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双抗治疗后血栓弹力图监测

杨昊翔;尹立勇;于丹军;崔志杰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双抗治疗, 血栓弹力图, 监测
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双抗治疗中对疗效评估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抗治疗,根据治疗结束后1月疗效情况分为预后优良组(n=38)和不良组(n=32),分析两组年龄、性别、治疗1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凝血指标及TEG相关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栓大振幅(MA)、α角]差异,并进行多因素分析,观察TEG指标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并将其纳入ROC曲线模型观察其预测双抗治疗后疗效的可行性.结果 治疗1 d时R和K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R及MA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指标R和K与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性(r=-0.9659、-0.8319),MA和α角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r=0.7993、0.95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治疗1周时R和MA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和0.869.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双抗治疗后早期监测血栓弹力图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佐辛不同给药时间对七氟醚复合麻醉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佐辛不同给药时间对七氟醚复合麻醉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n=30):A组麻醉前诱导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麻醉结束前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 mL;B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麻醉结束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C组麻醉诱导及结束时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 mL.观察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气管拔管时)及T4(手术结束后10 min)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术后t0(拔管时)、t1(拔管后15 min)、t2(拔管后30 mim)视觉模拟评分(VAS);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及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记录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结果 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T3、T4时点MAP、HR均较A、B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T3的MAP、HR较A组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各时点VAS、SAS评分低于C组,A组t0及t1时VAS、SAS评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 mg/kg地佐辛诱导期给药用于七氟醚复合麻醉患者,可安全有效地降低术后烦躁发生率.

    作者:张熙;王东伟;张娟;王旭东;谢桂玲;王玉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IDH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受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人正常肺组织、未经化疗和多次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IDH1的蛋白表达;构建稳定下调IDH1表达的肺癌细胞株A549,MTT法检测该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和紫杉醇的敏感性.结果 在经多次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DH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三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shRNA构建稳定下调IDH1的细胞株,MTT显示A549细胞中下调IDH1表达后,顺铂和紫杉醇对其抑制能力增强,使得细胞对顺铂和紫杉醇敏感性升高.结论 IDH1在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中起重要作用,其高表达可能导致肺癌对化疗耐受及差预后.

    作者:许俊;邓远;范国华;倪正义;周密;许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013-2016年广州市黄埔区综合性三甲医院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2013-2016年广州黄埔区血培养分离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2013-2016年广州市黄埔区三家综合性三甲医院血培养标本分离菌采用Bact/Alert 3 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及MicroScan WalkAway 96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按CLSI 2016年版标准判断结果,数据采用软件WHONET 5.6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共送检8145份血培养标本,共获得分离菌80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2.24%,革兰阳性菌占47.76%.居前四位的分离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6.00%、17.66%、13.68%、9.08%.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别占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6.56%和43.84%,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1.5%~10%,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2.6%~4.0%.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20.0%~38.1%,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29.4%~38.9%.结论 血培养分离菌革兰阴性菌分离率高于革兰阳性菌,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仍严重,尤其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尽可能缓解细菌耐药率的上升.

    作者:蔡小华;李晖婷;吴林丽;朱柏珍;李晓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015年北京市门头沟区肠道门诊腹泻病例分析

    目的 了解2015年北京市门头沟区肠道门诊腹泻病例发病特征,为腹泻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选取2015年门头沟区肠道门诊的腹泻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腹泻疾病谱中胃肠功能紊乱比例高,占48.44%;其次为腹泻待查,占30.59%;再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占9.57%.发病率居前3位地区依次为大峪办事处、永定镇和龙泉镇;病例主要集中在20~29、0~9和30~39、50~59岁组;职业以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散居儿童发病为主,流行高峰集中在5-8月.可疑危险食品是熟食冷荤、凉拌菜、水果蔬菜.可疑进食地点是家里、小餐馆、流动摊贩和路边摊位.病原学检测细菌检出率为9.58%,其中肠致泻性大肠杆菌占43.75%、沙门菌占31.25%、副溶血性弧菌占25.00%.病毒检出率为26.45%,其中轮状病毒占12.50%;诺如病毒占87.50%.结论 每年5-8月份,该区应加强高发地区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散居儿童的腹泻疾病防控工作,并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李龙建;吕秋艳;刘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噬与寄生性原虫

