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升机飞行中舱内医疗急救的实施

徐相瑞;马晓鸥;徐功志;侯雪芹;徐玉云;姜菊

关键词:直升机, 飞行, 急救技术, 医疗, 生命, 抢救, 船员
摘要:将院前医疗急救技术,在直升机飞行中舱内实施,成功抢救3名危重船员的生命.报道如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后凝血酶与脑水肿关系及水蛭粉的疗效

    目的探讨凝血酶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水蛭粉治疗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分别制作大鼠自体全血、凝血酶、肝素抗凝血、生理盐水及假手术脑血肿模型,观察不同时间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Na+、K+含量的变化以及病理改变;并观察水蛭粉(250mg/kg口服,每天2次,治疗5d)治疗脑水肿的疗效.结果大鼠脑内注射全血或凝血酶后,脑组织的含水量、电解质含量的变化相一致;在24h时,脑水含量、Na+含量较其它3组高,而K+含量则较低(P<0.05).水蛭粉治疗后脑水含量、Na+、Ca2+含量较对照组降低,而K+含量升高(P<0.05).结论凝血酶可能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水蛭粉对大鼠全血和凝血酶导致脑水肿有显著影响.

    作者:何宇平;黄鉴政;应荣斌;潘光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静脉延迟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目的对6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6~12h的老年患者进行延迟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该时间段的治疗价值及存在问题.方法将经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列为溶栓组,未经溶栓治疗者列为对照组;溶栓组又根据胸痛和ST段抬高情况再分为3个亚组:ST段仍抬高并伴有明显胸痛者(A组);ST段抬高,不伴有明显胸痛者(B组);无明显ST段抬高,但有明显胸痛者(C组);观察溶栓组及亚组梗塞血管再通率,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梗塞后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结果 1.溶栓组总的梗塞血管再通率为41.3%,A组、B组和C组则分别为46.4%、28.6%和42.9%;2.溶栓组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有明显下降(P<0.01),尤以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减少为显著(P<0.01),同时心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P<0.01);3.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发病后6~12 h AMI患者应积极进行延迟溶栓治疗,尤其对于仍伴有明显胸痛者.

    作者:黄先勇;沈洪;钱远宇;计达;孟庆义;武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48例宽QRS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宽QRS心动过速为急诊内科诊治一个棘手问题,作者对1995年1月至2001年3月至本院急诊就治的4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及急诊处理水平,报告如下.

    作者:黄林喜;吴贤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血小板功能的激活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急症这一,链激酶(SK)、尿激酶(UK)同属第一代溶栓剂,在我国AMI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SK与UK静脉溶栓对血小板、内皮细胞功能、肾素活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的AMI患者45例,其中16例使用SK治疗(SK组),14例使用UK溶栓治疗(UK组),15例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入院即刻及发病后24h、第7天分别采卧位静脉血5ml,测定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结果 TXB2在SK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各点均有升高,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UK组治疗后(即发病后24h、7thd)较对照组、SK组明显升高;6-keto-PGFla在3组无变化;二者比值TXB2/6-keto-PGFla(T/P)在UK组也明显升高;PRA、AngⅡ在3组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心梗后及SK、UK溶栓后血小板活性均有增强,UK和SK相比,前者使血小板活化作用更强.这种作用可能会限制溶栓的效果,故溶栓治疗中尤其UK溶栓时更应加强抗血小板治疗,包括加大阿司匹林剂量或加用其他更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

    作者:张萍;高秉新;赵兴山;范丽雯;楚卡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3.4%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23.4%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20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46例次降颅内高压试验.静脉推注23.4%高渗盐水30ml.用药前至用药后6h内,持续监测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脑灌注压(CPP)、血生化.结果用药后(28.8±20.7)min,ICP从(4.1±1.5)kPa降至(1.6±0.7)kPa(P<0.01);其中39例次的ICP降幅≥50%.用药后(4.5±1.4)h ICP升到用药前水平.用药后30min,MAP降低(P<0.05),CPP升高(P<0.05).CVP、血生化以及渗透压稳定.结论 23.4%高渗盐水能在不降低CPP的情况下,于28.8min内使颅内压下降62%,持续作用近4.5h.

