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名医学生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刘桂琴;肖君;桑瑞兰

关键词:医学生, 健康状况, 调查
摘要:大学生入校后一直处在一个大集体环境中,由于居住集中,教室容纳 的学生较多,加上气候的原因使室内空气流通差,医学课门类多,学生学习任务重,常常处 于紧张的学习状态,这样就可能使某些同学患同种疾病或许多人同时发病,以致影响健康。 为找到学员们易患的疾病以便预防,我们做了此项调查,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我们于1996年4月份上午8时~10时对92级大三年级医学系学员进行了物理检查,其中男99人 ,女101人,年龄范围20~24岁,平均22岁,检查前1天嘱同学不要用任何药物,避免精神紧 张及情绪激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检查时由老师专人负责,血压测量均采坐位,体温测量 采腋测法,心电图描记前均做了心脏视触叩听检查未发现异常体征者。统计学经u检验及( x±s)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86例尖锐湿疣的临床分析

    我们对近年来在我科治疗的586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了临床调 查分析 ,其发病以男性为多。主要传染方式为性接触传播,但与全身与局部的抵抗力降低、病变 部位的潮湿亦有一定关系,妊娠可促进发展并使其难以获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以激光 术加系统用药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覃瑾;龙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Pgp与突变p53蛋白、EGFR的相互关系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Pgp与突变p53蛋白、EGFR的相互关系

    探讨mdr1基因表达产物Pgp与突变p53蛋白、EGFR是否存在相 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7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gp、突 变p53蛋白、EGFR表达情况。结果:Pgp、突变p53蛋白、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72 .9%和66.4%,三者的过表达均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和术后的复发有关;相关性研究显 示Pgp表达与突变p53蛋白和EGFR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Pgp、突变p53蛋白 和EGFR过表达不仅是判定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而且提示原 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gp的表达可能与其他肿瘤一样,受到p53和EGFR等的调控。

    作者:周辉良;罗义麒;曹林升;张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循环血浆量变化率对血透病人干体重判断的临床价值

    观察血液透析前后血浆总蛋白(TP)的变化,算出循环血浆量变化 率(%△CPV),以探索用%△CPV来判断血液透析病人的干体重。方法:45例慢性血液透析病人 在透析前后分别测定血浆TP,CTR及体重。结果:透析前后血浆TP为(6.68±0.46)g/dl和(8. 29±0.59)g/dl(P<0.01),CTR为(58.92±8.31)%和(53.27±7.12)%(P<0.05) ,体 重为(56.47±5.89)kg和(53.12±6.01)kg,(P<0.01),透析后血浆TP较透析前升高,CT R和体重较透析前下降。结论:提示血浆TP的变化与透析病人体液清除有关,由此计算出%△ CPV可作为判断干体重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邓声莉;杨敬华;袁新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远程医学的应用与发展探讨

    湘雅医院远程医学网络自1997年11月开通以来,已与省内近40家县 市医院、近50家全国省会以上城市医院及高等医学院附属医院联网,已进行了500余例疑难 病历的远程会诊和远程手术指导及远程教学活动,它的建立对提高全省的医学卫生保健水平 ,促进医疗、教学、科研、科普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从我们三年的实践 中总结远程医学的应用,探讨远程医学的发展。1 应用广泛,优势明显远程医学能及时、就地解决疑难病的会诊,可避免处出求医的病人增加经济负担和延误病情 。据对我院三年来接受500余例疑难病例远程会诊的初步统计,有效率达80%以(明确诊断, 确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用药及其他),余下的20%的病例需要转院治疗和进一步检查的,通 过远程会诊也起到了预约住院、预约检查的作用,减少了病人的盲目流动及就医中旅途劳顿 颠簸之苦。

    作者:夏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附5例报告)

    该文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资料表明,AILD的临床表现同淋巴瘤相似,以发热、肝脾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皮肤损害等 为 主要表现。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病程极不一致,治疗反应各异。本组5例,1例仍无病生 存达8年,3例(3/5)死亡,2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1例在类固醇治疗过程中出现溶血危象、 急性肾功能衰竭、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而死亡。其恶性程度明显比一般淋巴瘤高。

    作者:肖青;胡妮妮;韩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恩丹西酮预防全麻上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探讨静脉注射恩丹西酮的时机和剂量对吸静复合全麻上腹部手术 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150例ASAⅠ~Ⅲ级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五组。A组:麻 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恩丹西酮4mg,B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C组:术毕静脉 注射恩丹 西酮4mg,D组:术毕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E组不用恩丹西酮。结果:A、B、C、D、E组患 者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0.0%,40.0%,53.3%,16.7%,56.7%(P<0.01)。结论 :术毕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更能有效预防全麻上腹部术后恶心呕吐。

