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体质量指数的低剂量CT筛查结直肠病变的可行性研究

田转明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结直肠病变
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筛查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已有、疑有或需排除结直肠病变的患者以及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测量所有人的身高和体质量,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排除大小平均分为低体质量组、普通体质量组、超量组和肥胖组4小组,比较4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 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低体质量组患者扫描剂量为60 mA、70 mA时,图像质量在2~3分的较多;普通体质量组患者扫描剂量为80 mA、90 mA时,图像质量在2~3分的较多;超重组患者扫描剂量为100 mA、110mA时,图像质量在2~3分的较多;肥胖组患者扫描剂量为120 mA、130 mA时,图像质量在2~3分的较多;综合图像质量和对患者的辐射危害,建议低体质量组患者扫描剂量为60 mA,普通体质量组患者扫描剂量为80 mA,超重组患者扫描剂量为100 mA,肥胖组患者扫描剂量为120 mA为宜;观察组不同体质量组患者的CT DIvol和DL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体质量指数制定个性化的低剂量扫描方案,可以使各种体型患者吸收更少的辐射,使得结直肠患者的筛查的人群减少辐射损伤成为现实.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曲美布汀联合四磨汤对2型糖尿病并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曲美布汀联合四磨汤对2型糖尿病(T2DM)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T2DM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西药组与中西药组,西药组接受曲美布汀片治疗,中西药组接受曲美布汀片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84.38%)显著高于西药组(56.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饱胀不适、腹痛、恶心呕吐及反酸烧心等症状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药组改善幅度大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评分较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药组治疗后患者临床评分(3.76±0.48)分明显低于西药组(7.87±0.7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曲美布汀联合四磨汤治疗T2DM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有明显疗效,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玮;李启祥;尹合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硬直胆道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鞘管治疗难取性胆管结石

    目的:研究硬直胆道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鞘管治疗难取性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龙川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016年4月至2016年11月治疗的80例难取性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取石钳、纤维胆道镜及导管冲洗胆道;观察组患者给予硬直胆道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鞘管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术后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85.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残石率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21.95%(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1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1.9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硬直胆道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鞘管治疗难取性胆管结石效果明显,手术时间缩短,副损伤小.

    作者:邹永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临床生化检验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对肝硬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惠东县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生化检验,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L)、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丫-谷氨酰转肽酶(γ-G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总蛋白(TP)、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指标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肝脏代谢异常,从而导致生化检验中相关项目的指标值变化,与健康人差异较大,这可以作为临床上对肝脏损害诊断的依据,为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提供新的方向和辅助手段.

    作者:郭国才;钟惠香;魏德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探究参附注射液配合常规内科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联合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7d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3.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IV级的患者比例(2.94%)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参附注射液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其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曾淑英;梁龙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米非司酮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米非司酮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7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患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泌乳素(PRL)、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治愈121例、好转4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168/171);治疗后1、2、3个月,患者E2、P、PRL、FSH等均有所下降,其中E2、PRL呈显著下降趋势,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2、3个月,患者T、LH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2、3个月,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减少,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非常显著,还不会对FSH、E2等产生不良影响,用药后子宫内膜未增厚,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陆丹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温度灌洗液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灌洗液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来桂林市人民医院就医的60例PCN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30例PCNL患者应用室温灌洗液冲洗,研究组30例PCNL患者应用加温灌洗液冲洗,研究对比两组PCNL患者术中体温变化情况及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PCNL患者术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体温相比于术前均有下降趋势,但研究组患者术后30、60、90 min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寒战发生率为73.33%,显著高于研究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NL患者采取加温灌洗液冲洗,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寒战的机率,且术中体温变化较小,可避免患者发生低体温反应.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与控制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一旦出现流行性出血热,必然导致整个社会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因而对于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和控制研究,能够大程度的降低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保证社会的稳定,笔者主要就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与控制进行分析.

    作者:高艳;孙秋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手外伤术后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手外伤术后患者手及上肢功能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康复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手外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和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Carroll手功能评定表(UEFT)评分、简易上肢功能评定表(STEF)评分和改良Barth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术后患者手和上肢功能恢复的有积极影响,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手和上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高燕;杨芳;徐艳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有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有1例发生肠胃不适,总发生率为2.22%,对照组肠胃不适者3例、皮疹4例,总发生率为15.56%,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丹红注射液,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明;龙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目的:探究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茂名市茂南区鳌头卫生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40例为对照组,采用盐酸溴已新注射液治疗,另外40例为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治疗方法比较,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相对安全.

