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师干预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

龚倩;谌赟;符一岚;刘妮;付滢舟;朱青;曹丽芝

关键词: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鼻咽癌, 同期放化疗, 口腔黏膜炎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三季度300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并口腔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临床药师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使用率明显降低,硝基咪唑类药物(奥硝唑)使用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合理率、品种选择合理率、用法用量合理率、使用疗程合理率显著升高,联合用药比例、用药疗程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费用、药品总费用、住院总费用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有效提高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减少治疗费用。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的生育能力评估的作用

    目的:浅析在实施腹腔镜手术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中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对患者的生育力做出评估,旨在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在该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治疗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并记录随访患者手术后妊娠情况。结果:手术后妊娠几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术后使用药物促排卵治疗呈正相关;手术后妊娠几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手术后使用GnRH-α无相关性。手术后1~12个月内的总妊娠率(46.42%),与手术后13~24个月内的总妊娠率(25.00%)比较,P=0.0037;手术后13~24个月内的总妊娠率(25.00%),与手术后25~36个月内的总妊娠率(7.14%)比较,P=0.0016。三种临床病理类型的患者手术后1~36个月内的总妊娠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腹腔镜手术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中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对患者的生育力做出评估,对指导患者后续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EMT合并不孕患者不建议长期期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卢红;卢蓉;陆月梅;王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髋关节手术中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麻醉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老年髋关节手术中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单侧髋关节损伤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以10 mg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与5μ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稀释至2.5 mL以0.2 mL/s的速度注入。待腰部麻醉消退时,再硬膜外给予患者3mL~4mL盐酸罗哌卡因(0.5%)。观察麻醉阻滞起效的时间、痛觉高阻滞平面、麻醉持续时间,局部麻醉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后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恶心呕吐、低血压等指标;结果:麻醉阻滞起效时间为(2.19±1.45)min、痛觉高阻滞平面为T11、麻醉持续时间(79.05±10.24)min。腰部麻醉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患侧VAS得分显著低于健侧VAS得分,患侧改良Bromage得分显著高于健侧改良Bromage得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结论: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联合应用盐酸舒芬太尼与盐酸罗哌卡因腰硬麻醉,镇痛效果好,麻醉时间长,且无显著的不良反应,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86例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开展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均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方案,同期选择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的肾功能改善情况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为(13.1±6.9)g/d,尿肌酐为(13.7±6.4)mmol/L,血肌酐为(187.4±7.8)umol/L,血尿素氮为(7.8±2.7)mmol/L,IL-1β为(7.7±2.3)pg/mL,SAA为(7.1±2.0)ng/mL,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本组病例临床有效率为91.9%,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相关生化指标,迅速促进肾功能恢复,清除机体促炎症因子,提高病患治愈效果。

    作者:徐冰;莫莉;刘大鹏;吴玲;李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少灭术中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我院从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晚期卵巢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术前采取腹腔内热灌注辅助化疗(以铂类为基础)进行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新辅助化疗进行处理,两组患者随后采取合肿瘤细胞减灭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腹水量、术后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疗效、复发与死亡、生存率等数据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的各项疗效和术后的各种恢复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采取术前的热灌注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于患者的预后和疗效较常规的方法有较大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乔志伟;王纯雁;王蕾;李雪梅;孟祥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改良荷包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荷包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低位单纯性肛瘘行改良荷包缝合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传统手术方式(对照组)相比,行改良荷包缝合术(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未发生尿潴留,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结论:改良荷包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在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上显著优于传统肛瘘切开术。

    作者:张春霞;乔鲁冀;岳滨;周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连续性血液静-静脉滤过联合血液灌流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脑病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连续性血液静-静脉滤过联合血液灌流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82例尿毒症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A组患者行血液静-静脉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B组患者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97.56%,B组治疗有效率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血液静-静脉滤过联合血液灌流能很好清除尿毒症毒素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治疗尿毒症性脑病的疗效明显优于间竭性血液透析。

    作者:胡斌;周晟;姜小玉;陈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盆腔动脉栓塞应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盆腔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盆腔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盆腔动脉栓塞治疗与盆腔血管结扎治疗相比,患者出血量更少、止血成功率更高,可作为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优先考虑方案。

