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尿酸水平在预测无神经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宋冰冰;刘国敏

关键词:血清尿酸水平, 无神经症状,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疾病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尿酸水平在预测无神经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2017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无神经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选出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是否升高分组: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值以及随访3个月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等.结果:高尿酸组患者的TC与尿酸正常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的TG、LDL-C和Hcy水平均高于尿酸正常组,且HDL-C水平低于尿酸正常组,P<0.05;随访3个月,高尿酸组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14.29%,尿酸正常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无神经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并发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某一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对手卫生认知和依从性的现状.方法:对我院58名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并结合暗访观察手卫生过程的方法,对其知晓率、依从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56.18%,接触患者以及体液后的手卫生正确执行率较好,分别为86.2%和100%.工作繁忙是影响手卫生执行的首要原因,其他原因依次为洗手设施不足、引起手部干燥不适、洗手设施布局不合理、七步洗手过于繁琐等等.护理人员的对手卫生的知识掌握较好.结论:我院护理人员对手卫生认知情况较好,但洗手依从性还不高,需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和自我规范等有效措施提高其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杨飞;龚红芬;施凤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主动脉夹层40例心电图分析

    通过分析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以期发现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对2011年至2017年我院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在AD的DebakeyⅢ型多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出现在Ⅰ、Ⅱ型,Ⅲ型无,结论:AD的心电图表现非特异性,但改变主要出现在Ⅰ、Ⅱ型患者.其异常心电图是造成主动脉夹层分离者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瑛;任存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目的:探讨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对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市2017年两个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研究,每个社区有60名妇女与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妇幼保健工作,观察组采取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比较两组保健工作实施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社区服务人员的素质、设施完善程度、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以及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为妇幼提供更全面的保健服务,值得进一步进行实施.

    作者:杨礼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社区慢性病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将健康教育应用在社区慢性病中意义.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80位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40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抑郁度、焦虑度以及睡眠情况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知识知晓率,降低血压和血糖,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管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传染病在学校中的预防和控制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选取学校2016年7月-2017年7月150名学生为对象,通过调查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提出学校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中的具体策略.结果: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在流感、水痘、腮腺炎、结核、乙肝等常见疾病知识掌握率较低,分别为70.00%、65.33%、58.67%、53.33%、61.33%.需行之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干预策略.结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中,应选择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对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忠杰;杨瑞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瘢痕疙瘩中细胞外基质的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具有细胞外基质(extrace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和真皮中细胞因子异常活化的特点.成纤维细胞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然而在创伤修复中,不同类型的瘢痕组织其ECM有不同表达和组成.这一机制还未完全明确.ECM的表达和增殖与一系列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相关,是创面修复的基本成分.细胞外基质成分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层黏连蛋白,一系列的蛋白多糖、聚糖,如:纤连蛋白,透明质酸,皮肤桥蛋白(皮连蛋白).ECM在成纤维细胞的生存,迁移和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东明;金哲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图谱在骨科外来器械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配有彩色图片的骨科外来器械图谱在对护士进行外来器械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将手术室40人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器械图谱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对骨科髋关节置换外来器械进行提问测试和操作考核,对手术配合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士提问测试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医生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士提问测试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骨科外来器械培训中运用器械图谱,能提高护士对骨科内固定手术器械的认知程度,更好地掌握骨科内固定手术器械的名称、操作、清洗以及提高手术配合熟练度.

    作者:杨中影;李会;章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分析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超声特征以及总结漏误诊原因

    目的:对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超声特征以及总结漏误诊原因作探讨.方法:纳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子宫发育畸形(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患者50例,将其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确诊18例36.0%,首诊漏误诊率为32例64.0%.结论:临床上检查疑似子宫发育畸形患者时,需常规观察其二维超声宫底部横切面子宫内膜,短小、不对称时则疑似单角子宫或者残角子宫,要再行三维超声冠状面检查结果联合判定,以避免患者病情漏误诊.

    作者:徐志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康复治疗改善乳腺癌患者患侧上肢肿胀、疼痛及功能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对乳腺癌患者采取康复治疗的应用成效.方法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乳腺癌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普通干预方式,观察组采取康复治疗措施,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成效为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成效为76.67%,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疼痛、肿胀等症状,加快其功能恢复,干预成效明显,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庞文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关节松动技术与传统推拿技术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究黏连性肩周炎的临床佳治疗,随着人们使用电子产品或者是劳动压力的增加,肩周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提高,严重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治疗.本文探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求黏连性肩周炎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式进行探析,关节松动技术与传统推拿技术治疗黏连性关节炎的效果.结果关节松动技术与传统推拿技术对于黏连性肩周炎的治疗各具特色,患者的治疗效果都非常理想;但是从治疗的整体效果来看,关节松动技术更加容易使患者接受,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需要忍受过多的疼痛.结论根据患者病症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疗法,另外从结果来分析,关节松动技术对于患者来说比较的方便,并且易于接受;传统推拿的疗程比较长,患者需要忍受一段时间的疼痛.在疾病比较特殊的状况下,关节松动技术和推拿手法的结合对于患者的疾病治愈的速度与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马良飞;尹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

