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上海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重要全球性传染病.据估计20%的儿童和5%的成人每年要患一次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通常引起呼吸道感染,但也可累及心、脑、肝、肾、肌肉导致危重病情,并常继发细菌性肺炎.病程与患者的年龄、基础免疫状态、有否合并症、有否妊娠及病毒的特性有关.
作者:翁心华;卢洪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瘀血阻络型与非瘀血阻络型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之间的关系.方法 114例肝硬化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瘀血阻络型和非瘀血阻络型,比较年龄、病程,肝功能情况(Tbil、PT、A);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PLD)和B超肝脾大小.结果与非瘀血阻络组相比,瘀血阻络组病程较长,肝功能情况较差,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更高,肝脏略缩小.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脾大小相差不大,但均较正常为大.结论血瘀与肝硬化的病情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江蓉;骆成榆;张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双环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变化.结果双环醇有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作用.结论双环醇有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坏死的作用.
作者:潘钰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的英文名源自乳头瘤病毒(papillomavirus)、多瘤病毒(polyomavirus)和猴空泡病毒(simian vacuolating virus)3,该病毒科包括乳头瘤病毒属(Papillomaviruses)和多瘤病毒属(Polyomaviruses)2个属,均为致瘤DNA病毒.乳头瘤病毒包括人乳头状瘤病毒及动物乳头状瘤病毒,已从多种动物及人类细胞中分离出来,具有种特异性的乳头瘤病毒已见于多种动物.由于乳头瘤病毒宿主范围很窄,命名常以宿主名称命名,如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HPV),牛乳头瘤病毒(Bovinepapilloma viruses,BPV);狗口腔乳头瘤病毒(Canine oralpapilloma viruses,CoPV);多乳房小鼠乳头瘤病毒(Mastomys natalensis papilloma viruses,MnPV)等.HPV在人类广泛传播,能引起人类皮肤和粘膜的多种良性乳头状瘤,在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中,不仅检出了高危型HPV16,低危型HPV66也很常见,提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些以往被认为是低危型的HPV是否可引起宫颈病变.
作者:卢洪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类型及分布部位与肝血管和肝窦病变的关系.方法选160例HBsAg,HBcAg免疫组化阳性的肝组织及31例CHB首、末2次随访的肝活检样品进行观察.结果肝组织HBsAg及HBcAg表达有以下特点:①肝细胞HBsAg阳性主要分布于近血管区域,而强阳性者多分布于小血管、血管束及扩张的肝窦周围;②肝窦壁、肝血管内皮细胞、胆管上皮细胞HBsAg阳性与纤维化及肝硬变有关;③血清HBeAg,HBV-DNA与肝组织HBcAg一致者占74%,血清HBeAg及肝组织HBcAg转阴者末次肝活检肝血管病变改善.结论循环中HBV以配体形式与肝血管及肝窦内皮细胞膜受体结合并在其中复制,引起炎症反应,进而破坏其结构,致一系列肝组织的病变.
作者:严家春;陈文笔;马勇;丁体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994年起我院创建爱婴医院,十年来坚持严格的消毒隔离,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邹长芬;范玉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先天性肺囊肿是小儿较常见的先天性肺部发育畸形,目前,随着X线诊断技术的提高,发现病例逐渐增多,但本病误诊率极高,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6例先天性肺囊肿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娟;谷丽;徐剑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TRUST、ELISA、TPHA、TPPA四种方法同时检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病人血清,以TPPA法为标准,从而得到其它方法的检测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采用TRUST、ELISA、TPHA三种方法同时检测治疗后梅毒病人的血清,得到转阴率.结果在107例疑似病人标本检测中,TRUST法和ELISA法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3.9%vs 13%,34.1 vs 0.0%.TPHA法和TPPA法结果完全一致.治疗后病人TRUST、ELISA、TPHA三种方法检测的转阴率分别为93.7%、2.1%、2.1%.结论ELISA法可以代替TRUST法作为筛查试验,而TRUST法可以作为疗效判定的指标.TPHA法和TPPA法都可以作为确证试验.
作者:陈世勇;袁爱素;许玲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细胞与体液免疫状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及89例尿毒症病人外周血T细胞表面CD3、CD4、CD8抗原表达及B细胞表面CD19抗原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肾小球肾炎组CD4表达减低(P<0.05),而尿毒症组CD3、CD4、CD19、CD4/CD8比值均减低(P<0.05),且低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CD8表达增高(P<0.05).结论随着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低下,T细胞亚群及B细胞测定可以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一项监测指标.
