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晟
目的:研究薄氏腹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佛山市禅城区朝阳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薄氏腹针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薄氏腹针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明显,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5.78%,对照组总有效率81.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恢复情况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89%,对照组总有效率91.1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氏腹针能够提高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效果.
作者:邓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孕早期孕酮(P)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β-HCG)的测定在胚胎预后与产后出血预测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市陈星海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妊娠7~11周均表现有停经、阴道少量出血或下腹隐痛的孕妇18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孕妇的P与β-HCG水平进行检测,根据P与β-HCG水平的不同分为3组,P>25 ng/mL且β-HCG>225000mIU/mL为A组(n=79);P<25 ng/mL、β-HCG 5~225000mIU/mL为B组(n=54);P<25 ng/mL、β-HCG<5 mIU/mL为C组(n=49),所有孕妇均视情况给予黄体酮治疗.分别比较3组孕妇的胚胎预后情况,并比较48 h后3组孕妇β-HCG倍增的时间,并比较3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A组胚胎存活率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胚胎存活率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后A组孕妇β-HCG倍增的时间较B组及C组均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出血量较B组及C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产后出血率与B组、C组相比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孕酮及β-HCG的测定可以对胚胎预后进行判断并为治疗提供指导,孕酮及β-HCG水平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对孕早期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园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石柱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6例(104个结节),分别行常规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与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104个结节良性78个、恶性26个;常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8.27%;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1.34%,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上,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常规超声.
作者:廖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醒脑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湛江农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科收治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作甲乙两组,每组50例;甲组应用常规的临床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注射醒脑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ICU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10d、2周后的GCS评分以及感染率均明显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醒脑静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临床治疗慢性消化内科胃溃疡的疗效,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共13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8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如出现腹胀、胃脘部疼痛、反酸、嗳气、溃疡复发等,并通过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改善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溃疡具有疗效显著、预后佳等优势.
作者:雷夏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期血清脑钠肽(BNP)与血沉(E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30例为观察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同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健康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BNP、ESR及D-二聚体(D D)水平,同时分析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期BNP、ESR、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BNP(1.58±0.13)ng/mL、ESR(28.27±0.24)mm/h、D-D(0.54±0.15)mg/L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0.44±0.09) ng/mL、ESR(23.20±0.15)mm/h、D-D(0.36±0.10)mg/L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BNP与ESR、D-D呈显著正相关(r1=+ 0.964,P1<0.05;r2=+0.953,P2<0.05),ESR与D-D呈高度正相关(r=+0.821,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期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而ESR加快,且血清BNP与ESR呈显著正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慢性肺心病的有效观察指标.
作者:周立尧;陈若峰;郭建浩;王佳;李剑平;李志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踝臂指数(AB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对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佛山市高明区慢性病防治站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DF患者以及60例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对比DF患者与非DF患者在下肢血管彩超以及踝臂指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ABI相比较,DF组ABI小于0.9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D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相比,DF组患者内膜增厚比率、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生率、闭塞发生情况均较非DF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非DF组相比,DF组患者在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处RI值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F患者与非DF患者在踝臂指数以及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两项检查可以评估DF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情况.
作者:杨燕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临床手术中体位安置护理的应用效果,总结体位安置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高州市中医院接诊的126例髋臼骨折患者,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髋臼骨折手术患者体位安置护理,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1.95±12.35)分,对照组为(67.24±10.43)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髋臼骨折患者临床手术中体位安置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黄丽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桂北地区出生的120例伴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的120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中,通过病毒抗原性检测,40例确诊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约占33.4%.其中,针对40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儿所感染的病毒,以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为主.同时,40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出生后感染占52.5%,宫内感染占32.5%,分娩时感染占15%.结论:新生儿所感染的病毒多种多样,严重影响新生儿生命健康,因此,及时分析新生儿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状况,掌握诱发疾病的相关因素,有助于控制新生儿病毒感染性疾病.
作者:张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甘露醇疗法提高血透患者心肺功能的临床研究,以发现血透患者的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治疗的5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血透患者,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疔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露醇疗法可提高血透患者的心肺功能.
