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英;陈铭君;林胜佳;谢锐捷;方科红
目的 探讨希望理论的应用对提高慢性病住院患者希望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特需病房、心血管病区、内分泌科住院的慢性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希望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采用希望量表(Hope Scale)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希望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希望水平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希望理论下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希望水平,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治病信心.
作者:黄琼;邓冬梅;姚康景;朱建丽;李娟;刘洁;庞振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疗设备作为医院正常诊疗功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协助诊疗功能发挥的正常与否关系着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作为医院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设备安全管理的分类、医疗设备应急安全管理事件的来源、医疗设备应急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医疗设备应急安全管理的应用需求四个层面,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日常管理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的研究现状与笔者所在的医院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系列能够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设备安全应急管理的相关制度、措施,以期达到对医疗设备突发性事件进行有效、规范、标准的应急管理的目的.这不仅对于指导设备科的应急安全管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医院医疗正常诊疗活动的进行和医疗安全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李心蕊;吕恒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强基层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关系着分级诊疗工作开展的成败,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分级诊疗新格局,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笔者以阐述我国医联体建立背景为切入点,剖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困境,进而从医联体内部牵头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角度,多方面多举措提出强基层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姚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趋势,回顾性分析了2014—2018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数据,为有效防控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分别在2014—2018年连续5年对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均按照国家医院感染监测基地的要求,在每年6月份某日进行.结果 该医院在2014-2018年各年度调查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例次率)分别为3.19%(3.37%)、3.03%(3.62%)、2.77%(3.53%)、1.66%(2.27%)、2.25%(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症监护系统感染率高,为6.41%、11.82%、13.41%、13.78%和7.93%.各年度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上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系统和表浅切口.医院感染病例分离出病原微生物194株,排在前五位的病原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69株)、鲍曼不动杆菌(34株)、大肠埃希菌(19株)、铜绿假单胞菌(18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连续5年调查当日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依次分别为46.85%、47.19%、43.98%、41.52%、40.56%.结论 该医院的医院内获得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重症监护系统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抗菌药物使用率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合理使用的监管.
作者:朱金玉;牛桂林;李燕;张羽;陈淼;任旭;李帅;徐真;孙洋;朱晓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78例骨关节外伤患者,给予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进行诊断(观察组),并给予常规X线检查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使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后图像质量评分高于采用常规X线检查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准确率为89.74%,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98.57%和87.50%,均高于对照组的71.43%和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关节外伤尤其是一些复杂部位骨折的诊断中应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在临床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齐洁;胡志华;邓秋云;熊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分析健软四苓汤治疗乙型肝炎伴黄疸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乙型肝炎伴黄疸患者展开分析,收治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采用双色球随机模式对5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软四苓汤,对两组疗效及肝功能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68.00%的总有效率,前者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在肝功能各项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临床治疗乙型肝炎伴黄疸采用健软四苓汤能够提高疗效,促进肝功能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曾炜权;邱亚芳;王信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院志愿服务将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搭建起医患沟通的桥梁,密切患者、医院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有效解决了医疗服务领域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满足了患者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作者:陶冶;王志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联合迭代重建算法CT低剂量扫描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0例行冠状动脉成像患者,均行心电图联合迭代重建算法CT低剂量扫描,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低剂量扫描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敏感性、特异度、符合率及诊断狭窄程度的符合率.结果 DSA检查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共22例(55.00%)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T共诊断出23例.C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敏感度为90.91%(20/22),特异度为83.33%(15/18),符合率87.50%(35/40).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的CT低剂量扫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为85.00%(34/40).40例患者的剂量长度乘积在82~96 mGy·m,CT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0.014×(82~96)mGy·m,平均(1.26±0.61)mGy·m.结论 心电图联合迭代重建算法CT低剂量扫描用于冠状动脉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同时还可减少辐射剂量,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作者:王忠德;解婷;肖梦强;吴琴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多元媒体条件下,不同医护职工阅读习惯、阅读偏好、阅读渠道以及对人文资源的阅读兴趣,探索培育图书馆医护职工文化素养的方法与手段.方法 在线调查三甲医院医护职工.对当前医护职工应用多元媒体人文阅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35%的职工对阅读较感兴趣,37.00%的职工喜欢在图书馆阅读,31.37%医护职工首选网上浏览下载获取人文读物,37.00%医护职工希望图书馆自媒体推送人文阅读,45.00%的医护职工首选手机进行人文阅读.结论 图书馆应充分挖掘利用馆藏资源优势,多媒体技术优势,正面引领和培育医护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
作者:冯留燕;冯双燕;刘青;范程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慢阻肺并呼吸衰竭应用小剂量甲强龙与呼吸兴奋剂联合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6月诊治的84例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呼吸兴奋剂联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呼吸(17.62±2.18)次/min、心率(94.03±5.42)次/min,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CO2(35.82±8.91)mmHg、PaO2(85.26±5.84)mmHg、CRP(6.86±2.23)mg/L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动脉压(9.61±1.59)mmHg、FEV1占预估值(86.69±6.64)%、FEV1/FVC(1.08±0.21)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甲强龙结合呼吸兴奋剂对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与心率,提升肺功能与血气指标,降低CRP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彭永校;张文莹;彭伟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阐明退费风险管理是大型三甲医院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是医院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需要加强退费管理的内控监管.方法 通过对大型三甲医院退费管理的现状分析,使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论,包括医院退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量化、风险应对计划及风险跟踪与监控等全过程,阐明退费管理的内控应对策略.结果 建立了医院退费管理的一系列内部控制措施,形成财务内控的方案与思路.结论 退费管理是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对退费管理的日常监管.
