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英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后期康复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神经科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同时进行良姿位摆放、被动运动,低中频治疗、针灸等综合康复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Brunnstrom评价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结果:在发病后50天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而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ADL提高,有效降低脑卒中后的致残率,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在不同配方天灸散(传统天灸散和改良天灸散)及不同调敷方式(姜汁和蜂蜜)穴位贴敷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为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120例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采用改良天灸散配方药粉,药粉采用传统生姜汁调敷;B组采用改良天灸散配方药粉,药粉采用蜂蜜调敷;C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天灸散穴位贴敷,每日贴敷1次,每次2小时,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0天,采用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定量表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量化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三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结果:经治疗后,A组、B组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分、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A组、B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皮肤损伤率为B组
作者:徐述;李良;蓝媚;李蕾;赖昶宇;周俊英;陈四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根据中医古籍经典,结合临床实践讨论电针结合功能锻炼在治疗难治性面瘫中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要点.
作者:边致远;边金;邵晓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巨刺阳陵泉配合推拿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进行疼痛VAS评分及颈项部活动范围测量,治疗结束后进行疼痛VAS评分及颈项部活动范围测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Wilcoxon检验,治疗组颈椎后伸活动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巨刺阳陵泉配合四指推法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落枕患者的疼痛及颈项部活动范围.
作者:熊震坤;薛明新;邵铭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卒中培土综合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中风的西医二级预防治疗,严格控制各种卒中危险因素,试验组加予卒中培土综合疗法(通腑开窍、健胃固本、益脾强肌、调脾养神、补脾卫外)进行治疗,1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培土综合疗法对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潘林平;陈国成;何建平;王小艳;孙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生于直结肠部位的慢性非特异炎症性肠病,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且该病有致癌的可能,本文拟从中医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角度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方法及疗效,并作一综述.
作者:陈小燕;曹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对悬吊运动治疗技术在脑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突出悬吊运动治疗技术对于可以较好提高患者的躯干控制、平衡和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降低伤残的发生率和伤残的程度,及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作者:邹林霞;林小苗;陈维华;杨立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五禽戏对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患者进行局部封闭(10%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10mg+注射用水10mL)治疗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进行五禽戏锻炼,对照组则给予推拿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采用VAS、OD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禽戏能有效缓解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患者的腰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
作者:吕强;张超;严隽陶;顾非;刘鲲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既往常采用缓泻药物对症治疗,但常出现用药便泻、停药复结的现象,治标不治本,且长期服用可产生多种副作用.中医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传统治疗方法及存在的不足,并将近年来中医外治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方法、原理及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赵蓉;陈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接收并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施行股骨颈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改良的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收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后,有效促进了患者骨折的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推进了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结合针刺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在脑梗塞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A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良肢位的摆放、Bobath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C组则在B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治疗1个月后采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C组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小敏;麦迪努尔·艾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垂肩屈肘牵拉法整复肩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1例采用垂肩屈肘牵拉法整复的肩关节脱位患者,术者站于患者伤肢一侧,护士轻扶患者健侧肩部,术者一手托起其伤侧腕部屈肘90°,前臂处于中立位,上臂紧贴胸肋部;另一手放置前臂近端上方,逐渐用力向下按,复位关节.结果:11例患者在外院就诊后尝试手牵足蹬法、牵拉推拿法、牵引回旋法等方法整复均失败,且痛觉反应较强烈;平复心情后,11例患者经我院诊断后采用垂肩屈肘牵拉法后均成功复位,治愈率达100%.结论:垂肩屈肘牵拉法整复肩关节脱位成功率高、损伤小,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功能恢复好,可为肩关节脱位复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杜耀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索儿科门诊导诊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全面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等待就诊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就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儿科门诊就诊患儿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不仅可缩短患儿等待就诊时间,还可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欧洁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中医手法治疗结合非手术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骨折,并予中药外敷、内服,其中对照组在手法复位基础上联用纸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在手法复位基础上予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桡骨断端有畸形18例、治疗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握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疗效好,但在实际临床诊治中应根据骨折情况及患者需求等灵活选择.
作者:赵睿;邱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锋钩针结合电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为锋钩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3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锋钩针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候积分、VAS评分、腰肌耐力试验时间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1%(P<0.05);治疗组症候积分、VAS评分、腰肌耐力试验时间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锋钩针结合电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提高其腰肌耐力并缓解疼痛.
作者:赵奕;邸富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1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全部手术成功;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效果满意;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手术治疗前应对其开展系统性的术前评估,以减少诊疗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梁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60例,并按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液体摄入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及液体摄入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提高,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蔡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对康复期戒毒者实施关怀照护行为的效果.方法:将戒毒所中收治的70例强制戒毒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关怀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心理护理,关怀组则实施为期3个月的关怀照护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情况及心理焦虑评分.结果:关怀组症状自评评分、心理情绪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戒毒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而言,对其进行关怀照护行为,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其提供全方位生活指导并做好沟通,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可促进家庭和谐.
作者:梁锡敏;梁丽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青少年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推拿治疗,每周治疗3次,3周后评定疗效并观察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痛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珊;肖国超;黄必展;曾水红;候天仙;刘盈盈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对比干扰素(IFN)β与安慰剂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48例,并随机分为干扰素组与安慰剂组各24例,分别予干扰素β-1b肌注和安慰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状况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扰素组治疗6m、12m后神经功能状况评分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干扰素组12m内疾病复发次数较安慰剂组有显著性减少(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将干扰素β-1b应用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控制疾病复发,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唐凌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