作者:蔡春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CD14(LPS受体)基因多态性表达、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63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收治的63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CD14基因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脂指标水平进行检查,分析CD14基因多态性表达、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的CD14基因-159C/T多态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cy浓度、血浆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4基因多态性表达、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发病均存在一定相关性,在脑卒中预防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患者的上述指标,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作者:吴坚洪;许献文;黄敦燕;邝桂婵;王孔专;吴雪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2006年至2015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至2010年以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引起的直接产科原因为主,2011年至2015年以妊娠合并心脏疾病、肝脏疾病等内科合并症引起的间接产科原因为主.小学以及小学以下学历者占总孕产妇死亡人数的53.85%,初中学历占总人数的26.92%以上,高中及其以上占19.23%左右;产检次数<5次占57.69%,产检0次占15.35%,产检次数≥5次占26.92%.孕产妇死亡主要与医疗保健机构知识技能(57.69%)、态度(15.38%)、管理(15.38%)有关,与个人知识技能(46.15%)、资源(34.62%)态度(11.54%)有关.结论:孕产妇死亡跟社会、医学,家庭以及个人文化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要社会多方面和多学科的合作,方能取得显著成效.加强医疗监管、落实贫困孕产妇危重症大额救助和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龚成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性高血压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分析致病原因,寻找相应控制对策.结果:原因主要有年龄、假性高血压、伴随疾病、季节性血压变化、餐后低血压可能、药物影响等,相应对策以开展健康教育、监测血压及相应治疗为主.结论:对于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性高血压的患者,维持血压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作者:余文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下胸椎关节突关节角方向和胸椎黄韧带骨化的临床相关性,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47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院接受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7例为对照组,均予以胸腰椎段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胸椎T8/9、T9/10、TI0/11、T11/12节段病变侧的关节突关节角分别为(11.09±1.98)°、(11.59±2.65)o、(11.07±3.65)o、(6.05±14.37)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各节段的左右侧关节突关节角差异均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胸椎黄韧带骨化作为因变量,构建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高龄、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关节角接近冠状位均是其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关节角接近冠状位均是导致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危险因素,且高龄也可能增大患病风险,临床上需对此引起充分重视,及早纠正下胸椎关节突畸形,降低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发病风险.
作者:杨永迁;刘展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式护理干预对产妇产时认知和母婴结局的影响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10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患者参与式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态度、认知情况、分娩知识、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时认知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割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患者参与式护理干预,对于改善产妇产时认知及母婴结局有积极影响.
作者:陈敏;游正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出现阴道壁脱垂的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后出现阴道壁脱垂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恢复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张力及治疗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恢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后出现阴道壁脱垂的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钟小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医院2013月5月至2015年6月确诊收治的有呼吸困难且需要插管的新生儿120例,依据方法不同分为INSURE(治疗组)60例以及常频通气联合PS(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24h动脉血气改善情况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颅内出血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颅内出血等.结果:治疗组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内出血、气漏、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INSURE技术治疗NRDS并发症明显减少、创伤减小.
作者:黄丽霞;何志锋;黎世坤;朱燕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对护士专业素质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血液肾内科的22名护士及216名住院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6个月后,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本科室护士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考试得分、专科操作合格率,护理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查房能够提高护士专业素质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张群英;刘芳;聂柳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3~ 12岁儿童体成分对骨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375例3~12岁儿童,统计其体成分和骨骼发育情况,分析体成分对骨骼发育的相关因素.结果:体成分含量不足为骨矿物质(38.7%)、骨骼肌(41.6%),体成分过量主要为脂肪含量(21.9%)、体脂率(38.4%)、肥胖度(15.7%),体质指数、上臂脂肪厚度、体质量、体脂率、脂肪含量、体质量是儿童骨龄超前发育的促进因素.骨骼肌含量、骨矿物质含量、大腿脂肪厚度是骨龄超前发育的抑制因素.结论:3~12岁儿童适当控制体质量,并适量补充矿物质剂,能够有效延缓骨龄发育.
作者:梁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先天性紫绀型复杂心脏大血管畸形方面的诊断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40例先天性紫绀型复杂心脏大血管畸形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图像和超声描述、诊断,并与患者术中所见为依据进行详细对比.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影像学技术检查,240例患者中检测出先天性复杂心脏病210例,诊断率为85.8%,其中185例心内畸形患者被全部正确诊断,确诊率为100%,而170例先天性紫绀型患者确诊168例,确诊率为98.2%.结论:超声心动图影像技术在对先天性紫绀型心脏病患者的检测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梁银婷;黎才源;吴辉龙;朱伯卫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