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低体重呼吸暂停患儿 的效果分析

陈瑶;宋艳玲

关键词:枸橼酸咖啡因, 氨茶碱, 早产, 低体重, 呼吸暂停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低体重呼吸暂停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早产低体重呼吸暂停患儿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46例,联合组采用小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氨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连续治疗3天,监测观察7天如无呼吸暂停发生则停药.结果:治疗3天后,联合组患儿的PaO2、S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3天后,联合组患儿的显效52.17%、有效43.48%、无效4.35%,对照组显效32.61%、有效54.35%、无效13.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治疗3天内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联合组辅助呼吸支持应用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PDA、BDP及RO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低体重呼吸暂停患儿的效果优于单用氨茶碱的效果.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围术期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 后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术后联用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对照组在术前、术后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检测并比较两组围术期的PRU、MAR、hs-CRP、IL-6、IL-8、sCD40L和TNF-α.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PRU、MAR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d、7d、28d,两组患者的PRU均比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时点的PRU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d、7d、28d的MAR均比术前显著降低,对照组术后7d、28d的MAR均比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各时点的MA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的hs-CRP、IL-6、IL-8、sCD40L、TNF-α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d,两组患者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比术前显著上升,随后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d、7d、28d,观察组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格瑞洛可更显著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使患者获益更多.

    作者:祝聪聪;夏璐;胡良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丁苯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改变 及其相关性分析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以及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 Cognitive part,ADAS-Cog),对34例病人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18天、36天、72天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治疗后72天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与治疗前、治疗后18天、36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经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具有显著负相关.结论: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人的认知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具有显著负相关性.

    作者:陈庆华;张凤强;李立新;凌丽;薛文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低体重呼吸暂停患儿 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低体重呼吸暂停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早产低体重呼吸暂停患儿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46例,联合组采用小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氨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连续治疗3天,监测观察7天如无呼吸暂停发生则停药.结果:治疗3天后,联合组患儿的PaO2、S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3天后,联合组患儿的显效52.17%、有效43.48%、无效4.35%,对照组显效32.61%、有效54.35%、无效13.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治疗3天内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联合组辅助呼吸支持应用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PDA、BDP及RO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低体重呼吸暂停患儿的效果优于单用氨茶碱的效果.

    作者:陈瑶;宋艳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VEGF、FGF-2的水平变化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1例(病例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VEGF和FGF-2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VEGF和FGF-2分别为(721.41±89.41)ng/L和(330.08±42.10)ng/L,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性别、年龄及有无家族史患者血清VEGF和FGF-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ANSS总分及各分量评分与患者血清VEGF和FGF-2无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VEGF和FGF-2明显升高,但与患者临床特征无明显关系,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无关.

