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m-CSF、IL-4联合诱导树突细胞对大鼠肝癌微环境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

隋洪涛;张彩华;冯兴荣;宋文军;霍磊;蔡骏;蔡进;李可可

关键词:树突细胞, GM-CSF, IL-4, 肝癌, 微环境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联合诱导制造的树突细胞(DC)疫苗对大鼠肝癌微环境下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为将来临床制备高效的肿瘤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血液中提取单核细胞,利用Gm-CSF、IL-4联合诱导分化为DC,在第3、5、8天时测细胞,成功诱导成熟DC后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7 d,分别在第0、3、5、7天时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同时将DC负载肿瘤抗原,制备DC疫苗.采用饮用二乙基亚硝水溶液的方法制造肝癌荷瘤大鼠模型30例,分为模型对照组与DC疫苗组.每组各15只,DC疫苗组分别于造模后第2、5、8周的周一、三、五、七皮下多点注射DC疫苗,模型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一次注射的3周后处死大鼠,对比两组大鼠肝癌结节数以及肝癌组织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诱导第8天,CD1a、CD80、CD83、CD86及HLA-DR免疫表型达到表达高峰;诱导后DC细胞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DC疫苗后,荷瘤大鼠肝内癌结节数显著降低(P<0.05),肝癌组织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Gm-CSF联合IL-4可以成功诱导DC细胞,体外培养能降低CD4+CD25+Foxp3+Treg表达量,制备成DC疫苗可以降低大鼠肝癌微环境中Treg表达量,对癌结节有显著治疗作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按蚊吸血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有效阻止蚊虫的叮咬是预防蚊虫传播类疾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较系统地观察影响按蚊吸血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首先确定按蚊50%吸血率并作为评判按蚊吸血效率的标准;然后系统观察环境温度、时间周期、蚊龄、鼠龄以及疟原虫感染等因素对按蚊吸血效率的影响.结果 按蚊完成50%吸血率的时间为7.8 min,饥饿状态和早期蚊龄(2~8日蚊)是促进按蚊吸血的自身因素;相对低温(21℃)和夜间时段(20时~凌晨2时)是利于按蚊吸血的环境因素,幼鼠和疟原虫感染的小鼠是提高按蚊吸血的宿主因素,其中疟原虫、宿主的贫血和体温变化并非促进按蚊吸血的直接因素.结论 影响按蚊叮咬宿主的因素较为复杂,不但受按蚊饥饿状态、蚊龄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外界温度、时间节律、鼠龄及其感染状况的影响.这可为有效预防蚊虫叮咬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聂鼎仪;徐文岳;张健;朱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17年广州市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认知现状.方法 2017年7-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横断面调查法,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广州市各级医疗机构759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总体认知平均正确率为74.68%,其中医务人员对消毒与灭菌认知正确率低,仅为46.04%;不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知识总体认知正确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岁以上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总体认知正确率要显著高于30岁以下的医务人员;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认知正确率逐渐增高.结论 广州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年轻和低文化水平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相关培训.

    作者:赵正阳;张旭;罗雷;梁雪莹;刘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辅助生育与自然妊娠孕中期产前血清学筛查标记物中位数的结果分析

    目的 比较辅助生育受孕和自然受孕的孕妇孕中期产前血清学筛查各标记物中位数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间通过辅助生育技术受孕的单胎孕妇140例为辅助生育组,筛取同期孕周、年龄、体重相匹配的自然妊娠且为单胎的孕妇420例为自然妊娠组,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进行三联血清学筛查.结果 比较两组孕妇各孕周阶段的甲胎蛋白(AFP)和游离雌三醇(uE3)的中位数倍数(MoM)值均接近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在辅助生育组中的MoM值小于1,而自然妊娠组MoM值大于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助生育可能会引起各标记物中位数及MoM值的差异,建立此类人群的产前筛查指标的参考范围,引入适当的校准系数评估风险将有利于提高产前筛查的检出率.

    作者:孙茜;许遵鹏;苏洁玲;李东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12-2017年河源市麻疹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河源市2012-2017年麻疹血清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特点,及时发现易感人群和免疫接种薄弱人群,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麻疹监测病例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捕获法(ELISA)检测IgM抗体.结果 2012-2017年共检测麻疹标本524份,阳性285份,阳性率为54.39%.麻疹发病及检出高峰在2012-2014年,2015-2017年相对偏低;5个年龄组中,0~7月组阳性率高,为74.36%,8月~6岁组次之,为60.00%,其后依次是>22岁组(54.02%),7~14岁组(39.51%),15~22岁组阳性率低(16.27%),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33,P<0.05);132例无免疫史的阳性病例中,6岁以下占85.61%(113/132).结论 河源市近三年麻疹活跃度明显降低,但是感染风险仍然存在,应加强重点人群管理.

