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字化预制复合材料EH修补颅骨缺损17例分析

陈斌;王奕清;陈红春

关键词:颅骨缺损, 复合材料EH, 颅骨重建, 颅骨修补
摘要:目的 观察个体化预制的复合材料EH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于颅脑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和计算机数控成型技术,将数字化个体化设计成型的EAM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性材料EH植入患者的缺损部位进行颅骨重建和修复,并随访6个月.结果 17例患者均完成6个月随访,随访率100%.术后6个月随访时颅骨缺损修复后外形效果满意.CT复查显示修复材料位置良好,形态正常,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满意,所有病例都没有发生排异现象.结论 个体化预制的复合材料EH修复颅骨缺损,术后成形效果较好,术后未发生排异反应.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哮喘的防治

    哮喘是妇女妊娠期肺部较常见合并症之一,据国外统计约49%的妇女在妊娠期发生哮喘.孕妇哮喘的防治原则,一方面要使哮喘得到满意控制,使孕妇和胎儿顺利安全度过妊娠期和分娩期,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避免因防治哮喘所用药物对胎儿造成的危害.现就我院2003~2007年间收治的600例在妊娠期发生哮喘的妇女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妊娠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所有患者均按支气管哮喘诊断及分型标准[1]进行诊断,年龄22~39岁,平均26岁.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哮喘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高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实用新型一次性微创胸腔穿刺包的研制

    目的 设计并研制一种新型的一次性微创胸腔穿刺包.方法 详细介绍一次性微创胸腔穿刺包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结果 其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胸腔穿刺损伤,减少医源性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胸腔穿刺医疗经验较少的医生能提供很好的帮助.结论 新型的一次性微创胸腔穿刺包具有实用、安全、方便、有效等特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宝成;王洋郁;叶建华;邱东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1例UAP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急诊介入治疗组43例,非急诊介入治疗组28例.均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观察30 d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再次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急诊介入治疗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比较,急诊介入治疗UAP降低了30 d内心脏事件(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缩短了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降低住院费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手术的成功率及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急诊介入治疗高危的UAP患者效果好,安全,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陆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35例68~92岁髋关节疾患的老年人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过程.结果 35例高龄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且康复良好,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高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熟悉手术护理要点,掌握术中配合步骤和特殊器械的应用,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评评估,加强术中护理和准确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正确转运和搬动病人等护理措施,就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确保手术安全.

    作者:陈小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形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腹股沟疝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形术修补老年腹股沟疝48例.结果 48例均治愈.术后痛苦小,下床活动早,恢复快,并发症少,随访3~48个月无复发.结论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形成术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复发率低等特点,修补后符合腹股沟管解剖、生理要求,尤其适合后壁薄弱且有全身合并症的老年患者.

    作者:吴中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贲门溃疡198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贲门溃疡患者198例,对其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福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感染性流产并发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支气管哮喘1例的护理

    本文通过对 1例感染性流产并发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针对病因着重于抗生素、全身循环、呼吸等支持疗法,用药注意事项、心理护理,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产妇早日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淑卿;谢春香;陈若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药房质量管理与优质窗口服务

    药剂科是医院重要职能部门,是直接面对患者的窗口.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采取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药品管理、改变服务态度和观念、提高药剂人员素质、加强窗口服务功能等措施来保证药房质量管理,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窗口服务.

    作者:周群;张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268例,通过颈动脉彩超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随访观察有无脑梗死复发.结果 随访12个月内,268例脑梗死患者有25例(9.33%)复发脑梗死,复发和未复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脑梗死患者低回声、混合性回声斑块的出现率及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血管内中膜厚度值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结论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及伴有低回声和混合密度回声斑块患者脑梗死复发率增高.

    作者:杨继党;林清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静脉滴注甘油果糖注射液防止血管反应的护理体会

    甘油果糖注射液是甘油与果糖的复方制剂,属高渗性脱水剂,早期,临床上常用于脑水肿及颅高压的治疗.近年,随着甘油果糖注射液被广大临床医生的普遍认可及接受,也在骨科等其他科室被用于椎间盘突出症、肢体创伤及手术后的肢体或关节肿胀等,用来消除局部肿胀、促进功能恢复等.

