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伟
目的 研究托烷司琼预防芬太尼术后病人静脉镇痛中所致的恶心呕吐.方法 50例ASA1-2的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芬太尼1mg+托烷司琼5mg.对照组芬太尼1mg.观察术后24h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恶心发生率4% (1/25),呕吐发生率为0;对照组恶心发生率12% (3/25),呕吐发生率8% (2/2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烷司琼通过镇痛泵静脉途径给药预防芬太尼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效果显著.
作者:朱燕虹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临补室护士工作中的自身风险因素,采用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对80例护士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 100%的护士认为面临职业危害因素,其中有70.13%的护士受到生物性健康危害.47.77%的护士在工作中受到物理性健康危害,60%化学性健康危害,95%的护士受到过职业的心理社会危害.结论 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身意识培养,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职业防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在工作中合理应用安全防护技能,减少交叉感染,维护自身健康.
作者:陈平;童雪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配合针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许开;苏国栋;李秋娥;刘宪红;武进华;李冬云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中采用温生理盐水(34℃)冲洗手术区域对术后围手术期减少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将100例面肌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两组均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mvd)手术治疗,术中温生理盐水组(34℃)患者采用温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区域,冷生理盐水组(10℃)采用冷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区域,比较术后不同时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温生理盐水组(34℃)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冷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 面肌痉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中采用温生理盐水(34℃)冲洗手术区域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谈婉宙;蔡蔚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对规范手术室精密贵重仪器的管理,提高各类仪器使用效率以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方法 归纳总结六西格玛的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并将其代入手术室精密贵重仪器的管理中.结果 六西格玛的管理模式对手术室精密贵重仪器的管理有促进作用.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的管理模式能加强精密贵重仪器的优化管理,同时也是完成各项手术配合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萍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儿童甲沟化脓指甲拔除后应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辅料处理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因外伤及感染导致指甲拔除的儿童,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拔除指甲后应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辅料覆盖创面,对照组应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分别于拔除指甲后第2天,第4天,及第6天对创面进行对照评估.结果 应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辅料的患儿创面粘连,渗血情况明显好于应用凡士林纱布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亦有缩短.结论 儿童脓性甲沟炎指甲拔除后应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辅料不仅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而且能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吴燕;单志英;沈涤华;芮鸿美;崔志宏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成功完成手术,2例因术中操作困难中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术后第2天出现声音嘶哑,1个月后发音恢复正常;本组患者均未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四肢麻木及抽搐等并发症;术后常规口服左甲状腺素片,随访2~28个月,平均17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区域淋巴结转移、胸前壁皮下“隧道”种植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 对低危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施行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美容效果满意.
作者:张好云;王红鲜;陶霖玉;齐柯;冯铎;陈天文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畸胎瘤是婴儿常见的实体肿瘤,骶尾部是畸胎瘤常见的发病部位,发病率中女性多于男性,新生儿畸胎瘤90%以上为良性肿瘤,随年龄的增长肿瘤恶变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所以,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1].骶尾部毗邻会阴部,易造成大小便污染,所以围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18例婴儿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经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寿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所有符合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21例,分为A组(血液灌流组)和B组(非血液灌流组),B组按常规予积极洗胃、导泻、催吐,并予阿托品及解磷定治疗.A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72h内患者血浆胆碱脂酶活性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昏迷时间、阿托品总用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在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后24、48和72h,胆碱脂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水平(P<0.05或P<0.01);B组同时点胆碱脂酶活性均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A组血液灌流后72h内TNF-α,IL-6和IL-10的水平较血液灌流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B组同时期的数值(P<0.01).结论 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不仅可以吸附有机磷农药,还可以清除炎症因子,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袁慧忠;曹炎生;刘情操;刘涛;胡爱霞 刊期: 2012年第z1期
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死亡率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影响生活质量.据文献报道,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病死亡的首要原因.本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老年肺炎67例,笔者通过67例病例临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探讨老年肺炎诊治方法,以提高老年肺炎诊治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收治老年肺炎患者67例.其中,男46例,女21例,年龄60 ~ 86(中位年龄68)岁.67例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6例,高血压病7例,肿瘤5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10例,心功能不全8例,脑血管后遗症6例,慢性肾功不全5例,前列腺增生2例.67例患者中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合并症.
