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头面部保护装置在机器人辅助手术中的应用

滕成玲;吕德珍;苗素琴

关键词:机器人, 革新推广, 手术系统, 头面部保护装置
摘要:随着远程通讯、自动机械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已成为现实[1]. 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远程手术、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以及腹部外科,成为未来微创外科的发展趋势[2]. 达·芬奇机器人由三大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操控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 手术时,医生坐在操作台前,观察放大15 倍的患者体内器官组织三维图像,术者的手术操作被手术机器人转化为数字信息,传递给机械臂,通过控制机械臂来完成手术操作[3].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微创系统,具有安全、高效、局限性低的优势[4]. 但是在使用达·芬奇机器人实施手术时,部分手术因手术需要,患者头面部置于手术野的无菌单覆盖之下,术中机械臂的活动幅度大,力量强,特别是镜头臂,在各种类别的机器人辅助手术中易对患者的头面部皮肤造成损伤[5]. 因此,在术中如何避免头面部受压就成为临床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 从患者皮肤的安全保护、经济费用及舒适度等方面考虑,结合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特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自行设计一款头面部保护装置,应用于下腹部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术) 31 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理念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甲状腺癌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外科常规护理以及甲状腺癌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将围术期护理贯穿FTS理念,以期患者快速康复;比较组间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χ2=5.445,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28.5±2.6)min]较对照组[(42.4±2.2)min]短(t=2.885,P<0.05),术后疼痛评分[(4.2±1.4)分]较对照组[(6.4±1.6)分]低(t=2.346,P<0.05),固体食物耐受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FTS理念可稳定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机体水平,从患者围术期需求出发,为患者康复提供绿色通道,有效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杨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眼科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延续护理是从医院到家庭的延伸,包括经由医院制定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性的随访与指导.本文旨在对国内外眼科延续性护理的概念、现状及发展进行综述.检索数据库发现,国内外针对眼科延续护理的文献均偏少.国内眼科延续护理主要存在缺乏真正意义的延续护理团队、延续护理内容及操作流程无相关指导及标准、临床试验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等问题.

    作者:李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ERCP术后ENBD负压引流佳压力值的研究

    目的 探索ERCP术后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负压引流佳压力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3年9月—2014年12月我科131例肝外胆管结石伴感染患者,随机将单日置管患者分为低负压引流组61例,将双日置管患者分为高负压引流组70例.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措施相同,低负压引流组以-1~-5kPa压力持续引流鼻胆管,高负压引流组以-5~-8kPa压力持续引流鼻胆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胆汁引流量、胆道出血、引流管阻塞例数、患者舒适度有无差异.结果 低负压引流组术后胆汁隐血阳性4例,高负压引流组术后胆汁隐血阳性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负压组患者每天胆汁引流量(349.79±108.26)ml,多于高负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6,P<0.01);低负压组引流管阻塞8例,高负压组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P<0.01);低负压组患者术后呕吐2例,剑突下疼痛4例,均低于高负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27,3.89;P<0.05).结论 ERCP术后ENBD佳引流负压为-1~-5 kPa,在此负压范围内能提高患者鼻胆管引流舒适度,明显提高鼻胆管引流通畅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国英;周明娟;蒋婉英;杜晓燕;王芳;边菊文;赵颖;陈炯君;徐锦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OPD患者家庭照顾者护理负担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目的 以ABC-X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COPD患者家庭照顾者护理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Zarit护理负担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对219名COPD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结果 219名COPD患者家庭照顾者护理负担总分为(42.02±15.36)分,为中度水平;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家庭关怀度与照顾者护理负担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0.25;P<0.05).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照顾者ABC-X假设模型进行检验,模型可以解释照顾者护理负担的变异度的58.9%.该模型提示,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家庭关怀度可以直接影响照顾者的护理负担,也可以通过心理一致感产生间接影响.心理一致感是照顾者护理负担的强预测因素.结论 影响照顾者护理负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家庭关怀度和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作者:孙以双;李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规范化自我管理教育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化自我管理教育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自我管理教育;比较干预后两组一般自我管理效能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分别为(21.22±5.63),(20.56±5.74)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2,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分别为(25.26±8.01),(35.56±5.33)分,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明显比对照组提升(t=11.236,P<0.01),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干预后自我管理效能感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升(t值分别为3.245,15.774;P<0.01);规范化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实施后,干预组在遵医用药、合理休息、按时复查、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合理锻炼、预防感染等7个维度及总分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24,6.035,5.942,4.993,4.798,5.648,6.498,5.858;P<0.01).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依从性.

    作者:郭晖;于海棠;白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计算机应用于失语症患者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对计算机在失语症康复护理中应用现况进行综述,主要阐述国内外计算机在失语症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概况及计算机在失语症康复护理中的几种应用,以期追踪计算机应用于失语症康复护理研究的进展,为失语症康复护理提供临床信息指导.