作者:林崇健;黄桂新;刘小兰;曾航齐;刘建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比较某二级妇幼保健院应用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孕妇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效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价值.方法 调查该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进行超声检查孕妇800例,依据检查方法分为经阴道超声组与经腹部超声组,比较其检出率以及两组的宫颈外口、宫颈内口与羊膜囊嵌入宫颈内的程度的显示率.结果 经阴道超声组的检出率以及宫颈外口、宫颈内口与羊膜囊嵌入宫颈内程度的显示率均高于经腹部超声组(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宫颈机能不全(CIC)的诊断效果优于经腹部超声组,有怀疑CIC的症状、中孕流产或早产史的产妇建议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
作者:邝彩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东莞外来女性产后抑郁症(PPD)患者的研究,探讨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其社会心理学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东莞外来女性产后4~6周的产妇6000人,筛选出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分数≥13分产妇200人,进行社会心理学因素调查:生活事件量表测定、特质应对方式测定、Lock-Wollance婚姻调适测定,并同时进行生物学因素测定:抽血化验FT3、FT4、TSH.结果 东莞外来女性PPD患者的生活事件、婚姻状况、应对方式及其FT3、FT4、TSH 3项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分组比较显示,①患者年龄(a P)和生物学因素中的FT3值[年龄<30岁组和≥30岁组对比:4.510(4.030,5.000)pmol/L VS 4.047±0.568 pmol/L]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aP<0.05);②患者的分娩方式(a P)和生物学因素中的TSH值[正常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比:1.028(0.815,1.325 mIu/L vs 1.690(1.200,2.080)mIu/L]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a P<0.05);③低于5000元收入的母亲样本中,患者的收入和生物学因素中的FT3(aP)、FT4(bP)、TSH(aP)值[收入3000元以下组和3000~5000元组、>5000元组对比:①FT34.560(4.030,4.920)pmol/L vs 3.990(3.815,4.565)pmol/L vs 4.655(4.330,5.620)pmol/L.②FT412.961±1.920 pmol/L vs 13.969±2.169 pmol/L vs 16.607±2.557 pmol/L.③TSH 1.330(1.080,3.260)mIu/L vs 1.720(1.350,1.950)mIu/L vs 0.989(0.772,1.290)mIu/L]有统计学意义(a P<0.05,b P<0.01);④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与婚姻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分组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东莞外来女性的产妇年龄30岁是FT3的高危因素及数值,剖宫产分娩方式是TSH的高危因素,收入5000元是FT3、FT4、TSH的高危因素及数值;②大部分东莞外来女性都能从容面对婚姻和压力,婚姻状况和应对方式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无显著性差异;③东莞外来女性产后抑郁症不会影响到甲状腺激素水平,但可以作为预测因素;④今后的调查中应该更加深入研究东莞外来女性低收入人群.
