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军
颈椎病系指颈椎骨质、关节及其附近软组织退行性改变造成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等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和颈椎及其关节改变的疾病.主要包括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钩椎关节病等.简易分型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X线检查是颈椎损伤及某些疾患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颈部基本常用的检查技术,现已作为常规检查.
作者:徐文晔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文拉法新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对抑郁症患者60例给予文拉法新采用开放式投药法,并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4、6周末分别进行汉密而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文拉法新治疗第6周末痊愈27例(45.0%),显效28例(46.7%),有效4例(6.7%),无效1例(2.6%).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患者能够接受.结论 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李守昌;杨玉欣;刘凤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奎屯垦区居民35~74岁人群恒牙龋病状况,为农七师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奎屯垦区居民35~74岁常住人口933人,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临床检查牙列状况的检查方法和标准,进行调查.数据采用PEMS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出患龋率,龋均.结果 35~74岁恒牙患龋率平均为65.92%,龋均为2.69%,根面龋患率平均为44.85%,龋齿充填率平均20.15%.结论 奎屯垦区成年人群龋病患病率较高,人群大部分龋齿未得到治疗,应针对成年人群防治龋病进行公共干预.
作者:吴宇明;代雪玲;务孔兴;贾学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40例肝豆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患者血小板计数迅速上升和术前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第1 d的血小板计数值和术前比较即有极显著意义(P<0.001),以后继续上升至术后2周达峰点(405±120)×109/L,并超过正常范围,随后自行降至正常范围内,部分患者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可恢复.结论 血小板计数应作为肝豆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常规监测指标之一,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有规律性的动态变化可指导临床抗凝用药.
作者:李华刚;易维真;于庆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院自2000年1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三枚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加殿中肌骨瓣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38例,得到随访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富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2例腹腔妊娠的病史特点和治疗经过,总结腹腔妊娠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8年收治的2例腹腔妊娠的诊断和治疗经过.结果 2例腹腔妊娠均为继发性腹腔妊娠,均早期出现腹痛及内出血症状,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没有产生更大的危害.结论 及早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避免腹腔妊娠危害的扩大,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妊娠更具优越性.
作者:周荣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及围产儿预后.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479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研究组)和随机抽取同期分娩479例枕前位(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情况及围产儿预后.结果 ①研究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研究组产钳助产、剖宫产、静滴催产素,软产道损伤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研究纽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研究组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是常见的头位异常,产程中及早发现,积极处理,部分枕横位及枕后位可机转为枕前位分娩,如处理不当,导致难产、母婴危险性增高,围产儿预后欠佳.
作者:赖瑞霞;林秋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烧伤整形术在整形外科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难度也较大,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很好地解决了烧伤整形手术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积极预防及处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并发症,可显著提高术后整形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祝颜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湿润纱布外敷,实验组除创面外敷液体中加入胰岛素外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记录两组治疗两周显效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具有明确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敏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骶管阻滞治疗腰腿痛病人生理及心理反应,探讨疼痛治疗室护士的配合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腰腿痛病人行骶管阻滞治疗经过.结果 阻滞治疗操作均顺利完成.其中,12例发生注射时胀痛难忍,减慢注射速度后缓解;还有3例患者发生晕针,给予解释和吸氧后完成治疗;有1例注射时出现下肢无力,抬腿不能,腿麻症状,常规卧床休息90 min后无不适后由家属护送回家.结论 积极做好治疗前准备、治疗中配合和治疗后观察和锻炼指导是保证阻滞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夏品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脑梗死病人对层级全责护理中健康教的满意度.方法 将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进行宣教,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同时,实施分层次负责、连续性分期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复发率及完全性脑卒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健康教育知识患者掌握合格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层级全责护理用于脑梗死病人健康教育是有效的.
作者:程淑华;唐浪娟;邓淑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时34例输液反应患者的对症处理,探讨输液反应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发生34例输液反应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取有效及时的对症处理,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均未发生严重后果及医疗纠纷.结论 在输液过程中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技术规范,加强巡视,能有效地减少输液反应及医疗纠纷,确保病人的安全.
作者:马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胃镜及活检确诊的Barrett患者12例,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2次/d;治疗组(B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2次/d,多潘立酮10 mg,3坎/d,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及内镜下表现.结果 1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Barrett食管黏膜均见明显缩小.结论 抑酸药和消化道动力药联用可以消除Barrett食管症状,可部分逆转Barrett食管上皮.
作者:王振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膝关节急性损伤后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评价膝关节损伤后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膝关节急性损伤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骨软骨损伤共53例;半月板损伤46例,MRI表现为低信号的半月板内出现结节状、线状、裂隙样异常高信号.韧带及肌腱损伤109条,表现为损伤部位出现明显高信号,及韧带形态出现异常改变.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膝关节半月板、韧带及骨等多种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60例患者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加强其心理和身体护理.结果 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未发生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 对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既要注重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同时要认真细致做好心理护理,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把患者的痛苦减少到小.
作者:金美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探讨住院精神病人外走行为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以提高精神科护士对病人外走行为的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相淑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肠溶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疗程7~10 d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总有效率57.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卫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化疗后骨髓受抑和恢复期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骨髓造血功能开始恢复的早期指标.方法 用雅培CELL-DYNR 1700血球分析仪对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MPV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同时测定白细胞数值.结果 化疗后骨髓明显受抑,造血功能开始恢复时,MPV为大值(12.20±2.11 fl).结论 MPV可作为化疗后骨髓功能恢复的比较敏感的早期指标,MPV的动态变化,结合白细胞、血小板的观察,有利于指导化疗方案及化疗后造血生长因子的应用.
作者:王友良;周民;陈涛;杨建和;姜乃可;王苏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急性胰腺炎是以胰腺及周围发生水肿、充血、出血、坏死等病变[1],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发热及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的临床常见急腹症.根据胰腺的病理改变不同分为水肿型及出血坏死型,临床以水肿型居多,约占80%~90%.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难点之一.本研究以中药胰炎灵颗粒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张学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结合荧光染色法检测51例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与抗酸染色和X线比较,来探讨此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标本来源于门诊和住院病人,将每例标本进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并涂片进行抗酸染色法、结核杆菌荧光染色法检测,并与X线诊断结果和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数据采用x<'2>统计分析.结果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出阳性率与X线检查阳性检出相符率、临床后诊断相符率分别达95.0%和96.55%,诊断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75).而用单纯的抗酸染色法检查,相符率分别只达45.0%和62.07%,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结合荧光染色法较单纯的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和与临床后诊断相符率显著增高,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和无创的检测方法,对防止漏诊,病情观察、疗效判断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夏洪娇;刘剑荣;彭可君;陈华良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