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芳;张丽范;黄胜起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过氧化体增殖剂激活的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87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空腹血清Hcy的水平,根据测量结果将冠心病患者Hcy的水平分为冠心病Hcy正常、轻、中、重组,实时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浆单核细胞PPARα、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冠心病轻、中、重组患者的PPARα、PPARγmRNA、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和冠心病Hcy正常组(P<0.05),并与Hcy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Hcy较高而PPARα、PPARγ等的表达较低,提示高Hcy血症通过某种方式抑制PPARα、PPARγ等的表达,是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姜怡邓;张慧萍;曹军;李桂忠;王树人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细菌伴侣蛋白(Seventeen-Kilodalton protein,Skp)可以作用于C5a受体引起白细胞的趋化作用.该研究的目的Skp在生物体内和体外实验一样可以引起白细胞的趋化运动,且是细菌提取掖中主要的白细胞趋化因子.方法 制备Skp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吸收实验,进而豚鼠体内实验,观察组织标本.结果 E.Coli提取液中主要的白细胞趋化活性来自于Skp.Skp提纯物注射后可在豚鼠皮内发生单核细胞和PMNs的大量浸润.结论 细菌体内的Skp可能与在细菌壁发生补体系统激活产生的C5a共同引起白细胞的趋化反应.对于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的先天性免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施磊;冯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检测瘦素mRNA和瘦素受体mRNA在乳腺癌合并肥胖症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8例乳腺癌合并肥胖症和36例乳腺良性病变合并肥胖症患者乳腺组织中瘦素mRNA和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分析二者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瘦素mRNA、瘦素长型受体[Leptin receptor long form,Lep-R(L)]mRNA及瘦素短型受体[Leptin receptor short form,LeP-R(S)]mRNA在乳腺癌合并肥胖症患者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1±0.32)、(0.64±0.29)和(0.57±0.21),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合并肥胖症患者[(0.41±0.26)、(0.34±0.19)和(0.30±0.17)],(P<0.05).乳腺组织中瘦素mRNA的表达水平与Lep-R(L)及Lep-R(S)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4030,P=0.0002;r=0.3502,P=0.0014).瘦素mRNA和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绝经、TNM分期及病理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瘦素可能以自分泌的方式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
作者:李春蕊;刘文励;孙汉英;周剑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LEF)对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和重组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hCT-GF),MTT法测定两者单独及同时干预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测定细胞合成Ⅰ、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 经不同浓度的rhCTGF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合呈Ⅰ型、Ⅳ型胶原均成剂量依赖性增加(P<0.01);而来氟米特作用细胞后,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均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1);在来氟米特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共同作用下,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合成较单用同剂量的CTGF时减少(P<0.05).结论 rhCTGF能够促进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Ⅰ、Ⅳ型胶原合成;来氟米特则抑制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合成Ⅰ、Ⅳ型胶原;来氟米特对rhCTGF诱导的胶原合成增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作者:王玉柱;周春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7例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2年11月~2006年4月7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 肺隔离症是先天性肺发育畸形,要注意鉴别诊断,手术时应妥善处理异常血管.
作者:古卫权;杨劼;叶国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膳食因素、24h尿pH和出入水量在不同类型尿结石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72例经泌尿外科手术或体外震波碎石(ESWL)后排出的尿结石标本;对照选自同一医院内科住院无尿结石的30例患者.尿结石标本经红外光谱议鉴定结石成分,确定结石类型;以封闭式问卷,专门调查员询问病例与对照组的饮食习惯,被调查者自我评价日常生活中常吃或不常吃的饮食,检测24 h尿pH和出入水量.运用SPSS13.0软件,对检测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 一水草酸钙结石多,占38.0%;草酸钙结石和含草酸钙结石占结石总数的78.0%.4种不同类型尿结石的主要危因素:92.9%的一水草酸钙(COM)结石患者常吃动物蛋白,85.7%的患者24 h尿pH低于6.0(P<0.01);90.0%的一水草酸钙+磷酸三钙结石患者常吃动物蛋白(P<0.01);100%的尿酸结石患者常吃动物蛋白,24h尿pH低于6.0(P<0.01);二水草酸钙(COD)结石患者少吃西红柿、芹菜,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长期大量吃动物蛋白,24h尿pH低于6.0,饮水量低于1 500mL/d是尿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曹秋生;曹欣;胡燕霞;黄士杰;黄存嫦;胡永轩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产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的合成水平,及其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关系.方法 以该院35例早产新生儿(胎龄26~31周)为研究对象,均表现为明显的NRDS症状,需要行气管插管.在此期间,收集患儿气管插管中的气管吸出物,直至第8周为止;另以其他术中需行气管插管的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对各组样品的总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并且用免疫印迹法,在各个时间点,对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A,SP-B和SP-C表达水平的改变做半定量分析.结果 35例患有NRDS的早产新生儿,在出生1周以内,其气管吸出物中PS的各种组分,如SP-A,SP-B和SP-C的水平都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P<0.01).其中,SP-A和SP-B的水平在早产新生儿出生后的2周内开始逐步上升;而SP-C的水平则从第3周开始才显示上升的趋势.结论 NRDS的发生主要和PS的低水平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在研究的3种PS组分中,SP-C水平的改善与症状缓解的关系为密切,它的缺乏可能对NRDS的发生有决定作用.