    作者:王蕾;赵晓娟;刘晓媛;王丽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的研究

    目的:建立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通过人嗅黏膜组织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绘制其生长曲线,观察其细胞周期分析,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来观察其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培养的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形态上以梭形为主,细胞排列呈放射状,细胞增殖迅速。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结果提示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符合细胞正常生长特征且细胞增殖较活跃。第5代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阳性标记物CD73,CD90,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34,CD45。细胞进行成脂肪组织、成骨组织诱导后,细胞油红O染色可见红色脂滴,茜素红染色后可见钙盐沉积。结论:人嗅黏膜组织块贴壁培养法是一种有效的具有简便操作性的方法,通过此方法培养出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细胞经诱导后具有多向的分化潜能,为其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充足的种子细胞来源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葛丽特;段答;王磊;赵振宇;滕晓华;卢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对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上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诊治的117例盆腔炎患者,依计算器随机数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选用盐酸左氧氟沙星0.2 g静滴2次/d,后者给予氧氟沙星0.4 g静滴2次/d。观察比较疼痛缓解情况及阴道分泌物等临床表现改善状况。结果:观察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均有疗效,比较两组间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下腹痛改善的有效率之差为22.89%,附件压痛的有效率之差为29.21%,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有效率之差为32.62%,两组间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诊治效果佳、患者恢复情况好。

    作者:常冬梅;薛爱琴;李洁;王战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挑选82名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名成员。无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供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有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供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分别统计治疗前及治疗24h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血浆BNP含量及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治疗24h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此外有创机械通气组较无创机械通气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略低,同时两者血浆BNP含量及肺动脉压力均明显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组患者较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下降明显。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较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机械通气可以降低BNP浓度,其浓度变化有创机械通气效果优于无创机械通气。

    作者:何修玉;李跃东;吴泽华;程礼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组人干扰素-γ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患者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IPF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IFN-γ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激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Ⅲ,Ⅲ-C)、IV型胶原(Collagen Type IV,IV-C)、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水平;此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胸部CT、肺弥散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Ⅲ-C、IV-C、HA水平差异均未见显著性;治疗后,研究组Ⅲ-C、IV-C、HA水平分别为(49.57±4.31)ng/mL、(64.39±17.98)ng/mL、(79.01±22.84)ng/mL,对照组Ⅲ-C、IV-C、HA水平分别为(80.36±5.09)ng/mL、(73.33±18.94)ng/mL、(90.944±21.67)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研究组患者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活动能力以及肺弥散功能好转率分别为52.0%、56.0%、60.0%、64.0%,对照组分别为24.0%、24.0%、28.0%、32.0%,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IFN-γ联合激素治疗IPF,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等临床症状,改善其活动能力以及肺弥散功能,且能够有效改善肺纤维化的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郝春阳;王坤宇;高巍;李晓楠;高俊杰;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气压弹道和钬激光治疗输尿管单个结石效果的比较

    目的:对比气压弹道和钬激光治疗输尿管单个结石的无石(SF)率,评价影响SF状态潜在的预测指标。方法:前瞻性选择2010年1月~2014年8月的131个患有输尿管单个结石的患者,终纳入117人,将其分为气压弹道碎石组(PL组,57人)和钬激光碎石组(HLL组,60人)。应用单变量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SF状态潜在的预测指标。结果:PL组的SF率是80.7%,而HLL组的SF率是86.1%,有显著差异。两组的相同位置的输尿管结石的碎石成功率无显著差异。通过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输尿管中段结石(OR 3.33,P=0.04)、输尿管下段结石(OR 4.4,P=0.02)、输尿管镜HLL和CT值(OR 1.07,P=0.03)是SF状态有意义的预测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输尿管中段结石、输尿管下段结石、HLL以及CT值≥1200与SF状态密切相关。结论:HLL处理输尿管结石的SF率要明显高于PL,HLL可显著影响SF状态;结石的CT值可显著影响碎石的成功率。

    作者:刘武;钱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血管内治疗方案探讨

    目的:旨在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血管内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25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根据是否出血,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VM直径每上升一个等级,脑AVM肌瘤出血风险增加2.98倍。其中,AVM直径<3cm时出血风险可能性大。供血类型每上升一个等级,出血危险度增加2.03倍。有合并动脉瘤的出血风险比没有合并动脉瘤的出血风险高1.54倍。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对照组治愈率为69.7%,实验组治愈率为51.1%。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疗效稍高于实验组。结论:在临床中,对存在血管直径过小、深静脉引流、伴发动脉瘤的患者应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脑AVM畸形病死率。脑AVM畸形治疗中,ONYX栓塞剂安全性好,更适合作为栓塞材料,有较好的治愈效果。

