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

丁永来;张永生;胡冰

关键词:心脏彩超, 心电图, 高血压心脏病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将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资料,均为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随机选择114例进行研究分析,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阳性率,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患者阳性率54.39%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患者阳性率50.3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均属于常用的高血压心脏病诊断方法,其中心脏彩超诊断阳性率较高,更利于早期诊断,促使患者实现早期治疗,有效控制病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CT、MRI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MRI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肝癌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接受多期动态增强CT和MRI检查诊断.结果:MRI病灶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MRI多期增强扫描能有效显示小肝癌病人的血供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诊断价值显著.

    作者:李丙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加强护理干预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分别为30人.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分别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80%,(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各指标得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使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作者:孙亚玲;原军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影像表现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16例,并对每例患者均进行CT平扫与HRCT联合扫描.应用Mcloud分类法对扫描的影像结果进行分类.结果:16例行影像学检查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中,磨玻璃样影16例(100%),丝网状影13例(81.25%),小圆结节影9例(56.25%),小叶间隔增厚11例(68.75%);多发实变影13例(81.25%),细支气管扩张11例(68.75%),肺气囊5例(31.25%),肺大泡2例(12.50%),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6.25%).结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典型特征.通过正确认识该疾病的影像表现,可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冉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孕期采取营养干预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孕期采取营养干预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筛选出500例孕妇,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营养组各2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营养组强化营养干预,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情况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常规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是14.8%,营养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是6.4%,营养组显然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是16.4%,营养组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是5.2%,营养组显然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期采取营养干预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且可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将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资料,均为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随机选择114例进行研究分析,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阳性率,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患者阳性率54.39%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患者阳性率50.3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均属于常用的高血压心脏病诊断方法,其中心脏彩超诊断阳性率较高,更利于早期诊断,促使患者实现早期治疗,有效控制病情.

    作者:丁永来;张永生;胡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胃窦部病变,内窥镜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X线钡餐发现胃窦部病变,通过内窥镜检查取活检,对窦部病变的确诊.方法:对本组400例胃窦部病变患者的内窥镜检查结果和X线造影表现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400例中X线,误诊胃癌为胃窦炎者5例,90%左右为X线阳性,10例窦部粘模正常.结论:X线钡餐是由间接印象构成,对细微组织结构尚有欠缺.目前内窦镜检查具有领先技术,对胃肠道病变具有高度准确性和特异性.但要结合临床适应症.不能用于常规检查,还是以X线钡餐为首选.若诊断有困难者,则考虑内窦镜进一步检查.

    作者:刘学军;贠新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肺结核X线诊断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的X线表现,探讨X线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抽选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和CT检查.以CT和痰菌检验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X线检查诊断肺结核的符合率,并分析各种类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结果:CT和痰菌检验结果: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2例,浸润型肺结核28例,干酪型肺结核14例,纤维空洞型肺结核8例,结核性胸膜炎6例.胸部X线检查共检出肺结核58例,诊断符合率为85.29%.结论: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作者:石强;黄启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神经局部脂肪浸润1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频超声及宽景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高频超声可以动态、细微地显示周围神经的分布、走形、粗细及其与周围神经的组织关系,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详实和更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本文中患者右上肢肌肉萎缩2年,查体右上肢肌力减低,超声检查提示右上肢近腋窝处所见团状强回声,多考虑神经纤维脂肪(包绕神经),可疑来源于桡神经或肌皮神经根部,为临床提供手术依据.

    作者:王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外伤性肝破裂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与手术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对130例术前经超声和CT检查,外科手术证实为肝破裂患者,将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0例急性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中,真性肝破裂85例,手术结果90例,漏诊2例,漏诊率为2.30%;包膜下肝破裂16例,手术结果13例,误诊3例,误诊率为18.75%;中央型肝破裂23例,手术结果27例,漏诊4例,漏诊率为14.81%.诊断准确率为93.08%,总漏诊6例,漏诊率为4.61%,误诊3例,误诊率为2.30%.结论:超声诊断急性外伤性肝破裂方便、快捷、价廉,准确率高,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阿凤珍;朱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培养我国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思考

    现阶段,影像设备的进步速度非常快,尤其以医学范畴内的影像技术为主.医学装备的快速发展需要医学影像人才的整体素质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本文主要对我国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法策略.

