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娟;许倩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分别采取M R I与钼靶X线诊断后患者病情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入本院治疗的7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此次实验的研究比较,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对患者采取钼靶X线进行诊断,实验组则对患者采取MRI进行诊断.结果:在本次研究干预之后,乳腺癌患者应用钼靶X线的检出率为68.57%,乳腺癌患者应用M R I的检出率为94.29%,M R I诊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钼靶X线诊断的检出率.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实施MRI诊断的方式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检出率,进而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由此可知,MRI诊断的方式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辛本洁;丁波;秦绪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讨论胎儿超声心动图连续三血管观及弓降部冠状切面观对胎儿先天性血管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2018月9月在我院受检拟诊断为先天性血管环的的超声心动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先天性血管环在三血管观及弓降部冠状切面观扫查中的突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连续三血管观及弓降部冠状切面观综合扫查后发现40例病例中有20例为RAA+LDA+ALSA,占比约50%;15例为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占约37%;1例为肺动脉吊带,占比约3%,4例为双主动脉弓,占比约10%.结论:三血管切面可显示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与气管、食管的关系,可诊断主动脉弓异常;双侧锁骨下动脉切面通过观察双侧锁骨下动脉与无名静脉关系,可快速排除锁骨下动脉迷走;弓降部冠状切面能显示ALSA及ARSA的起源和走行;加用弓降部冠状切面后对MRAA形成的血管环准确诊断率及RAA+ALSA的LSA清晰显示率明显提高,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赵迎东;殷伟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多发伤救治工作中采用急诊床旁超声e F A S T方案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02例设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开展相应的治疗的同时实施C T以及急诊床旁超声e F A S T方案,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用时情况以及诊断结果.结果:e F A S T检查用时为(4.62±1.73)min,显著低于CT检查用时(12.36±4.02)min(t=17.862,P<0.05).经CT诊断有49例为阳性,53例为阴性,e F A S T检查方式的特异性为96.23%,敏感性为89.80%.结论:临床上在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评估中实施急诊床旁超声E-FAST方案效果良好,切用时较短.
作者:魏国峰;袁长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M R I诊断腰椎管狭窄症腰痛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以腰痛与否分为对照组(无腰痛,24例)和实验组(腰痛,36例),比较两组间椎间盘后缘H I Z改变和M o d i c改变情况结果:腰痛组HIZ改变和Modic改变的发生率为72.2,36.9%,均高于对照组(P=0.001,0.021).结论:MRI检查中HIZ和Modic改变可以较好的诊断腰椎管狭窄症腰痛,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依据.
作者:庄明;仇胥斌;程栋;严伟洪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盆底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探讨.方法:70例F P F D患者中有35例尿失禁患者,将其作为失禁组,将35例器官脱垂者作为脱垂组,35例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选研究对象都于我院超声科行盆底超声检查.结果:缩肛与静息状态下,失禁组与脱垂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膀胱颈度及运转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盆底超声能准确评估FPFD,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嵘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进入了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随着医学影像学科的不断发展,肝癌的微创治疗逐渐成为临床上常规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消融方法有射频法和微波法,其中射频消融因方法简单、创伤小、操作者依赖性低等优点收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对肿瘤的准确定位及消融后的评价,本文就超声在肝癌消融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建国;孙姗姗;田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对比经腹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VIC-C)技术获得的胎儿头颅正中矢状切面图像,为诊断胎儿颅脑中线结构畸形时选取何种扫查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149例19~34周正常胎儿,分别经腹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V I C-C)扫查胎儿头颅获得正中矢状切面(三维超声选取小脑横径平面作为成像始基平面),统计两种扫查方法颅脑正中矢状切面的获得率,正中矢状切面上胼胝体、小脑蚓部等重要中线结构的显示率,分别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维获得率39.6%,三维获得率9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统计两种扫查方法可获得正中矢状切面的病例中,胼胝体显示率分别为93.2%、94.8%,透明隔腔显示率分别为94.9%、95.6%,小脑蚓部显示率分别为96.6%、96.2%,第四脑室显示率分别为72.8%、70.4%,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三维超声获得的正中矢状切面图像质量差异不大,而三维超声可以更快速可行的获得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可有效提高诊断中线结构异常的效率.