    作者:饶颖;何小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BL联合CBS教学法在医院感染知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联合案例学习法(CBS)在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名,试验组在入科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轮转科室小讲课、教学查房时采用PBL联合CBS教学法进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带教效果.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学生医院感染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71.23±9.91)分和(85.97±7.88)分,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80.78±7.43)分和(93.92±4.96)分,两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学方法效果评价中两组学生认为教学目标清楚对照组与试验组学生人数各占71.43%和8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激励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与同伴的沟通协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员的逻辑思考与判断等7个条目中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落实对照组执行率为36.54%、合格率为15.79%,试验组手卫生执行率为69.09%、合格率为3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BL联合CBS教学法对实习护生进行带教,有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使护生更扎实地掌握医院感染的理论知识与相关技术操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带教方法.

    作者:张卫红;金丽君;陈殷钰;刘仁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例金陵术后并发严重MRSA性肠炎的护理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MRSA感染的治疗是临床上棘手问题[1] ,对护理上也是一大挑战. 人是MRSA的自然宿主,其含量占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10%左右[2] ,但生长和繁殖受限于肠道其他正常菌群[3] ,极少引发肠炎. 金陵术是目前解决顽固性便秘的有效治疗手段[4]. 顽固性便秘患者由于肠道微生态的紊乱,加上术后应激及生长抑素、抗生素、制酸剂的应用,易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pH值升高,给MRSA感染造成了机会. 本例顽固性便秘患者在行金陵术加回肠造口术后第2天,出现畏寒、发热、腹胀、高造口流量综合征等,术后第3天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合并感染性休克,经病原学诊断为MRSA引起的重度腹泻导致的休克. 通过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及早给予有效合理的抢救措施,以及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使患者得以成功救治并康复出院,也避免MRSA感染在ICU内的爆发流行. 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英俊;叶向红;谢淑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注射器伞状螺口防刺伤护针帽的研制与应用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常见的因素,对临床医护工作者职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 易发生针刺伤的环节主要包括:(1)抽取药液配液时;(2)分离使用后的注射器或输液器针头时;(3)用双手将针头套入护针帽时[3]. 经调查458名护士中有1286人次发生锐器伤,其中发生环节中,拔护针帽占12. 36%,双手回套护针帽占2. 88% [4]. 护针帽是引发针刺伤的重要因素,所以改良护针帽的设计,对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研制出新型的注射器伞状螺口防刺伤护针帽,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华丽;陈丽婵;冯敏珠;高湧东;王萍;陈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再住院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再住院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出院后1年内再住院率、病死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患者出院后1年内,观察组有2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4例死亡.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比干预前评分有提高,且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再住院率为22.5%,病死率为5.0%;对照组再住院率为37.5%,病死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16,5.024;P值分别为0.047,0.025).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8.21±4.32)d,对照组为(13.29±4.5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7,P=0.022).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再住院率和再次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应建英;周丽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种新型胰岛素治疗盒的设计与应用

    胰岛素笔因携带方便、剂量精准、注射方便、痛苦少而受到糖尿病患者广泛应用. 随着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各大医院在院患者的胰岛素笔存放均存在一定问题. 临床上每次注射胰岛素前护理人员需将患者的胰岛素笔、消毒棉签、胰岛素针头、垃圾盒、注射标签等用物准备好,工作繁琐且效率不高,操作也不规范;清洁物品与医疗废物混合放置,位置没固定,摆放混乱,易污染,与医院5S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及操作流程有出入. 鉴于上述缺陷,我科设计了新型胰岛素治疗盒,于2014年11月在临床应用,并通过品管圈活动将其推广至全院,深受临床护理人员好评. 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郭波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改良肛注法预防开塞露致骨科老年患者大便失禁的效果

    目的 观察开塞露改良肛注法在预防骨科老年便秘患者因使用开塞露致大便失禁的效果以及解除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择骨科老年住院便秘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按改良方法肛门注入开塞露,对照组40例按传统方法使用开塞露纳肛,比较两组患者的大便失禁及有效解除便秘情况.结果 对照组中10例发生大便失禁,试验组中无一例发生大便失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开塞露后对照组14例无效,试验组5例无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改良肛注法能有效预防骨科老年患者因使用开塞露所致的大便失禁,并能更有效解决便秘问题.