    作者:薛洪阳;王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门诊诊治的患者中抽取88例作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优质组(n=44)在门诊分诊中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n=44)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的满意度是97.73%,平均护理质量评分是(96.23±1.32)分;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是86.36%,平均护理质量评分是(89.26±4.13)分;两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正性影响较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蔡密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子宫瘢痕妊娠应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5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全部患者都利用超声进行检查,包括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分析检查结果.结果:50例患者经腹部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8%;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2%;混合型患者占12%;不均质团块型患者占40%,胚囊型患者占48%.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瘢痕妊娠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能够保证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确保患者尽早接受临床正确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赵丽娜;武新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手卫生依从性在放射科调查结果分析及措施干预

    目的:研究手卫生依从性在放射科调查结果中的应用及干预措施,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放射科医护人员104名,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及现场考核方式对我院放射科医务人员洗手次数及吸收方式进行统计,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干预.结果:医生无菌操作前洗手依从率,显著高于护士(P<0.05).结论:放射科医务人员洗手次数执行率相对较低,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提高洗手执行率.

    作者:梁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中的沟通方法与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的沟通方法与应用价值并作分析比较.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15日—2016年6月16日期间收治入院并且进行手术的2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且通过盲选平均分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100)与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研究组给予沟通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手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2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而且无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的手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沟通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后恢复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降低小儿输液过程中的纠纷和投诉的效果

    目的:分析并探讨优质护理对降低小儿输液过程中的纠纷和投诉的效果.方法:研究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的50例患儿采用常规急诊静脉输液护理,试验组的50例患儿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输液过程的纠纷投诉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的纠纷投诉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输液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可减少输液过程的纠纷和投诉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适合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振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黄连口服液和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双黄连口服液和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双盲法选取病例,从2016年8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中选出70例纳入研讨领域中,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雷尼替丁治疗,实验组应用雷尼替丁+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淋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且治疗方便,价格低廉,可作为治疗口腔溃疡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诊断应用99Tcm-MIBI显像诊断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诊断应用99Tcm-MIBI的诊断效果和准确性.方法:对我院中2015年1月—2016年8月中收治的30例疑似甲状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99Tcm-MIBI、甲状腺彩超、CT诊断三种诊断方式进行诊断,对三组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进行记录,比较结果.结果:99Tcm-MIBI的诊断方式灵敏度较其他两组更高,并且其特异性更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放射性核素现象对甲状腺癌有良好的检出率,甲状腺彩超检测以及CT检测均有良好的诊断结果,但99Tcm-MIBI诊断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邱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对临床采取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LL)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诊治的9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依照患者手术方式意愿分成探究组(45例)和对比组(42例),对比组行气压弹道碎石术(P L),探究组行L L术,对比两组临床手术效果、手术用时、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探究组的手术总有效率达到97.8%,高于对比组的88.1%(P<0.05);探究组手术用时少于对比组(P<0.05),住院天数两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效果确切,排石率高,创伤小,且手术用时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作者:李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的意义探析

    目的:探讨对肺结节患者分别开展常规剂量CT扫描工作以及低剂量CT扫描工作加以疾病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肺结节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数字奇偶法对肺结节患者分组;对照组:常规剂量CT扫描;观察组:低剂量CT扫描;对肺结节诊断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诊断优良率(100.0%)同对照组肺结节患者(98.33%)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肺结节形态学特征同对照组肺结节患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肺结节患者,临床分别选择对其开展常规剂量CT扫描工作以及开展低剂量CT扫描工作,终均可以获得较为显著的诊断优良率,并且终获得的肺结节形态学特征基本一致,但是选择开展低剂量CT扫描工作,可以将对患者产生的辐射量加以有效降低.

    作者:温竞;吉玉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析护理干预在慢性附件盆腔炎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在慢性附件盆腔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慢性附件盆腔炎13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65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76.92%是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0.77%(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对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附件盆腔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而且还能加快患者病症恢复,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沈红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