作者:王双武;王文豹;赵保平;张晓宁 刊期: 2012年第z1期
随着儿科学的发展,新生儿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特别是卫生医学的出现,使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新生儿医院获得性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医学问题,引起了医务工作者广泛的重视.本院自2009年3月至201 1年10月,通过对新生儿病室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预防与控制,减低了感染风险,有效的控制了感染的发生.1 新生儿的易感因素1.1新生儿脱离母体后,从清洁的内环境来到复杂的外环境,失去了母体的保护,要经历许多生理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呼吸、循环、消化、代谢、免疫等功能的变化,在这个时期,新生儿对感染性疾病具有易感性,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作者:张晖;王宝柱;谭瑞琴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11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同时做好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11例均手术成功.无一感染病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护士在围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相应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任芳;段淑琰;贾晓燕;宁晓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e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和部分脾栓塞术(PaniM splenicembolization,PSE)后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52例均为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TIPS术后一周再行PSE术.术后监测肝功能及血象变化,两周左右行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结果 52例患者行TIPS和PSE术治疗后,血象及肝功能恢复正常,于两周左右行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5例中转开腹手术,患者均治愈出院.与以往同类患者相比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下降,且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结论 TIPS和PSE术联合腹腔镜脾切除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微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军;蒋巍;曾德刚;王维;黄成凤;王达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陈元膏膏摩结合熏蒸疗法治疗肘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收集除关节骨折病变外的肘关节强直患者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30 ~ 63岁.采用分型定位膏摩及熏蒸疗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次数10~35次.治疗优12例,良21例,可8例,差6例,总有效率87.23%.结论 肘关节强直通过分型定位膏摩及熏蒸疗法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许旭杰;付建明;顾旭东;姚欣劼;姚国强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持续输注用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已确诊的结肠多发性息肉患者60例,术前ASA分级Ⅰ~Ⅱ级,采用芬太尼0.001~0.015mg/kg用生理盐水启释5倍1min内静脉注射,5min后丙泊酚1~1.5mg/kg缓慢静脉注射;麻醉维持:丙泊酚80 ~ 150mg/h,术中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给药量.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术中及术后记录和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自述术中无知晓,无痛苦.各时间段中仅在麻醉诱导后动脉血压、心率有波动(P<0.05),其余时间段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 丙泊酚持续输注用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高国峰;王海涛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冠心病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2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进行DSCT和ICA检查(两者检查间时<3个月),以ICA为金标准,对DSCT阳性结果进行对比,对冠心病患者检查中有胸闷、胸痛者进行护理和处理,比较干预后患者完成情况.结果 220例患者顺利完成扫描,获得心脏血管满意图像.220例患者DSCT查出阳性结果179例(81.4%),阴性者41例(18.6%).179例阳性者中174例发生胸闷、胸痛,经卧床休息、吸氧、口服硝酸甘油等处理和护理后,169例患者症状缓解,其缓解率为97.1%,179例阳性者经I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175例,45例为阴性结果.45例无冠状动脉狭窄者中11例发生胸闷、胸痛,经卧床休息、吸氧、口服硝酸甘油等处理和护理后,其中2例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DSCT及ICA检查前进行心理干预、宣教及护理处理,其能顺利完成扫描检查,获得心脏血管满意图像.
作者:韩雅琴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评价MR胃癌术前NM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30例胃癌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0 ~ 69岁,平均60岁.根据其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术前NM分期.结果 MR针对N0期诊断的准确率为73.3%,特异度为85%,灵敏度为50%;对N1期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分别为63.3%、66.7%和73.3%;对N2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6.7%,特异度为95.8%,灵敏度为50%.MR针对M0期诊断的准确率为96.7%,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6.4%;M1期诊断的准确率为96.7%,特异度为96.4%,灵敏度为100%.经统计分析表明,MR对胃癌N0和N2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N1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照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表明,MR方法对胃癌术前N0、N2分期以及M分期判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种判断方法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霍现英;袁矿生;杨杰;路丽华;翟晓;柯晓宁;许素彦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消癌平联合奥曲肽对鼠H22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寻找佳抑瘤浓度,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消癌平低、中、高剂量组,奥曲肽组,消癌平低、中、高剂量分别联合奥曲肽组,计算各瘤体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腹腔注射给药14d,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外周血中CD3+ NK1.1-T细胞,CD3-NK1.1+NK细胞,CD3+ NK1.1+NKT细胞的比例.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用药组对H22肝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组的抑瘤作用优于单药组,以高剂量消癌平联合奥曲肽的作用好.荷瘤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药物干预后各组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比例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以高剂量消癌平联合奥曲肽组增强为明显.且联合用药组与奥曲肽组、相应剂量的消癌平单药组相比,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 高剂量消癌平联合奥曲肽为抑瘤的佳药效浓度,其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可能与改善荷瘤小鼠机体的免疫状态,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有关.
作者:贾军梅;赵和平;王书敏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索自攻自断螺纹钉加光敏树脂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88颗牙体缺损为治疗组,以自攻自断螺纹钉加光敏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并跟踪随访2年.结果 1年后治疗组总优秀率达91.76%,总有效率达97.65%;2年后治疗组总优秀率达87.50%,总有效率达96.25%.结论 螺纹钉固位法修复牙体缺损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兰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针对原因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方法 选择22例有瓣膜置换同期行冲洗式射频消融,分析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情况及原因.结果 术后8例为结性心律,4例为房颤心律,1例发生室速.经治疗后19例转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6.4%.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总结术后心律失常发生原因改进后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于长江;尚玉强;王金华 刊期: 2012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