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疗加心疗康复癌症

刘祖茂

关键词:
摘要:俗说:“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神疗”.药疗、食疗、神疗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它们之间互相补充和促进,对康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精神是无形的,在某种情况下发挥着药食起不到的作用.2004年我80岁时患了结肠癌,手术切除后,医生既不安排我化疗和放疗,也不安排服药,而是交代我回家做精神疗法,辅以必要的食疗.9年来我基本上坚持精神疗法,并注意进食一些有利于防癌抗癌的食品.年年复查都平安无事,平稳的进入了安全期.
健康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谨防龋齿的危害

    龋齿是一种常见的牙科疾病.对于老年朋友来讲,与老化有关的主要口腔问题之一就是龋齿.据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65 ~ 74岁老年人患龋率为98.4%,龋均为14.65颗.龋齿是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刘洪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女性冠心病的防治措施

    2011年美国心脏病数据显示,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年龄<65岁的女性心绞痛患病率较男性多11%~27%,年龄>75岁的女性心肌梗死及致死性冠心病的发病人数已经超过了男性.因此,需要特别提醒中老年女性要加大对冠心病的防治力度.

    作者:刘琳;丁文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越自然寿命的极限⑥——填补肾精抗衰老经典良方

    首先,让我们再温习一下中医抗衰老学说的核心内容.中医认为,人体由精、气、神三大元素组成.五脏之精,也就是五脏细胞所含的遗传基因,是重要的生命物质,生命之气代表的生命能量与生命力,以及人体所有的神识活动,都由五脏之精控制化生.在中医看来,五脏重要的功能,就是“藏精、藏神”与“化生精气、化生神气”.五脏之精中以肾精重要,它控制和主宰人体“生长壮老已”生命周期,参与和控制五脏之精的化生.它对应的是现代医学发现的“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肾上腺”生命控制轴心的基因.中老年抗衰老工程的主体,就是填补增龄引起的肾精虚损与肾气虚损.

    作者:古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如何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俗称前列腺肥大,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通常发生在40岁以后,60岁时大于50%,80岁时超过8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前列腺增生症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一、前列腺增生的原因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多种因素影响及相互作用的结合,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是睾丸和男性激素在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自幼因各种原因睾丸失去功能的男性,前列腺就不能生长发育,更不会发生前列腺增生.因此,前列腺是雄激素依赖器官,雄激素睾酮在5-α还原酶作用下产生的双氢睾酮是作用于前列腺的活性物质,在调控前列腺相关基因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建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豆蛋白肽对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功效①

    大豆蛋白肽为何物?大豆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一类食品,我们每天都会吃豆腐、豆浆、豆奶这些豆类食品.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很高.现在很多专家都提倡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在日常的饮食中增加大豆蛋白的摄入量.科学家用一个叫做“蛋白消化吸收校正系数”(英文缩写为PDCAAS)的指标来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得分越高说明蛋白的营养价值越高.

    作者:刘新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饮水保健大有讲究

    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人离开食物约可生存3周,但没有水只能生存3天左右.所以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我们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量要在1200~2000毫升左右,也就是说每天至少6至8杯水比较合适.

    作者:何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警惕老年白血病

    病例:有一位85岁的老人因乏力、食欲下降一个月,在社区医院查血常规,发现仅有轻微的血细胞减少.按照“感冒”治疗2周后,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心慌、头晕,几乎全天卧床.到三甲医院复查血常规,发现已经出现了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低于500/μL),重度贫血(血色素仅有40g/L)以及重度血小板减少.但是他既不发热,也不出血,后通过骨髓穿刺,才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作者:谢海雁;沈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地震发生如何正确逃生

    四川雅安芦山地震牵动着亿万人的心.目前地震还是人类尚无法准确预测,也无法避免或控制的自然灾害,但专家指出,只要掌握一些技巧,还是有可能把伤害降到低的.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极短的时间间隔里,我们应该沉着冷静,并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作者:于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雾霾天气“敏感人群”无法承受之伤

    雾霾天气,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病毒和有害细菌,漂浮着大量细小粉粒状颗粒,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影响大的是呼吸系统,病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此外,空气流动性差,不但疾病传播风险加大,还会造成呼吸不畅,心情抑郁不安,容易引发心理疾病,关节炎、腰腿疾病发病率也显著增加.雾霾更偏爱“弱势群体”,成为“敏感”群体无法承受之伤.

    作者:史玉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潜伏家中的20个免疫杀手

    在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导致我们的免疫系统受到损伤.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我们在家中使用的一些生活用品可能含有对免疫系统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由于在家里,人们往往会忽视它们的风险,下面是一些可能对免疫系统和健康造成威胁的生活用品,请您了解其注意事项或使用替代用品,从而减少其对机体免疫和健康的伤害与威胁.