作者:李秀云;王迪彬;陈培如;石玉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检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的变化,探讨IL-18R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受试者分为:尿毒症组(n=32),肾功能稳定组(n=24),急性排斥组(n=8),长期存活组(n=12)和健康对照组(n=7).提取受试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双荧光标记的鼠抗人CD4/IL-18Rα及CD8/IL-18Rα单克隆抗体,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计算机分析打印结果.结果 CD4/IL-18Rα及CD8/IL-18Rα在健康对照组(n=7)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9±3.4)%和(14.9±4.6)%,而在尿毒症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7.6±9.7)%和(28.0±5.6)%,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2,P=0.04).术后恢复顺利者及术后长期存活者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表达明显低于急性排斥反应患者.排斥反应发生时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阳性率分别为(31.9±11.6)%和(45.7±14.7)%,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激素冲击治疗后其阳性率分别为(4.6±1.7)%和(11.2±3.8)%,与激素冲击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结论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变化,可以较早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预测肾移植后恢复情况,评估排斥反应对激素治疗的效果,为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选择抗排斥治疗方案提供简单、快速和非创伤性的检测方法.
作者:郝俊文;闵志廉;李香铁;陈英剑;郑军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女性性传播疾病(STD)高危人群抑郁情绪状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分别对355名女性STD高危人群和208名女性对照采用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测试,分析两组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性病症状等因素对SDS的影响,并对170名女性STD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和干预后SDS测试.结果 STD高危人群的SDS平均得分(57.94±9.84)高于对照组(45.51±10.52)(P<0.01);STD高危人群组分别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有无症状等组间SDS得分无差别(P>0.05),小学以下和高中以上两组平均得分高于初中文化组(P<0.01).干预后女性STD高危人群SDS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 女性STD高危人群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STD高危人群人群的抑郁情绪,减轻心理症状.
作者:胡海霞;卫平民;陈斌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汉族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发生情况、糖耐量受损和血脂代谢特征.方法 采集118例PCO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估糖代谢和IR,并进行血脂代谢检查.比较IR(Ⅰ组)和非IR(Ⅱ组)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脂及其相关蛋白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PCOS患者肥胖发生率为34.75%,男型肥胖48.31%;IR发生率为55.08%;糖耐量受损15.25%;共筛出4例(3.39%)糖尿病.56.78%患者存在血脂异常,以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及低密度脂蛋白异常为主.Ⅰ组BMI和WHR均显著高于Ⅱ组;I组和Ⅱ组间三酰甘油、载脂蛋白A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汉族PCOS患者中亦存在较高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异常发生率,应高度重视汉族妇女PCOS患者IR和代谢紊乱所致远期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喻银;肖红梅;卢光琇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凝血酶(thrombin,TM)对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和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可能机制.方法 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向大鼠右侧基底节区注入凝血酶、凝血酶加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 G,CATG)、生理盐水,于注射后6、24、48和72 h取脑组织,测定BBB通透性(Evans-blue法)、脑水含量(干湿重法)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Western-blot).结果 TM脑内注射后6 h同侧基底节区BBB通透性明显增加(P<0.05),24 h时达高峰(P<0.01),持续至48 h(P<0.05),然后逐渐消退;脑水含量的变化规律与BBB通透性的变化类似.TM脑内注射后6 h Caspase-3蛋白开始增加(P<0.01),24 h达高峰(P<0.01),然后逐渐下降.TM+CATG组在各个时间点BBB通透性、脑水含量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M增加BBB通透性是其诱发脑水肿形成的主要机制.TM对BBB通透性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激活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1,PAR-1)实现的;凝血酶可能通过激活PAR-1受体诱导凋亡.
作者:陈志斌;关景霞;袁昆雄;蔡美华;曹学兵;苏庆杰;王埮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系膜细胞的IL-12蛋白水平和IL-12p40 mRNA的表达.结果 未受刺激的系膜细胞无IL-12 mRNA的表达及其蛋白分泌.LPS诱导系膜细胞的IL-12p40 mRNA的表达及其蛋白分泌.IL-13在1~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的IL-12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结论 LPS诱导系膜细胞分泌IL-12,而IL-13则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12的表达;IL-13可能通过抑制IL-12的产生,调整了体内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作为抗炎性细胞因子在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吴瑗;江黎明;陈孝文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内小结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细胞学、组织学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病例39例,病灶直径为1.0~3.0 cm(平均直径2.1 cm).穿刺后即刻至7 d内行CT复查及临床观察,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病例随访时间为3~28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 39例中,经手术后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确诊为恶性肿瘤者21例,其中,穿刺与手术或临床随访结果一致者17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确诊为良性病变18例,其中穿刺与手术或临床随访结果一致者14例.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为81%(17/21),良性病变的准确性为73%(14/18).发生并发症者8例(20%),其中气胸6例(15%),咯血2例(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肺内小结节病变的定性有重要价值.
