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经筋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壮医对经筋病的治疗以壮医经筋疗法独具特色.目前壮医经筋疗法在理论研究及应用推广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壮医经筋学科的理论体系已经确立,应用技术日渐提高,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子茂;韦英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脑梗塞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脑梗塞后缺血病灶可在短时间内完全坏死,出现不可逆性改变,其中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80%,严重影响了患者参与日常生活的能力.本案例主要采用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辨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灸治疗脑梗塞具有多样性,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病情、证型及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取穴方法,形成一种动态的康复方案.
作者:许文威;王林林;陈岚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研究针刺结合腰椎整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血清IL-1、IL-6和TNF-α的影响,探讨针刺结合腰椎整脊对LD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针刺结合腰椎整脊组(治疗组)和常规推拿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腰椎整脊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干预.两组均以10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血清IL-1、IL-6和TNF-α,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IL-1、IL-6和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腰椎整脊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减轻患者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对患者血清IL-1、IL-6和TNF-α含量的调节作用,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可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陈飞;曹弈;蒋涛;郭庆军;王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寒喘的护理疗效.方法:将2010年1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60例寒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双足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喘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及中医辨证护理基础上,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能够提高寒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子清;何建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研究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对抗Aβ25-35而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通过不同剂量Aβ25-35对于PC12细胞的损伤,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得出20μmol/LAβ25-35作用于PC12细胞24h后作为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采用40、80、160μmol/L的丹参素对损伤细胞进行干预治疗.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素高、中、低剂量五个组.对LDH、Caspase3、Bcl-2、Bax、TNF-a、NF-κB这几个指标检测.结果:丹参素可以降低LDH、Caspase3、Bax、TNF-a、NF-κB表达,升高Bcl-2表达.结论:丹参素对PC12受Aβ25-35而产生的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抗凋亡途径保护细胞.
作者:方慧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对心脏外科单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心脏单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6MWT和a/APO2、OI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6MWT及a/APO2、OI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有助于心脏单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恢复,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蒋理想;杨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涌泉穴对足跟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7例足跟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与对照组(18例),两组均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取太溪、照海、昆仑、申脉、悬钟、阿是穴,试验组则取涌泉、太溪、照海、昆仑、申脉、悬钟,治疗7次后评定疗效.结果:试验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涌泉穴能够改善足跟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俞萍;林洁;李凤;黄蕤;蒋剑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康复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康复护理措施,既可降低患者疼痛感及并发症发生率,又可提高其康复效果,此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玮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夜间睡眠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许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睡眠质量欠佳,对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结合COPD所致睡眠障碍的中医病机,重点探讨推拿改善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策略,既要注重突出睡眠障碍的推拿干预方法,又要考虑COPD老年患者夜间中枢驱动及呼吸力学的变化,基于COPD变化规律而完善规范推拿治疗以达到较好临床疗效,以期对推拿提高COPD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参考.
作者:吴晓飞;伍婧;易艳兰;李艳;程洁;李云;王丹丹;李中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究静脉输液外渗高危药品的预防与处理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使用积极预防措施,防止输液外渗,一旦发生,及时处理.结果:76例患者未出现外渗,1例化疗药物外渗,3例高渗溶液外渗,经处理后,患者转归,未对后续治疗造成影响.不良反应率为5.00%.结论:对于输注高危药物的患者,在整个过程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并合理处理药物外渗,有着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此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绵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大剂量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 cysteingl+glycine,GSH)加维生素C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 pathicpulmonary fibrosis,IPF)的临床疗效,探究其作用原理.方法: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了18例确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并施行2个月激素治疗仍无效或者有股骨坏死等拒绝激素治疗的患者.收治的所有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静注0.4g的维生素C和2.4g的谷胱甘肽,每天静注一次.持续1个月后,采用0.5g维生素C和0.3g谷胱甘肽治疗,每天两次雾化吸入.根据记录的数据统计出患者1个月内症状的变化,1个月前后1分钟步行距离,步行1分钟SaO2和PaO2的改变情况.结果:患者在实施谷胱甘肽加维生素C治疗的第2周和第4周其症状改善率分别是89%和9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1min步行距离及PaO2、SaO2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轻症组治疗后的1min步行距离及PaO2、SaO2值显著高于重症组(P<0.05).结论:此次研究结果说明了大剂量谷胱甘肽联合维生素C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配合雾化吸入的方法能够继续维持病情的改善作用.这种治疗方法针对早期有渗出性病变的患者具明显作用,但是仅仅是抑制而不能阻止重症肺纤维化的发展.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病,甲状腺手术也是外科的一种常规手术.但是近几年甲状腺病人手术后复发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其生理病原和患病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护理具有很高的临床护理意义和价值.通过参考山海关人民医院外科近两年中部分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比较甲状腺手术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在医院临床护理、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异同,发现甲状腺手术护理组在患者甲状腺手术术后康复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甲状腺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侯云;孙菲;张芷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拇指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在婴儿出生后即有轻度狭窄,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加,手指活动的增多,肌腱与腱鞘间反复摩擦造成腱鞘内充血,水肿,腱鞘壁组织增生肥厚,鞘管狭窄,肌腱受到挤压出现变性,活动时肌腱通过困难,出现拇指关节功能受限.本病少数婴幼儿在出生6个月内有自愈的可能,若不能自愈则应尽快进行治疗.推拿治疗本病具有绿色、安全、无痛苦、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静;于娟;冯园园;郭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颈椎复式间歇拔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复式间歇拔伸配合常规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推拿治疗,治疗6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侧旋转、右侧旋转、后伸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复式间歇拔伸结合常规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作者:郑其开;陈振华;林建平;陈艺敏;陈水金;王诗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对一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护理实践,总结出对此类病人的急救护理要点-三控:控制血压、疼痛、心率,为进一步诊治赢得先机.
作者:毛振辉;郭艳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有很多原因,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基底节损伤患者可以出现肩关节疼痛.强调康复治疗过程中要将肩关节放置在关节囊无痛范围内进行,提出PNF技术治疗肩关节半脱位及肩痛是可取的做法.康复过程中我们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手段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沈毅;王宇;马凯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取的3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和30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两组的监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的上述指标数据均比对照组孕妇高(P<0.05).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应用在妊娠高血压疾病中可准确反映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
作者:刘玲玲;徐海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脑血栓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脑血栓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陈爱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在肛肠手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中药熏蒸护理的70例患者作为中药组,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护理的70例患者作为坐浴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中药组护理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坐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可缓解肛肠手术患者的创口疼痛,减轻甚至消除其水肿,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淑芬;盖娟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推进,药学专业人才定位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药学人才培养对实习带教环节更加关注,如何提高药学带教质量,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药学专业人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就医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药学带教质量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为药学带教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作者:关丹丽;廖小红;杨丽娥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