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陈子敬;萧正升;湛良;杨明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检治疗中应用改进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路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改进急救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急诊室停留时间、溶栓药物成功进入血管的时间、溶栓率和总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中应用改进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地优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作者:陈梦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7(IL-7)和白细胞介素-25(IL-25)在急性、亚急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门诊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确诊为荨麻疹的患者100例,按照临床表现和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患者35例,亚急性患者35例,慢性患者30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IL-7和IL-25的表达水平,二者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亚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慢性荨麻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亚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2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慢性荨麻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7、IL-25的表达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OR=5.05,95%CI为1.14-23.45,P<0.05).结论:IL-7、IL-25可能诱发和参与荨麻疹急性期、亚急性期的发病过程,不券与慢性期发病过程.
作者:王鲁梅;李俊杰;张斌;袁景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取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咳嗽变异哮喘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在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的临床护理,对于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整体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临床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哮喘及咳嗽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临床治疗之后,两者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的两者症状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上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咳嗽变异的哮喘患儿采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哮喘和咳嗽的症状,让小儿患者尽快的恢复,同时能够提高家属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杨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在对宫颈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实施治疗时,采用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方法:随机收集本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0例宫颈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在保妇康栓的基础上实施中药治疗,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在安全性上两者之间并无较大差异,宫颈上皮细胞中E6、E7蛋白指标也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梁翠霞;李晶;陈倩雯;黎俏;罗秋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患有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患有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术后脊柱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骨折手术围术期的不良反应、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改善幅度、脊柱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术后脊柱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骨折手术围术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VAS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脊柱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进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经阴道超声检查与转录因子(twist)表达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手术病理结果终确诊.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标准,患者术前均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和twist阳性表达检测,参照标准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93%,其中Ia期、Ic期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7.50%、82.35%,肿瘤转移诊断准确率为8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b期诊断出现5例漏诊,诊断准确率83.87%,较手术病理结果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wist免疫组化阳性检出率66.07%,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4.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经阴道超声能较好的诊断子宫内膜癌和观察肿瘤浸润及转移情况,twist免疫组化检测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较高,twist阳性表达预示着子宫内膜癌的高风险可能,临床应用中可结合阴道超声和twist表达检测结果对子宫内膜癌进行早期诊断和转移观察.
作者:彭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检查的60例小儿内科急性腹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转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急性胃肠炎26例,肠痉挛2例,细菌病毒感染14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0例,阑尾炎1例,肠套叠3例,肠扭转2例,胆结石2例,1例漏诊,1例误诊,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7%.结论: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病因较为复杂多样,临床诊断时应对患儿的疼痛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注意患儿及其家属的主诉,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并依据其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蔡洁萍;卢志平;余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既往脑出血患者脑梗死急性期抗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45例既往有脑出血病史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45例无脑出血病史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在脑梗死急性期均采用抗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检测结果和出血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液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脑出血患者脑梗死急性期抗栓治疗时注意控制剂量,一般不会引起出血风险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胡火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2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中期妊娠者、930例足月妊娠者;根据孕妇的分娩方式对930例足月妊娠者进行分组,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经阴道试产的孕妇进行分组,分为试产成功组和试产失败组;对比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孕妇的围生期出血量、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新生儿阿氏评分及新生儿并发症;对比试产成功组和试产失败组的先兆子宫破裂、产后出血、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90例剖宫产后中期妊娠者均经阴道分娩.930例剖宫产后足月妊娠者,阴道分娩组359例、剖宫产组571例;359例阴道分娩者中251例为试产成功者、108例试产失败者;阴道分娩组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新生儿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的围产期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产成功组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试产失败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具有临床可行性,但需了解剖宫产史的临床情况,严格评估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适应证再进行经阴道试产,可显著减少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率及分娩质量.
作者:刘惠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国家卫计委近期发布“5+3+X”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引起行业内热议,之前才刚发布“5+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此项措施对医学生影响如何?笔者在河北、大理、广州、河南、遵义的医学院校调查不同年级的600名医学生,得知医学生的信心不同程度地受挫,但大部分同学能看到自身优势,愿意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但就业时间延长与求学成本增加是医学生比较担忧的问题.学校应通过职业规划等课程提升医学生积极应对心态.
作者:罗宇翀;赵妍;林静芳;李玲;程霞;杨菲;黄婧;胡梦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析二联活菌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1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二联活菌联合曲美布汀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6%,对照组是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对照组患者是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联活菌联合曲美布汀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较为理想,在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又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保持患者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避免肠易激综合征的反复发作,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彭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眼球钝挫伤前房出血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48例眼球钝挫伤前房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主要采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程度和前房积血吸收时间.结果:研究组的视力恢复程度和前房积血吸收时间等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球钝挫伤前房出血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作者:黄冬兰;黄惠兰;彭银珠;廖武;张雪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放射介入疗法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射频消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0%,随访6个月后的生存率为65.0%,随访12个月后的生存率为5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0.0%,随访6个月时的生存率为40.0%,随访12个月时的生存率为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介入疗法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史歌;邓玉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采用银翘散联合头孢他啶、地塞米松治疗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翘散,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的64.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0%(P<0.05).结论:在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中,银翘散联合头孢他啶、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较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陈惠琳;黄瑞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孕期筛查对优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增城市新塘医院孕妇600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3189例行孕期筛查孕妇作为观察组,将2811例未行孕期筛查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根据筛查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并记录两组胎儿出生缺陷率.结果:观察组孕期医学检查,肝功能异常率高(38.61%),其次为阴道分泌物异常(14.24%);其中年龄> 36岁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异常率为49.34%,显著高于年龄<25岁、26 ~ 35岁的患者;年龄< 25岁的患者肝功能异常率为49.71%,显著高于26 ~ 35岁、>36岁的患者(P<0.05);观察组出生缺陷率为1.94%较对照组的3.75%低(P<0.05).结论:孕期优生筛查可降低先天性缺陷婴儿的出生率,有利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方晓茹;马静;蒋顺奎;黄淑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对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4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95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综合组49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同时采用止血芳酸、卡巴克洛等止血药进行治疗.综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百合固金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组肺结核咯血患者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30例、14例、5例,综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西医全国统一化疗标准方案联合中医百合固金汤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咯血控制效果明显.
作者:李毅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中CD34+、CD38-、CD123+表型与AL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经本院收治的初诊AL患者77例,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免疫表型及细胞群CD34+细胞的百分比.对各型AL患者给予对症化疗治疗,随访24 ~ 40个月,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结果:77例患者中,有31例CD123表达日性,占40.26%;阳性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为1% ~ 90.04%,在CD34+、CD38-细胞亚群中,CD123+的平均表达水平为36.17%.化疗2个疗程后,CD123+表达阳性患者有效率为51.61%,显著低于表达阴性患者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2年,结果发现CD123表达阳性患者1、2年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34+、CD38-、CD123+表型能有效反映急性白血病疗效及预后,有望作为白血病干细胞(LSC)公认的特异标志.
作者:罗毅;钟丽文;全小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将124例在本院就诊的骨折术后并发症应激性溃疡症状患者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经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毛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在确诊并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的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高血压、100例糖尿病愿意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管理的患者为一体化管理组,不愿意进行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管理的100例高血压、100例糖尿病患者为常规管理组,分别进行常规管理模式管理、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管理,比较干预前、干预后1年时血压、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高血压、糖尿病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一体化管理组较常规管理组干预后达标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管理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达标率,效果显著.
作者:饶李亮;邹振宇;周俏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膝关节伤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4例,行常规治疗,均实施临床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6周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临床路径的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邱俏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