72.68%;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者占8.00%;有前期手术者(包括传统鼻窦手术和内镜鼻窦手术)62例(86侧),多6次,平均1.6次;合并严重鼻中隔偏曲者29例;下鼻甲肥大或息肉样病变者34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者62例(108例).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皮圈结扎治疗Dieulafoy病8例

    内镜下皮圈结扎主要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我们用此法治疗Dieulafoy病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曹洪贤;郝风亮;耿志广;李富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电视下和窥视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为了比较电视与窥视下TURP的临床效果,我们自1997年6月起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劲逐;欧善际;颜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经尿道手术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64例

    1989~1998年我院采用经尿道手术(包括:尿道内切开术、尿道电切术及尿道激光术)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6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元平;王克孝;于德新;邢江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放置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气管狭窄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直视下放置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气管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取12例气管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患者,在纤支镜直视下放置镍钛合金支架,12例中有3例先用自制的气囊扩张器将狭窄段扩张,4例使用微波治疗使管腔较为通畅后放置支架,5例直接放置.结果:12例患者在支架放置后呼吸困难均立即缓解.支架放置后第3、7天复查纤支镜见支架无移位,管腔通畅.有1例术后15d因消化道出血死亡,其余11例1月后再次复查纤支镜,支架位置无变化,管腔通畅.结论:使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可以即刻缓解气管狭窄的程度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纤支镜直视下放置气管支架简单、易行、可靠.

    作者:夏熙郑;齐景宪;刘荣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术中电切治疗P-S综合征1例

    1病例资料患者 女,19岁,住院号44319,因口唇手指色素沉着19年,腹痛1年,便血半年于1999年4月26日入院.患者曾于1998年10月在我院胃镜下行息肉电切,切除息肉6个,大为2.5cm×2.5cm×2cm.4月29日行肠镜检查,肠镜发现结肠多发息肉,大为4.0cm×4.5cm×4.0cm,由于息肉较大未行电切而转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唐丽安;张熙纯;王志明;舒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结肠早癌自体荧光内镜诊断系统研究Ⅱ.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自体荧光机制研究

    正常结肠组织和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正常组织的荧光强度高于癌组织,二者有各自的特征峰,这是自体荧光光谱分析用于早期诊断的前提.现主要从两个方面解释产生这种荧光差异的原因.一是癌变后组织的生化环境发生了改变,如癌组织能特异性聚集血卟啉,所以癌组织的荧光谱在690nm处存在特征峰和荧光强度高于正常组织.其二是肠壁粘膜和粘膜下层形态结构的改变,由于粘膜下胶原组织被癌组织代替和粘膜增厚的滤网效应,使从组织粘膜表面所能采集的荧光减少.到目前为止结肠组织内荧光分子和他们的空间分布尚未完全清楚,所以产生这种荧光差异的确切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蔚东;张阳德;唐贵林;杨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诊断的价值(附43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本组43例,男15例,女28例,年龄15~67岁,平均38.9岁,其中30岁以下9例,60岁以上2例.低热11例;刺激性干咳29例;痰血6例;胸痛4例;胸闷、气短4例;盗汗乏力5例,有肺部体征18例,其中单侧上、下肺湿口罗音各2例,单侧肺区呼吸音减弱:上肺4例,下肺12例;既往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3例;14例曾做过PPD试验,结果(+~++);18例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阴性.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前诊断:肺癌、肺炎、肺不张.有3例经抗炎治疗2周以上病灶未吸收而怀疑肺结核.

    作者:王建屏;王丽英;徐大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镜下特征分析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内镜下特征.方法:Olympus GIF-Q2型电子胃镜对88例确诊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100例非门脉高压症对照组进行镜下观察,结合病检综合分析.结果:PHG发生率61.36%.Mosaic病变达98.1%,合并樱桃红斑者占42.5%,位于底体合并者占49.05%,局限于胃底30.18%.而100例对照组中无1例mosaic病变.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胃粘膜病变十分普遍,mosaic病变是其镜下特征,常合并有樱红斑,部位以底体合并病变者居多,部分病变可仅限于胃底部,因常规内镜下活检标本小而表浅,往往难以显示粘膜下的血管,因而镜下诊断仍为重要.

    作者:付明明;张尚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腹腔镜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乳头炎性狭窄等(简称复杂性胆囊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先行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网篮取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45例,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32例、肝外胆管结石+乳头炎性狭窄9例、单纯乳头炎性狭窄4例.结果:EST和LC全部成功,无1例严重并发症下发生.讨论:腹腔镜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达到了治疗该类疾病的小创伤,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佳选择.