    作者:王磊;白华;裴双义;王凤杰;安颖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辅助生殖技术单胎活产儿出生缺陷率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辅助生殖技术(ART)单胎活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情况,探讨ART单胎活产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ART出生缺陷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长沙市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行ART治疗并获得单胎活产的周期,出生缺陷分类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中Q00~Q99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方法分类,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助孕方式的子代出生缺陷率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多种因素对ART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研究10567例患者资料,其中新鲜胚胎移植组(fET)6381例,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组4795例,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1586例;冻融胚胎移植组(FET)4186例.共218例ART出生缺陷儿,出生缺陷率为2.06%.fET组共127例出生缺陷儿,出生缺陷率为1.99%,FET组出生缺陷儿91例,出生缺陷率为2.1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F组出生缺陷儿102例,出生缺陷率为2.13%;ICSI组出生缺陷儿25例,出生缺陷率为1.5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周<37周新生儿出生缺陷率高于孕周≥37周新生儿(孕周<37周5.87%,孕周≥37周1.77%);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缺陷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和巨大儿(低出生体重6.50%,正常出生体重1.84%,巨大儿1.98%).结论:不同ART助孕方式不会影响其单胎活产儿的出生缺陷率,早产与低出生体重可能是ART子代出生缺陷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张琴;沈金华;田玫;黄艳;黎娟;林戈;李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肺叶切除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肺叶切除手术方式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肺叶切除术组和姑息切除术组,每组26例,分别采用标准的肺叶切除术和姑息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复发、转移情况以及生存率状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姑息切除术组的生存质量各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姑息切除术组的局部复发率低于肺叶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的肺叶切除术与姑息切除术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效果相当,患者的生存率也接近,但姑息切除术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复发率,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明勇;吴友茹;朱静;李丹;王康;罗继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机械通气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呼吸心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及 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呼吸心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及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机械通气分为对照组(未采取机械通气,32例)与观察组(采用机械通气,48例),患儿入院后根据HFMD防治指南予以降颅压、增强抵抗力、抗感染、护胃等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基础生命体征,呼吸频率(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并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治疗前后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统计两组住院时间及治愈好转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5d后两组R、HR、MBP均降低,且观察组R、HR、MBP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5d后,两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IL-6、TNF-α、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5d后两组SOD水平显著升高,MDA、NE水平显著下降,且治疗5d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MDA、NE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住院(9.5±5.1)d,与观察组(8.7±5.5)d比较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治愈率56.3%,显著低于观察组81.3%.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能迅速改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呼吸心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郑宝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对血清MMP-9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2015年2月~2017年8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48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实验组给予调强放疗,两组都放疗观察3个月,记录血清MMP-9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2%和35.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实验组的3度以上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为40.0%,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MMP-9水平都显著低于治疗前,实验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随访至今,实验组的总生存时间与无瘤生存时间都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能降低血清MMP-9的表达,减少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余昌;王会霞;刘亚军;王艳荣;岳成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脑干出血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出血量和 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脑干出血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出血量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血量的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出血量<2mL、B组患者出血量2~5mL、C组患者的出血量>5mL,患者数量分别为29例、28例、25例.三组患者均采取保守疗法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后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病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出血量、收缩压、瞳孔改变、治疗方式、血糖及白细胞计数,并记录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在性别、糖尿病、饮酒史、GCS评分、治疗方式及年龄指标上,三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高血压病史上,三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嗜睡、呕吐、瞳孔改变、白细胞计数指标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收缩压和血糖浓度指标上,三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之后,82名患者存活40例,死亡42例,其中存活的42例患者中治愈6例,致残36例;将患者的预后作为应变量,血糖、高血压、出血量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血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自发性脑干患者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分别是是高血压,出血量、和血糖浓度;其中出血量是影响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

    作者:邓鹏程;郭西良;丁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VEGF和MMP-9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VEGF和MMP-9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同期外伤手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n=40)将患者的病变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及PAS染色,对照组(n=30)将患者的正常黏膜组织进行对应研究.对比分析VEGF和MMP-9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40例OLP患者均存在角化过度,其中有5例轻微局灶性角化不全(12.50%)、有35例颗粒层楔形增厚(87.50%).全部患者均存在基底细胞崩解或者消失,淋巴细胞浸润至真皮浅层.其中有18例胶样小体(45.00%),多见于真皮浅层、基底细胞层和棘细胞层当中,呈现出扁平苔藓或者红斑狼疮.40例OLP患者中有82.50%患者由淋巴细胞侵入真皮浅层并扩展到了基底细胞内;17.50%患者由炎细胞侵入真皮浅层或者棘细胞层,其水肿现象十分明显,并且细胞间桥存在拉长或断裂现象.起码有70.00%患者的血管数目变多,血管扩张等现象,30%的患者虽然没有发现血管结构变化,但可以明显发现红细胞增多.研究组的VEGF、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VEGF/GAPDH、MMP-9/GAPDH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MMP-9/GAPDH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VEGF和MMP-9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发展着重要作用.当VEGF水平较高时,OLP患者真皮浅层的血管扩张或增多,同时可能会有局部缺血缺氧的现象发生;当MMP-9水平较高时,可将基底膜带降解,从而减少存活素的产生,并促进T淋巴细胞入侵真皮浅层,故MMP-9水平可能与TNF-α存在密切的关系.

    作者:周丹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宫缩应激试验对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外周血pH及脐动脉氧分压 指标的影响及关联性分析

    目的:本研究是为了探讨宫缩应激试验(contraction stress test,CST)对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孕妇外周血pH及脐动脉氧分压指标的影响及关联性分析.方法:研究回顾性的分析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妊娠第33~40周且明确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的89名孕妇,其中包括接受宫缩应激试验的38名孕妇及未接受宫缩应激试验的51名孕妇.比较两组孕妇的新生儿结果(出生体重,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率)、脐动脉PH值及血氧分压.结果:两组新生儿结果(出生体重,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率)均无显着差异.CST组的脐动脉pH为7.25±0.03,而未接受CST组的脐动脉pH为7.30±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T组的脐动脉血氧分压值为22.1±8.3mmHg,而未接受CST组的脐动脉血氧分压值为14.8±5.0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T对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外周血pH及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影响,却可明显改善脐动脉血氧分压.对于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来说,应用CST可在胎儿发生缺氧之前进行早期干预来改善胎儿预后.

