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刘莉莉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 隐源性脑卒中, 脑梗死
摘要:目的:研究卵圆孔未闭(PFO)与隐源性脑卒中(CS)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CS患者58例(观察组)和同期明确病因的脑梗死(CI)患者60例(对照组),采集并比较两组基本情况和脑血管病相关风险因素,分析PFO在CS发病中所起作用;另将58例CS患者分为PFO阳性和阴性两组,比较其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脑血管病家族史比例和PFO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其它风险因素均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调整其它相关因素后,以明确病因的CI患者为对照,PFO的OR值为1.574,95%CI为(1.201,2.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O阳性组随访12个月时复发率明显高于PFO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O是CS高危风险因素,可一定程度增加患者发病率和治疗后复发率,因此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特点,明确PFO所起作用,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疗和预防措施.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平喘胶囊治疗低风险COPD稳定期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平喘胶囊治疗低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门诊COPD稳定期低风险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中药制剂平喘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FEV1%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CAT评分及6MWT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FEV1%、CAT评分及6MWT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喘胶囊通过改善CAT评分、肺功能FEV1%及6MWT而有效治疗低风险COPD稳定期患者.

    作者:简小云;邹鹏;梁炳辉;李家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汕头市事业单位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汇总汕头市事业单位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现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5103例事业单位体检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体检是否患高尿酸血症将其分为高尿酸症组(n=2001)和无高尿酸症组(n=3102),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一般资料和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高血压病史、高血压家族史、高尿酸血症家族史、饮酒、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肉类摄入、豆类摄入、奶类摄入、鱼类摄入均为影响事业单位体检者患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经多因素分析,男性、高血压家族史、高尿酸血症家族史、BMI、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饮酒、豆类摄入、奶类摄入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汕头市事业单位体检者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相对较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家族遗传病史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对体检者健康知识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预防、降低高尿酸血症.

    作者:林少英;刘奕彬;许岳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超声诊断参数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心脏超声诊断参数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心脏功能等级又分为I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每组18例),以7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和血浆脑肽钠(BNP)的测定,对检测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BNP、左心室舒张内径(LVDD)、和左房内径(LAD)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且Spearman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前后径(D/S)、左房内径有线性回归关系,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2.07,P=0.003),与D/S(r=0.257,P=0.002)、左房内径(r=0.454,P<0.001)呈正相关.结论:心脏超声诊断参数可用来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且BNP与左室射血分数、D/S、左房内径有线性回归关系,可作为心功能分级指标.

    作者:朱智勇;杨江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后半年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血清脑钠肽(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LVEF、RVEF、BNP水平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MLHF-Q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宝月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院规培生恶性肿瘤超声教学强化培训方法

    目的:研究中医院规培生恶性肿瘤超声教学强化培训方法.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中医院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中医院规培生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传统模式超声教学和强化超声培训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规培生的理论课成绩、实践课成绩、问卷调查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规培生的教学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7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院规培生应用强化超声培训教学模式学习有关恶性肿瘤的知识,能够使其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提升,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潘莹莹;关洁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口服赖氨酸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为小儿厌食症患儿提供治疗中口服赖氨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罗定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小儿厌食症治疗的患儿108例,按照患儿家长治疗意愿和选择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运用常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的54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加用口服五维赖氨酸溶液治疗的5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为85.2%,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食量增加量和体质量增加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厌食症患儿提供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五维赖氨酸溶液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与质量,有助于增强患儿的食欲,改善患儿的营养状态.

    作者:谭荣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卵圆孔未闭(PFO)与隐源性脑卒中(CS)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CS患者58例(观察组)和同期明确病因的脑梗死(CI)患者60例(对照组),采集并比较两组基本情况和脑血管病相关风险因素,分析PFO在CS发病中所起作用;另将58例CS患者分为PFO阳性和阴性两组,比较其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脑血管病家族史比例和PFO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其它风险因素均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调整其它相关因素后,以明确病因的CI患者为对照,PFO的OR值为1.574,95%CI为(1.201,2.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O阳性组随访12个月时复发率明显高于PFO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O是CS高危风险因素,可一定程度增加患者发病率和治疗后复发率,因此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特点,明确PFO所起作用,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疗和预防措施.

    作者:刘莉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对颈肩腰腿疼痛患者行以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110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行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和疼痛评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颈椎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肩周炎患者为92.31%,腰肌劳损患者为94.74%,关节炎患者为100.00%.结论:对颈肩腰腿疼痛患者行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可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陈海涛;安红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邓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整体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张乐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温脾健肠汤加减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慢性肠炎患者应用温脾健肠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连云港市海州区海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4例慢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温脾健肠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肠炎患者应用温脾健肠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黄鑫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微创PFNA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研究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动力髋螺钉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的疗效,对患者各项治疗指标进行比较,并比较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疗效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PFNA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老年股骨粗空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唐荐;刘雄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治疗的9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指标应答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头痛、发热、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提高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效果.