作者:李晶华;李智;于永春;蔡明香;孙仲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溶血标本对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表面抗体(抗-HBs)、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的影响.方法把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阴性和阳性的血清用血红蛋白标准液配成不同程度的溶血血清,用ELISA法分别检测HBsAg、HBeAg、抗-HBs、抗-HBe和抗-HBc.结果不同程度溶血的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抗-HBs、抗-HBe,阳性和阴性结果无变化,血清之间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抗-HBc血清做1:30稀释后检测结果也无变化,但抗-HBc阴性血清用原倍血清检测时部分结果出现假阳性.结论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1:30稀释),只要试剂合格,操作步骤规范,即使标本溶血也不会使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如检测抗-HBc用溶血原倍血清则可能会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作者:孙鑫;陈彦;张继瑜;陈邦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们采用达克宁栓、阴道冲洗配合微波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治疗8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何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999年以来,我们应用自拟方益气养阴活血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毅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非霍奇金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其临床表现较为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现将我科收治的以左下肢浮肿为首要表现的非霍奇金病1例,报告如下.
作者:肖兵民;杨燕玲;陈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据统计,在美国CAP每年病例数约为400万,其中60万人需住院治疗,以肺炎作为主要死因的死亡人数约7.5万人,死亡率在15a间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1979年为20/10万,而1993年上升至31.8/10万,每年增加医疗费支出高达44亿美元.我国CAP患病率2.5百万人/a,死亡12.5万人/a.因此,当今抗生素时代,CAP仍然是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ICH)增加、病原体变迁、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尤其是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或滥用,耐药性增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使我们在CAP的防治工作中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者:殷少军;刘瑞凤;何礼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在麻风的残疾中,眼疾并发症约占一半左右.据1995年对麻风患者与非麻风者配对比较眼病的研究报告表明,麻风患者的眼患病率占63.9%,其中以虹膜病变及继发性白内障为多.由于视力的障碍,再加上手足的残疾,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和躯体的痛苦,以至产生诸多的社会问题.白内障摘除手术可使大多数患者恢复较为理想的视力.25例(眼)手术病人中17例已随访18mo,8例随访了4mo,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克新;侯玉鸿;盛敏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血清病毒含量的差异,探讨血清病毒含量对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血清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含量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血清HBVDNA含量对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鉴别价值的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法.结果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含量的lg10分别为3.813±1.414和5.422±1.842;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1.971,P<0.001).鉴别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HBV DNA含量的lg10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9,显著大于标准参考线下面积(P<0.001);以血清HBV DNA>2.5×104copies/mL为截断点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0.1%、70.3%和70.2%,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8%和65.1%.结论急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含量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无论在肯定还是在否定诊断方面,血清HBV DNA含量对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均有中等程度的鉴别价值.
作者:张占卿;董华娟;黄绍萍;王燕;朱翠云;陆基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们以自拟清热通腑冲剂治疗急性胰腺炎5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故加以总结报道.
作者:蔡金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一族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免疫学性质均相似的高分子糖蛋白,体内分布甚广.分为血浆型与组织或细胞型.血浆型主要分布于体液内,作为一种调理素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细胞型主要分布于细胞表面,有促进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质之间黏附,保护细胞正常形态等功能[1].目前认为FN与多种疾病状态有关,如肝肾疾病、创伤、感染、休克等,其中以FN与肝病的关系较为密切.为了解肝病患者FN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我们观察了279例肝病患者血清FN的水平.
作者:陆卫英;张占卿;孙莲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黏附分子sICAM-1、sVCAM-1与sFas、sFasL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ELISA法测定3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sICAM-1、sVCAM-1与sFas、sFasL水平.结果实验组RA患者sICAM-1、sVCAM-1及sFa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sFas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ICAM-1、sVCAM-1是RA病理损伤中的重要的炎性介质,增高的sFas使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凋亡受阻,是RA病人持续产生自身抗体的主要原因.
作者:金四丽;王虹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前心绞痛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89例初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按梗死发作前有无心绞痛分成两组,有心绞痛发作组51例,无心绞痛发作组38例,观察其心律失常、心功能和病死率.结果心肌梗塞前有心绞痛组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心肌梗塞前无心绞痛组,分别为28.8%vs 60.6%,2.0%vs 20.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有心绞痛组LVEF和E/A高于无心绞痛组(分别为0.54+0.048 vs 0.42+0.02,0.84+0.29 vs 0.51+0.3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肌梗塞前有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功能有保护作用,预后好于心肌梗塞前无心绞痛患者.
作者:王斌;王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