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氯胺酮对异丙酚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董秀华;袁芬

关键词:氯胺酮, 异丙酚, 气管插管, 心血管反应
摘要:目的观察异丙酚诱导时伍用小剂量氯胺酮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3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病人随机分为3组,采用异丙酚2mg/kg+芬太尼2μg/kg+琥珀胆碱2mg/kg快速诱导插管,分别于预抽取的2mg/kg异丙酚注射液内混入2ml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或2ml含10mg或20mg氯胺酮(K1组及K2组),观察麻醉前,插管时,插管后2min及5min SBP、DBP及HR值.结果三组插管时及插管后2min SBP、DBP、HR升高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与插管后2min SBP和DBP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诱导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可减轻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开展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探讨

    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是相互独立又互为相关的学科,健康教育是促进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手段,而计划免疫接种门诊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所以在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开展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和重要[1].现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探讨在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徐翠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如何使老年人保持情绪稳定的探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已经从生物医疗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新的模式转变.心理护理是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亦在不断地延长,整个社会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因此,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她们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疾病的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惠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55例体会

    我院从1997~2002年共观察外伤性前房积血5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荣亮;任大元;房强;于俊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甲氰咪胍加维生素B6防治红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40例疗效观察

    我们在采用静滴红霉素治疗的同时,用甲氰咪胍加维生素B6防治红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40例,并与单用维生素B6组40例进行了比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河;赵耐兴;田彩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肺心病患者预防肺性脑病的夜间护理

    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因合并呼吸系统感染及呼吸衰竭而导致肺性脑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在老年病中均占较重的比例.而肺性脑病的发生多在夜间,因在夜间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大脑皮层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也明显下降,对呼吸衰竭的发生或加重有促进作用,并且夜间睡眠时脑血流相对要缓慢,更会加重脑的缺氧程度.因此,我们护理人员特别是夜班的护士更应加强夜间巡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所以在工作中要重点做好如下的工作:

    作者:金美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分析

    现将我院10年间诊治的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邓君;王红;徐秀娟;李秀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8例疗效分析

    笔者自1993年6月~2001年10月,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Ⅲ°损伤)18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国仁;魏崇斌;刘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电视腹腔镜在乙状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乙状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电视腹腔镜置入硬质乙状结肠镜,通过监视器屏幕观察,完成乙状结肠镜检查46例.结果由于视野扩大,图像清晰,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46例均顺利完成检查,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电视腹腔镜完成乙状结肠镜检查是可行的,尤其在基层医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腹腔镜设备.

    作者:王荣东;王仲鸿;王世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治疗宫内残留5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已广泛用于临床,但部分患者因炎症多次连续药流、人流、瘢痕子宫等因素而致流产不全,出现部分宫内残留而须再次行清宫术.近年来,我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宫内残留,使宫内残留物排出,降低了药流及人流的清宫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经上颌窦进路眼眶下壁骨折整复1例报告

    患者,男,22岁.因1天前骑摩托车时不慎发生车祸,当时有短暂昏迷史,被巡警发现时已清醒,自行上车前往医院急诊科.发现右眉弓外1/3及右耳前皮肤各有一长约3cm撕裂伤,右颜面部擦伤,急诊行清创缝合术,术后给予破伤风及抗炎治疗,并行颅脑CT未见异常,回家休息,当时未觉右眼视力下降.第2天早上9:00时醒来后发现右眼视物不见,遂乘车前来我院就诊.门诊查右眼视力无光感,行右眼眶X线正侧位片检查示:右眼眶内侧壁、下壁骨折,以右眼眶骨折收入科.查体:T 36.6℃,P 80次/min,R 21次/min,BP 104/58mmHg.

    作者:王洁;黄发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宫颈妊娠误诊1例分析

    患者45岁,因药流后阴道流血11天,刮宫术后大流血4h而于2002年7月10日急诊入院.患者平时月经不规律,末次月经5月10日.于6月26日因有恶心、不适等早孕反应,尿HCG(+),在个体诊所口服流产药物,6月26~29日一直服药,服完当日阴道流血较多,之后少量流血.

    作者:金昌浩;金延泽;金正一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采集指甲时出现的错误对指甲肌酐值的影响

    本科于2003年开展了指甲肌酐的测定,经半年的临床观察,有部分医护人员在测量指甲时,采集指甲长度不准确,往往指甲过长,此种方法使测量的指甲肌酐值明显低于正常值,为此我们对60例成年人进行测量观察,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招娣;霍晓东;李慧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双侧肺大疱同期手术的配合体会

    肺大疱切除或修补术可以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院于1992年6月~2002年8月为33例患者施行了双侧肺大疱同期手术(胸骨正中切口),现将配合手术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富马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含量

    富马酸美托洛尔(metoprolol fumarate)为新型β1-受体阻滞剂,根据其结构特点,本文选用HPLC法测定富马酸美托洛尔的含量,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俞淑文;黄丽丽;邱丽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静滴双黄连注射液的过敏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主要成份为金银花、黄芩、连翘,为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清宣风热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适用于病毒及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效果较好,但近年来临床上有些患者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后出现皮疹、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现简述如下.

    作者:郭占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50%葡萄糖、胰岛素、α-糜蛋白酶治疗感染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50%葡萄糖、胰岛素、α-糜蛋白酶组成的混合液(简称混合液)治疗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从2001年8月~2002年12月随机抽取44例不同类型外科创面感染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20例,实验组24例.常规组按外科感染创面常规换药;实验组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使用50%葡萄糖、胰岛素、α-糜蛋白酶组成的混合液湿敷,每天1次.结果常规组患者的伤口愈合需22±7.6天,而实验组伤口愈合需11±2.3天.结论 50%葡萄糖、胰岛素、α-糜蛋白酶具有较强抗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且配制简单、经济、易于保存、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莉;余同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将7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3组,甲组给予六味安消胶囊加多虑平片治疗,乙组给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丙组给予多虑平片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甲组、乙组、丙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60.71%、55.56%,前组与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联合使用多虑平和六味安消胶囊,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肖鸿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肝破裂133例诊治体会与探讨

    尽管肝脏在腹腔内处于相对受保护的位置,但仍然是腹腔内常易受外伤的器官之一.暴力和交通事故导致的肝外伤占绝大多数,战时肝外伤多为火器伤,在平时则主要为闭合性伤,如挤压伤、交通事故伤、暴力伤、跌伤等.严重肝外伤死亡率较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肝外伤的死亡率达66%,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于对重伤员复苏治疗的进步和早期手术处理,死亡率降至27%.平时的闭合性肝外伤的死亡率仍然较高,近年来并没有明显降低的趋向,1973年统计国内188例,总死亡率为14.9%[1],而1987年及1989年所统计的12所医院肝外伤736例,治疗结果共死亡110例,总死亡率仍然是14.9%[2].近十年来国外随着高质量CT、介入治疗技术和ICU的发展,非手术治疗肝破裂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近期文献中肝破裂非手术治疗1074例,成功率达95.5%(1026例)[3].这说明在肝破裂的治疗上,如何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效果,仍然是外科医生所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回顾总结了1991年2月~2001年2月收治的肝破裂133例,做一体会性探讨和分析.

    作者:胡俊峰;谢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2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三大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常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的基础上[1],病死率50%~80%[2],现将我院1992~2002年收治2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周倩;陈定宇;萧正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中远端锁钉植入困难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带锁髓内钉自从应用以来,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股骨、胫骨骨折.术中难免会碰到远端锁钉植入困难情况.本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9例,总结如下.

    作者:翟江华;许业伦;朱更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