    作者:王月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00种疾病哪里治得好

    (接上期)14.肾脏病主要疾病:尿毒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炎、肾病综合征、多囊肾病、肾结石.前10名: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②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③上海交大瑞金医院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⑤301医院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⑦北京协和医院⑧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⑨上海长征医院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提名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上海交大仁济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饮食与长寿的关系

    日常饮食给予人们营养和能量,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第一要素就是饮食.大量研究证实,饮食的科学与否不仅与人类的生命质量有关,也与寿命有关.苹果过去的研究发现,抗氧化剂含量丰富的食物可以帮助人类延年益寿.而食物中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西兰花、西红柿、蓝莓和苹果等颜色鲜艳的食物,都是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近,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食用苹果可以使动物的平均寿命延长约10%,原因就是苹果中含有的苹果多酚.

    作者:张田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常用中医保健十二穴(上)

    经络与穴位是数千年中华民族健康祛病之本,尤其是重要穴位所属的循行路线可对全身主要经脉起活跃与激发作用,只要经络通,就能促进全身气血畅通,达到阴阳平衡、防病健身的功效.对于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甚至急症都具有独特的疗效.神奇的是只需按揉几个穴位,便能达到“按之快然”、 “驱病迅速”的功效.

    作者: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食疗加心疗康复癌症

    俗说:“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神疗”.药疗、食疗、神疗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它们之间互相补充和促进,对康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精神是无形的,在某种情况下发挥着药食起不到的作用.2004年我80岁时患了结肠癌,手术切除后,医生既不安排我化疗和放疗,也不安排服药,而是交代我回家做精神疗法,辅以必要的食疗.9年来我基本上坚持精神疗法,并注意进食一些有利于防癌抗癌的食品.年年复查都平安无事,平稳的进入了安全期.

    作者:刘祖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需要运动元素

    运动是天赋的人体本能,是激发生命活力的自然方式,是健康的重要元素.人们进入中老年后,常会因身体发福、气力不济而活动量大幅度降低,无法阻挡老化的脚步与老年病的袭击.因此,中老年朋友应克服心理的懈怠与体力的不支,努力强化天赋的运动本能,增加生活中的运动元素,更多的乐活在运动健身的天地.

    作者:艾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日常保健60法③

    (接上期)47.了解“天人合一”的道理:人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体的机能必须和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所以首先要了解大自然与人体之间的关联,清楚大自然的变化,包括春、夏、秋、冬季节的转换,以及环境的变化等等.48.了解生命的规律:“生、长、壮、老、已”是自然的规律,是必然的、公平的,人人都会经历的,大家都要接受它.如果不服老,强迫自己做不能负荷的运动,反而有害无益.我们要的是活在该阶段好的状态,回归自然,一切不可强求.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测测你的生物年龄

    在中国,人到了退休年龄(女55岁、男60岁),通常就认为是老人了,不少城市也慷慨地规定60岁以上的“老人”可领取“老人卡”、享受老人待遇.但据说法国30%的被调查者认为80岁以上才是老年.老年病学则将年龄分为“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生物年龄”也称“真实年龄”.人应该看重生物年龄,而不要去计较日历年龄,只有生物年龄才是体现人体健康的综合指数,是机体老化程度的客观反应.换言之,人的健康状况由生物年龄来解释,而不是日历岁数.

    作者:陈钰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强糖代谢异常的早期筛查

    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它们与心血管疾病关系都非常密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15.5%,而且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空腹血糖受损.糖代谢异常不仅可引发心血管疾病,还可显著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早期进行糖代谢异常的筛查对心血管病人来说尤其重要.

    作者:孙艺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补益气血三剑客——红枣阿胶蛋白质粉

    许多中老年女性常常备受心悸、手脚冰凉、失眠多梦、头晕、头发干黄、面色苍白、气短自汗等不适症状的困扰,这是身体气血不足的表现.长期以往会引起免疫力低下,易患慢性疾病,需要加强药食调理.气血虚,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虚则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失眠多梦、头晕、手足麻木、气短自汗、精神恍惚.

    作者:汪啸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中风也应做急症处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又称“小中风”,是脑动脉一过性缺血引起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可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在1小时内完全恢复.虽然它的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但常是发生脑卒中的前奏,约1/3~2/3脑血栓形成的病人,曾有过小中风的发作史.因此,控制和治疗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发生小中风后应立即就医,积极进行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王拥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健康指南杂志

健康指南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