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高血压是全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3亿,3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在13%以上,55岁以上者的患病率高达25%~35%,每年因高血压直接死亡的患者人数超过20万.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血压长期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还会引发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其中主要的疾病就是脑卒中(中风).脑卒中已经列为全世界公认的导致现代人死亡的头号杀手.
作者:陈文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人造反式脂肪是对心脏不利的脂肪,这些阻塞动脉的脂肪可能弥留在食物供应中,可能很快就会退出我们的食物供应.去年11月,美国FDA提出将反式脂肪从“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添加剂名录中删除.如果规定终定稿,食物公司不可以再将反式脂肪添加到产品中.
作者:凌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如果你听身边周围的人讲话都是含糊不清的,那么可能是时候进行听力检查了.1/3的老年人存在听力障碍的问题,而且通常是由于衰老引起的.但是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忽略听力不及以往的征象.哈佛附属马萨诸塞州眼耳医院的耳鼻喉科专家史提芬·朗奇博士称,“症状是逐渐的进展,对于其他人而言,往往比自己感觉的情况更严重.”
作者:熊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疼痛位置和严重程度将反映健康状况.如果你担心心脏,胸部急剧的刺痛可能让你大吃一惊.如果是稍纵即逝,大概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究竟是胃灼热引起胸骨下方不适疼痛,还是心脏病发作?这通常难以下结论.了解这两种疾病的根本原因、症状、持续时间,以及导致身体其他地方有类似感觉的其他疾病,有助于镇定安全地处理疼痛.
作者:蓝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可以防止心脏骤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能从中受益.一种称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简称ICD)的微型电子装置可检测及终止心室快速不规则的心跳,该疾病被称为心室纤维性颤动.ICD是发生心律不齐患者的一种救生装置.随着新技术发展,这些装置更加安全,可利用度更高.
作者:曾康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许多患者咨询称,听说额外补钾可以降低血压,真的是这样吗?在大部分人中这是可行的,钾是健康所必需的矿物质.但是,像很多其他的必需矿物质和维生素一样,关键问题是:我们所需的量是多少?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另外两个问题来回答.第一,每天饮食中所含的钾含量是多少?好与营养师一起弄清楚这个问题.据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监测调查称,大部分美国人都不吃富含钾离子的食物.
作者:张瑾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过去的十年,广告宣传称激素处方的睾酮疗法可以治疗男性低能量和性欲萎靡不振并刺激快速勃起.短期研究认为睾酮疗法可以增加骨骼的质量、强度以及性功能,并提高心脏疾病风险的一些指标.但是对睾酮治疗(多见于凝胶、贴剂或注射剂)的长期使用安全性的担忧却挥之不去,特别是在2010年后进行的睾酮水平减弱的研究,睾酮使用者中老年男性较早停用是因为心血管问题.
作者:卢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刚过不久的新春佳节期间是很多人难得的放松假期,走亲访友少不了喝上几杯.值得提醒的是在节日期间饮酒要适度,如果醉酒更要小心.有些人酒醉后甚至会出现意外猝死.“发生猝死有众多原因,包括压力大,长期劳累,本身有心梗、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但近年来大量饮酒也是猝死的一个高发原因,因为大量饮酒后容易出现心脏骤停、心肌梗塞等意外.”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张伟说,不管是否大量饮酒,喝酒后睡觉好保持侧身,避免入睡过程中呕吐发生窒息.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整日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便秘、胃胀、胃痛等小毛病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去医院查往往又检查不出明确的疾病.这时,不妨通过饮食调理来改善胃肠健康,比如吃点南瓜.黄澄澄、软糯糯的南瓜不仅看着赏心悦目,还是养胃佳品;对女同胞来说还有排毒美容的功效,清代名臣张之洞就曾建议慈禧太后多食南瓜.《本草纲目》记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中医认为其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在适合的位置进行支架置入术后进行心肺复苏术是否安全呢?当人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的时候,心肺复苏术(CPR)可以挽救生命.在搭桥手术后的初几周时间内,胸腔按压会损伤切口正在恢复的胸骨.然而,如果在非紧急的情况下,那么该做的还是要做的.一旦切口完全康复,事先进行搭桥手术的人进行心肺复苏术的风险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进行动脉开口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不容易引起任何问题.