作者:张芳;殷伟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肺癌诊断中采取C T增强扫描所能收获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7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采取CT增强扫描与常规病理检查.比较CT增强扫描与常规病理检查检验结果,并对恶性组与良性组CT增强扫描血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比较CT增强扫描与常规病理检查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恶性组与良性组血流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诊断中采取C T增强扫描在保证准确率方面显示出更为可靠的效果.
作者:高瑞;李红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CNB)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C N B并进行手术患者84例,共87个结节,均采取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甲状腺结节的粗针穿刺,并将粗针穿刺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的甲状腺结节为86个,成功率为98.8%,且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CNB病理诊断和术后病理结果相符合的结节为81个,不确定结节5个,CNB与术后病理不相符结节1个,符合率93.1%.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能够准确的诊断出结节的良恶性,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文花;于鹏;崔广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评价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筛选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自愿报名进行肺结节筛查的健康体检者共1872名,年龄小40岁,大79岁,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在工作站上进行读片诊断并分析.结果:低剂量CT扫描发现结节情况:1类(阴性)共1392例(74.4%),2类(良性表现或行为)共332例(17.7%),3类(可能良性)共103例(5.5%),4类(可疑肺癌,其中又分4A、4B、4X类)共45例(2.4%).结论:低剂量C T能够早期发现可疑恶性结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实现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作者:段新;石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和蝶翼针头在CT增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CT增强扫描患者106例,随机分研究组(静脉留置针)与对照组(蝶翼针头)各53例,评估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造影剂渗漏率.结果:两组一次穿刺率无差异,P>0.05;对照组出现8例渗漏现象,其中4例造影剂外渗造成增强扫描中断,研究组均顺利完成扫描,无造影剂渗漏情况出现,P<0.05.结论:对C T增强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能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其产生造影剂外渗情况,防止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胎儿超声多普勒监测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建卡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286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进行分组,妊娠结局正常为对照组,妊娠结局异常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产前胎儿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母体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大脑中动脉RI、PI以及S/D值差异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RI、PI明显降低,S/D明显增高(P<0.05),见表.经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胎儿大脑中动脉RI、PI以及S/D值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通过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为辅助临床预测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张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甲状腺的超声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我院入治的甲状腺癌症患者100例进行超声图对比,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在200个结节中共有138个为良性结节,同时存在62个为恶性结节,在所有的恶性结节中,其中共有54个为乳头状癌,2个是转移癌,4个是滤泡状腺癌,2个是髓样癌.经常规超声诊断检查判断,超声诊断的的准确程度为84.21%.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相符率为90.45%.根据诊断结果可知,通过超声弹性呈现及常规超声进行诊断的准确程度较单独的弹性超声诊断的准确程度要高.同时个别超声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程度较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程度(P<0.05).结论: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对于甲状腺癌症进行诊断时各有特点,价值较为显著,两种方式联合对疾病进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吴健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早期鉴别诊断中选取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目标为60例乳腺癌患者(总共包括70个病灶),选取样本时间即为2016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均开展术前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及术前实施超声造影检查,诊断金标准即为病理检查结果,依据超声造影五分法和改良五分法评估病灶,比较以及计算两种方法诊断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70个病灶经检查显示有37个恶性病灶、33个良性病灶,超声造影检查对比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乳腺癌患者的特异性、灵敏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P>0.05,数据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超声造影检查于乳腺癌诊断中存在类似的效果,虽然不存在显著诊断差异,但存在互补的临床作用.
作者:信天游;章晓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在治疗伴发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的隐裂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邯郸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伴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隐裂牙患者87例,采取P D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根充术后即刻拍摄X线片,评价根管充填效果,行临时冠修复,一月后正式冠修复.观察一周内发生疼痛等急症反应和一年的总有效率.结果:术后一周及一年的观察结果显示:使用PD糊剂对伴发牙髓炎或者根尖周炎的隐裂牙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技术,不仅仅具有治疗时间短、治疗次数少的优点,在节省医疗费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患牙的保存率.