    作者:张洁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后实验指标的变化

    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国的疾病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我国属乙型肝炎高发地区,而且他易转化为慢性.在日常工作检测中,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有不少合并其他肝炎病毒的感染[2,3].我们从临床检测中筛选出51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对其肝功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指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方面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文芳;郑振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甘草酸二铵联合阿昔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老年患者常常疼痛剧烈,皮肤愈合慢,易留下后遗神经痛.对中老年患者做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笔者应用甘草酸二铵胶囊联合阿昔洛韦等药物治疗了49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PEI)治疗原发性肝癌

    目的 回顾性总结无水乙醇肿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经皮肝肿瘤内注射无水乙醇,使肿瘤体药物浓度极高,致肿瘤细胞及其血管内皮细胞迅速脱水,蛋白凝固,癌细胞变性坏死.2周内注射2~3次,休息3周后可重复注射.结果 21例患者经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原血清甲胎蛋白(AFP)值升高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不良反应仅见短暂的局部烧灼痛、低热、一过性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显著的优点是安全性高,是目前治疗肝癌确实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

    作者:段传谊;张娟丽;黄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常溶通辅以中药外敷的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通过在血管插管介入溶通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敷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先行旋股内、外动脉和臀上、下动脉介入插管进行药物灌注溶通后,再给予中药外敷患髋疼痛处一个月.结果 90%以上病例治疗后近期疼痛得到缓解或解除,部分病例功能有所恢复或改善.结论 在动脉插管位置准确的前提下行溶通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等煎水外敷对ANFH的综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吴世有;黄国权;强呼明;黄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降纤酶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TI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它的发病率较高,虽然发病持续时间短暂,症状不重,但部分患者可呈现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发作,并进展为脑梗死,因此对TIA的防治尤为重要.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对74例TIA发作患者,进行降纤酶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玉光;段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癔症患者城乡差别对比研究及护理对策

    目的 研究城乡癔症患者之间症状的临床特征及城乡因素的差异.方法 将82例癔症患者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以主要症状群、性格、文化程度、发病年龄等方面计数统计并卡方检验.结果 城乡癔症患者在人格障碍症状群、幻觉妄想症状群及性格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对策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并辅以药物护理.

    作者:李小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Notch信号通路在诱导免疫耐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Notch基因早于1919年在果蝇体内被发现,其基因功能的部分缺失会在果蝇翅膀的边缘造成缺失(Notch),故此得名[1].其后的研究发现Notch信号广泛分布于果蝇、线虫和脊椎动物的各种生物体中,他是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一类十分重要的信号受体家族,对于生物体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表达该信号途径的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在果蝇和线虫中,Notch精确调控细胞分化的起始过程,对胚胎发育过程中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起重要作用.

    作者:骆志清;王毅;罗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保护早产儿胃肠道黏膜功能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不断深入的研究,肠内营养尤其是早期肠内营养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对于早产儿,由于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胃肠道功能不健全的特点,如何更好的保护胃肠道黏膜功能,更科学的营养支持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鲍春红;黑静;黄峰;王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脑瘫高危儿不同时期干预的预后临床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开始干预脑性瘫痪高危儿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时间的不同,将95例临床诊断为脑瘫高危儿分为早期干预组(48例)及晚期干预组(47例);早期干预组在新生儿期即接受系统干预,晚期干预组在6个月以后进行干预,并在6、9、12、18月龄时进行运动发育和智力测定.结果 早期干预组平均智力发育指数(MDI)高于晚期干预组(P<0.05),早期干预组平均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晚期干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早期干预组脑瘫、智能低下发生例数明显低于晚期干预组.结论 对脑瘫高危儿尽早干预可改善其智力及运动发育,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减少伤残.

    作者:单红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儿童慢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病因及诊断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ACS)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方法对135例诊断为UACS患儿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对治疗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135例UACS患儿中3例失访,132例慢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病因明确(97.78%),其中慢性鼻炎67例(49.63%),鼻窦炎42例(31.11%),变应性鼻炎22例(16.30%),腺样体肥大7例(5.19%),解剖结构异常所致鼻炎1例(0.74%).主要临床特点是咳嗽135例(100%),抠鼻孔102例(75.56%),清喉94例(69.63%)、流涕89例(65.93%),鼻塞或打鼾78例(57.78%),打喷嚏71例(52.59%)、咽痒68例(50.37%)、咽部感分泌物下流或异物感63例(46.67%),张口呼吸45例(33.33%). 治疗12周症状基本消失128例(94.81%),显效3例(2.22%),总有效率97.04%(131/135).结论 儿童UACS常见的三个病因是慢性鼻炎、鼻窦炎及变应性鼻炎,咳嗽是其主要症状,通过详细询问咳嗽特点及其伴随症状,尤其是鼻部症状、检查鼻咽部, 97.78%都能明确诊断,经特异积极治疗,绝大部分疗效好.

    作者:喻宁芬;于力;翁志媛;张又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