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沟通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思考

胡方成;汪才侠;雷呈祥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患矛盾, 沟通, 和谐
摘要:医患关系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纽带之一,然而近年来医患关系却较为紧张,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笔者结合本院实践,分析了当前新型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阐述了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和做法.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45例气管支气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早期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痊愈42例,植物人1例,死亡2例,死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35例随访6个月~5年,未出现远期并发症.结论 提高临床医师对气管支气管损伤的认识,结合外伤史、体征、影像资料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获得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能及早恢复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主要手术方式为气管支气管成型修补术或重建术.

    作者:谭棠基;何发;赵意;陈景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枳实煎剂灌肠对急性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枳实煎剂灌肠给药对促进急性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急性腹膜炎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西医治疗对照组(38例),西医治疗结合枳实煎剂灌肠作为观察组(41例),依据血浆胃动素水平、大便通畅情况、腹胀是否缓解以及出现肠鸣音时间等来确定良好、有效和无效三种治疗效果,计算总有效率.结果 中药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腹膜炎术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方法.

    作者:梁晚华;雷罗娇;顾民华;陈志彪;吴燕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完成各项功能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提高.结论 做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楚霞;翁琼英;谢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腹股沟疝23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同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经尿道电切镜下膀胱碎石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和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从2009年2月~ 2012年6月收治的23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和腹股沟疝的患者同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经尿道电切镜下膀胱碎石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23例患者的术前资料、手术资料、术后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20~210m in,平均:(150±35)min,术中出血:150 ~ 650ml,平均:(280±62) ml,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尿失禁,2周后恢复,术后大尿流率:16~35 ml/s,平均(23±3.5)ml/s,术后无切口感染病例,术后复查B超或腹平片未见残石.结论 同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经尿道电切镜下膀胱碎石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案为前列腺增生同时合并膀胱结石、腹股沟疝的患者提供了佳的治疗方案,避免了患者多次手术痛苦,创伤小,并发症少且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阮永同;陈光耀;关登海;洪昭展;冯能卓;何京伟;周如铁;谢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预充回流试验法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充回流试验法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预充回流试验法组,B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行硬膜外麻醉时向硬膜外腔预充注入生理盐水3ml,观察1 min玻璃注射器内有无回流液及回流液性状.B组行常规硬膜外麻醉.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0 min、1h、2h、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和头痛的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充回流试验法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钟海清;邓铸强;杨广生;黄进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急救护理程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研究急救护理程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将其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急救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死亡率及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应用临床急救护理程序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爱娇;敖丽冰;李晓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从医疗机构成本出发探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新思路——以广东地区51家样本医院财务成本状况为例

    2012年8月,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通知》已明确指出,2012年所有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均要探索采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等综合措施和联动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笔者以广东地区51家样本医院财务成本状况为例,从成本分析出发,探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新思路.

    作者:徐力新;梁允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适合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方法 选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120例,按照手术不同的麻醉用药将以上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60例.舒芬太尼组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麻醉;芬太尼组的患者采用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以探讨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及芬太尼诱导麻醉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与芬太尼组患者对比,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p<0.05).在气管插管时及拔除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出现明显的上升(p<0.05),但是舒芬太尼组患者与芬太尼组患者对比,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下降的幅度更为平缓(p<0.05).结论 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麻醉安全性更高.因此,更加适合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

    作者:许国庆;徐金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跨理论模型在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在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实施跨理论模型的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自护行为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血糖控制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跨理论模型为理论基础的分阶段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能力,达到降低血糖目的.

    作者:周兰英;张琴;王思华;熊祖员;李元元;乔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沟通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思考

    医患关系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纽带之一,然而近年来医患关系却较为紧张,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笔者结合本院实践,分析了当前新型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阐述了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和做法.

    作者:胡方成;汪才侠;雷呈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与D-二聚体的关系及其在分型鉴别中的价值

