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洛地特、辛伐他汀联用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价值观察

郭兴旺;田义娟

关键词:舒洛地特, 辛伐他汀,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取舒洛地特、辛伐他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8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采取舒洛地特治疗,观察组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流速度更快,搏动指数更高,但血流阻力指数更小,表明观察组下肢血流动力学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下肢功能表现更优,且疼痛评分更低.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舒洛地特、辛伐他汀联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的恢复患者的下肢功能,改善患者下肢血流动力学情况,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目的:探讨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对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市2017年两个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研究,每个社区有60名妇女与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妇幼保健工作,观察组采取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比较两组保健工作实施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社区服务人员的素质、设施完善程度、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以及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为妇幼提供更全面的保健服务,值得进一步进行实施.

    作者:杨礼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高尿酸血症的检验诊断

    目的:调查精神病住院患者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与抗精神病药物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住院精神病患者600例,有并发者103例纳入并发组,无并发者497例纳入未并发组,对比两组相关资料与用药情况.结果:无症状高尿酸血症103例(17.17%);并发组服用抗精神药物效价(480±235)、用药时间(13.4±12.3)年、用药类型分布(氯氮平39.81%、利培酮16.50%、氯丙嗪23.30%、其他20.39%)、合并用药15.53%,与未并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前后,血清UA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几率较高,但合理用药有助于降低长远期高尿酸血症并发风险.

    作者:于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健康教育

    文章首先对冠心病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然后阐述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的意义,后对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3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服用常规抗抑郁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重复高频经颅磁刺激,对照组使用不引起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去极化的伪线圈进行刺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抑郁量表总分都出现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同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更早地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提高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有效率,可作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许蔚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主动脉夹层40例心电图分析

    通过分析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以期发现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对2011年至2017年我院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在AD的DebakeyⅢ型多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出现在Ⅰ、Ⅱ型,Ⅲ型无,结论:AD的心电图表现非特异性,但改变主要出现在Ⅰ、Ⅱ型患者.其异常心电图是造成主动脉夹层分离者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瑛;任存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妇女阴道炎运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对妇女阴道炎运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观察.方法:筛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阴道炎妇女患者案例数量164例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随之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类,两组患者各为8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以臭氧妇科治疗仪进行治疗,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4.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额度为0,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药物治疗法进行对比,应用臭氧妇科治疗仪进行阴道炎病症治疗,具有优良的操作效果,值得临床上不断推广和沿用.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神农本草经》探析《伤寒论》芍药性味功效归属

    关于《伤寒论》经方中芍药的性味功效归属问题,长期以来颇有争议.现行教材多认为其性味为酸,功效为收敛,亦有部分医者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其性味为苦,其中早的提议者就是王新陆教授.兹以《神农本草经》相关内容为基础,结合《伤寒论》具体条文、方剂,对《伤寒论》中芍药的性味功效归属问题作出系统探析,为准确理解经方含义及临床用药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作者:马加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健身跑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健身跑是指以促进健康,健体强身为目的的一种运动,是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氧代谢运动项目.其大的特点,是可在不同的速度下,不受限于器材,场地,气候等各种外在因素,也不受限于年龄条件,性别差异和不同的身体状况,都能按照适合自己的健身跑方式来进行运动.健身跑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积极影响正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鉴此,现就目前国内外有关健身跑与心血管系统的相关研究就一综述.

    作者:黄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给予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给予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于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88例,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克罗米芬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接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睾酮、雌二醇、孕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以及患者的妊娠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睾酮、雌二醇、孕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差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克罗米芬治疗,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可显著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睾酮、雌二醇、孕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提高其妊娠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钦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腹症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急腹症患者超声诊断与临床符合,符合率为93%,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为94%.4例误诊,误诊率0.7%.结论: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检查方便易行、无创伤、重要性高,及时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王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影响医务人员主动检测乙肝抗体滴度及乙肝疫苗接种/复种的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医务人员主动检测乙肝抗体滴度、接种或复种乙肝疫苗的因素.方法:选取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个人基础信息和可能影响医务人员主动检测乙肝抗体滴度、接种或复种乙肝疫苗等相关行为的原因.对回收的问卷应用Epdata5.3双录入,导出的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放问卷345份,有效问卷340份,有效问卷率98.55%,分析发现190例近10年没有主动检测乙肝抗体滴度的原因中以前已经接种占比高,达到38.42%,其次是工作忙,没时间(17.89%)、认为没必要(16.84%)、经费问题(15.26%)、担心隐私暴露(1.58%).而290例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医务人员,其中48.24%是6年以前接种过,时间较长远.结论:医务人员乙肝疫苗接种率较高,但是在对乙肝疫苗复种方面的知识较欠缺,近十年以来接种或复种、主动检测过乙肝抗体滴度比例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对乙肝疫苗复种认识错误、相关知识欠缺、经费高、工作忙、担心自身隐私暴露等.因此,医院在进行职业防护培训时应增加乙肝疫苗接种/复种相关知识的讲解,从而增强相关意识,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复种率,以保护自身职业安全.