    作者:李玮;王佩;申艳方;张磊;张文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益肾通络方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完善益肾通络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的二苯乙烯苷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0nm。结果:对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稳定性、精密度及重复性等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要求。复方中二苯乙烯苷含量为0.0926mg/g。结论:方法简便易操作,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复方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凌晓;谷捷;金一;邓虹;金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3%苦参碱水剂致突变作用研究

    目的:检测3%苦参碱水剂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TK位点)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进行3%苦参碱水剂的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Ames试验中,3%苦参碱水剂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组回变菌落数的2倍;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3%苦参碱水剂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未明显增加,未见哺乳动物细胞基因(TK位点)的致突变效应及对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3%苦参碱水剂未见明显致突变作用。

    作者:谢贵元;关岚;刘新民;王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干预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三季度300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并口腔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临床药师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使用率明显降低,硝基咪唑类药物(奥硝唑)使用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合理率、品种选择合理率、用法用量合理率、使用疗程合理率显著升高,联合用药比例、用药疗程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费用、药品总费用、住院总费用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有效提高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龚倩;谌赟;符一岚;刘妮;付滢舟;朱青;曹丽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rTSM治疗前后双侧前额叶背外侧区1H-MRS分析

    目的:研究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特定区域脑代谢产物及 rTMS治疗前后难治性抑郁症局部脑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方法:应用3T磁共振三维CSI序列扫描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双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并分别计算 NAA、Glx、 Cho、 mI与 Cr的比值并与28名健康对照者比较。对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4周共20次高频 rTMS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后再次应用相同设备序列及参数扫描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双侧前额叶背外侧区。结果:rTMS治疗前难治性抑郁症组患者左侧前额叶皮质 mI/Cr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rTMS,治疗组治疗有效患者 mI/Cr比值增高。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前额叶胶质细胞代谢及血流异常,有效的 rTMS治疗可改善神经胶质细胞功能。

    作者:刘鹏;郑会蓉;李凌江;刘建滨;张燕;刘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正常人肝叶斜矢状面轴线测量、体积测量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从肝叶斜矢状面轴线测量的方法来了解肝脏形态学的变化特点,并借此论证肝叶斜矢状面轴线测量法评价肝脏形态学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正常成年人肝脏行CT容积扫描,分别行右叶、方叶、左外叶上、左外叶下长轴斜矢状面重建,并测量各斜矢状面长轴及短轴的长度;分别测量右叶、方叶、左外叶、尾状叶的体积大小,并分析各斜矢状面长轴与短轴长度与其所在肝叶体积大小的相关性。结果:肝右叶、方叶、左外叶体积分别与肝右叶、方叶、左外叶下长轴斜矢状面长轴、短轴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轴线测量法与体积测量法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常人右叶、方叶、左外叶下长轴斜矢状面长轴与短轴大小与所在肝叶体积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呈正相关,表明各叶长轴斜矢状面长轴、短轴的变化能够反应所在肝叶的体积变化。

    作者:谢安;刘建滨;范立新;刘鹏;彭勃;刘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都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全麻,在开始取出胆囊时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静脉注射葡萄糖和地佐辛进行镇痛麻醉干预。结果:治疗组术后6h、12h、24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术后治疗组的镇静与骚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治疗组的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能发挥更加的镇痛与镇静效果,减少术后躁动,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美芳;顾庆;曹苏;钮中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及与CRP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联素水平及与CRP的相关性,分析其对ESR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ELlSA法测定200健康体检者与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联素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凝固法测定血浆Fbg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结果:(1)终末期肾脏病组患者血脂联素、CRP、TG、L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终末期肾脏病组患者血HDL-C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脂联素与CRP、Fbg成负相关;脂联素与HDL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脂联素与BMI成负相关;脂联素与TCh、LDL-c、Lp(a)、年龄、透析时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病人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与CRP、Fbg、BMI、 TG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及脂质代谢紊乱,脂联素可通过拮抗炎症因子CRP、Fbg调节脂质代谢对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武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