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附13例报告)

鲁植艳;刘昌碧;梅列军;何蹈荪;桂希恩

关键词:AIDS, 肺结核, 影像学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1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肺肺结核2例,表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肺不张;亚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4例,两肺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浸润型肺结核7例,表现为陈旧性病灶周围炎,伴空洞及播散病灶,病变范围较广。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主要原发肺结核及广泛播散病变。
世界感染杂志相关文献
  •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予拉米夫定0.1g·d~(-1),po,同时予苦参素注射液600mg·d~(-1)(儿童400mg·d~(-1)im,4mo为一疗程,拉米夫定疗程为1a,对照组不用苦参素,随访6~12mo。观察两组ALT及HBVM阴转情况。结果:ALT复常率,治疗组39例(81.3%),对照组9例(18 7%),P<0.05;HBeAg阴转率,治疗组24例(50%),对照组9例(18.7%),P<0.01;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44例(91 7%),对照组42例(87 5%),P>0 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可以提高抗病毒疗效,促进HBeAg阴转,两药联合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彦君;刘延英;杨金枝;高福仁;方翠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LEICA自动包埋机使用技巧

    近年来,自动化仪器逐渐在病理组织中得到应用,自动组织包埋机的应用减少病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并避免了错误的发生,在大部分医院的病理科及科研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彦群;杨会钗;王珩;赵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urrent treatment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troduction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onsists of Crohn's disease (CD) and ulcerative colitis (UC). CD can affect any part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from the mouth to the anus, and is also known as regional enteritis, terminal ileitis, or granulomatous……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某医院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发生原因。方法:对出院病例逐一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该医院两年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50%,2001年明显高于2000年(x~2=1174,P<0.001),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居多。结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效果。

    作者:卢昌明;王晨辉;贾氢;王兴泰;王能才;巩维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世界肿瘤杂志》欢迎以下内容的稿件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与真菌感染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主要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近3a收治的160例COPD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50例(31%),伴中度贫血15例、低蛋白血症30例、糖尿病9例、肺癌7例、肺结核5例、高血压病10例、冠心病15例、心功能不全8例。真菌感染前用过抗生素45例、糖皮质激素20例。临床表现及胸片无特征性改变。痰培养:酵母样菌23例,白色念珠菌27例,50例中同时检出革兰氏阴性菌和(或)少量革兰氏阳性菌。结论:COPD急性发作期重要原因是感染,而真菌感染是常见病原体之一,治疗上应加以注意。

    作者:戎军;刘志远;杨曼;陆国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IL-18的表达

    目的:探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IL-18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以抗IL-18单克隆抗体对102例肝穿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石蜡包埋组织中的IL-18进行了检测,部分病例采用原位杂交证实。结果:IL-18在Kupffer细胞、巨噬细胞及肝细胞胞浆表达,其中肝细胞与Kupffer细胞的表达相关。HBsAg及IL-18免疫组化双标记检测显示Kupffer细胞仅有IL-18的表达,部分肝细胞胞浆中有HBsAg和IL-18的双表达。Kupffer和肝细胞胞浆中杂交信号证实了免疫组化结果的可信性。在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肝炎轻度以及慢性肝炎中、重度和慢性肝炎轻度无论是Kupffer还是肝细胞中IL-18的表达程度都有显著性差别(P<0.05),但在急性和慢性肝炎中、重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IL-18的表达程度与肝组织炎症、组织损伤程度及不同病理类型有关。

    作者:郎振为;陈万荣;胡中杰;杜勇;李承霖;李俊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质量评估的现状与展望

    医院感染监控管理是当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涉及面宽、影响面大的综合概念。因此,强化医院感染监控管理既要涉及到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医院建筑、组织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又要涉及医院感染监测设备与技术的诸多方面,包括队伍建设、监测设备和业……

    作者:黎红斌;王兴泰;张芳;王琦;卢昌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血清纤维化指标及HBV DNA含量与病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乙肝血清纤维化指标及病毒含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对57例各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HA、LN、Ⅳ-C、HBV DNA含量的测定,并进行肝组织学检查。结果:血清HA随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呈正相关:LN在中晚期升高明显,Ⅳ-C仅在部分患者晚期升高明显:慢性肝病血清HBV DNA含量越高,肝组织内炎症反应亦较明显,病程与纤维化亦有一致性关系。结论:HA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血清HBV DNA含量的高低与肝组织炎症反应有一致性关系。

    作者:江红;乐魏列;潘钰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七种艾滋病抗体初筛试剂的比较

    目的:了解七种艾滋病抗体检测试剂的特异度及灵敏度。方法:对七种艾滋病抗体检测试剂的准确度及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佳试剂为第三代酶标试剂Vironstika,其特异度及灵敏度均较高;金标法具有快速和简便的优点,但灵敏度不高。结论:我国大部分地区HIV/AIDS处于低感染水平,宜采用高灵敏度的试剂进行初筛。

