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me,SARS)系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新的传染病.
作者:张建华;肖静芳;巫善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对本院各科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致病菌采用细菌生化编码微量鉴定管进行鉴定,按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推荐的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两年共分离病原菌442株,革兰氏阳性菌149株(甲氧西林耐药株MRS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24.1%和52.3%)、革兰氏阴性杆菌293株(主要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聚团肠杆菌、液化沙雷氏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见).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舒普深、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舒普深、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对非肠杆菌科细菌敏感性强.结论:临床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不容忽视,加强临床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依照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减少预防性用药,缩短抗生素使用周期,是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的有力措施.
作者:肖蔚;吴国玲;张永红;刘书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50a.因进食性吞咽困难2mo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7℃,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肋下未扪及,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正常.
作者:余上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由于传播途径不是非常明确,医院在接诊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做好预防控制、消毒隔离和自身防护,以免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
作者:陈翠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未来一旦发生生物恐怖,如果医院缺乏应对的准备,致病力强的生物战剂就会通过感染者向工作人员、社会人群广泛传播,其传播性、病死率及危害性远超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作者:王兴泰;黎红斌;李晓明;胡延春;张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氧化苦参素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过程中加入氧化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症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和血清胆红素(SB)的变化.结果:氧化苦参素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ALT、HA和SB.结论:氧化苦参素有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坏死、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李涛;骆成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们对34例戊型肝炎重叠乙型肝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高建庆;潘钰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我院对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入院治疗的90例重型肝炎以综合治疗和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PHGF进行分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荣;李金霞;王有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中国肿瘤杂志、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于1998年4、5月间,由于手术室浸泡消毒刀、剪的戊二醛溶液配制错误的原因,规定浓度为2%,实际浓度仅为0.137%,由此引发了大宗手术伤口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感染病例,其中乳腺手术伤口感染6例,报告如下.
作者:谭建忠;吴文华;丘禹洪;王恩礼;林启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性痢疾耐药性变化,探索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儿科1994至2002年间146例大便培养阳性细菌性痢疾患儿的菌群分布、药敏及治疗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痢疾杆菌菌群以福氏菌感染为主,占82.2%,其次为宋氏菌,占17.%.痢疾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三嗪敏感性高,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较敏感,对头孢唑啉、氟喹诺酮类敏感性下降明显,对氨苄青霉素、SMZCO耐药性>90%.>6a患儿首选丁胺卡那加氟哌酸,<6a患儿首选头孢噻肟.结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痢疾杆菌的耐药性不断产生,临床上应合理、交替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蔡利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ELISA实验质量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防止结果出现偏差,建立自己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系统非常重要,仅靠商品试剂盒配备的阳性和阴性对照,达不到控制各种因素造成的误差,需建立一个内部对照系统(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乜华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齐霉素(AzithromycinAZM)对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75例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应用AZM治疗,分成AZM单剂量组和5d疗程组;随访246例,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剂量组和5d疗程组有效率分别为96.9%和97.4%,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也能治疗合并有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感染.结论:AZM对淋菌性尿道炎具有高效、服用方便的优点,可作为该病的首选药物.
作者:金辛良;谭剑敏;高赟;张涛亮;许嘉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以往对慢性胃病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的平衡,因而治疗和预防其复发也就侧重于降低胃内攻击因子(如胃酸)和增加胃粘膜保护因素.
作者:万荣;吴云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肝硬化的病理改变是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再生,使门静脉(PV)血流受阻,压力增高.
作者:朱宏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002年至2003年国内南、北方地区流感的流行特点和主要流行亚型.方法:流感病毒的分离采用鸡胚和细胞分离方法,亚型的鉴定采用间接血球凝集抑制试验.结果: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南方12个省、市和自治区监测网点共采集咽拭子标本10111份,分离流感病毒512株,平均分离率为5.1%;北方11个省、市和自治区监测网点共采集咽拭子标本3450份,分离流感病毒397株,平均分离率为11.5%;南、北地区流感病毒均以甲3型和乙型Victoria谱系为流行的优势株;乙型流感病毒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天津、广东、福建等地以Victoria谱系为主,而Yamagada谱系则以内蒙、上海多见;南方地区流感的流行特征为6~8月和10~1月的2个高峰期,而北方地区流感的流行期仅出现在11~2月.结论:不同地区流感监测结果的分析对于了解流感的流行特点,对疫苗株的选择以及流感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消化不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前者是在消化系统某些疾病的基础上发生,而后者又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但它是一种疾病状态,主要表现为慢性、间歇性出现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反酸、厌食和恶心、呕吐等症状;经胃镜检查排除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粘膜糜烂、肿瘤、食道炎;经化验、B超、X线等检查排除肝、胆、胰及内分泌、代谢性等疾病.
作者:董美玲;周琴;王晓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测定HBV感染者血清IL-12、IFN-γ水平变化,探讨它们与感染者不同临床类型及病变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120例HBV感染者的血清IL-12、IFN-γ水平.结果:HBV感染者血清IL-12、IFN-γ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在HBV感染者中,急性乙肝患者IL-12、IFN-γ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和HBsAg携带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HBV感染者ALT的异常增高,IL;-12、IFN-y亦呈现增高趋势,并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IL-12、IFN-γ可能参与机体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和肝脏的炎性损伤过程,并对肝病慢性化发展可能有重要影响作用.
作者:温韬;黄德庄;贺立香;谢立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