    作者:汪强;宋春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段A3型 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段A3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骨外科进行诊治的100例胸腰段A3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优良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手术后的后凸角度均明显降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相比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于胸腰段A3型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后者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邓亚军;姜棚菲;张民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联合手法松解术治疗Ⅲ、Ⅳ期冻结肩 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9月~2017年10月,46例III、IV期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将两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患者在全麻下常规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松解肩袖间隙、肩峰下间隙减压、肩峰成形等手术方式,然后进行手法松解术.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法松解;术后随访,术后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疼痛评分系统和Constant-Murl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8.3个月(6~11个月)的随访术后VAS、关节活动度、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肩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联合手法松解术是治疗冻结肩导致的关节僵硬、关节疼痛的可靠方法.

    作者:柴志勇;李宝军;吴克;邹明;莫顶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 厚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8例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组及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每组54例.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及视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角膜内皮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及视力比较无差异.术后,两组角膜内皮变异系数、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视力均较术前上升,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下降,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均有干眼症、黄斑囊样水肿、高眼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能够减少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增加角膜厚度,且其影响与超声乳化术相似,且并发症均较少,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冯小梅;王光进;徐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64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准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本院影像科收集的9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对Schatzker分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准确率均显著的高于X线;对Ⅴ型、Ⅵ型的准确率与X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性(0级)塌陷程度检出率64排螺旋CT显著低于X线,Ⅰ级塌陷程度检出率64排螺旋CT显著高于X线,两种检查方法对Ⅱ级塌陷程度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性(0级)错位程度检出率64排螺旋CT显著低于X线,Ⅰ级、Ⅱ级错位程度检出率64排螺旋CT显著高于X线.结论:64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价值显著优于X线.

    作者:胡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与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 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与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患者采用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治疗,B组患者采用微创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良率低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明显高于术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足功能、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孙勃;刘士波;王培;薛鑫鑫;高云峰;付世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及 血小板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与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及血小板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3例患者进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的23例患者则进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2d及3d的脑氧代谢及血小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脑氧代谢及血小板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而术后1d、2d及3d观察组的脑氧代谢及血小板指标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及血小板指标的影响相对更好,因此本类术式更为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作者:邱雷;翟乃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普勒超声、微细血流成像技术及VTI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甲 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CDFI)、微细血流成像技术(SMI)及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VTI)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4例均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CDFI、SMI、VTI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影像学资料完整,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CDFI、SMI、VTI技术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结果:①甲状腺良性结节血流信号以Ⅰ~Ⅱ型为主,SMI成像检出Ⅰ~Ⅱ型共45个,占86.54%,高于CDFI的63.46%,甲状腺恶性结节血流分型以Ⅲ~Ⅳ型为主,SMI检出Ⅲ~Ⅳ型共20例,占83.33%,高于CDFI的62.50%,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I检出Ⅲ型所占比例高于CDFI;②良性甲状腺弹性成像分级中Ⅰ~Ⅲ级所占比例为88.46%,Ⅳ~Ⅵ级所占比例为83.33%;③SMI、VTI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分别为85.53%、86.84%,均高于CDFI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SMI、VTI成像技术均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准确率,较常规CDFI优势明显.

    作者:信吉伟;姜纯莲;董宝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 临床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跨伤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月后、末次随访,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obb角及椎管占位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及椎管占位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末次随访,两组比较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占位情况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94±0.26)cm、(82.16±3.62)min、(54.24±11.64)mL、(28.82±8.08)mL、(14.03±3.62)d及(4.12±0.10)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月后、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JOA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治疗3月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3月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及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A~B级,C~D级所占比例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E级所占比例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能有效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及伤椎情况,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刘立民;周京源;郭强;豆太;索南昂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品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镇痛 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阿托品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施行的小儿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于术前30min静脉注射阿托品0.02mg/kg,对照组于术前30min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两组患者麻醉维持期间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1天(T2)、术后3天(T3)的VAS评分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1-T3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的VAS评分,观察组患者T1-T3的MA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的MAP值,观察组患者T1-T3的H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的HR值,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品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对患者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玲;单家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