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弹性成像对判定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

陈巧敏;郑燕燕;吴伟军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 肝纤维化, 穿刺活检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判定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肝病患者62例设为观察组,对患者予以病理学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10例影像学检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判定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中7例(9.7%)未出现肝纤维化,37例(51.4%)出现了肝纤维化,18例(25.0%)出现了肝硬化;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VTT)1及HAVTT2的测量结果在无纤维化、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85.5%、86.9%,83.7%、83.1%,75.7%、79.6%;患者不同的病理分期剪切波速度(SWV)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判定肝纤维化程度准确度高,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肠套叠52例诊治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诊治要点,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共收治52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儿中,发病时间<48h、无腹胀、体温正常的42例,采用空气灌肠33例复位成功,无一例复发;手术治疗的15例发病时间>48h,其中12例术后恢复顺利,2例术后出现高热,1例出现中度腹胀,虽住院时间延长,均痊愈出院,4例患儿因家属不同意手术而转院.结论:早期诊断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关键,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中肠管复位的技巧、正确的处理,特别是对术后高热腹胀的处理要及时准确.

    作者:彭燕;黄丽霞;彭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胎膜早破和难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临床处理方法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和难产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有效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胎膜早破难产孕妇85例,列为观察组,对其胎膜早破难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将85例健康孕妇列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难产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难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难产的重要信号为胎膜早破,需要强化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观察,预防难产的出现,同时做好及时有效的处理工作,促使母儿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确保母婴安全第一.

    作者:党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至2015年在本院接受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5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再以同期在本院接受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的5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且对比这两组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的伤椎前后缘高度增比值以及Cobb角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后路手术内固定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能够有效增大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增比值,还能够帮助患者改善Cobb角度.

    作者:刘传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82例急诊剖腹产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在急诊剖腹产手术治疗过程中,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和改良式剖腹产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实施急诊剖腹产手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1例,主要进行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主要进行改良式剖腹产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急诊剖腹产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疑似后遗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剖腹产手术患者,进行改良式剖腹产手术治疗十分必要,效果明显优于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还能在降低患者后期不良问题产生率的基础上促进其身体康复.

    作者:叶彩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与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8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甲硝唑联合雌激素尼尔雌醇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二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阴道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阴道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阴道pH值和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向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围产期综合护理对提高自然分娩率的效果

    目的:研究围产期综合护理在提高自然分娩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名孕妇,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分为两组各42名,观察组予围产期综合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1.0%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和产后出血量分别为(8.4±1.3)h、(142.7±30.2)mL,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 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分娩前和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黄丽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出血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其康复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以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0例,对其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0例脑出血患者当中,共有48例患者存在吞咽障碍,临床护理以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护理之前(P<0.05).结论:在手术以后早期采取Guggins吞咽功能评估表筛查和康复护理,可以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照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66例初产妇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初产妇母乳喂养现状,分析影响喂养方式的因素,为提高贵州地区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共200份,分别电话随访婴儿的喂养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率低: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只有4.2%,混合喂养以母乳为主只占24%;断奶过早:3个月内断奶比例迭15.1%,>18个月的断奶比例为只有7.8%;母乳喂养知识缺乏:喂养期间使用奶瓶率为95.2%,乳汁不足的产妇达到53.6%.结论:通过调查发现,贵州地区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有绝大一部分是来自父母长辈的经验,另有部分孕产妇主要通过网络或者朋友了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所得到的信息大多缺乏科学依据,不全面等.

    作者:孙念梅;陆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较对照组患者的70.9%明显提高(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肿体积明显减少(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陈维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弹性成像对判定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判定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肝病患者62例设为观察组,对患者予以病理学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10例影像学检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判定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中7例(9.7%)未出现肝纤维化,37例(51.4%)出现了肝纤维化,18例(25.0%)出现了肝硬化;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VTT)1及HAVTT2的测量结果在无纤维化、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85.5%、86.9%,83.7%、83.1%,75.7%、79.6%;患者不同的病理分期剪切波速度(SWV)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判定肝纤维化程度准确度高,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陈巧敏;郑燕燕;吴伟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均依据指南推荐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均不依据指南给予抗生素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稳定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成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稳定治疗率以及稳定治疗所用平均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87.5%,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66.1%,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指南应用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降低住院时间并提高临床稳定治疗率.

    作者:周倩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分为接受普通内科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受普通内科治疗、血液灌流(HP)治疗和全面护理的观察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的中间综合征(IMS)的病死率、呼吸肌麻痹(RM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为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中使用HP治疗,同时予以全面的护理,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作者:余少英;梁活娟;陈寿明;陈飘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眼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30例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夜视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视力改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有助于患者视力情况的改善.

    作者:郭梨;赖会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通窍止咳方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通窍止咳方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经通窍止咳方治疗的60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经常规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8.3% (P<0.05).结论:通窍止咳方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刘南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与手法复位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患者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每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有21例痊愈病例,有14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有19例痊愈,有17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内固定物脱落病例,对照组有1例骨折复位不良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均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病情以及患者自身意愿进行选择.

    作者:黄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闭合性Colles骨折手法复位麻醉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闭合性Colles骨折手法复位时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6例Colles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病历.按照桡骨远端骨折Lidstromd分型,选择Ⅱ度、Ⅲ度和Ⅳ度的患者.每1分度患者分为1组,之后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麻醉组、非麻醉组.麻醉组采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10~15mL进行骨折端麻醉,非麻醉组不采用任何麻醉措施.所有患者均经同一骨科专业医师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并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骨折复位后6月随访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后遗疼痛及其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4个月.麻醉组优良率为98%,非麻醉组优良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Ⅱ度患者,采用非麻醉方式较佳,对于Ⅲ度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Ⅳ度患者采用麻醉方式较好.结论:Colles骨折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应综合患者年龄,受伤情况,骨折情况综合考虑,推荐患者年龄大,骨折严重者应在复位时候进行麻醉,对于青壮年,骨折移位程度较轻者可考虑非麻醉的方式进行骨折复位.

    作者:唐列;胡晓东;贾秋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天麻素联合血栓通治疗高血压头晕临床观察

    目的:对天麻素注射剂加血栓通注射剂治疗高血压头晕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符合老年高血压头晕的住院患者1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89例患者予以血栓通注射剂治疗,治疗组8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头晕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高达96.6%,而对照组患者头晕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仅为8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压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头晕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剂加血栓通注射剂进行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者血压情况,而且对其头晕症状的改善效果尤为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无心血管事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后,将其按照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散射比浊法对患者展开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而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中可作为一项重要的观察指标,对血管性病变的发生进行准确的预测.

    作者:罗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并研究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7月本院内科病房收治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情况,并对跌倒原因分析,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结果:护理组有跌倒患者4例,跌倒次数4次,对照组有跌倒患者15例,跌倒次数18次,护理组患者跌倒例数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原因分析显示,跌倒时间主要发生于0:00~3:00,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多发于夜晚及凌晨,多位于床旁与入厕后,对于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应加强护理干预强度,预防意外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概率.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2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流通畅度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