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定期步行需防范危险

郑童

关键词:
摘要:平时你可能想要出门走一走.但是,要注意一些开始步行计划的事项.虽然步行是简单有效的运动,你还是有摔倒和其他损伤的风险.身体问题和环境危险可能将户外步行演变成医院就诊,从而打击你保持健康的美好意愿.在开始步行前,先想一想如下危险和应对措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五种对抗孤独和孤立的方法

    现在开始行动起来,避免与孤独生活相关的潜在危险,例如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和思维能力下降.无疑,老年人与老伴、朋友和家人欢度黄金时光的画面是美好的.但在现实中,许多老年人感到孤立和孤独.美国老年人理事会报告约六分之一以上65岁或以上的成人被孤立,无论是社会方面还是地理区域方面.2010年,美国退休者协会(AARP)的一项调查显示,70岁或以上年纪的受访者中有25%感到孤独.

    作者:洪林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避免冬季心脏病发作

    采用简单解决方案尽可能降低风险,如避免用力过度,做好准备应对低温天气.随着天气开始下降,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开始上升.哈佛麻省总院一些心脏科专家称,有时候,寒冷天气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作者:端木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要忽略突发性心脏骤停的信号

    人们可能会认为突发性心脏病没有任何症状,但这种致命性的情况会发生在当心脏突然停止泵血.但是一项发表于2016年1月5日《内科学年鉴》的研究认为,警示的信号是常见但通常会被忽略.常见的警示信号是胸痛、呼吸急促、心悸、头晕或昏厥、恶心和呕吐.

    作者:兰如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适合每个人的瑜伽

    练瑜伽并不一定要稳稳地站着,有一种瑜伽为需要平衡稳定协助的人量身打造,那就是椅子瑜伽.练习时,需要坐着或站在椅子旁获得支撑.哈佛附属麻省总医院本森·亨利身心医学研究所瑜伽主任Laura Mal-loy解释:“这种瑜伽对无法从地上起身和蹲下的人特别适合,只要没有做动作时引起危害的损伤,都适合这个课程.”

    作者:谭玲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粗粮要怎样吃才好?

    粗粮成为当今的一种新时尚,粗粮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纤维素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减少高血脂,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现来看看粗粮要怎么吃才好?为什么要吃粗粮?粗粮中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食物纤维在口腔内咀嚼时,可以减少附在牙齿上的食物残渣,有利于防止了牙周病和龋齿的发生.

    作者:39健康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如何接受体检

    对老年人来说年度体格检查是很重要的.这里向你推荐一些如何能好地利用体检的方法.男性通常都不愿接受检查,而且在他们年老的时候这种抵触情绪也不会减弱.许多老年男性拖延检查,是因为他们害怕检查出患有什么疾病.另外,今天的许多在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认为他们不会有什么与年龄有关的健康问题,因此对于像那些60多岁和小70岁的“小老儿”来说,去医院看医生是件很困难的事.

    作者:鲁向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FDA批准针对抗凝药物的解毒剂

    对于服用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 (商品名:Pradaxa)的患者而言,在事故或紧急需要手术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罕见但危及生命且无法控制的出血.但是,在2015年10月份,美国批准了特异性逆转剂idarucizumab(商品名:Praxbind),可快速逆转达比加群的作用.通过静脉注射,该药物与达比加群结合,中和达比加群作用,使血液正常凝结.

    作者:林博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研究称女人确实比男人拥有更好的记忆力

    女人比男人拥有更好的记忆力.一篇发表在Menopause杂志上的研究称,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女人,即使经历了更年期记忆力下降,仍然在所有记忆力测试中表现更好.大约75%的人在年老时会出现记忆问题,原因包括老年痴呆和阿兹海默病.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到阿兹海默病和老年痴呆的影响.

    作者:生物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园艺显著改善老年女性健康状况

    韩国一项研究表明,栽种花草可显著改善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状况.研究人员2015年9月至11月让首尔一家老年人活动中心的24名70岁以上女性参加15期,每期大约50分钟的园艺活动,包括施肥、除草、浇水、插花等,以首尔另外一家老年人活动中心的26名70岁以上在这一期间不参加任何园艺活动的女性为对照者.

    作者:<南京日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三法减少茄子吸油

    人们在烹制中会发现茄子比较吸油,现给大家推荐三种可减少茄子吸油的烹调方法:凉拌茄条将较长、较粗的茄子一分为二横切、竖切开,放置锅中蒸10分钟,取出控干水分,注意不要把茄子的汁液全部挤去,以免损失其中更多的营养素.再切成、好是手撕成条状,加入盐、醋、蒜泥、芝麻酱、香菜叶等凉拌均匀即可食用,芝麻酱可以调制得略稠一点,利于锁住茄子中多余的水分.