    作者:梁剑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揭阳市榕城区东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NPDR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2个月后,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F-1水平、视力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视力高于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卵磷脂络合碘片联合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NPDR,可降低血清IGF-1水平,提高视力.

    作者:黄树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效果比较

    目的:讨论研究对肺结核患者分别应用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对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与影响,为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广州市增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结核抗体进行检验,对照组患者通过痰涂片检验.对两组患者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观察组阳性率79.0%显著高于对照组56.0%,阴性率21.0%显著低于对照组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肺结核患者应用结核抗体进行检验可显著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率,结合痰涂片检查能够提高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同时,应用结核抗体进行检测对痰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且实验操作简单,检测费用低廉,能够为确诊疾病并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秋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小榄镇结核病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针对中山市小榄镇2010-2014年三级防痨网络的效果作初步评估,为进一步完善中山市小榄镇肺结核病的预防控制体系提供基础性研究.方法:根据中山市小榄镇实施三级防痨网的时间,收集并分析2010年及2011-2014年中山市小榄镇所有肺结核确诊患者的相关资料,计算得到2010年及2011-2014年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治疗率及治愈率,比较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卡方检验分析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三级防痨网之前即2010年小榄镇肺结核的规则治疗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2.14%和75.51%;实施三级防痨网之后,2011-2014年为93.30%和8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及完善三级防痨网可以有效提高小榄镇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治疗率及治愈率,即三级防痨网的实施对于肺结核的治疗性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本坚;雷志明;刘文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对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安顺市平坝区人民医院治疗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骨折情况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后壁、后柱骨折、后壁合并后柱骨折均取K-L入路;前壁骨折、前柱骨折以及部分双柱骨折均取髂腹股沟入路,横行骨折、T型骨折以及部分双柱骨折患者行前后联合入路.跟踪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简单骨折和复合骨折患者根据Matta复位标准评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复位和非解剖复位患者比较,临床治疗优良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复位与不满意复位患者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髋臼骨折临床疗效理想,但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即骨折类型、移位等情况编制差异化手术方案,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和复位固定方法,保证终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

    作者:石庆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汤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汤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医院慢性盆腔炎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与研究组(常规西医联合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汤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gA、IgG、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汤可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症状、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清记;李凤阳;王波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洼田饮水试验评级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不同时期介入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在阳春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38例,按照随机的字母编号分成常规组与康复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辅以常规训练,康复组患者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上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对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值.结果:康复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5%,且在随访时,康复组与常规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均有所降低,但康复组下降的幅度较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疗效较为突出,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邓瑞燕;庞维维;申红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汤剂与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方法:采集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80例慢性咽炎患者,并将其按就诊顺序编号,其中1~40号为对照组,并给予中药饮片汤剂治疗;41 ~ 80号为观察组,给予中药免煎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其消失时间并以此判定疗效,同时于疗程结束后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经干预后,两组患者均获得显著治疗效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7.50%,略高于对照组的95.00%,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量表各维度得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慢性咽炎不仅具有稳定的疗效,且服用方便,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肖媚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肝切除术可行性和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可有效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尹润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60例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骨伤科治疗的60例柯雷氏骨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纳入参照组与联合组.参照组应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方式,联合组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联合组、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8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组患者的各项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的疗效显著,为患者自主生活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建议在柯雷氏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加以应用.

    作者:吕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农村中学生向家庭和社区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农村中学生向家庭和社区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狮岭镇明珠学校的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并指导其将所学知识传播给家长及社区居民,对中学生、家长、社区居民教育前后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教育后中学生对于艾滋病预防的一般知识、宣传知识、行为、态度的知晓率分别为78.67%、77.33%、81.33%、76.67%,均高于教育前的53.33%、46.67%、58.67%、4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家长对于艾滋病预防的一般知识、宣传知识、行为、态度的知晓率分别为78.67%、80.00%、80.00%、77.33%,均高于教育前的58.00%、52.67%、65.33%、4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社区居民对于艾滋病预防的一般知识、宣传知识、行为、态度的知晓率分别为68.00%、63.33%、73.33%、62.00%,均高于教育前的50.67%、42.67%、56.67%、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中学生向家庭与社区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模式完全可行,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还可以增加家长与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

    作者:沈冬敏;段海燕;辛菊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