    作者:赵双平;郭曲练;杨浩汉;熊云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治疗

    报道2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全组在体外循环下同期行PDA闭合及VSD修补术,修补VSD前先游离结扎或切开肺动脉 缝合PDA。结果:全组治愈出院,13例随访2月~8年(平均3年6月),体力活动量明显增加。 结论:该病容易早期出现肺高压,PDA所特有的连续机器样杂音往往不典型,甚至消失,可 造成漏诊PDA,VSD合并PDA可同期手术治疗。

    作者:曹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1例手足搐搦症诊治体会21例手足搐搦症诊治体会

    手足搐搦症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致血钙、游离钙降低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惊厥或手足搐搦, 因多见于婴儿故又名婴儿低钙惊厥,现将临床诊治的21例手足搐搦症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12例,女9例,发病年龄均为2个月~1岁,发病季节3~5月份。家族史:患儿母亲在妊娠 期均有抽筋史,尤以妊娠后3个月明显。4例有睡眠不妥,易惊哭、出汗及神经兴奋现象。21例均表现为惊厥,意识丧失,双目凝视 ,双手握拳,口吐白沫,四肢强直等。抽搐短时间为1min,长时间达30min。且惊后神 志如常,无发热。每天发作次数少为2~3次,多为20余次。2例出现喉痉挛。临床体征 :15例前血囟扩大,5例出牙延迟,1例头颅畸形。实验检查:血钙在1.7~2.1mmol/L,血磷在0.7~0.9mmol/L,均降低 ,碱性磷酸酶在17~23u,均增高。X线腕骨片:大多表现骨骺线增宽,干骺端钙化预备带消失,呈毛刷样或杯口状改变。10%葡萄糖酸钙10~20ml,1~3次/d,缓慢静注,口服维生素D。平均病程为1周,均痊愈出院。2 讨论临床上手足搐搦症有时经常与婴儿痉挛相混淆,故应在临床诊治工作中注意鉴别。本文所总结的21例病例就有9例曾诊断为婴 儿痉挛症后经过临床实验室、脑电图等辅助检查方更正诊断。本文21例患儿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佝偻病表现,根据北方冬季户外活动少,每年日照时间 短的特点,应在预防佝偻病上着手,自新生儿期开始口服浓缩鱼肝油,或每日口服维生素D 400u,也可以同时给予钙剂,每日不超过5g。入夏多接触日光后可暂停口服鱼肝油,但仍要 间断给予直至2~3岁为止。

    作者:修建华;丛艳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为了解一氧化氮(NO)在肝损害中所起的作用,采用硝酸还原 酶法检测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慢性肝炎组血清NO值升高,与重 型 肝炎、肝硬化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重型肝炎组、失代偿性肝硬化 组、对照组中血清NO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TA<40%的患者NO值与>40%的患 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其NO值与正常白蛋白血症患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显示在引起肝损害机制中,一氧化氮具有双重效应作用。

    作者:李聪智;范学工;荆照政;刘翠梅;欧阳奕;谢元林;彭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石蜡包埋口腔粘膜活检组织制片技术的改良法及应用

    探讨石蜡包埋口腔粘膜(Oralmucous)活检组织制片技术改良法在 临床口腔病理诊断和实验室教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用口腔唇、舌、颊、腭粘膜,组 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70%~100%乙醇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后切片,HE染色,光镜 观察 。结果:能真实反映出口腔唇、舌、颊、腭粘膜上皮层、底基层、固有层、粘膜下层各层次 的细胞形态结构特征。结论:用石蜡包埋口腔粘膜组织制片技术改良法效果好,为临床口腔 病理诊断提供有用的依据及对实验室教学研究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树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在鼻咽癌检测中的意义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在鼻咽癌检测中的意义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否作为鼻咽癌的肿瘤标志物, 并作为鼻咽癌诊断与分期检测的指标。方法:对88例鼻咽癌患者和60例鼻咽颈部良性病变及 73例正常人进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定量测定。结果:鼻咽癌患者与鼻咽颈部良性病变 、正常人比较和鼻咽癌临床各期比较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血 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测定可作为鼻咽癌的发现诊断和临床分期简便可靠的检测指标。

    作者:邹亚超;李国亮;顾忆华;罗红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健身锻炼对延缓老年男子心血管衰老的影响

    为探讨老年人抗心血管功能衰退与打门球运动的关系,采用光电变换 器与心电图机配合记录锻炼组与非锻炼组(各20例)60~75岁的老人指端光电容积脉搏波图 。结 果:坚持一年以上锻炼的老人与不坚持锻炼的老人的脉搏波形有明显的差别,老年人坚持柔 和的锻炼可以延缓心血管衰老。

    作者:熊政纲;谢定;吴承德;欧阳俊;阳奇志;余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后颅窝中线区大型脑膜瘤手术治疗

