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谋华
目的:分析口腔护理液在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大埔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3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喉风散组使用喉风散进行治疗,将喉风散喷于患处,护理液组使用口腔护理液进行治疗,将口腔护理液涂于患处,治疗后对比两组疱疹治愈时间、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喉风散组总有效率为65.33%,明显低于护理液组的9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风散组疱疹治愈时间(5.24±1.54)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00%,护理液组疱疹治愈时间(2.19±0.68)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67%,两组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口腔护理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的疗效显著,疱疹治愈时间短,且患儿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饶爱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官腔球囊填塞与官腔填纱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来连平县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术且产后出血的产妇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填纱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官腔球囊填塞术,对比两组产妇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经过手术后,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天数等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球囊填塞术应用在产后出血治疗过程中,与宫腔填纱术相比,其止血等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作者:钟秀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下胸椎关节突关节角方向和胸椎黄韧带骨化的临床相关性,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47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院接受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7例为对照组,均予以胸腰椎段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胸椎T8/9、T9/10、TI0/11、T11/12节段病变侧的关节突关节角分别为(11.09±1.98)°、(11.59±2.65)o、(11.07±3.65)o、(6.05±14.37)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各节段的左右侧关节突关节角差异均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胸椎黄韧带骨化作为因变量,构建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高龄、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关节角接近冠状位均是其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关节角接近冠状位均是导致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危险因素,且高龄也可能增大患病风险,临床上需对此引起充分重视,及早纠正下胸椎关节突畸形,降低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发病风险.
作者:杨永迁;刘展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调脊针配合中药在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门诊接收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脊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脊针配合中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中药治疗,且治疗后患者腰椎功能评分显著提高.
作者:贾海升;刘英杰;谭鹏;罗明;张志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到东源县人民医院妇科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84例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宫腔镜内膜电切术;观察组进行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2%)明显高于常规组(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无明显异常,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42/4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7.6%(41/42).结论: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的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获得患者高度认可.
作者:古伟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合并匹多莫德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乐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6例,分成单药组和联药组.单药组患儿服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联药组服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联药组症状消退或改善时间比单药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药组疗效有效率96.6%比单药组89.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药组CD4+、CD8+、IgA、IgE水平改善效果比单药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匹多莫德合并应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改善临床指标,促使患儿康复.
作者:杜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无痛肠镜下钛夹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仅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观察组39例通过金属钛夹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术切除大肠息肉,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出血、穿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顺利,所有息肉均一次性成功切除,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肠镜下钛夹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大肠息肉的有效方法,联合使用钛夹能够有效起到预防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福林;林佐光;杨勇;莫志旺;罗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温阳化瘀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8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清远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纽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阳化瘀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温阳化瘀汤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林润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行针对性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将8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基础护理)和干预组(针对性饮食护理),评定预后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的病症缓解率为97.5%,和75.0%的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干预组患儿腹泻、呕吐、高烧等症状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腹泻患儿实施针对性饮食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增强机体营养,加快康复速度.
作者:汤学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上焦宣痹汤加味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普宁市普宁中医医院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咽喉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上焦宣痹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草珊瑚含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治疗依从性96.00%、满意度9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6.00%、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焦宣痹汤加味治疗慢性咽喉炎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不会增加患者不适感,安全性较高.
作者:叶谋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台山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10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73例作为病例组,行CT检查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同时间段无脑血管疾病的病例73例设为健康组,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组的检查情况.结果:病例组的中、重度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斑块存在率比健康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狭窄、椎动脉血管畸形检出率比CT检出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检查诊断中能够反映血管的狭窄程度以及斑块的情况,对临床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荟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性高血压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分析致病原因,寻找相应控制对策.结果:原因主要有年龄、假性高血压、伴随疾病、季节性血压变化、餐后低血压可能、药物影响等,相应对策以开展健康教育、监测血压及相应治疗为主.结论:对于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性高血压的患者,维持血压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作者:余文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观察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尔在胎儿畸形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汕头市澄海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胎儿畸形引产的52例患者,患者均采用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尔进行引产,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例患者引产成功率达到98.08%;胎膜残留率为61.54%;平均引产出血量为(125.8±21.5)mL,平均引产时间(从用药到娩出结束)为(47.6±3.5)h,平均产程时间为(6.9±1.2)h,平均出血持续时间为(13.6±2.3)d.结论: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尔应用在胎儿畸形引产具有极高的引产成功率,并且取得较好的引产指标(引产出血量、引产时间、产程时间、出血持续时间),手术时需注意其较高的胎膜残留情况,并需采用相应的方法及时安全有效处理,以防止清官时出现大出血情况.
作者:黄朴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治疗中应用运动指导干预后对患者血糖水平调节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治疗的80例GDM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成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干预方式,干预组患者实施运动指导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DM患者治疗中应用运动指导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孟会;马晓东;麦炜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孕期管理方案的血糖调节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接受一般管理,B组实施孕期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调节效果.结果:B组剖宫产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A组,且B组患者管理后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h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孕期管理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还能大幅度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马晓东;谢静颖;孟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临床治疗慢性消化内科胃溃疡的疗效,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共13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8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如出现腹胀、胃脘部疼痛、反酸、嗳气、溃疡复发等,并通过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改善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溃疡具有疗效显著、预后佳等优势.
作者:雷夏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保肾冲剂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效果.方法:参考常规方法建立MSPGN模型.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片组(西药组)和保肾冲剂组(中药组),每组7只.造模后治疗前1d、干预4周、8周、14周,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hUP),血肌酐(Scr)、血清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24 h UP水平、血清NAG以及血清Scr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周、8周和14周后,中药组及西药组24hUP、血清Scr、血清NAG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疗效更趋明显.结论:中药保肾冲剂可以降低MSPGN大鼠24 h UP,降低血清Scr及血清NAG水平,作用与雷公藤多甙片相当.提示保肾冲剂对MSPGN模型大鼠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贾秀琴;李映红;杨敏;李利民;张晓丽;吴正治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甘露醇疗法提高血透患者心肺功能的临床研究,以发现血透患者的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治疗的5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血透患者,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疔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露醇疗法可提高血透患者的心肺功能.
作者:蔡春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应用于末期乳腺癌治疗的疾病控制率与不良反应.方法:将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68例末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定期随访观察,治疗组给予卡培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PFS)、总生存率(OS)、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的PFS 8.9个月,与对照组的5.8个月相比,治疗组的的PFS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其中治疗组的OS为24.8个月,明显比对照组的14.8个月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6.98%,而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等均已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对末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林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中牟县中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4.89±0.81)min/次,心绞痛发作频率(1.28±0.18)次/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15±1.76)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10.46±28.49)ng/L、白介素-6(IL-6)(11.93±3.40)pg/mL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发作频率更少.
作者:李红超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