    自噬是一种十分保守且普遍存在真核细胞内的通过溶酶体降解受损蛋白质、受损细胞器或病原微生物的过程.随着对自噬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自噬也存在于寄生性原虫中并在其生长、发育、繁殖及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多数寄生性原虫有复杂生活史,且在不同宿主内生长代谢过程不同,因此,自噬在不同寄生性原虫不同发育阶段起不同作用.此外,原虫感染过程中,宿主细胞自噬对寄生虫的存活或死亡起不同作用.目前,自噬对寄生性原虫的具体作用机制所知甚少,系统研究自噬在寄生性原虫生存繁殖中的作用并由此寻找开发抗寄生性原虫药物的作用靶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自噬与寄生性原虫关系的研究,总结自噬在不同寄生性原虫中的作用,并阐述了自噬与寄生性原虫相互关系的意义及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林锦娜;张梦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DOTS策略下广东省2010-2013年结核病防治效果

    目的 分析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OTS)策略下广东省结核病防治现状.方法 收集2010-2013年广东省肺结核患者的登记情况、治愈情况等资料,增加相关追踪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3年较2010年下降19.7%;新涂阳患者发现率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3年较2010年下降了10.7%;转诊患者2013年的总体到位率为91.2%,较2010年的81.1%有所上升,上升幅度为12.4%;全省、粤东、粤西初治涂阳治愈率、复治涂阳治愈率均维持在90%左右.结论 广东省结核病防治工作达到《广东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要求,但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地区上防治工作有差异,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及时发现DOTS策略下的新问题并进行调整.

    作者:陈俊虎;刘志昌;张贤昌;廖玉宜;陈思东;王辉;汪保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肥胖症合并哮喘急性期儿童血液指标和炎性因子变化

    目的 探讨肥胖症合并哮喘急性期儿童血液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肥胖症合并哮喘急性期儿童42例作为肥胖哮喘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44例作为哮喘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儿童40例作为正常组,对比三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糖膜蛋白CD62p]、凝血指标[抗凝血酶(A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6、IL-10)]水平.结果 肥胖哮喘组的PLT、CD62p指标均显著高于哮喘组和正常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DW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哮喘组的Fbg、D-D以及TT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T水平低于哮喘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哮喘组炎性因子IL-4、IL-6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症合并哮喘急性期儿童血液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异常.

    作者:田锋;戴银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HPV亚型对喉磷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亚型与喉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喉鳞状细胞癌39例,癌前病变48例(包括声带白斑22例和喉乳头状瘤26例)患者的组织标本石蜡切片,以38例声带息肉组织为对照组,采用PCR基因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DNA芯片技术,检测样本中HPV DNA表达及分型.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组HPV感染率高于声带白斑组和对照组,喉乳头状瘤组HPV感染率高于喉鳞状细胞组、声带白斑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鳞状细胞癌HPV阳性患者其高危亚型HPV16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喉乳头状瘤,其低危亚型HPV6型发生率显著低于喉乳头状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PV33型和HPV11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和喉乳头状瘤组男性和女性HPV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喉乳头状瘤患者HPV感染率(73.33%)高于男性喉鳞状细胞癌患者(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喉乳头状瘤患者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与喉鳞状细胞癌和癌前病变显著相关,检测HPV亚型分布对喉癌的针对性防治及特定疫苗研发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闵小玲;刘晓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融合互联网的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联动平台的建立

    目的 建立融合互联网的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信息化平台,保障联防联控疫情信息及时规范流转.方法 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以Java企业级应用作为开发集成环境,Eclipse为程序开发工具,甲骨文11g为中央数据库,ApacheTomcat为应用服务器.使用Spring模型-视图-控制三层架构+Hibernate、Spring安全和ApacheShiro框架进行开发、用户及权限管理.通过专用Web服务接口对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进行加密数据存储、共享交换,并通过微信开发程序包括手机定位接口实现位置服务跟踪功能,同时集成百度地图实现自动定位功能.结果 该平台支持联防联控成员单位帐号登录使用,包括咨询公告、疫区来穗人员健康随访和传染病应急处置3个子系统,其中传染病应急处置子系统涵盖新发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症、埃博拉出血热、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重点传染病(人感染禽流感和登革热)、蚊媒举报、其他传染病等4个模块;蚊媒举报模块具备微信公众号举报卫生环境黑点以及百度地图展示蚊媒风险区域的功能;其他传染病模块可任意扩展搭建成其他新发或重大传染病处置模块.平台还支持国家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南方航空公司乘客信息等导入功能.结论 该平台的应用保障了疫情信息在联防联控单位之间及时流转和规范采集,为我市重大新发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高效运行打下基础.

