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术后高血压82例报告

祝京兰;吴平

关键词:单硝酸异山梨酯术后高血压
摘要:本组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治疗术后高血压82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82例均符合1999 WHO/ISH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男58例,女24例,年龄26~84岁。术前元高血压者33例,有高血压病史49例,本组急诊手术25例,择期手术57例,3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术前均血压测量,手术常规血压监测,术后12~24h血压升高46例,24~48h 26例,>48h 10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分支杆菌MPT63抗原的表达及其血清学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获得结核分支杆菌重组MPT63蛋白,研究其免疫学特性,评价其在结核痛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寻找更有效的结核病诊断试剂。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纯化MPT63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双扩散试验分析其抗原性,通过斑点免疫试验、结明试验和结核病一步法检测血清中抗结核抗体。结果:重组质粒pET24b—MPT63测序表明具有正确的编码序列,MPT63蛋白在大肠杆菌细胞内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0%左右,分子量约16kD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双扩散试验检测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6.7%和50%,结核病一步法检测的阳性率为70%,结明试验的阳性率为80%。在34例正常血清中,MPT63和PPD斑点免疫试验检测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8.2%和35.3%,结核病一步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3.5%。结论:pET24b—MPT63大肠杆菌工程菌能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高效表达,重组的MPT63也许可作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一组抗原之一。

    作者:吴雪琼;张俊仙;夏湘萱;刘军;李洪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上消化道出血及急性肾衰1例报告

    我院采用Barter 1500型血透机、碳酸氢盐透析液并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速避凝)抗凝,成功抢救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力平;周巧玲;陈立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综合性医院心理咨询515例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性医院心理咨询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15例心理咨询门诊来访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综合性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来访者的问题,绝大多数属于医学问题(93%),其中以神经症为多,占60%。故药物治疗的配合是必要的。心理治疗比支持性疗法常用。几种心理治疗的综合使用也是一种趋势。

    作者:潘小平;尹平;何方红;杨富英;邓慧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化脓性胆管炎胆汗致病菌与药物敏感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化脓性胆管炎胆汁中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93例化脓性胆管炎胆汁细胞培养阳性的670株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70株胆汁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509株(75.9%);革兰氏阳性球菌149株(22.2%)。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和亚安培南的敏感率为78.8%和90.6%,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亚安培南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达77.2%和91.3%。结论:化脓性胆管炎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头孢他啶和亚安培南可作为治疗化脓性胆管炎的首选用药;及早内镜下鼻胆管引流可以减少抗茼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

    作者:周平红;姚礼庆;张轶群;秦新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脾切除治疗101例儿童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脾切除对治疗儿童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和远期疗效分析。方法:分析101例儿童晚期血吸虫病行脾切除术后的生存情况。结果:生存88例,死亡13倒。结论:脾切除是治疗儿童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青;章锦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防止食管胃(肠)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的临床研究

    目的:报告29例防止食管胃(肠)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的临床研究。方法:常规方法行食管、贲门癌切除,采用食管成形、插入胃(肠)腔、胃(肠)包套吻合方法。结果:29例无1例吻合口瘘及反流,只发生1例吻合口狭窄经扩张治愈。结论:成形、插入、包套食管胃(肠)吻合术,有效地防止了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的发生,适应于各段食管癌、贲门癌及老年营养情况差的病人,亦适应结肠代食管的吻合手术。

    作者:张先家;喻驰龙;程端;黎明;何峻;李步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氟尿嘧啶对大鼠小肠的损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对大鼠小肠的损伤作用。方法:通过胃管连续2d给予大鼠氟尿嘧啶125mk/kg·d,观察给药后第1天~第7天大鼠每日饮食量的变化,给药前和给药后的第8天分别称大鼠体重,给药后第8天测定门静脉血流量及门静脉压、分析小肠形态学变化、观察小肠对色氨酸吸收能力,测定动脉血谷氨酰胺的浓度。结果:给药后第1天~第7天大鼠饮食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尤其是第2天~第4天为严重,第8天大鼠体重下降,小肠结构有明显损伤,门静脉血流量减少,门静脉压下降,小肠对色氨酸的吸收及动脉血谷氨酰胺浓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氟尿嘧啶可导致大鼠小肠结构和功能的明显障碍。

    作者:董红林;杨晶;吴定标;徐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选择性动脉造影及血D—Dimer检查对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65~1999年39例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39例病人中7例早期通过肠系膜上动脉或腹主动脉造影确诊,5例检测血D—Dimer明显高于正常范围而考虑到本病。经应用抗凝、溶栓、扩血管等药物后12例病人中8例治愈,避免了手术,有效率达75%。4例无明显好转而手术治疗。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和给药是早期诊断、治疗有价值的方法,血D—Dimer是实验室检查血栓形成的敏感指标。及早应用抗凝、溶栓和罂粟碱等药物是避免手术治疗和预防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冲;房学东;吕国庆;何尔斯泰;李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用理性认识来整理感性材料——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初探

    写论文是总结交流科研成果的方法之一。它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决定性步骤,是用理性认识来整理感性材料,从感性材料中发现和总结科学规律的科学过程。它不同于工作总结,必须在研究工作中有了新的发现,如新理论观点和新的技术方法等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有时为了别人查阅和借鉴,科研工作中有意义的阴性结果也可报导。不论是交流推广成果或阴性结果载人文献档案,都要经受别人的重复和历史的考验。因此必须目的明确,认真严肃,实事求是,不可沽名钓誉,粗制滥作,更不可剽窃。