作者:余世荣;陈光斌;邹文远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提出脉搏波形成的场论思想,建立血液循环系统的仿电路研究模型,论证中医脉诊的现代科学方法和客观化描述的5项指标,并以桡、尺动脉为例研究中医脉诊的物理意义和生理意义,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计算机仿真和建模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作者:徐学军;陈志刚;李安琪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优选HepG2细胞佳培养条件.方法 分别以培养基、细胞接种密度、血清含量、双抗浓度、pH、Hanks清洗次数、胰酶浓度和消化时间为量化指标设计正交试验,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得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结果 含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接种密度为4×104个/mL,双抗浓度为0.5%,pH为7.2;在汇合度达95~100%时,Hanks洗3次,0.05%胰酶-EDTA-Na2H2O消化1 min,传代效果好,条件易于控制,且细胞能顺利生长.结论 本法为HepG2细胞佳培养条件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
作者:王爽;梁伟伶;刘斯斯;尹继云;徐馨;秦学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阳性率,探讨抗CCP抗体在RA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测定48例RA患者、45例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抗CCP抗体.比较活动性RA患者与非活动性RA患者的抗CCP抗体水平.分析抗CCP抗体与RA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5.6%;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无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增加至89.6%,同时能保证较高的特异性(91.4%);抗体阳性患者与抗体阴性患者在晨僵、X线分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的X线分期抗CCP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活动性RA患者与非活动性RA患者抗CCP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抗CCP抗体与RA的活动性及病程进展相关,有助于判断RA病情.
作者:王嫱;左晓霞;游运辉;罗卉;王彦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等速肌力训练的效果.方法 11例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19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0 d进行3周每周3次的等速肌力训练,伸膝肌和屈膝肌训练程度同等.前后测定60°/s、90°/s、120°/s等速运动的峰力矩、单次佳做功和力矩加速能,并对患者训练前后的膝关节评分(KSS)进行观察.结果 4周时,测定伸膝肌和屈膝肌各参数包括60°/s、90°/s、120°/s、等速运动的峰力矩、峰力矩/体重、力矩、单次大做功、总功率和膝关节评分,均比训练前有显著增加.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等速肌力训练对提高伸膝肌和屈膝肌肌力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假体膝关节功能.
作者:李雪萍;王黎明;于俊龙;陈安亮;扬婷;袁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川芎嗪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观察以及机制研究.方法 40名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均给以一般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以于川芎嗪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红细胞总钙量(EryCaT)、脑型肌酸激酶(CK-BB)、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观察临床疗效.同时与20例正常新生儿作健康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NSE、EryCaT、CK-BB、MDA和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SOD则明显升高(均P<0.01).对照组治疗后,除EryCaT明显降低外,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治疗组NSE、EryCaT、CK-BB、MDA和NO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而SOD则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HIE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川芎嗪对HIE新生儿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钙超载和清除自由基有关.
作者:郭小芳;张丽范;黄胜起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医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强调的是人的潜能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强调实现组织价值和员工个人价值的双赢目标;而后者强调的只是组织目标的实现.现阶段我国国有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的提高,客观上制约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扩展自己的医疗市场,必须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意识,分析当前国有医院人事管理的现状,采取九个方面的措施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力度,有效地从传统人事管理转变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以获取人力竞争优势,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汤爱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SLN中CD25+T及NK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 从2001年4月~2003年6月所进行的乳腺癌SLNB病例中,选择应用CK19单抗检测到SLN具有微转移的病人12例,并随机选择无转移的9例,HE有转移的10例共82个SLN.将82个SLN分为无转移、微转移及转移组;选择CD25及CD56单抗,采用免疫组化SABC的方法,计数5个高倍视野下阳性染色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总数的比值,取其平均值,得出阳性细胞百分比率.结果 82个SLN中未转移35个,微转移20个,转移27个;3组淋巴结中CD25+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率在无转移组与微转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0)、而在微转移组与转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3组SLN中NK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率差异无显著性(F=0.755,P>0.05).结论 在SLN无转移和微转移状态下,CD25+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而一旦出现HE转移,则CD25+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SLN转移与否,NK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何建军;任予;霍永平;张云锋;王珂;陈武科 刊期: 200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