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兰;叶晓颖;邹洁莲
目的:分析非酮症性高血糖并偏侧舞蹈症的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在广东同江医院接受治疗的非酮症性高血糖并偏侧舞蹈症患者8例,对患者的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均接受1次及以上CT平扫或者MRI平扫,接受MRI增强扫描的患者有1例,另外治疗后接受复查的患者有4例.结果:CT表现单侧壳核和豆状核有5例,双侧壳核和豆状核有3例,CT值在35~48 HU;6例T1WI表现为高信号的共10处,2例DWI中表现为稍低信号的有1例,ADC值升高,与另外一侧的比值是1.7,1例DWI表现为等信号,ADC值稍有下降,与另外一侧比值是0.9;2例FLAIR病灶都是等信号;随诊有1例在原病灶区发生腔隙性脑梗死表现.结论:非酮症性高血糖并偏侧舞蹈症的CT、MRI表现特征比较明显.
作者:黄正旺;王文新;郑晓昀;常莎;苏仕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生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终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产后出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心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微创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微创固定系统内固定进行分组;观察组45例,采取微创固定系统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1例,采取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根据膝关节评分(HSS),评价患者的疗效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5.56%,大于对照组的75.61%,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固定系统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龙显斌;贺常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过程观察并记录患者血液中血尿素氮、肌酐、血清肌酸酐和尿蛋白等指标,以及中毒到治疗时间情况、住院平均时间和肾功能恢复需要的时间.结果: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0%(36/40)和72.5%(29/4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指标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方面,两组患者在中毒到治疗时间和住院平均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需要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指标,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肾功能恢复较快.
作者:梁理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毒蛇咬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护理中的作用及方法.方法:选择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毒蛇伤行气管切开危重型患者58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认知干预、音乐疗法、大蒜液气管内滴入,加强气道管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术48 h内发生躁动、非计划拔管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3.3%,对照组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0.7%.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毒蛇咬伤患者行气管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陈杰珍;杨婕;容彩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兴宁市人民医院接受体检与医治的4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以及48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设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为观察组,比对两组肝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以及观察组肝功能的复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与FT4、FT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两组对象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2周后A组与B组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4周后A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甲亢患者接受肝肾功能检验对疗效评估与临床诊断具重要价值.
作者:罗娜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及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治疗TI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内五科住院诊断为TIA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疏血通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等指标没有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TIA患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降低HCY、CRP水平等因素有关.
作者:张钟少;王雷;邝素雅;杨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身体机能、心理健康、主观健康、情绪、社会功能方面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强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云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实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对患者后期急诊透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中山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新增加的需要规律透析患者14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新透析患者都施行常规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新透析患者在施行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行规范性健康教育模式.结果:对照组急诊透析的发生率为1.14%,急诊相关知识掌握度(76±16)分;观察组急诊透析的发生率为0.30%,急诊相关知识掌握度(97±3)分.结论:对新进入规范性透析患者施行规范性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降低后续急诊透析的发生率.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中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痰湿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翁源县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60例痰湿阻肺型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根据COPD急性发作期临床表现及体征给予基本治疗原则,如低流量给氧、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剂治疗;治疗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燥湿化痰降气治疗,疗程1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肺功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肺功能改变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可以明显改善痰湿阻肺型COPD急性发作期的各项指标.
作者:黄耀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心竭宁方疗法的实际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汕尾市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医疗法心竭宁方,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和治疗有效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是(9.6±3.4)分,治疗有效率是95.0%,对照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是(21.5±2.6)分,治疗有效率是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两组均不存在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心竭宁方疗法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好.
作者:吕保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依就诊时间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予以红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胸部X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等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成桂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流动儿童免疫计划疫苗预防接种情况,总结影响流动儿童接种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重庆市下属的5个区内抽取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各300例,按照卫生部相关标准统计其免疫计划疫苗预防接种情况,总结接种影响因素.结果:(1)流动儿童的建证率为82.3%(247/300),低于本地儿童100.0%(300/300),流动儿童各疫苗[如1剂卡介苗(BCG)、1剂脊髓灰质炎疫苗(OPV)、3剂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联合疫苗(DPT)等]的接种率远低于本地儿童,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家庭收入、父母认知是影响流动儿童免疫计划疫苗预防接种的主要因素.结论:重庆地区流动儿童免疫计划疫苗预防接种情况不容乐观,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增强接种点服务能力,以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计划疫苗预防接种率.
作者:邓小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紫金县中医院治疗的NS患者84例.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和速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血清补体C3水平以及治疗前后血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24h尿蛋白情况.结果:观察组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b、TC、TG、24h尿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9%,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黄芪注射液对NS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能有效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改善血Alb、TC、TG和24h尿蛋白值.
作者:张会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前组应用传统开腹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治疗,后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痛经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痛经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应用腹腔镜下切除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逯蓓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广东同江医院收治的50例自愿进行妊娠终止的瘢痕子宫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为中期妊娠,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依沙吖啶引产,观察组患者采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引产.对两组患者引产情况、引产效果、引产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宫缩开始时间、引产总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产成功率100.0%,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84.0%,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中胎盘胎膜残留、胎盘粘连、软产道损伤等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P>0.05).结论: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对中期妊娠的瘢痕子宫进行引产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明显加快患者宫缩的产生,减少引产时间,减少引产出血量,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完全随机设计方法,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肠道症状、大便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肠道症状、大便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疗效显著.
作者:李逢春;钟振裕;吴东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6例行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A组,n=22),行综合护理为观察组(B组,n=24),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A组护理有效率为72.7%,B组护理有效率为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明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完全胃肠外营养在胃肠外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86例,采用常规进食方案的43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方式的43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改善情况与感染率情况.结果:对比治疗前血红蛋白(Hb)与血清白蛋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0d,观察组Hb、血清白蛋白分别为(134.1±30.2)g.L1、(38.9±4.3)g.L-1,对照组Hb、血清白蛋白分别为(121.9±30.6)g.L-1、(34.2±3.5)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2.33%(1/43)低于对照组18.60%(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胃肠外营养应用于胃肠外科患者治疗中,患者营养指标改善极为明显,且感染率较低.
作者:周秘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降钙素原在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中的意义.方法:以化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早期感染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感染的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n=43)和重度感染组(n=44),另选取同时间段到本院检查的42例身体健康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接受降钙素原水平检测.结果:经检测,重度感染组、轻度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原阳性率、分级情况均高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在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中,降钙素原水平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可对早期新生儿感染进行客观的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正确指导,提升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叶旭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