作者:张江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进行胃部疾病诊断期间口服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超声造影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胃部疾病检查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对所有患者选择口服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超声造影方法展开疾病诊断,终将诊断结果同胃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所有胃部疾病患者实施口服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超声造影检查后发现,属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间质瘤、胃癌、胃下垂以及胃息肉患者例数分别为11例、61例、1例、9例、5例以及3例.对患者实施病理检查后发现,属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间质瘤、胃癌、胃下垂以及胃息肉患者例数分别为9例、57例、1例、8例、5例以及3例.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表现出的诊断符合率显著,终结果为92.22%.结论:对于胃部疾病患者在进行临床诊断期间,合理选择口服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超声造影方法完成,对于终胃部疾病的早期确诊可以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对应进行胃部疾病治疗方案的研究,对于胃部疾病患者生活品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安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并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型患者应用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与X线的效果观察及检出率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68例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16排螺旋C T三维成像检验以及X线检验,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检出率情况.结果: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进行骨折分型的检验,与X线检验相比,能够提升解剖分型检验符合率以及Garden分型检验符合率,同时能够确保碎骨检出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结论:应用16排螺旋C T三维成像检验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型,能够提升分型检验符合率,提升碎骨检出率,在临床中推广使用的价值相对较高.
作者:邢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IQQA-Liver自动分析软件在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CT,MDCT)检查中测量肝脏体积方面的准确性、便捷性及重复性.方法:(1)收集8例原位全肝移植的患者的CT扫描数据,比较IQQA-Liver测得的肝脏体积及排液法测得的实际肝脏体积,并记录、比较多种影像测量方法所用的时间.(2)重复性研究:半个月后对所有病例进行可重复性的研究.结果:(1)M D C T测得的患者肝脏体积为(1892.5±628.2)c m3,排液法测得的肝脏实际体积为(1939.3±648.0)c m3,C T测得的肝体积与肝脏实际体积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值0.998、P值<0.05),Bland-Altman图分析示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且IQQA-LiverCT智能半自动方法测量时间为(2.9±0.6)min,较CT自带软件的手动法所用时间(23.7±4.2)min,半自动法所用时间(9.3±1.6)min,用时明显减少.(2)2名操作者各自前后重复测量患者肝脏体积的组内相关系数I C C值分别为0.999、0.998;2名操作者间两次测量患者肝脏体积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值为0.999、0.999.结论:基于IQQA-Liver自动分析软件能快速测得精确的肝脏体积,并具有较高重复性.
作者:华晨辰;尹其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64排C T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的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采用64排C T进行检查,若是患者的检测结果呈现阴性,在一日之内二次对患者进行检查,若是二次检查结果依然呈现阴性,则需要在检测后的3天时间内,对患者进行三次检查,并对CT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患者颅脑损伤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颅脑损伤后再64排C T下呈现硬膜外出血、颅骨骨折、硬膜下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状,能够有效检出患者颅脑损伤的程度,其中轻型颅脑损伤、中型颅脑损伤和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出现死亡、重度残疾和中度残疾的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采用64排CT对患者进行检查,能够对患者颅脑损伤病情进行有效诊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次仁国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择13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对比组、研究组和试验组,对全部纳入患者心动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结果:对比组共8例患者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检出率为11.94%,研究组共9例患者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检出率为8.371%,试验组共5例患者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检出率为33.33%,三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患者二尖瓣瓣膜病变检出率为25%,主动脉瓣膜病检出率为50%,其他病变检出率为25%,研究组检出率分别为22.22%、44.44%、33.33%,试验组检出率分别为20%、80%.所检出22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可见不完全闭合状动脉瓣且呈现线性反流并部分占据左室流出道,4例患者存在喷泉状严重反流现象并完全占据左室流出道.结论: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应用价值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李忠祥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