    目的:探讨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饮食和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达标率;血糖调控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FBG、2hPBG、HbA1c;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调控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BG、2hPBG、HbA1c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BG、HbA1c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加速血糖达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白红;王鑫;邹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异物滞留气管内5个月漏诊1例

    异物吸入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人群,异物吸入在儿童阶段很常见.而成人支气管异物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上较少见,国外有报道病发率为0.1-0.2%[1],相关病死率未见有报道.异物吸入是严重、潜在致命的情况,[2],且异物所致症状不典型,甚至无症状,胸片及胸部CT诊断价值有限,容易导致漏诊.此病例为1名成年患者,未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典型临床症状,故导致异物滞留气管内较长时间,现将此事件进行报告并分析原因,希望能引起同仁的重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黎莎;何连福;严桥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并对比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式将69例年龄不低于60岁、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硬膜外麻醉,37例)、对照组(静脉全身麻醉,32例).评定并对比两组应答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不良反应及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6、12、24小时)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结果:⑴剔除4例,89.74%(35/39)的受试者完成研究.⑵应答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⑶MMSE总积分:两组术前、术后24小时接近(P>0.05);观察组术后6、12小时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6、12小时低于术前、术后24小时(P<0.05).⑷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9.03%(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轻微,可考虑推广运用.

    作者:曾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针对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2016 年4 月~ 2017 年10 月间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12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微创技术治疗,在治疗之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0.8%,而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1%.除此之外,治疗组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腔内异物残留以及换药次数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创伤骨科疾病治疗中运用创伤技术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治疗效果不仅要显著高于常规治疗,而且微创技术具有术后无分泌物粘结情况、手术过程中可以展现清晰视野、手术伤口小等诸多优势,在创伤骨科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袁光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几种影像学检查对骨巨细胞瘤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对X线、CT、MRI在骨巨细胞瘤这一疾病上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骨巨细胞瘤患者60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收集患者的X线、CT、MRI等各项检查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各项检查特征进行探讨.结果:三项检查在骨质破坏上的诊断率的高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T、MRI在皂泡征、软组织肿物中的诊断率较X线检查高,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MRI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率略高于X线,但若能三种检查手段相结合,应该能提高该疾病的诊断率.

    作者:师玉;李斯密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浅谈民营医院护士长的管理体会

    目的谈民营医院护士长的管理体会.方法我在一所民营医院从2013年1月开始至2017年6月,分别在内科、外科担任护士长各2年,不断学习总结实际工作经验.结果经手管理的护理单元成绩突出,年年被院部评为优秀护理单元.

    作者:张海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步态分析在运动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步行是人类基本的运动,也是复杂的运动之一,涉及足、踝、膝、髋、臀、躯干、肩、颈的肌肉和关节的协同运动.步态分析是生物力学的特殊分支,是对人体行走时的肢体和关节活动进行运动学观察和运动力学分析,提供一系列时间、几何、力学等参数值和曲线.步态分析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机制研究、临床诊断,也可以指导治疗和疗效评估及康复评估等.

    作者:陈珂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益生元治疗青春期抑郁症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究益生元对青春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为研发更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11月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部)临床心理科12-18岁的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菊粉,对照组仅给予心理治疗,连续观察8周,使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焦虑症状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治疗后的第8周末两组患者SD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口服益生元治疗对青春期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有治疗作用,对于焦虑情绪无明显效果.

    作者:王响;刘岩;王冠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4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优质护理对护理效果的研究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围生期的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肠道疾病,多在出生后2周内发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常见于未成熟儿.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摄片对本病确诊有重要意义,以肠道充气、肠壁囊样积气和门静脉充气征为X线为特点.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及静脉营养的应用,死亡率有所下降.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一些早产儿发生率低的国家,NEC的发病率很低,如仅为0.27%.该病死亡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NEC病死率为10%-50%.我科通过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进行的优质护理,不但挽救了患儿的生命,减轻其痛苦,而且加快了患儿的恢复速度.

    作者:史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药鉴定中中药特征图谱技术的相关应用与分析

    中药特征图谱乃是一种多用于中药鉴定领域且有着可量化、综合化特质的鉴别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别:生物特征图谱与化学特征图谱.本文就中药特征图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郭丽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