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应轩;杨建宏
回顾性分析1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床积液及脓肿形成情况,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8例,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4例,开腹手术引流2例,均痊愈出院.仔细操作、彻底止血、置管引流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联合应用抗生素,结合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对严重病例开腹手术引流是合理选择.
作者:张挺;施巍巍;施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尽管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从介绍到广泛推广经历了重重困难,但终大大推动了脊柱外科疾病手术治疗的进程.现就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历史、生物力学机制、固定原理和适应证、应用优势、与植骨融合相关的问题、术后并发症、在脊柱疾病中的应用及期待解决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潘磊;吕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石景森教授:外伤性肝破裂手术后胆漏的发生与肝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有着重要的关系,与术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否正确认识和判断损伤程度、清创方法、结扎破裂胆管和建立通畅胆汁引流的通道关系更大.如果术中未能在直视下结扎破裂胆管或肝中央粉碎性破裂未能清除全部失活肝组织,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要避免肝外伤手术中遗漏肝内胆管的损伤,除了提高对肝外伤并胆管损伤的认识和警惕性外,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作者:石景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中早期采用非手术治疗原则已趋于明确,但对于胆源性SAP、某些非胆源性SAP(多为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及SAP保守治疗后期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手术可能仍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现就有关手术治疗中手术指征及其术式选择综述如下.
作者:余枭;李永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组壶腹癌胰十二指肠切除9例(保留幽门5例、空肠造瘘4例);慢性胰腺炎左半胰切除、近侧胰端空肠Y形吻合1例,均行胰管空肠吻合并安置支撑管,胆肠吻合处胆管内置T形管引流.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用曾宪九方式行十二指肠空肠端侧(空肠半周横切口)吻合以防逆流.空肠造瘘供术后营养.围手术期处理注意胃肠及静脉营养、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抑制酶分泌及通畅引流等,未用生长抑素.本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均未出现胰外瘘.胰切除术中胰管空肠吻合是预防胰外瘘的关键.胆管外引流、空肠营养造瘘以及保留幽门的抗反流等协同治疗有助于预防胰外瘘,生长抑素并非必需.
作者:杨一邨;杨森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郑泽霖教授,盖宝东、季德刚医师: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腹部手术,特别是胰腺手术后、胰腺肿瘤等病患损伤胰实质,胰管系统破裂,胰腺的外分泌液(胰液)从胰管漏出,Yeo认为漏出7 d以上即为胰瘘.胰瘘有胰内瘘和胰外瘘之分.
作者:郑泽霖;盖宝东;季德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历资料病例1,女,34岁,入院12 d前因行盆腔手术损伤小肠引起肠瘘,转来我院.查体见患者中度消瘦,轻度脱水,轻度贫血,腹部略呈舟状,左下腹可见一纵形切口,长约10 cm,大部裂开,伤口中部可见小肠瘘口,系膜侧少许相连.
作者:张一亥;张龙;张甦源;曹红;许曙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胰瘘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常继发于急性胰腺炎、胰腺手术、胰腺外伤等情况,是胰腺外科较常见和较严重的并发症.胰瘘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本文总结相关文献,对胰瘘的非手术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盖宝东;李永超;郑泽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季德刚医师、郑泽霖教授:随着胰腺外科的迅速发展,胰腺手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胰外瘘也随之增多,因此胰腺手术后胰外瘘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胰腺外科医生的重视.胰外瘘经非手术治疗多能自愈,仅有8%~10%的胰瘘长期不愈,需手术治疗[1].
作者:季德刚;郑泽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造成胰瘘的基本原因是胰管破损,胰液外漏.Werschky报告胰腺创伤病人术后约有28%出现胰瘘,Zinner报道胰腺手术后胰瘘的发生率约为20%,赵平曾报道73.4%的胰瘘发生于胰腺手术.
作者:姚榛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5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为8(4~2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无钉折弯、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该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固定牢固、损伤小,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
作者:王建龙;徐恒旭;黄强民;张雄文;陆景华;莫炳宏;赵辉;杨聪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PHPT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 19例在确诊前均有病程不等的误诊误治过程.21例行手术治疗,术后诊断甲状旁腺瘤16例,甲状旁腺增生2例,甲状旁腺癌3例.除1例术后并发多发性肋骨骨折致呼吸衰竭死亡外,20例术后恢复良好,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状完全得到控制. 结论需普及对PHPT的诊断技术,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一旦确诊并伴有临床征象者,均需行手术治疗.
作者:王先明;郭良峰;倪勇;李允山;周恩湘;房献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将具有相同易感因素的199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冲洗组110例,对照组89例.冲洗组术中用灭滴灵冲洗宫腔、盆腔及腹壁切口.冲洗组的术后病率和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9.1%、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4%和16.9%.剖宫产术中应用灭滴灵冲洗可明显降低术后病率及宫腔内感染,有利于切口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长业;刘锦秋;索春;姜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采用锁骨下管状皮瓣,食指近节背侧皮瓣联合修复拇指脱套伤5例,总结如下.
作者:扈应轩;杨建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回顾性分析16例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术前6例误诊为直肠肿瘤,误诊率为37.5%.7例未孕患者中确诊为不孕者4例(占57.14%).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局部病灶切除,10例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4例不孕患者术后2例妊娠,妊娠率为50%.随访0.5~7年,全组病例肠道病变无复发.腹腔镜能有效提高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率, 行手术切除肠道病灶, 术后结合激素治疗能避免肠道病变复发, 并可提高妊娠率.
作者:麦庆云;周灿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三孔法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经验及治疗效果. 方法对5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脾切除术. 结果本组7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6例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血,再次行剖腹探查止血.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对于某些病例是可行的,防止术中和术后出血是手术的关键.
作者:鲍世韵;余小舫;郑锦锋;刘嘉林;李明岳;张卓;李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采用输尿管肾盂肾下盏切开取石侧侧吻合术治疗46例复杂性肾结石,随访34例,肾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无吻合口狭窄及结石复发.术中同时采用原位冰冻技术,出血少,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亦能安全进行手术,疗效较佳.
作者:肖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内环扎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 方法40例行腹腔镜疝内环扎术患儿,随机分为全麻插管组(A组20例)和非插管组(B组20例),连续监测HR、SBP、DBP、SPO2,分时段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结果两组气腹时HR均增快,但无统计学意义,放气后逐渐恢复至气腹前水平.B组气腹后10 min,PaCO2、HCO3-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A组气腹后10 min,PaO2明显高于麻醉前及B组(P<0.05). 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内环扎手术中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但手术时间如大于1 h仍以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为宜.
作者:唐顺山;唐小林;郑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回顾性总结踝关节镜检查与镜下手术治疗的结果及经验体会,对38例44个关节的踝关节疾病患者施行踝关节镜检查与镜下手术.术后关节功能:优,31个踝(70.4%);良,7个踝(15.9%);一般,5个踝(11.4%);差,1个踝(2.3%).无血管及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踝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广, 经关节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滕学仁;丁利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内镜技术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 方法采用经尿道内镜术治疗35例前列腺术后 (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30例, 经尿道电切5例) 排尿困难, 经尿道膀胱造影或尿道膀胱镜检查证实为前列腺尿道部或膀胱颈狭窄的病人. 结果 35例均获成功,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无尿液残余,少部分病人有尿频,但经对症处理很快改善. 结论经尿道内镜术处理前列腺术后膀胱出口梗阻安全、可靠,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占斌;莫曾南;陈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