    作者:张继伦;方筠;阎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1 概念及意义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1986年由sarfach首先提出的,指的就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伴随的胃粘膜病变,以往称为急性出血性胃炎、急性胃粘膜病变。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首先考虑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

    作者:缪正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肾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HRS)是晚期肝病的严重并发症,是一种以少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目前主要认为,严重肝病患者的门脉压力较高,导致内脏和全身的血管扩张,使动脉有效循环量减少,导致肾脏血管收缩,出现肾供血不足,终导致……

    作者:张斌;万谟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麻疹87例临床分析

    2000-03/11,本地区麻疹流行,我院共收治87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男55例,女32例,年龄2~6mo9例,6mo~la10例,1-3a15例,3~5a12例,6~8a18例,8~14a23例.

    作者:孙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福氏痢疾杆菌475株的药敏分析

    目的:分析福氏志贺氏菌药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1989年至2000年间3343份粪标本培养出志贺氏菌480株,阳性率为14.4%,其中福氏475株,占总数的96.2%。采用SS.Mac培养基在35℃下24h培养,取可疑菌落接种于双糖管,其血清学鉴定、药敏试验判断标准均符合临床检验全国操作规程。结果:福氏志贺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仍保持较高水平。结论:福氏志贺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逐年上升趋势;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的药敏率相对较高;同一时间及同一地区对某种疾病普遍选用同一药物是不合适的。

    作者:邱雪梅;黄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对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对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诊断试验的评价方法,计算鉴别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ALT不同分界点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制作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根据ROC曲线确定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佳分界点。结果;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1239.15±720.16)U·L~(-1)和(279.53±260.02)U·L~(-1),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9.553,P<0.0001)。以血清ALT≥500 U·L~(-1)为分界点鉴别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达佳水平,分别为85.19%、83.33%和84.21%。结论:血清ALT对鉴别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有相当的可靠性,可作为鉴别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张占卿;高红云;沈振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先天性免疫系统的自我保护机制

    脊椎动物先天性免疫系统中有三种免疫识别机制,即识别微生物异物、识别缺失的自我、识别被诱导或改变的自我。这几种形式是建立在对感染的异物、自我及异常自我分子模式识别的基础上的。这些模式被受体解码,依靠信号的意义诱导或阻断免疫反应。……

    作者:谢新宝;王建设;朱启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耐药菌及其有效的抗菌药物研究进展

    自从青霉素等一大批重要抗生素发现及应用后,治疗细菌感染成为可能。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已成为引起临床感染较为常见的病原菌。而相应有效的抗菌药物不足,使治疗成为临床处理的难题,特别是院内感染,耐药菌株的感染……

    作者:韩旭东;张永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内、外、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和门诊患者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比较分析

    目的:通过对内、外、儿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和门诊患者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探讨不同来源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方法: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耐药率间显著性比较用x~2检验。结果:2001年共分离表皮葡萄球菌2177株。其中从内、外、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和门诊患者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为1654株,占全部表皮葡萄球菌的76.0%。住院患者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的标本主要来自痰、尿、血和分泌物,门诊患者的标本来源主要为尿、分泌物和男、女性生殖器标本。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多数菌株对苯唑西林耐药(66.1%~87.4%)。来自儿科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明显低手内、外科和ICU的分离菌株(P<0.01)。门诊患者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内、外科和ICU的分离菌株(P<0.01);对克林霉素耐药率低于内科和ICU的分离菌株,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氯霉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儿科分离菌株(P<0.05):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与住院患者分离菌株无明显差别: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P<0.01)。内、外科住院患者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ICU的分离菌株(P<0.01)。结论:调查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和住院患者、一般住院患者和重症患者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间的差别,对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马越;李景云;姚蕾;张力;胡昌勤;金少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炭疽病的诊治进展

    炭疽杆菌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胃肠道的感染,严重时可致死亡。警惕炭疽病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炭疽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研究进展。

    作者:傅新民;卢洪洲;翁心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上海市闸北区外来人口麻疹免疫水平监测

    目的:了解外来人口麻疹免疫水平与麻疹发病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外来人口较集中的4个街道,设立麻疹血清学监测点,测定30a以下外来人口的血清抗体。结果:血清IgG抗体阳性率波动在91.67%~100%,血清抗体平均滴度波动在660~3091之间,IgG和GMT低的是学龄前儿童,分别为91.67%和660,高的是大学生组,分别为100%和3091。结论;学龄前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及GMT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人群,与该年龄组麻疹发病率高的情况相吻合。提高对外来人口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将对麻疹加速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徐敏钢;王建国;张桂芳;徐蓓莉;黄瑾;吴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世界感染杂志

世界感染杂志

主管:

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