    该文通过对7例后颅窝中线区大型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报告,提出了 病人的临床表现,早期不能正确诊断的原因,手术操作的方法及术中应注意的事项。发现慢 性脑扁桃体体疝是其常见的并发症,认为术中对其进行减、复位处理,可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廖勇仕;黄性敏;黄国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全身慢性疾病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探讨全身慢性疾病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 法:对16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287例比较。结果:老 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消化性溃疡105例,占62.50%,是其出血的主要因素。老年组合并 全身慢性疾病134例,占79.76%;非老年组44例,占15.33%,P<0.01。老年组死亡 33例 ,死亡率为19.64%,其中25例因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并发症死亡;非老年组死亡29例,死亡 率为6.62%,P<0.05。结论:合并全身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较非老年人更易发生上消化道 出血。全身慢性疾病的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艳;杨春云;刘德良;霍继荣;吴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与MTX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比较

    比较米非司酮与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1996年1月~1998年12月确诊为异位妊娠25例。12例口服米非司酮100mg,q12h,总量600mg; 13例静脉注射MTX30mg,qd,总量90mg,均3d为一疗程。结果:米非司酮组与MTX组在治愈率 、失败率方面无显著差异。血B-hcG转阴时间两组经t检验,P>0.05,也提示两组 无显著差异。结论: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与MTX疗效相仿,但米非司酮在临床 应用比MTX方便、安全、副反应小。

    作者:吴红枝;赵秀红;殷炳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维拉帕米对大鼠缺血-再灌流视网膜Glu-IR神经元的观察

    探讨维拉帕米对大鼠缺血-再灌流视网膜Glu-IR神经元的作用。 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3h后松结复流,分别于缺血前15min和再灌流前1min腹腔注 射维拉帕米(5mg/kg/次),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动物存活3d,4%多聚甲醛经心灌 注 ,视网膜切片Glu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内核层中有大量Glu-IR神经元 ,外核层、节细胞层部分细胞呈Glu-IR。缺血-再灌流损伤后,视网膜内核层中Glu-I R神经元较正常时显著减少,染色变淡,外核层、节细胞层未见Glu-IR(P<0.05)。在缺 血-再灌流期应用维拉帕米,视网膜中Glu-IR神经元明显增多,染色变深(P<0.05)。结 论:视网膜Glu-IR神经元对缺血-再灌流损伤敏感,维拉帕米有助于视网膜Glu-IR神经元的 存活及免疫活性的恢复。

    作者:潘爱华;刘求理;刘忠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体会--附36例临床分析

    自1999年2月以来,作者应用美国Bard公司Marlex网进行腹股沟疝无张 力疝修补术36例,该术式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少,进食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 ,很受病人欢迎。结果显示:无张力疝修补术恢复快,效果好,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患者。

    作者:陈卫彬;吴水来;陈声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风幸存者生活满意度有关问题的研究

    为探索中风幸存者的主观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中风后1年内不同病程阶段的幸存者以LSIA、LSIB、改良爱丁堡积分、FAI、SSRS、FACESII-CV、SDS及DIS、SAS、ULS、得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TSBIA及T SBIB)、补充综合问卷等工具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活动能力、社会心理功能及状况的研究。2 05例中风幸存者及其216例正常对照者的研究结果发现中风幸存者的主观生活满意度明显低 于正常对照人群,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抑郁、对家庭适应性的不满等情况反应,其次为患者的肢体功能、社会家庭活动状况,患者的健康自信与康复欲望对其主观生活满意度有一定关系 。因此正确鉴别及处理抑郁等情绪反应、强化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配合正确的肢体康复治疗对全面提高中风幸存者的主观生活满意度及整体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资晓宏;邓云龙;宋治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防治

    总结和分析老年人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有关因素,探讨其预防及 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3年5月~1999年10月收治的32例老年腹股沟复发疝 病人,其中斜疝21例,直疝9例,膀胱滑疝2例。结果:行McVay术18例,Shouldice术6例, 两者均行腹直肌鞘纵行切口减张;人工网片置入8例。全部病例随访无复发。结论:无张力 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修补方法治疗老年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疗效满意。

    作者:罗东林;张连阳;刘宝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善得定对食道曲张静脉内压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探讨生长抑素对食道曲张静脉内压的影响及其对肝硬化合并食道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以皮下 注射或持续静滴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其中16例患者用于药前及病情稳定后48~72h行电子胃 镜下曲张静脉直接测压术。结果:治疗后第8,24,48和72h内止血成功者分别累积达55.6% ,77.8%,83.3%和88.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副作用。16例患者用药前后平均静脉压(22.1±6.2)cmH2O和(11.5±4.6)cmH2O,下降幅度平均(9.8±3.6)cmH2O,P<0. 01。结论:生长抑素对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其可明显降低 食道曲张静脉内压。

    作者:张志坚;吴颖;高河元;张捷;谢雨党;黄云生;刘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