    作者:姚叶萍;赖思敏;邓永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尉氏县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中选取110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n=55)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n=55)则在炔雌醇环丙孕酮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进行辅助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代谢指标变化以及妊娠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指标与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抵抗指数(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是38.18%,同对照组的18.18%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调节患者性激素,促进代谢,并提升妊娠率,解决不孕问题.

    作者:殷贵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期干预对老年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在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方便抽样,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科160例行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DVT形成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自理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行关节置换手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效果可靠、无创安全、简便易行,可降低DVT的发生率;在提高医疗效率的同时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使广大骨关节病患者受益.

    作者:鄢凤仙;汪云云;胡利君;陈浩;吴健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补锌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止吐、止泻时间和住院天数都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对照组有4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仅为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补锌治疗小儿腹泻,短时间内有效退热、止泻、止吐,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有效减轻患儿痛苦,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范鹏举;张芳;时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基于iTRAQ定量蛋白组技术的肾小球肾炎唾液生物标志物研究

    目的:研究基于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标记技术筛选慢性肾小球肾炎(GN)的唾液差异表达蛋白.方法:纳入慢性GN患者38例以及健康对照者45例,采集唾液样本,提取唾液蛋白并酶解和iTRAQ标记,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MS/MS)鉴定蛋白,软件Proteome Discoverer 1.3处理数据,并进一步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PANTHER,STRING和KEGG工具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总共鉴定出1482个蛋白,相对于健康对照组,GN组共鉴定出217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32个蛋白质显著上调(比值≥1.5),85个蛋白质显著下调(比值≤0.67).筛选出13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蛋白作为GN可能的生物标志物.结论:本研究发现多个与慢性GN相关的特异性表达的唾液蛋白和通路.慢性GN异蛋白主要与细脂类代谢,血红蛋白黏附,炎症反应,补体激活等生物功能或通路有关.

    作者:姚永超;程德金;曹美群;秦鉴;吴正治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X线平片用于糖尿病足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X线平片用于临床上糖尿病足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总结X线平片对于临床上糖尿病足患者的诊断意义.结果: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2例患者有骨质疏松症状,占90.00%,68例患者有糖尿病足骨质破坏的现象,占85.00%,5例出现关节面的改变,占2.50%;55例患者有糖尿病足软组织肿胀的改变,占68.75%,32例有足背动脉钙化的改变,占40.00%,29例患者糖尿病足影像学检查可见气体影,占36.25%.结论:糖尿病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X线平片检查有特异性,可以结合临床做出糖尿病足的明确诊断,对于早发现早诊治,降低糖尿病足发生有积极作用.

    作者:戚纪周;王晓曼;白晓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脑出血的神经眼科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神经眼科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清远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21例,分析具有神经眼科表现患者38例的一般情况、首发症状、神经眼科症状及体征、临床影像学检查资料、治疗及预后等.结果:38例(占31.40%)脑出血患者出现神经眼科表现,其中50岁之后发病24例(占63.16%).神经眼科症状包括:视力下降2例(占5.26%),眼球胀痛1例(占2.63%).神经眼科体征以瞳孔异常常见,共32例(占84.21%),其次为眼球运动障碍7例(占18.42%),角膜知觉反射消失2例(占5.26%).影像学检查示基底节出血常见(16例),且伴瞳孔异常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多见于基底节(12例).7例双眼瞳孔直径大于5mm、小于2mm伴对光反射异常的脑出血患者均死亡.结论:脑出血患者可有不同的神经眼科表现,以瞳孔异常、眼球运动障碍常见,瞳孔的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有助于评估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早期及连续观察瞳孔的变化极其关键,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婷婷;邓娟;卢亚梅;胡荣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小儿哮喘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哮喘控制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改善小儿哮喘控制效果以及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福州市长乐区医院门诊初诊的哮喘患儿106例,控制水平按照哮喘测试量表(ACT)进行分级,分别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本研究将部分控制和未控制归为未完全控制组,收集比较患儿一般信息以及可能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相关因素信息.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吸烟、呼吸道感染、变应性鼻炎、家族史是哮喘控制的危险因素(OR=4.95,3.45,2.35,1.98,P=0.01,0.01,0.01,0.02),规律随诊是哮喘控制的保护性因素(OR=0.45,P=0.01).结论:家长吸烟、呼吸道感染、规律随诊、变应性鼻炎以及家族史与小儿哮喘控制水平相关.

    作者:姚行松;李永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在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结节诊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4例,全部患者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结果:33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可见局限性增大瘤体,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主要表现为程度各异的非对称性以及不规则肿大现象,实质内存在多个结节,8例甲状腺癌患者实质可见不均匀低回声.甲状腺良性结节有丰富血流信号、微小钙化、低回声、囊实性、可见晕环、可见清晰边界以及形态规则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腺恶性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血流分级主要以0~Ⅰ级为主,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血流分级主要以Ⅱ~Ⅲ级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小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