    作者:代容;周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瘢痕疙瘩中细胞外基质的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具有细胞外基质(extrace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和真皮中细胞因子异常活化的特点.成纤维细胞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然而在创伤修复中,不同类型的瘢痕组织其ECM有不同表达和组成.这一机制还未完全明确.ECM的表达和增殖与一系列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相关,是创面修复的基本成分.细胞外基质成分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层黏连蛋白,一系列的蛋白多糖、聚糖,如:纤连蛋白,透明质酸,皮肤桥蛋白(皮连蛋白).ECM在成纤维细胞的生存,迁移和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东明;金哲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并对比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式将69例年龄不低于60岁、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硬膜外麻醉,37例)、对照组(静脉全身麻醉,32例).评定并对比两组应答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不良反应及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6、12、24小时)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结果:⑴剔除4例,89.74%(35/39)的受试者完成研究.⑵应答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⑶MMSE总积分:两组术前、术后24小时接近(P>0.05);观察组术后6、12小时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6、12小时低于术前、术后24小时(P<0.05).⑷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9.03%(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轻微,可考虑推广运用.

    作者:曾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的数学模型研究新进展

    手足口病(HFMD)自2008年被我国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发病后主要对症治疗,故而重在预防.如何准确、科学地预测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对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手足口病疫情的预测模型也是多种多样,综合来看,国内外研究手足口病的预警一般采用四种方法:空间统计学、动力学、复杂网络理论、时间序列分析法.这些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因此,在建立预测模型时,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特点,从空间一时间多维度进行探索,从而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预测预警模型,提高预测预警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发生、流行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刘玉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45例,对照组给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凡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鼻炎康汤治疗胆腑郁热型慢性鼻-鼻窦炎78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鼻炎康汤治疗胆腑郁热证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2015年1-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3例胆腑郁热证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研究组(78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颗粒+鼻腔冲洗治疗,以此为基础,研究组加用鼻炎康汤,分析比较两组主观病情、客观病情、生活质量指标.结果研究组VAS评分、Lund-Kennedy和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炎康汤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胆腑郁热证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性质量.

    作者:黎力;许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甘草的鉴定方法

    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根和根状茎供药用.本文笔者对甘草的鉴定方法进行了讨论.

    作者:韦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药联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IL-6和 TNF-α水平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IL-6、CR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辅助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L-6及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HR、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于洪波;郭勇杰;田香红;睢歆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进展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指利用人体腹膜作为天然半透膜,通过弥散、对流原理,规律、定时地向腹腔内灌入透析液,保留一定时间后排出体外,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电介质及酸碱平衡 [1].由于其操作安全、简便易行,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主要替代疗法之一 [2].目前,全球约有10%~20%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治疗 [3].在我国,腹膜透析患者的人数估计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4].有文献报道,腹膜透析患者的病死率逐年降低,但是如何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仍然是研究的焦点 [5].健康教育在帮助腹膜透析患者积极治疗,改善透析充分性、提高疾病自我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6].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为我国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作者:应梦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维生素B6片的溶出度考察及应用

    为了提高维生素B6片的质量,保证人体的有效吸收,为建立维生素B6片的体外溶出度试验提供依据.本文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测定第一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国内5个厂家维生素B6片的溶出度的浓度.比较了维生素B6片在蒸馏水、盐酸溶液(9-1000)和pH6.8磷酸盐缓冲液3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各批样品在盐酸溶液(9-1000)中溶出度效果较为理想.该法简单、准确,可作为检测维生素B6片的体外溶出度试验.

    作者:耿品;车环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