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火有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2月-2015年8月治疗的30例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主要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中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对照组中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发热1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住院的时间一般为(24.5士2.2)d,而观察组住院的时间为(20.4土2.5)d.所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措施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
作者:成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死亡原因,分析临床治疗方法,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共2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死于脑疝共13例,占52.0%;死于心功能衰竭共4例,占16.0%;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共3例,占12.0%;死于室性心律失常共3例,占12.0%;死于肺部感染共2例,占8.0%.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一旦得到确诊,应及时为患者实施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静脉溶栓、保护活化脑细胞、预防并发症以及基础疾病治疗等综合治疗,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挽救患者的生命,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连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进行对照实验,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通过氧气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进行治疗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日常护理,经过28 d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态度、舒适度进行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在其治疗过程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治疗态度、治疗舒适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态度,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提高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性.
作者:钟映笑;骆丽萍;刘敏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青白联合术结合中医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价值和效果,并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日至2014年12月20日收治的96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青白联合术结合中医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青白联合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眼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白联合术结合中医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陈润连;邓钜良;李秀英;刘晓军;刘焕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应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整体消融子宫肌瘤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HIFU整体消融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不同麻醉给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仓麻醉,观察组70例采用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仓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Ramsay镇静评分、舒适度(BCS)评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胃道不适、皮肤瘙痒、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7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HIFU整体消融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孟德祺;冯春宇;陈美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晚期患者80例作随机分组,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新辅助组患者则使用新辅助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新辅助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组患者均完全耐受新辅助治疗,无1例患者退出,退出率为0.在完成治疗之后,经过检查,新辅助组患者的肿瘤与治疗之前比较有明显缩小.结论:使用新辅助治疗对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勇;陈子敬;萧正升;湛良;杨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接诊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和对照组5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临床恢复效果较好,安全有效.
作者:邹苏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DJ-1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J-1、PTEN蛋白在150例浸润性乳腺癌和5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浸润性乳腺癌DJ-1的阳性率61.3%显著高于乳腺正常组织8.0%(P< 0.05),PTEN的阳性率20.7%显著低于乳腺正常组织96.0% (P< 0.05).DJ-1、PTEN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DJ-1蛋白表达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DJ-1阳性的乳腺癌组织Ki-67的阳性细胞数约33%与DJ-1阴性乳腺癌组织Ki-67的阳性细胞数约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方面,DJ-1表达阴性者高于阳性者(P<0.05);PTEN表达阳性者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DJ-1表达增高,同时PTEN表达下降,统计学分析两者呈负相关.DJ1高表达、PTEN低表达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调控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及预后.
作者:孙艳花;关弘;许美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毛细支气管炎在婴幼儿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导致,通常表现为咳嗽、喘憋症状.本文作者通过检索万方、知网等文献资料,统计布地奈德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安普贴在癌症压疮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癌症压疮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安普贴外敷进行治疗,每周换药2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无菌纱布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平均治愈时间为(15.4士2.4)d;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平均治愈时间为(25.4土3.5)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普贴治疗癌症压疮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且固定良好,不会出现脱落或移位的情况,保证治疗的持续性.同时减轻护理工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护理治疗.
作者:董杏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ICU)合并喂养不耐受的1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期间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对于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儿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采取护理干预之后体质量比对照组增加明显,住院时间、胃管的留置时间和腹胀消失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早产的不耐受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尽快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胃肠道的发育、脏器功能的成熟,提高喂养不耐受的治愈率.
作者:胡红梅;何丽虹;朱少合;宋丝影;陈媛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放射介入疗法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射频消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0%,随访6个月后的生存率为65.0%,随访12个月后的生存率为5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0.0%,随访6个月时的生存率为40.0%,随访12个月时的生存率为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介入疗法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史歌;邓玉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治疗陈旧性未复位的肩关节前、后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采用切开复位治疗7例陈旧性未复位的肩关节前、后脱位的患者资料,前脱位5例、后脱位2例,术后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及上肢肩手功能障碍(DASH)问卷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22.3个月随防,均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年,肩关节前屈95~ 170°,平均155°;外展100 ~ 170°,平均156°;Constant-Murley评分为73 ~ 95分,平均80.2分;DASH问卷调查评分为16 ~ 26分,平均19.4分,末次随防时无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切开复位治疗陈旧性未复位的肩关节前、后脱位,患者肩关节脱位时间在6个月之内的效果良好.
作者:武宗占;袁隆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华法林联合毛花苷C在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实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组采用华法林联合毛花苷C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单独采用华法林治疗,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晚期的大血流速度比值(E/A)、左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PFV)、舒张晚期血流值(APFV)水平,然后检测相关的心脏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内径(LV)、心胸比值(CTR),并且通过5 min步行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应用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功能检测水平与治疗前都有改善,且应用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5 min步行测验中应用组患者的康复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华法林联合毛花苷C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栩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在老年人无痛结肠镜检查中应用,评价其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各60例,A组于麻醉前5 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 g.记录患者给药前(T0),给药后2 min(T1),给药后5 min(T2)的血压、心率、丙泊酚总用量、达盲时间,以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估患者苏醒后腹痛程度.结果:A组患者T0、T1、T2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1、T2较T0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总用量、达盲时间比B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腹疼症状显著好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人无痛结肠镜检查前静脉注射间苯三酚,能够缓解检查时疼痛,其作用安全有效.
作者:邹雄;罗勇;张浩;刘三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在妇科患者手术治疗后采取提前夹管再拔除尿管的排尿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治疗的160例因异位妊娠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取提前夹管再拔除尿管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拔除尿管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排尿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首次自主排尿时间及排尿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然排尿率高达95%,无尿潴留发生,而对照组的自然排尿率为70%,4例发生尿潴留,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提前夹管然后再把尿管拔除的排尿措施和传统方式相比,更能够提高妇科患者的自然排尿效果,恢复患者的自主排尿行为.
作者:潘秋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配合消痔灵注射液对直肠黏膜脱垂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来本院肛肠科治疗的直肠黏膜脱垂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为PPH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5.92%(47/49)显著高于单一手术治疗的对照组87.76%(4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PPH术治疗后给予患者消痔灵注射液,明显减少患者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
作者:李愈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乙己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明确诊断后均予以饮食控制.对照组患者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乙己汤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周.6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口服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显效4例,而采用中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己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吴红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将124例在本院就诊的骨折术后并发症应激性溃疡症状患者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经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毛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6 min步行法(6MWT)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应用以及6 min步行距离与其他心力衰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指导干预治疗.方法:对20例正常患者(对照组)与80例CHF患者(观察组)的6 min步行距离、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EF)、B型利钠肽(BNP)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步行距离有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NYHAⅡ、Ⅲ、Ⅳ级患者中的步行距离有有较大差异(P<0.05),6MWT与BNP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6MWT与心力衰竭患者的NYHA有正相关性,可以与其他临床常用的可以反映心功能的指标联合使用,以提高临床判断心功能程度的准确性,是一种客观检测法.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