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难治性面瘫浅析

边致远;边金;邵晓梅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难治性面瘫, 电针, 功能锻炼
摘要:根据中医古籍经典,结合临床实践讨论电针结合功能锻炼在治疗难治性面瘫中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要点.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研究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可逆性因素,并与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比较.方法:对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发症情况、用药情况进行频数频率统计.结果:我院40~60岁发病的人群住院率居首位,一种药物的治疗方式常见,而胰岛素是使用率高的降糖药物,常伴有一种以上的并发症.结论:大部分患者肥胖、糖毒性、脂毒性并没有得到纠正,可逆性因素存在,常伴有一种以上的并发症.

    作者:姜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子宫肌瘤体积、月经期、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子宫肌瘤体积、月经期、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使子宫肌瘤体积显著缩小,月经期恢复正常,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秋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生于直结肠部位的慢性非特异炎症性肠病,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且该病有致癌的可能,本文拟从中医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角度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方法及疗效,并作一综述.

    作者:陈小燕;曹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巨刺阳陵泉配合四指推法治疗落枕30例

    目的:观察巨刺阳陵泉配合推拿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进行疼痛VAS评分及颈项部活动范围测量,治疗结束后进行疼痛VAS评分及颈项部活动范围测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Wilcoxon检验,治疗组颈椎后伸活动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巨刺阳陵泉配合四指推法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落枕患者的疼痛及颈项部活动范围.

    作者:熊震坤;薛明新;邵铭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垂肩屈肘牵拉法整复肩关节脱位11例

    目的:探讨垂肩屈肘牵拉法整复肩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1例采用垂肩屈肘牵拉法整复的肩关节脱位患者,术者站于患者伤肢一侧,护士轻扶患者健侧肩部,术者一手托起其伤侧腕部屈肘90°,前臂处于中立位,上臂紧贴胸肋部;另一手放置前臂近端上方,逐渐用力向下按,复位关节.结果:11例患者在外院就诊后尝试手牵足蹬法、牵拉推拿法、牵引回旋法等方法整复均失败,且痛觉反应较强烈;平复心情后,11例患者经我院诊断后采用垂肩屈肘牵拉法后均成功复位,治愈率达100%.结论:垂肩屈肘牵拉法整复肩关节脱位成功率高、损伤小,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功能恢复好,可为肩关节脱位复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杜耀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采用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而评价疗效.结果:临床痊愈5例(17.9%)、显效8例(28.6%)、有效13例(46.4%)、无效2例(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凯;庞亚铮;王培超;宫雪;季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60例,并按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液体摄入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及液体摄入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提高,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蔡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探究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之高越来越引起了临床的重视,本文将针对国内目前对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综述,旨在找出肩手综合征的佳治疗和护理方法.

    作者:孟楠;陈竹;晏兆;张利波;邱继文;王红;阎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悬吊运动治疗在脑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对悬吊运动治疗技术在脑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突出悬吊运动治疗技术对于可以较好提高患者的躯干控制、平衡和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降低伤残的发生率和伤残的程度,及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作者:邹林霞;林小苗;陈维华;杨立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脑卒中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后期康复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神经科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同时进行良姿位摆放、被动运动,低中频治疗、针灸等综合康复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Brunnstrom评价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结果:在发病后50天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而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ADL提高,有效降低脑卒中后的致残率,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1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全部手术成功;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效果满意;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手术治疗前应对其开展系统性的术前评估,以减少诊疗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梁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五禽戏治疗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五禽戏对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患者进行局部封闭(10%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10mg+注射用水10mL)治疗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进行五禽戏锻炼,对照组则给予推拿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采用VAS、OD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禽戏能有效缓解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患者的腰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

    作者:吕强;张超;严隽陶;顾非;刘鲲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关怀照护行为在戒毒者康复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康复期戒毒者实施关怀照护行为的效果.方法:将戒毒所中收治的70例强制戒毒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关怀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心理护理,关怀组则实施为期3个月的关怀照护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情况及心理焦虑评分.结果:关怀组症状自评评分、心理情绪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戒毒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而言,对其进行关怀照护行为,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其提供全方位生活指导并做好沟通,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可促进家庭和谐.

    作者:梁锡敏;梁丽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手法治疗结合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手法治疗结合非手术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骨折,并予中药外敷、内服,其中对照组在手法复位基础上联用纸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在手法复位基础上予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桡骨断端有畸形18例、治疗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握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疗效好,但在实际临床诊治中应根据骨折情况及患者需求等灵活选择.

    作者:赵睿;邱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骨科医疗纠纷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以某医院38例骨科医疗纠纷为例

    回顾某医院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发生的38例骨科医疗纠纷,按成因将其分为医患沟通、并发症、医疗技术、服务态度和其它五大类.结合相关医学文献报告分析发现,在引起骨科医疗纠纷的原因中医患沟通所占比例高,其次是并发症和医疗技术.本研究真实反映了骨科医疗纠纷的现状与成因,并探讨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可供骨科从业者们参考.

    作者:王凯;任雪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接收并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施行股骨颈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改良的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收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后,有效促进了患者骨折的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推进了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卒中培土综合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卒中培土综合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中风的西医二级预防治疗,严格控制各种卒中危险因素,试验组加予卒中培土综合疗法(通腑开窍、健胃固本、益脾强肌、调脾养神、补脾卫外)进行治疗,1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培土综合疗法对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潘林平;陈国成;何建平;王小艳;孙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改良天灸散穴位贴敷虚寒证老年腰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在不同配方天灸散(传统天灸散和改良天灸散)及不同调敷方式(姜汁和蜂蜜)穴位贴敷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为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120例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采用改良天灸散配方药粉,药粉采用传统生姜汁调敷;B组采用改良天灸散配方药粉,药粉采用蜂蜜调敷;C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天灸散穴位贴敷,每日贴敷1次,每次2小时,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0天,采用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定量表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量化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三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结果:经治疗后,A组、B组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分、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A组、B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皮肤损伤率为B组

    作者:徐述;李良;蓝媚;李蕾;赖昶宇;周俊英;陈四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肌内效贴贴扎治疗模式对肩手综合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贴扎治疗模式对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肿胀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Rowe法对患者患侧上肢肘后正中静脉血管内径、血管壁厚度、血流速度、肩关节的疼痛和肩关节运动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侧上肢肘后正中静脉血管内径显著缩小,血液回流速度显著提升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管厚度则无显著改变(P>0.05);两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范围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内效贴贴扎治疗模式对肩手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能更好地减轻患侧上肢疼痛和水肿,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

    作者:雷迈;李俊;吴旻;卢斌;金红花;罗仲尔;吴圣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电针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难治性面瘫浅析

    根据中医古籍经典,结合临床实践讨论电针结合功能锻炼在治疗难治性面瘫中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要点.

    作者:边致远;边金;邵晓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