    作者:谢朝军;袁俊;陈宗遒;李晓宁;陆剑云;丁海元;杨智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志贺菌PFGE分型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2015年昌平区志贺菌耐药状况及脉冲肠凝胶电泳(PFGE)特征.方法 药敏实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K-B纸片法进行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PFGE实验参照PulseNet脉冲场凝胶电泳实验方法.结果 药敏结果显示,志贺菌对氨苄西林、萘啶酸、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类抗生素完全耐药,大部分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烯类抗生素耐药或处于耐药和敏感之间.耐药谱分析显示,大部分志贺菌同时耐受抗生素种类为4~5类.PFGE分析发现,27株志贺菌具有13种PFGE带型,可分为A、B 2个聚类群,25株宋内志贺菌属于B群且菌株之间的相似系数为92%~100%.结论 昌平区引起腹泻的志贺菌可能来源于亲缘关系很近的克隆系且多重耐药严重.

    作者:闫革彬;舒高林;彭华;闻艳红;徐代庆;吴杨;李东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啶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啶在宫腔镜手术患者中镇痛效果、Narcotrend指数(NTI)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宫腔镜手术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观察组患者给予羟考酮0.1 mg/kg、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丙泊酚2 mg/(kg·h)进行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NTI的变化、心率(HR)的变化进行评价,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0 min、术后1 h、术后2 h VAS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率为92.86%,对照组镇痛满意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前与用药后5、10、15 min时NT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用药后5、10、15 min时候的NT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患者的心率有加快的趋势,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率在手术结束时(T 5)、手术后苏醒时(T 6)分别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啶的麻醉用药方式用于宫腔镜手术,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且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松涛;朱丽娇;周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降糖药物干预糖耐量异常患者疗效及经济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降糖药物对糖耐量异常(IGT)患者临床疗效、相关并发症及经济性的影响差异.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168例IGT患者分成阿卡波糖组(阿卡波糖50 mg/次,tid)、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250 mg/次,tid)和对照组(饮食、运动调节)各56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变化情况,分析其疗效、心脑血管事件及经济差异.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服糖后2 h血糖(2 hP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EFF)评估结果则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干预成本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阿卡波糖组治疗有效率与二甲双胍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日成本、治疗6个月成本及成本-效益比(C/E)均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随访2年间,三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示:二甲双胍组<阿卡波糖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在IGT的临床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其中二甲双胍经济性更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抑制效果更突出.

    作者:唐伟凡;梁裕聪;黄艳;吴岳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丙戊酸钠对人喉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对人喉癌Hep-2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分别用1、2、3、4、5 mmol/L的丙戊酸钠孵育人喉癌Hep-2细胞,经过不同时间(12、24、36、48、72 h)孵育后,利用MTT方法检测人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活性,利用RT-PCR方法检测3 mmol/L的丙戊酸钠处理人喉癌Hep-2细胞0、24、48、72 h后环氧化酶2(COX-2)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 丙戊酸钠对人喉癌Hep-2细胞生长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F值分别为10.621、21.196、32.945、42.864、60.236,P值均<0.01)和时间依赖性(F值分别为10.966、14.053、31.725、45.131、50.777,P值均<0.01);用3 mmol/L的丙戊酸钠处理人喉癌Hep-2细胞,检测发现随作用时间延长,COX-2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mRNA的表达量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戊酸钠对人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其作用机制为诱导COX-2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mRNA的表达下调.

    作者:周烈伟;罗宇鸿;赵玉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淀粉样蛋白A免疫荧光层析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血清淀粉样蛋白A免疫荧光层析定量测定方法,并对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以双抗体夹心法为基础,研制出血清淀粉样蛋白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检测其线性范围、灵敏度、精密度,评估其分析性能,并选取418例血清样本与同类试剂比对,评估临床应用性能.结果 血清淀粉样蛋白A免疫荧光层析定量测定试剂线性范围为5~200 mg/L,检测限为3 mg/L,批次内与批次间测值变异系数(CV)均<10%,测试的相对偏差<±5%;与同类试剂检测临床样本的总符合率为97.13%,Kappa值为0.937,相关系数为r=0.966(P<0.01),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血清淀粉样蛋白A免疫荧光层析试剂,操作简便,测值准确,各项分析性能指标均可满足要求,可广泛用于临床快速检测.