    作者:乐燕红;黄丰光;高淑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云南省保山市2007-2017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目的 分析保山市2007-2017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保山市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以及相关报表,收集保山市2007-2017年疟疾疫情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7年,按照现住址浏览,保山市共报告疟疾病例6469例,年平均发病率2.32/万.其中2007-2009年发病4220例,占总发病数的65.23%,2010-2017年发病2249例,占34.77%.病例分型以间日疟为主4820例,占病例总数74.51%,恶性疟1165例,占18.01%,三日疟4例,占0.06%.本地感染病例127例,占病例总数的1.96%,输入性病例6342例,占98.04%,自2013年之后,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发病高腾冲市,4392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67.89%,昌宁县低71例,占1.10%.发病高峰4-7月,发病数合计3828例,占总病例数59.17%,男性发病为主5875例,占发病总数的90.82%,农民为高风险人群,发病6166例,占总病例数的95.32%,20~44岁组青壮年发病为主,4879例,占75.42%.2007-2017年,全市医疗机构诊断报告疟疾病例6167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5545例,占89.91%.其中,综合医院报告1198例,占19.43%,疾控中心报告2727例,占44.22%,卫生院报告2190例,占35.51%,民营医院及其他报告52例,占0.84%.病例诊断后24 h内报告6096例,报告及时率98.85%.结论 保山市疟疾防治成效明显,尤其是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之后,疟疾发病大幅度下降,实现了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病例目标,但保山市与疟疾高发区缅甸毗邻,边境线长,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要进一步落实消除疟疾各项措施,加强监测和管理,落实1-3-7综合防治措施,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作者:杨和仙;李加全;王玉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RSV感染对学龄前喘息儿童细胞免疫及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学龄前喘息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对细胞免疫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157例学龄前喘息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RSV感染情况,以哮喘预测指数(API)和RSV感染分组,比较不同组研究对象T细胞亚群和呼出气一氧化氮差异.结果 RSV感染与喘息儿童的性别及年龄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I阳性儿童RSV感染率明显高于API阴性儿童(64.0%vs.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感染对喘息儿童的CD3+无影响,感染RSV儿童的CD3+CD4+百分比显著低于未感染RSV儿童(P<0.05);API阳性的喘息儿童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FeNO水平高低与RSV感染相关(P<0.05);治疗后1个月,RSV感染组FeNO水平显著高于RSV未感染组[(23.26±5.60)vs.(20.83±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感染可影响学龄前喘息儿童体内细胞免疫,加重气道炎症,延长气道炎症的控制时间.

    作者:胡冬;陈曦;吴勇;陈刚;庄利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6984例呼吸道疾病患者9种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呼吸道患者感染9种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社区预防工作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2月本院的呼吸道疾病患者6984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联合检测9种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PIVS)1、2和3型.分析这几种病原体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和季节之间的关系.结果 6984例受检患者9种病原体IgM抗体总阳性率为26.33%(1839/6984);春季阳性率高,在20~40岁年龄组感染率高.9种病原体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MP(19.83%,1385/6984),IFB(2.85%,199/6984),PIVS(2.28%,159/6984),LP(0.62%,43/6984),RSV(0.37%,26/6984),ADV(0.23%,16/6984),CP(0.14%,10/6984),IFA(0.01%,1/6984),QFR无感染;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2.92%(204/6984);MP、IFB和PIVS三种病原体阳性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IVS和CP在20~40年龄组阳性率高,IFB在小于20岁组高.除CP、IFA和QFR外,其余几种病原体均呈现季节性差异(P均<0.05).结论 MP、IFB和PIVS为南京地区主要感染的病原体,其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和季节变化有关.

    作者:曾永静;严虹;王茜;王相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孕期尿失禁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孕妇尿失禁的流行现状及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3家三甲医院常规产检的孕妇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期尿失禁发生的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1036份,孕期尿失禁的患病率为36.9%(382/1036),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占74.9%(286/382),尿失禁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占95.0%(363/382),初产妇和经产妇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0,P<0.05);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阴道分娩、孕周较大、孕前体质指数超重、糖尿病、便秘是妊娠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论 孕期尿失禁发生率较高,医务工作者应针对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干预,提高孕期女性尿失禁的防治水平.