    作者:曾红科;叶珩;李辉;陈纯波;吴粤;孙诚;詹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利多卡因局麻过敏致支气管哮喘一例

    患者男性,40岁,平时体健.因反复干咳3月余,疑诊支气管内膜结核而进行纤支镜检查.术前患者一般情况可,无精神紧张,查体:口唇无发绀,两肺呼吸音清晰,常规使用利多卡因200mg加入生理盐水10ml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当雾化吸入进行约10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心悸,胸闷,面色苍白,立即停止吸入麻醉,查体:血压140/75mm?Hg,呼吸24次/min,脉博100次/min,意识清楚,呈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满布哮鸣音,未闻及湿睩音,心音略低钝.考虑利多卡因过敏致支气管哮喘发作.立即予吸氧,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氨茶碱0.25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氢化考的松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40min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能平卧休息,查体:两肺哮鸣音消失.

    作者:刘北林;张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关注急性脑卒中病人早期的加强治疗

    原著观点:应该将急性脑卒中当作急症对待Charles Wolfe,Anthony Rudd MD.(英国伦敦(Guys and St Thomas药学院、医院)对急性脑卒中治疗的目标是跟随在心血管病治疗进展之后,其现有的对策却与不断增长的发病率所不相应.从英国的调查资料可以得知,至2010年首次发生脑卒中病人数量将较1993年增加30%.欧洲七国12个医疗中心所获的资料分析,其中每一家医院资料经修正个别或地域因素,其存活率都与英国的相仿.在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这种存活率堪称差.英国脑卒中病人有如此不良预后是归于易患病人群大,还是反映了对脑卒中病人救治的主要差距?WHO急性脑卒中治疗指南焦点集中在急诊医治,而在英国卒中治疗水平仍旧不够令人满意.英格兰和威尔士仅一半的脑卒中病人能住进卒中病房,并接受有效治疗,60%病人由普通内科医生负责,仅40%病人经卒中专科医生诊治.

    作者:沈洪;冯丽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干扰素和激素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初探

    作者曾采用大剂量重组人γ-干扰素联用激素短程冲击治疗重症肝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并随访2~9年,远期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宜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直升机飞行中舱内医疗急救的实施

    将院前医疗急救技术,在直升机飞行中舱内实施,成功抢救3名危重船员的生命.报道如下.

    作者:徐相瑞;马晓鸥;徐功志;侯雪芹;徐玉云;姜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剂量皮质激素在抢救暴发性心肌炎中的作用

    在临床上,暴发性心肌炎并不少见,近十年来,我们诊治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地;孟晓萍;杨金慧;王俐;吴铁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首次Q型急性心肌梗死血浆C-反应蛋白增高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首次Q型急性心肌梗死(QAMI)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并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动态测定78例QAMI患者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K)及CRP水平,并评价院内并发症与血浆CRP峰值水平的关系.结果 (1)老年患者(≥70)、无或缺乏梗死前心绞痛及溶栓治疗失败的患者血浆CRP峰值明显增高(P<0.01,P<0.05);(2)AMI后发生泵衰竭、左室室壁瘤和住院期间48h后死亡的患者,其血浆CRP峰值水平与CK峰值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泵衰竭和左室室壁瘤形成及出院存活的患者(P<0.1,P<0.05);(3)心脏破裂的患者血浆CRP峰值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脏破裂的患者(P<0.01);而血浆CK峰值水平在二组间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4)血浆CRP峰值水平≥20mg/dl是AMI后发生心脏破裂、左室室壁瘤形成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血浆CRP峰值水平≥20mg/dl对AMI后发生心脏破裂、左室室壁瘤具有高度预测价值.