作者:曾小华;裴丽;刘喻;任兰振;陈桓练;黄纳新;黄爱清;张丽娟;李换霞;曾丽萍;荣秀花;聂谊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UC)和超声弹性成像(EI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 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急诊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73例实施手术病理、常规超声、UC、EIT以及UC与EIT两者联合检查.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58%、65.38%、71.43%和66.67%,明显低于其他诊断方法,UC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7%、94.23%、95.24%和96.08%,均高于EIT,同时UC和EIT两者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9%、96.15%、96.83%和98.04%,高于UC诊断(P>0.05).结论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过程中应用UC和EIT,两种技术各有优点,两者联合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作者:左恒玲;余小琴;王俊芳;陈金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公立医院核心职工(科主任)的工作嵌入特征,提出人才保持策略.方法 采用工作嵌入量表对随机抽样的12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核心职工在组织联结和组织匹配这两个工作嵌入维度上,高于组长和普通职工(P<0.05),职务层次越高,组织联结意愿越强,工作绩效特征越高,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核心职工保持策略包括:①采用纵向管理横向协作的立体管理模式,强化核心职工高组织网络特征;②制定和使用岗位说明书,强化核心职工高工作绩效特征;③采用分层次选拔和培养人才,促使核心职工脱颖而出,增强核心职工高组织匹配特征.
作者:汤微珊;于天舒;杨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本地区ABO血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收治的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且病历资料完整住院患者1534例为冠心病组.随机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人1534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ABO血型、TG、TC、LDL-C、HDL-C、hs-CRP等生化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ABO血型与冠心病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吸烟、饮酒、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所占比例以及BMI、TG、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c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O血型与冠心病发生相关,同O血型比较,A、B血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OR=1.641、2.136,P<0.05).冠心病危险因素如BMI、吸烟、饮酒、糖尿病史和TG、HDL-C、hs-CRP水平等因素,仍显示A血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高于O血型患者(OR=1.484,P<0.05).结论 ABO血型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相关性,A血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高于O血型患者.
作者:欧小懂;黄东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代谢指标与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80例初诊T2DM患者,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依据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未发现视网膜病变组(非DR组),再将DR组分为增殖期DR组和非增殖期DR组.比较DR组和非DR组之间,以及增殖期DR组和非增殖期DR组之间临床资料、FPG、2hPG和HbA1c水平的差异.结果 DR检出率为17.78%(32/180).DR组和非DR组之间,以及增殖期DR组和非增殖期DR组之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FPG、2hPG和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R组(P<0.01).增殖期DR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非增殖期DR组(P<0.05),但两组FPG和2h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T2DM患者中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DR者,对于FPG、2hPG水平较高,尤其是HbA1c>9%者应当同时进行DR的早期筛查.
作者:邓映霞;李发忠;李莉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生脉苓桂救心汤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心脾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生脉苓桂救心汤.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中医证候总积分、六分钟步行距离试验、血清B型钠利尿肽水平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中医证候总积分、六分钟步行距离试验、血清B型钠利尿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距离试验均较治疗前增大,中医证候总积分与血清B型钠利尿肽水平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距离试验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与血清B型钠利尿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32%(6/53),对照组9.43%(5/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苓桂救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与治疗总有效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谢健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7、白细胞介素(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情况及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60例,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 II级组(18例)、NYHA III级组(22例)、NYHA IV级组(20例),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分别检测CHF组及对照组的血清IL-27和IL-18(酶联免疫吸附法)、hsCRP(免疫比浊法)水平.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超声心功能检测.结果 CHF患者血清IL-27、IL-18、hs-CR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增加越明显.IL-27分别与IL-18、hs-CRP呈正相关(P<0.05);IL-27、IL-18、hs-CRP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IL-27和IL-18与心衰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杨瑶琳;赵一俏;靳文;李瑜辉;陈武奇;陈海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结核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双向电泳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 利用双向电泳分离结核组及正常组总蛋白质,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电泳图谱.结果 在结核肺组织中检测有效蛋白点数为(190±11)个,正常肺组织中检测有效蛋白点数为(179±5)个.发现两者间共有15个差异蛋白点,蛋白点分子量(Mr)主要分布于15kD~80kD,PI为3~10.4个点在病灶组织中表达上调,11个点在病灶组织中表达下调.结论 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对结核肺组织及正常肺组织蛋白质组进行研究,获得了结核组与正常组的差异蛋白点,为进一步利用质谱分析技术做差异蛋白质鉴定奠定了基础,并为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探索、病情监测提供依据.
作者:薛丽京;刘志辉;杨瑜;徐宁;刘燕;刘家杰;肖泽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