作者:柯小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改变你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可把锻炼引入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要想保持健康的身体就应该进行锻炼.但对许多人来说,运动是个苦差事.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不要因此自暴自弃.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主持心脏病患者活动项目的亚伦·巴基希博士说:“在现代社会,如果我们不想锻炼,已经基本上可以轻松地避免运动.我们有车、电梯和自动扶梯,这些设施把锻炼排除在日常生活之外.你可以根本不用自己活动就能生活”.
作者:曾凡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编辑部医生:我发现我的腹部在近五年左右变得越来越大,我会每天走半里的路而且每周举重两次,我已经减少吃太餐,但是还是没有消除腹部的肥胖,该怎么办呢?读者:孙先生孙先生:您好.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不幸的是,这没有任何神奇的方法来减少腹部的肥胖.你已经做了很多正确的事情,比如吃少一点、燃烧脂肪以及构建肌肉质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有不少人都想知道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和动脉疾病危险的他汀类药物的新指南对自己是否有影响.在2013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院就哪些人应该服用这种药物发布了有争议的新指南.和既往的指南一样,他们建议医生可对患有心脏疾病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常高的患者(190毫克/分升或以上),以及患有2型糖尿病的中年人开具他汀类药物.
作者:钟爱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保持一定的运动可以构建肌肉的强度和增加柔韧性和可动性.近一项发表于2013年11月《风湿病学年鉴》的研究发现,运动治疗甚至可能会帮助患者避免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挪威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运动治疗计划测试一组包含109名患有髋关节炎的参与者.参与者随机分配到运动治疗联合组以及单一健康教育组.两组均进行为期12周的髋关节炎健康教育.
作者:万子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研究证明,使用大脑可以在老年期保持思维能力健康.一项在线发表于2013年11月6日《神经学》的研究显示,与只说一种语言的人相比,学习第二种语言可能会延迟四年半以上数种类型老年痴呆的发展.研究的作者推测早期学习超过一种以上的语言,可致大脑主管执行功能和目标注意力的区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戴荣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需要保持血糖水平平稳的另一个原因是:现在的研究得知,无论血糖水平升高多少,患痴呆症的风险都会增加.麻省总院糖尿病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的主任,哈佛医学院教授大卫·南森博士说:“我们第一次证实了即使血糖水平在非糖尿病范围内时,老年痴呆症和血糖升高之间也有关”.
作者:张芯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以下是一年健康饮食的12种明智改变.当新年伊始,你有下定决心坚持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吗?我们希望如此.这意味着与普遍人饮食相比,你的饮食中含有更少的饱和脂肪和盐,含有更多的可溶性纤维以及有益心脏的营养物质.
作者:郑言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很多朋友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咸了菜饭香!”可是,有关食盐的摄入量问题你考虑过吗?有关专家称,食盐摄入过量有损我们的健康,吃盐还需适量.我们的食物,不是来源于动物就属于植物.唯一的例外是食盐,它不来自生物体,是矿物质,学名氯化钠.氯和钠都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
作者:钟竹意;陈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占中老年人的1/3以上.高血压一经确诊,大多须终生(用药)治疗.许多中老年人被确诊高血压病后,精神十分紧张,顾虑重重,终日生活在愁云凄雨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几年后闹个脑溢血或心肌梗塞而寿终正寝.
作者:陆基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丹麦的一项研究有惊人的发现:研究人员称超重会使人有心脏病发作和心脏疾病的风险,无论是否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上述那些情况结合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代谢综合征,通常我们认为,超重但代谢仍然正常的人并没有面临额外的健康风险.但是,一项发表于2013年11月11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的研究改变了这个观念.
作者:王惠仪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