    作者:唐婷婷;黄芳英;蔡舒;曾志生;曾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Gm-CSF、IL-4联合诱导树突细胞对大鼠肝癌微环境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和探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联合诱导制造的树突细胞(DC)疫苗对大鼠肝癌微环境下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为将来临床制备高效的肿瘤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血液中提取单核细胞,利用Gm-CSF、IL-4联合诱导分化为DC,在第3、5、8天时测细胞,成功诱导成熟DC后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7 d,分别在第0、3、5、7天时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同时将DC负载肿瘤抗原,制备DC疫苗.采用饮用二乙基亚硝水溶液的方法制造肝癌荷瘤大鼠模型30例,分为模型对照组与DC疫苗组.每组各15只,DC疫苗组分别于造模后第2、5、8周的周一、三、五、七皮下多点注射DC疫苗,模型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一次注射的3周后处死大鼠,对比两组大鼠肝癌结节数以及肝癌组织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诱导第8天,CD1a、CD80、CD83、CD86及HLA-DR免疫表型达到表达高峰;诱导后DC细胞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DC疫苗后,荷瘤大鼠肝内癌结节数显著降低(P<0.05),肝癌组织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Gm-CSF联合IL-4可以成功诱导DC细胞,体外培养能降低CD4+CD25+Foxp3+Treg表达量,制备成DC疫苗可以降低大鼠肝癌微环境中Treg表达量,对癌结节有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隋洪涛;张彩华;冯兴荣;宋文军;霍磊;蔡骏;蔡进;李可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加味定喘汤联合抗痨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加味定喘汤联合抗痨治疗对重症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肺科医院结核科收治的84例重症肺结核患者,收集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痨治疗,病例组同时给予加味定喘汤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的结核杆菌转阴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 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CRP、IL-6、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的血清TNF-α、CRP、IL-6、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气促、发热、咳嗽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的气促、发热、咳嗽积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达到临床控制54.76%、显效30.95%、有效14.29%,对照组临床控制35.71%、显效33.33%、有效28.57%、无效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痰菌转阴率64.29%(27/42)、对照组痰菌转阴率52.38%(22/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4,P>0.05).结论 加味定喘汤联合抗痨治疗能改善重症肺结核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及临床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龚惠莉;陈晨;陈振中;袁晓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原发性高脂血症人群血浆胆汁酸分布特点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脂血症人群与健康人群的血浆中9种主要胆汁酸的分布差异.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别测定广州地区2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人群和20例健康人群的血浆中9种胆汁酸,并对两组人群血浆胆汁酸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研究对象血浆中的胆酸(CA)、甘氨胆酸(G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和牛磺脱氧胆酸(TDCA)不符合正态分布,熊去氧胆酸(UDCA)、甘氨熊去氧胆酸(GUDCA)、鹅脱氧胆酸(CDCA)和脱氧胆酸(DCA)符合正态分布.同一组别,不同个体之间的同一种胆汁酸含量存在差异,浓度分布范围较宽;同一个体不同种类胆汁酸的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两组研究对象胆汁酸的浓度水平存在差异,原发性高脂血症组的UDCA、GUDCA、CDCA、GCDCA的均值都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仅有DCA的浓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其他胆汁酸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脂血症人群血浆中DCA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作者:李维;林良鑫;赵蓓蓓;林士茵;高咏璇;霍志婷;何巧怡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T细胞、CD4+T细胞与转移复发性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关系

    目的 探讨转移复发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及其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减少与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mPFS)及中位总生存(mOS)间的关系.方法 133例转移复发性三阴乳腺癌患者一线化疗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数目.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探讨T细胞及其亚群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转移复发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mPFS、mOS长短与外周血中T细胞及CD4+T细胞数量相关(P<0.05);mPFS、mOS长短与CD8+T变化无关(P>0.05).结论 转移复发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数量和CD4+T数量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段博识;李晓睿;梁颖;郭燕陶;张秀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细粒棘球蚴感染患者中负性分子Tim-3与TGF-β/Smads的表达特点

    目的 研究细粒棘球蚴感染患者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通路相关分子mRNA表达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其与Eg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6例Eg感染患者(CE组)和40例健康对照者(HC组)外周血中Tim-3、TGF-β、Smad3、Smad7、Foxp3 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E组和HC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 与HC组相比,CE组Tim-3、Foxp3 mRN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TGF-β、Smad3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Smad7 mRNA水平却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Tim-3与Foxp3、IL-10、Smad3均呈正相关(r=0.539、0.361、0.677,P=0.001、0.030、0.000),与Smad7呈负相关(r=-0.446,P=0.006).结论 Eg感染过程中Tim-3诱导负性调控机制可能与TGF-β/Smads通路共同影响Treg细胞转录因子Foxp3和IL-10的产生而发挥作用.