    作者:曾文军;唐小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透患者透析前后外周血超氧化物岐化酶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外周血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探讨血液透析疗法对SOD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SOD活性以比较血液透析前后SOD精浆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血浆SOD浓度分别为(285.31±68.41)u/ml与(196.53±45.42)u/ml(P<0.05),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前后血浆SOD浓度分别为(196.53±42.42)u/ml与(293.76±61.61)u/ml(P<0.05)。结论:血液透析法可激活体内氧自由基清除剂活性,消除体内过多氧自由基,达到延缓肾衰的治疗目的。

    作者:杨京芝;付君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对临床各科多种疾病进行血浆置换。结果:98例中显效26例(26.5%),有效50例(51%),总有效率77.5%。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简单而安全的有效治疗方法,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确保其安全和治疗效果。

    作者:童环祥;李碧娟;王智纯;舒向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计划性中止10~16周妊娠的可行性探讨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49d妊娠,在门诊已被广泛应用,它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妇女的欢迎。本文对10~16周妊娠药物流产的计划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作者:钟波;符亚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无环鸟苷加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50例

    我们应用无环鸟苷加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具有典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3~70岁,病程2~8d。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病情相似,在年龄、性别、病程、皮疹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林兰英;朱希聪;叶冬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应用国产特尔立(rhGM—CSF)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特尔立(rhGM—CSF)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下降至3.5×109/L后即皮下注射rhGM—CSF,每2~3d复查血象,白细胞升至4.0×109/L以上即停药。结果:45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应用rhGM-CSF的总有效率为100%(45/45)。给药后白细胞平均值较给药前明显升高(P<0.01)。66.7%(30/45)的患者给药3d后即回升至正常,平均回升时间3.88d。对血红蛋白、血小板影响不大(P>0.05)。副作用轻微。结论:国产rhGM—CSF有效、安全、价廉,值得推荐。

    作者:何流;张宏星;巨爱平;张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术后高血压82例报告

    本组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治疗术后高血压82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82例均符合1999 WHO/ISH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男58例,女24例,年龄26~84岁。术前元高血压者33例,有高血压病史49例,本组急诊手术25例,择期手术57例,3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术前均血压测量,手术常规血压监测,术后12~24h血压升高46例,24~48h 26例,>48h 10例。

    作者:祝京兰;吴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速步行试验与活动平板试验初步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运动试验-加速步行试验。方法:选择一组老年冠心痛患者自身对照进行加速步行试验和活动平板试验。结果:加速步行试验退出率明显低于活动平板试验(P<0.05),两试验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加速步行试验可达到目标心率。结论:加速步行试验安全、可行,可用于老年人冠心病诊断。

    作者:王小清;谢景超;蹇在金;赵水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例

    目的:应用血管移植手段改善狭窄的冠状动脉远端的心肌缺血。方法:对20例病人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及内乳动脉作为移植血管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大隐静脉桥45根,内乳动脉桥15根。术中注意心肌保护及术后注意监护治疗。结果:18例病人手术成功,术后病人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改善。2例死亡,与心肌未完全血管化有关。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痛的主要方法之一,成功的关键是心肌完全血管化,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术后监护

    作者:彭品贤;梁建辉;林清文;蔡平;张本固;谢远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状况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癌细胞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181例,癌旁组织66例bFGF表达状况。结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bRGF阳性率分别为95.58%和62.12%,两者差异显著(P<0.005);(+)的阳性率分别为48.55%和63.41%;(++)分别为41.62%和36.59%(+++)分别为9.83%和0%。(+)和(++)的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显著(P<0.025)。乳头状腺癌bFGF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显著低于低分化癌,腺癌和粘液腺癌(P<0.05)。癌细胞转移组和无转移组bGF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阳性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各种癌组织表达bFGF高于癌旁组织,分化较差的癌细胞高于分化较好的癌细胞;癌转移组表达bFGF(+++)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bFGF与癌发生发展和转移有着内在联系。

    作者:陈江;祝金泉;黄德强;张焜和;谢勇;王崇文;向军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癌根治术后胃麻痹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麻痹发生的主要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3~1999年行胃癌根治术后1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胃麻痹9例,发生率为5.4%,较国内一般报道为高,所有病人均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胃麻痹是胃癌根治术后整个消化系统内环境受到干扰的一种功能性改变,主要是由于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及近端空肠产生的逆向电势占优势,经保守治疗可治愈。胃镜检查对治疗胃麻痹有价值。

    作者:许文斌;孔迪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舌癌中Langerhans细胞的图像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Langerhans细胞学与舌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对30例人类舌癌标本中正常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ATP酶阳性的Langerhans细胞进行了数量及形态定量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各期中Langerhans细胞的数量不同,不典型增生中少(P<0.05),早期浸润癌数量明显增多(P<0.05)。图像分析发现病变各期Langerhans细胞的面密度、体密度、形态因子均较正常上皮中有明显改变(P<0.05),但与表面基本相同(P>0.05)。结论:Langerhans细胞数量和形态改变可能与人类舌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郭新程;颜学德;陈良健;杨浩;沈子华;徐锡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