    作者:<大众卫生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研究显示:女性会逃避心脏恢复

    女性不仅比男性更可能会忽略心脏疾病的症状,还会在明确诊断后逃避治疗,即使在完整研究项目中显示治疗有助于降低26%的死亡风险.针对心脏事件康复的心脏复苏(CR4HER)研究设计用于测试三种类型的康复计划以确定哪一种更有效,对女性更有吸引力.研究人员随机分配169名患有心脏疾病的女性到三个康复计划中的其中之一,研究时间超过六个月分为24个部分.其中一组女性需要在家接受物理治疗师的探访并指导其之后需要独立完成的运动.另外的两组女性分别安排到康复机构中男女混合或全女性的项目中.

    作者:莫菲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朋友关系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对许多人来说构建强大的社会关系不太容易,但却是一个人能够更长久、更健康地生活的好的手段之一.社会关系对你的健康同适当的饮食和锻炼是一样重要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与更长的寿命、较低的抑郁和焦虑症的发生率,以及降低疾病的风险有关系.

    作者:王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糖友的健康烹饪方法

    众所周知,糖尿病人饮食要限油限盐限糖,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无法享受美味可口的自制美食?其实,只要知晓了相关的烹饪法则,并在每天挑选食材时作出一些小改变,糖友也能吃上一道道自制的健康佳肴.近日,《印度时报》总结了以下一些烹饪方法,既能降低食物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又不会损失风味,糖友不妨在家一试!

    作者:<大众卫生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北欧饮食:北欧人的地中海饮食

    以全谷物、浆果和鱼为重点的北欧饮食对健康有益.如果你从未听过北欧饮食,你想到的可能是宜家餐厅的一盘瑞典丸子.事实上,这种饮食方式注重更健康的食物,包括丰富的植物性食物,这正是营养学家常常建议我们吃的食物.虽然现有的数据有限,但是一些研究提示坚持北欧饮食法可促进减重及降低血压,这两点均有益于心脏.

    作者:练瑞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冬吃白菜除烦生津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白菜赞不绝口.大诗人苏东坡曾云:“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蹯”.竟将它与羔羊、乳猪和熊掌相媲美.在冬天,白菜是大众化的菜,但营养价值不低.它所含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及碳水化合物等都十分丰富,此外还含有特殊保健功能的微量元素锌、硒和钼等.

    作者:<大众卫生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警惕呛水呛食:安全吞咽策略

    治疗、运动和改变吃东西的习惯有助于保证吞咽安全.过去,你可以轻松吃完一把坚果,咀嚼吞咽即刻享受美味.现在,你刻意避免吃坚果,或者吃坚果或其他可能卡在喉咙里的食物时,需要保证身边有一杯水.“随着年纪增长,有一些吞咽或偶尔的吞咽困难是正常的.但是,当食物或液体经常进入肺部,则有问题.”哈佛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语言病理学科专家Koymen说道.

    作者:叶加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胰岛素也用上了,血糖怎么还降不下来?

    胰岛素是当今公认的控制高血糖有效的武器.但临床上也确实有些病人在使用胰岛素之后,血糖控制还是不理想,有的在加大剂量后血糖反而更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病人对岛素效果欠佳?又有什么解决之道呢?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科技心脏扫描:你需要吗?

    半个多世纪以来,心脏科专家依赖冠状动脉造影术揭露供养心脏动脉出现的危险性狭窄.该检查使用可经X射线照射显现的特殊染料,通过细管(导管)沿着腿部或臂部血管导人心脏,有时候可能发生罕见的并发症,包括插管部位出血或动脉损伤.

    作者:罗琴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吃橘子可降低加工肉致癌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致癌物的风险分为5级-1级:对人致癌;2A级:致癌可能性较高;2B级:致癌可能性较低;3级:致癌程度不确定;4级:可能不致癌.IARC将火腿、香肠、牛肉干等加工肉制品列为1级致癌物,牛肉、羊肉和猪肉等红肉类被归级为2A级致癌物.所谓红肉,指的是各种哺乳动物的肌肉,例如牛肉、羊肉、猪肉、马肉等.与红肉相关的癌症主要是结直肠癌,其次是胰腺癌和前列腺癌.

    作者:杨名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含糖饮料似乎能升高血压

    一项新分析显示,一天喝少至一杯饮料与高血压风险略增有关.研究人员将总共超过240000名参与者的六项研究结果汇总.他们发现一天喝一杯或以上含糖饮料的人与不喝的人相比高血压风险高12%.不同研究中,一杯饮料的规格为7至12盎司不等.

    作者:何希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