    作者:淦细红;陈和珍;金文姬;夏玉秀;朱菁菁;曹瑾茹;李群;张真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虚拟教学法在重症监护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虚拟教学法在重症监护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62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1名学生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131名学生在此基础上采用虚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一般自我效能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为(84.12±5.32)分,自我效能(2.72±0.35)分,整体评判性思维能力为(293.21±5.71)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47,-11.66,-15.45;P<0.01).结论 虚拟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实验课更大的兴趣,提高其考核成绩、自我效能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临床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方敏;杨宝义;汪蓉;郭学珍;曾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雷火灸治疗的护理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骨科常见疾病,因为单侧或者双侧脊神经根受到外界刺激或者压迫所导致,临床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以及反射障碍[1]. 目前将雷火灸治疗结合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运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报道很少,此例患者的症状典型,经过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 对运用雷火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将此病例的治疗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吴少霞;李莹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将12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系统组、改进组,每组40例.三组均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哮喘患儿护理干预分为7个步骤,分别为基础用药指导;健康宣教和患儿档案、用药指导、药物不良反应认识干预、自我教育管理、健康讲座和患者之家、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第1步骤,系统组采用护理干预1~7步骤,改进组采用护理干预1~4步骤.比较干预后三组患儿肺功能FEV1(%)和用药评分.结果 干预3个月后系统组FEV1(%)中位数81.0,改进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1.9,76.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023,P<0.01),系统组与改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系统组用药评分为(4.17±1.20)分,改进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7±1.03),(4.87±1.33)分,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7.89,P<0.05),系统组与改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了患儿肺功能和疗效,系统性护理和改进后护理干预效果无差异.

    作者:顾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脑室颅内压监测规范化的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护士脑室颅内压监测操作的规范率及常见错误类型.方法 采用科室制定的考核标准以方便抽样法对45名护士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75.6%的护士符合操作规范要求.24.4%护士操作不规范,其常见类型为测压前未关闭脑室引流(37.5%)、未校零(25.0%)、零点位置不正确(16.7%)、护理操作后立即测压(8.3%)、患者头部未在正中位(8.3%)、管路不通畅(4.2%)等.年龄、职称、ICU工龄是护士颅内压监测操作不规范的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在脑室颅内压监测操作中不规范涉及操作的多个环节.ICU工作时间短、技术职称低、年轻的护士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应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与考核.

    作者:王军;鲍月红;马春梅;杨莘;刘芳;李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给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频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心血管内科给药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28例患者,及执行给药护理操作的所有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表格式记录护士进行给药操作的所有项目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给药不良事件分为医嘱类不良事件、抄写类不良事件和给药类不良事件3类(27项),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结果 共观察给药护理1643次,发生给药不良事件246例,发生率为14.97%.研究中已发生的不良事件均为Ⅰ~Ⅱ级,未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其中医嘱类给药不良事件发生65例,抄写类不良事件发生76例,给药类不良事件发生105例.药品种类因素中,心血管系统中扩血管药、抗心律失常药不良事件发生与输液速度(医嘱类)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53,0.046;P<0.05);降压药、降脂药及抗血小板药不良事件发生与遗漏(抄写类)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37,0.062,0.044;P<0.05);抗凝药不良事件发生与遗漏(给药类)、给药频率失误(给药类)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75,0.034;P<0.05).给药途径因素中,口服与遗漏(抄写类)呈正相关(r=0.025,P<0.05),静脉推注与输液速度(医嘱类)呈正相关(r=0.067,P<0.05),静脉滴注与技术失误(给药类)呈正相关(r=0.036,P<0.05).护士及患者一般情况因素中,剂量错误(超量、少量)与夜班及周末班患护比例高相关(r=0.072,P<0.05),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与护士工作年限低相关(r=0.045,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患护比高、护士工作经验不够、心血管药物种类繁多、给药方式复杂等相关,管理者需从这些方面入手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少华;李晓梅;付文波;陈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应用在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探索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以提高出院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方法 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COPD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方案;通过对延续护理服务项目的结构评估、过程评估及结果评价,使延续性护理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同时运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6 min步行试验(6MWT)分别评价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的改善效果.结果 干预前患者平均6 min步行距离为(263.15±15.35)m,干预后提高到(343.24±22.14)m,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延续护理后,患者的SGRQ调查中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各维度及总分较干预前均下降、6MWT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357,12.458,14.399,16.669;P<0.01).结论 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是提升COPD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

    作者:王丹;吴柳;张小冯;冯丽芳;许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负性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方法 选择2011—2013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中青年AMI患者的家属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问卷调查;分析令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的因素,比较两组经不同干预后的SAS、SDS、HAMA、HAMD评分.结果 组内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入院第3天各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同时入院第7天各指标值也显著低于入院第3天(P<0.05);组间比较:两组入院时各指标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第3天和第7天的各指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入院第3天和第7天的各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令患者家属焦虑的因素主要有担心患者健康状况、家庭经济困难、家属工作受到影响、体力精力上无法承受、急于了解患者病情、治疗、预后、想时刻守护患者、急于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危急情况下救助知识、交通不便等.结论 应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采用四维度创新服务模型指导护理服务,减少医患纠纷,间接鼓励支持患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任玉娇;朱丽萍;王春霞;徐欣;周焕芳;吕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对肝癌患者化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到家庭(HtoH)连续护理对肝癌患者化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枣庄市市立医院肿瘤中心8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实施由医院、社区医护人员协作的HtoH连续护理6个月,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QOL)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化疗配合程度及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除躯体性障碍外,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肝癌患者化疗的配合程度及依从性更好(P<0.05).结论 HtoH连续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化疗的配合程度及依从性.

    作者:郑文娟;孙雯;蒋贵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