    目的 观察不同分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AP)患者的D-二聚体的含量差别,从而探讨D-二聚体在不同分型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腹型、肾型及单纯型(AP)患者各18、15及20例,比较以上三组患者D-二聚体、血小板(PLT)计数及凝血时间(PT)的差别.结果 三组患者血小板及凝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腹型AP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高于单纯型,而单纯型患者明显高于肾型,三者当中任意两者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二聚体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性(p<0.05),而与PT无相关性(p>0.05).结论 以单纯型AP患者为参照,腹型AP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升高,而肾型明显降低,该现象在腹型及肾型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起到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敏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影响药物性鼻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相关因素在药物性鼻炎发病原因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询问病史、专科检查及填写“可能影响药物性鼻炎的相关因素调查表”的方式,分析62例药物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常见引起鼻塞的疾病的正确治疗方法和疗效缺乏了解;对鼻用减充血剂的作用机理和药物性鼻炎的危害性欠缺认识,从而造成鼻用减充血剂使用不当是产生药物性鼻炎的主要因素.结论 通过各种渠道向患者宣传引起鼻塞的原发病的正确治疗方法和疗效、鼻用减充血剂的作用机理和药物性鼻炎危害性,应引起相关部门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丁健慧;龚坚;陈秋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红外热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红外热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的患者46例和正常人20例,运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其面部皮肤的红外热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正常人面部红外热像两侧呈对称性均匀分布,为淡红色或浅绿色,两侧皮肤温度无明显差异.35例(76.09%)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红外热像表现为患侧面部皮温与对侧相比明显降低,呈蓝色或深蓝色热图,温差为(-1.53±0.28)℃.11例(23.91%)患者的红外热像表现为患侧面部皮温升高,呈红色或深红色热图,与对侧皮肤的温差为(2.18±0.32)℃.结论 红外热像能敏感地反映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面部的温度变化,对其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宫庆娟;黄乔东;陈金生;卢振和;陈惠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卵管癌的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彩色超声对原发性输卵管癌诊断的经验及误诊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12例手术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探讨影响超声诊断的因素.结果 1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的病例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2%,误诊率为58%;其中经腹超声检查符合率为33%,经阴道超声检查符合率为67%;误诊为卵巢癌2例,误诊为卵巢乳头状囊腺瘤1例,误诊为附件炎性包块1例,误诊为附件囊性混合性包块3例.结论 改变检查方法和提高超声医师专业素质可以提高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蔡艳;许怡韵;谢冲稳;陈明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二甲综合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DDs排序、DDDc、年销售金额、销售金额的构成比等分析某院近三年来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某院2011年比2010年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增长明显,2012年与2011年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基本一致,康艾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增长明显.结论 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的份额比较大,具有抗菌消炎的喜炎平注射液用药频度增长快.

    作者:钟永基;钟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公开竞聘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公开竞聘已成为许多医疗机构选拔年轻干部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公开竞聘选拔年轻干部,营造了适于年轻干部发展、成长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这部分年轻干部基础好,适应时间短,角色转变快,愿做事、能做事,成为医院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公开竞聘选拔年轻干部,能够充分发挥合理用人“正能量”,有力助推医院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葛晓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特点及用以指导外科手术.方法 使用GE128层螺旋CT和西门子128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图像,诊断出AML 48例,分析其影像特点,提供手术治疗直观信息.结果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特征性脂肪负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定性明确,定位准确.分辨组织挤压侵犯情况清晰,与手术结果一致.三维及薄层重建能显示肿瘤影像细节.结论 128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要作为AML外科手术前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潘涟春;潘寿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699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药物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的耐药情况,为结核病的防治、管理、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结核病耐药性监测的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比例法,对1 699例临床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 1 699例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中,耐RFP菌株112例,耐INH 165例,RFP的耐药率为6.6%,INH的耐药率为9.7%.在112例耐RFP中,INH同时耐药者83例,占RFP耐药株总数的74.1%;在165例耐INH中,RFP同时耐药者83例,占INH耐药株总数的50.3%.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的诊断还是遵循同时进行抗结核药物RFP和INH药敏试验稳妥.

    作者:陈燕梅;钟球;周琳;尹建军;陈涛;吴惠忠;钱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艾森门格综合征的编码体会

    我国实行国际疾病分类(ICD-10)非常重要:①便于国内与国际交流;②医疗、科研与教学病案资料的检索;③医院管理信息的提取;④医院等级评审;⑤临床路径应用;⑥临床重点学科申报;⑦医保管理、医疗付款等方面.所以编码人员必须根据临床诊断结合ICD-10编码原则,正确编码.笔者从ICD-10第二版索引中发现,以艾森门格尔命名的疾病编码有两个,分别分类到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与第十七章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两章.两者的区别与编码选择使编码者感到困惑,因此,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对此疾病的编码进行探讨.

    作者:蔡玉桂;林洁中;李建炜;史美玲;张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76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方法 对176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及护理,重点监测术后心功能、水电解质和穿刺部位等变化,及时纠治.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恢复良好,出院后1年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和手术质量;全面、良好的护理可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疗效.

    作者:江志云;林胡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