    作者:胡明秋;宋希江;姜成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改良式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选择及手术操作体会

    本文基于我院1999年1~7月应用改良式微型腹腔镜完成胆囊切除术34例的实践,介绍病人选择及手术操作体会.

    作者:胡晋太;董世平;黄健;黄杰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代胸腔镜在肺撕裂伤治疗中的应用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代胸腔镜对6例肺撕裂伤患者进行检查并寻找到撕裂口,实施明胶海绵填塞,1%硝酸银局部喷洒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旺;张蕾;张黎明;姜鲁宁;白雪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300例体会

    1 临床资料本组300例,男132例,女168例,年龄20~70岁.其中8例系双侧输尿管结石,6例双侧同时治疗,2例双侧分次治疗,共治疗302次、308例侧.196次在硬膜外腔麻醉下操作,20次下段结石在神经安定镇痛术下操作,86次下段结石在尿道表面麻醉下操作.

    作者:翁志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延边地区食管癌218例内镜分析

    食管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本文对我院内镜检出的食管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该病在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治本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作者:崔春古;李英子;边明华;裴凤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腹腔镜切除巨大卵巢囊肿2例报告

    传统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方法是开腹切除,我们用腹腔镜切除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住院号155722,38岁,未婚,腹涨4年,乏力2年,B超发现右侧卵巢囊肿入院.患者4年来发现腹部隆起,近2年行走劳累时心慌乏力.查体心肺(-),腹部膨隆如7个月妊娠,于脐上4指扪及囊肿上界,腹水征(-).肛诊盆腔饱满,触及囊肿下界.B超检查:囊肿18cm×14cm×13cm,边界清晰,无分隔.

    作者:夏恩兰;陈芳;王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86例阻塞性肺不张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对阻塞性肺不张(简称肺不张)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86例肺不张患者同时进行纤支镜和肺部CT检查.结果:86例肺不张病因为:肿瘤55例,占64%;炎症17例,占19.8%;结核8例,占9.3%;其他6例,占7%.CT检查病因明确69例,占80.2%,纤支镜明确病因84例,占97.7%.结论:纤支镜检查对肺不张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作用,纤支镜检查应作为原因不明肺不张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陈稳成;陈平;向旭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内镜技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和进展

    1968年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用于临床以来[1],人们第一次在内镜下经造影将胆胰管显示清楚,使胆胰疾病的诊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974年Kawai和Classen等人[2,3]首次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CBDS),开创了不用开刀,从嘴巴里取出胆总管结石的历史.

    作者:唐竞;姚礼庆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内镜技术在食道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食道静脉曲张的经内镜技术治疗方法.方法:选自我院1987年3月~1999年3月采用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疗法(ES)、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疗法(EVL)、ES与EVL联合疗法治疗食道静脉曲张398例(伴有活动性出血39例).结果:ES治疗144例,有效率96.5%,活动期止血率100%,再出血率9.03%.并发症率11.8%,生存率95.8%.EVL治疗241例,有效率96.68%,活动期止血率90%,再出血率10.79%,并发症率0.41%,生存率96.3%.ES与EVL的联合疗法13例,并发症率15.4%,无复发病例.结论:食道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止血效果好,预防反复出血及减轻静脉曲张程度的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石磊;李文;范君度;赵卫川;唐伯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延迟EST及LC

    目的:探讨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延迟EST及LC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9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69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63例(91.3%).其中59例适合行延迟EST及LC(93.7%),发生并发症2例(3.4%),远期胆管炎症状复发1例,均治愈,随访无胰腺炎复发.结论:对合适的病人,该方法治疗急性胆石性胰腺炎能根治,且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同时具微创手术的优点.

    作者:叶冠雄;徐永宏;沈建伟;陈军贤;邵卫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超声碎石术的临床观察

    该文报告了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超声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5例,并就该方法的优缺点、适应证、操作技巧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方法安全、合并症少、恢复快,对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是一好的治疗手段,缺点是碎石所需时间较长.

    作者:刘红耀;米振国;王东文;佟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左位胆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我院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中发现1例左位胆囊之病例,而且顺利完成LC手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男性,53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腹胀不适6个月为主诉入院.病史中否认黄疸,无发热畏寒,无恶心呕吐.查体:剑突下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异常包块.血常规各项指标显示正常,胸、腹透视未见异常,EKG正常,B-us提示胆囊略增大,似有分隔,壁欠光滑,胆囊内可见多个伴回声的强光团,大者长径约1.2cm,未提示胆囊所在位置的异常.术前诊断: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作者:罗健;黄原;刘坤;陈旭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