    作者:李培杰;张京梅;郭敏;张立平;曹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提高我国心血管急症的急救水平

    随着我国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逐步建立,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也很迅速.在未建立EMSS时,许多急症的抢救措施,在原来的急诊室难以进行.现在地市级以上的医院独立急诊科和或急救中心相继建立,配备了专业急诊医护人员,急症抢救工作大为改观,心血管急症更显突出.如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急诊医护人员就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心肺脑复苏术(CPCR).不但熟练进行初级(徒手)心肺复苏术,而且还能掌握高级复苏术.

    作者:邓普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早期区域动脉灌注5-FU、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

    我们自1999年8月开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早期区域动脉灌注5-FU、奥曲肽治疗,至今共收治18例,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蒙滔;张启瑜;徐正铿;姚建高;余正平;王玉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华急诊医学会第四届全国危重病及创伤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李春盛;樊寻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头痛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剧烈头痛的相关因素,探讨SAH性头痛发病机制,为头痛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途径.方法制定头痛程度量表,根据CT分析SAH在颅内的分布情况以及脑压、脑脊液(CSF)改变与头痛程度的关系.结果 CT显示阴性或阳性结果均出现剧烈头痛;SAH头痛程度与CSF发生血性质变有关,而与血性程度和出血部位无关;脑压在300?mm?H2O以下时,头痛加重不明显;当脑压升高超过300mm?H2O时,头痛明显加重(P<0.005);用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能显著改善头痛.结论发生质变的血性CSF引起蛛网膜下腔广泛的炎性反应是导致头痛的重要原因,高颅压是SAH头痛的次要因素,出血量导致高颅压引起头痛,可能与头痛持续时间有关.

    作者:李彤;刘传宝;李宏;王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检查术在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

    外伤性肾破裂,临床上并不少见,对于CT及B超证实重度裂伤的患者,一般认为均须手术探查,但对于B超检查发现肾外形基本完整,仅提示肾周有较大血肿,且有大量血尿不止的患者,诊断及处理上较为棘手.本文共收治类似病人7例,经选择性减数血管造影(DSA)明确出血部位,并用明胶海绵或弹簧钢圈作栓塞材料,栓塞出血动脉,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俞建军;马小琴;陈昭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意义

    目的了解感染性休克病人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及与预后关系.方法临床前瞻性研究,监测感染性休克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连续观察48例病人,其中25例(52%)死亡.一些指标的水平在死亡者与生存者间差别较大,其中包括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体/肺循环阻力指数(SVRI/PVRI)、左/右心做功(LCW/RCW)和左/右心每搏动(LCSW/RCSW)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氧合指数、动脉混合静脉血含氧量差(a-vDO2)、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标积分等.结论感染性休克病情凶险,部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早期评估其预后有指示作用.

    作者:赵擎宇;贾清颜;Weigand MA;Martin E;Bardenheuer HJ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基因重组葡激酶治疗幼猪急性脑梗死

    目的研究重组葡激酶(rSaK)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药效学.方法幼猪72头,分7个静脉组,3个动脉组及2个对照组.幼猪脑梗塞4h后分别经腹壁静脉和颈部动脉导管应用不同剂量的rSaK,用药结束后0.5、1.0、1.5h测颈内动脉血流量并行脑血管造影.24h后取脑作病理检查.结果静脉组0.8万U/kg或以上剂量的血管再通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相同剂量动脉组与静脉组血管再通率几乎相同.血管完全再通、部分再通及不通的脑梗塞发生率分别为6.38%、33.3%、100%(P<0.05),未见脑出血并发症.结论静脉用rSaK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低有效剂量为0.8万U/kg,用药途径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秦智勇;陈衔城;马端;高辉;葛汝村;宋后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Loeffler心内膜炎一例

    患者男性,23岁.因胸闷1年入院.患者近1年来感胸闷,气短,症状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行走约1 000m,上3层楼即出现症状,无发热、咳嗽、咳痰及关节肿痛.在外院给抗感染治疗效差.

    作者:温绍昌;刘晓明;王元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颅脑疾病并发高血钠与GCS昏迷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并发高血钠的病死率仍较高,而高血钠的发生与GCS昏迷评分有一定的相关性.我院ICU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住院日>24h的颅脑疾病患者12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郑桂秀;王发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主管:急诊医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