    作者:王玲玲;庞楠楠;张峰波;赵骁;安梦婷;马海梅;丁剑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分析

    目的 建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PCR检测方法 .方法采用DNeasy组织提取试剂盒提取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DNA,根据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合成1对特异性CS1/CS2引物,对模板DNA进行PCR扩增.预试验后优化反应条件,评估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用消化镜检法和PCR法同时检测2015-2016年上海市4区121件淡水鱼样本并比较结果 .结果该方法检测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麦穗鱼的DNA为阳性,其余对照均为阴性;检测按1:10倍比稀释阳性样本的灵敏度达到fg水平.应用于上海市4区121件淡水鱼样本中华支睾吸虫囊蚴检测,消化镜检法检出阳性3件,阳性率2.48%;PCR法检出5件(包含消化法检出的3件),阳性率为4.13%,两法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05).结论 PCR法检测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具有简便快速且特异性敏感性高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真瑜;江莉;张耀光;何艳燕;马晓疆;朱倩;蔡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SAP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复苏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中医院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观察组,30例)和单纯液体复苏组(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内压、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部体征消失时间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和腹内压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和腹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部体征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降低腹内高压的发生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李江利;龚冠闻;张传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山市三种职业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调查分析

    目的 比较中山市三种职业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的情况.方法 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中山市建筑工人、企业工人、餐饮宾馆服务从业人员三种职业从业人员各220人进行调查,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三种职业流动人口共调查660人,男性占57.87%(382/660),平均年龄(32.43±10.63)岁.建筑工人、企业工人和餐饮宾馆服务从业人员听说过艾滋病的比例分别为94.55%(208/220)、95.00%(209/220)、95.45%(210/220).三种职业流动人口通过电视获得艾滋病知识的比例[33.18%(73/220)、38.18%(84/220)、51.36%(113/220)]均高于其他途径,建筑工人、企业工人和餐饮宾馆服务从业人员的艾滋病知晓率分别为23.18%(51/220)、34.09%(75/220)、35.00%(77/220),不同职业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936,P>0.05).对艾滋病感染者持无歧视态度的比例分别为5.00%(11/220)、7.27%(16/220)、10.45%(23/220),不同职业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17,P>0.05).三种职业近一次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19,P<0.05),建筑工人的低,为21.80%(29/133);餐饮宾馆服务从业人员的高,为50.00%(63/126).三种职业流动人口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肛交行为、吸毒的比例以及发生高危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职业接受艾滋病检测服务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筑工人接受检测前咨询的比例高(100%),企业工人知晓检测机构的比例(25.45%)以及近一年接受过HIV检测的比例(7.27%)高.结论 中山市三种职业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覆盖率和干预服务利用率低,干预效果不理想,应根据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的特点持续开展艾滋病干预.

    作者:陈楚莹;王曼;来学惠;舒波;李晓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更昔洛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咽痛、疱疹、发热情况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咽痛、疱疹、发热等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A、IgM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

    作者:李存桂;邹德颖;杨浩;姚彦莉;陈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miR-145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 研究miR-145对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子宫颈癌细胞和正常宫颈上皮细胞,检测细胞中miR-145表达水平;将SiHa细胞分为miR-145过表达(mimics)组和阴性对照(NC)组,转染48 h后,CK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应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145的靶基因并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蛋白免疫印记(WB)检测miR-145过表达对肌球蛋白Ⅵ(MY06)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iHa、Hela、MS751人子宫颈癌细胞中miR-145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145 mimics后,SiHa细胞中miR-145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NC组比较,mimics组SiHa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显示MY06是miR-145潜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二者存在靶向关系.WB结果显示miR-145过表达后,MY0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 miR-145能通过下调MY06表达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作者:贺晶;孙延霞;鲍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易感及预后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易感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 研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293例住院患者中符合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SBP组与非SBP组的易感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29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发生SBP者136例,占46.4%.单因素分析显示SBP病史、白蛋白(ALB)、血Na+、总胆红素(TBIL)、降钙素原(PCT)、凝血酶原时间(PT)、肌酐(Cr)、Child-Pugh评分和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是诱发SBP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BP死亡组进行的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重叠感染是导致死亡常见原因,而上消化道出血、血清ALB、血Na+、肝肾综合征是对预后有显著性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BP的发生和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适当处理以改善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序友;杨绮红;叶国荣;舒建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配偶间HIV传播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经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而家庭内配偶间经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进一步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配偶间HIV传播的研究方法 、传播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降低配偶间HIV传播的干预策略.

    作者:陈坚;廖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