    作者:李启欣;梁指荣;汤永平;李之华;周剑青;张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ARDSp与ARDSexp临床特征的差异

    目的 研究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p)与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exp)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RDS患者共200例,其中ARDSp 116例,ARDSexp 84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慢性病史、入重症监护室原因等,危险重病学评分及患者化验指数,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肺源性组患者116例,其中肺部受到感染92例,肺部挫伤7例,溺水4例,误吸13例,肺部感染是肺源性组发病的主要因素;肺外源性组患者84例,其中脓毒症42例,休克8例,急性胰腺炎19例,神经源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输血关联性各5例,脓毒症是肺外源性组发病的主要因素.肺源性组和肺外源性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的评分分别为(18.31±6.68)和(18.49±5.99),肺部损伤评分分别为(2.68±0.49)和(2.47±0.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源性组和肺外源性组患者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平均值分别为(12.35±5.19)和(9.01±4.02)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45).肺源性患者和肺外源性患者在治疗期间死因大多是人体器官功能的衰竭,其中肺源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7.41%,肺外源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6.90%.结论 两组患者在扭转体内氧合方面肺外源性组使用PEEP的效果更好,同时ARDSexp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的几率也更低.

    作者:马和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AECOPD患者呼吸系统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系统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老年AECOPD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是否病毒感染,根据结果将患者分成阳性组(n=35)和阴性组(n=62),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呼吸系统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 97例患者中35例患者的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36.08%,鼻病毒hRV的检出率为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吸烟、呼吸衰竭和糖尿病是患者发生病毒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的胸痛发生情况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AECOPD患者的病毒检测率高的是hRV病毒,吸烟、呼吸衰竭和糖尿病使患者病毒感染的风险增加,但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作者:李涛;刘向群;刘景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广州地区艾滋病合并疑似结核人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广州地区艾滋病合并疑似结核感染人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252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将其分成三组:确诊结核组(n=24)、可疑结核组(n=70)、非结核组(n=158);应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水平;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试剂TSPOT.TB诊断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敏感性为56.38%,特异性为92.40%;在诊断HIV合并肺结核时,TSPOT.TB诊断的敏感性显著低于诊断HIV合并肺外结核(45.54%vs.71.80%,P=0.011),而特异性显著高于诊断HIV合并肺外结核(98.78%vs.84.21%,P=0.003);活动性结核组CD4+T细胞计数≥200/μL及<200/μL的患者中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0.0%和5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绘制TSPOT.TB试验对艾滋病合并疑似结核的诊断价值ROC曲线,曲体下面积为0.744(95%CI:0.676~0.812).结论 TSPOT.TB试验在广州地区艾滋病合并疑似结核感染人群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高鸣;李丽雅;邓西子;唐漾波;陈伟烈;胡凤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UAE联合清宫术在宫颈妊娠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清宫术在宫颈妊娠(CP)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宫颈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UAE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UAE组患者在刮宫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刮宫等常规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病症.结果UAE组患者刮宫时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组患者术后输血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组术后个别患者会出现尿路感染、臀部淤血、小阴唇溃疡、卵巢囊肿继发感染等引起的并发症,经过处理后均恢复.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在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朱玉胜;田德名;沈婕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LevelⅣ转移的因素

    目的 研究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生患侧颈部淋巴结LevelⅣ转移的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口腔科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确诊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165例(170侧),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及原发灶手术治疗,应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LevelⅣ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癌生长方式、T分期、病理分级、LevelⅢ转移、Level I~Ⅲ的转移阳性淋巴结分区个数、Level I~Ⅲ的转移淋巴结个数.结果 颈淋巴结转移患者98例(101侧),LevelⅣ转移14侧(14/170,8.24%),LevelⅣ跳跃性转移2侧(2/170,1.18%).卡方检验表明,Level I~Ⅲ的转移阳性淋巴结分区个数(≥2)、Level I~Ⅲ的转移淋巴结个数(≥3)、LevelⅢ发生转移均是独立的风险因素(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LevelⅢ发生转移为LevelⅣ转移的风险因素(P<0.01).结论 发生LevelⅢ转移的舌癌患者LevelⅣ转移的风险增加.

    作者:张胜;马壮;朱郁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AFT)是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尤其是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中,AFT检出率较高,是霉菌毒素中毒性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检测粮食、大豆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很多,本文着重概述国内外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尤其是基于免疫学原理的各种检测技术和方法,并对比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孙冰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