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华春;梁永祥;傅健
目的:分析Cervista检测中各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对不同级别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就诊女性8984例为初筛对象,进行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活检,检测HPV.比较HPV各型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阳性检出率,分析HPV各型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筛检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指标.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级别中,A9型组HPV感染率高于A5/A6和A7型组.在CIN3+级别中,A9型组HPV感染率高于A5/A6和A7型组.结论:Cervista检测中的A9型组阳性对诊断CIN2+及CIN3+级别宫颈病变的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陈新妹;王楚华;刘露晖;王栾玲;郭晓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为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率高,效果良好.
作者:杨维秀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43例.结果 术后随访7~30个月,平均12个月,43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其中优31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93%.结论 采用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具有适应证广、损伤小、固定牢、易调整、易取出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森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安置DDD起搏器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33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康复护理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恢复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康复护理组24例(35.82%)射血分数(EF)明显改善,20例(29.85%)可生活自理.而对照组分别为14例(21.21%)和12例(18.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组的焦虑程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安置DDD起搏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恢复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秀英;刘群;雷迺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进食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温苑章;宋越;彭广福;温治强;曾华东;李舒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外痔切剥辅助PPH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PPH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显34.48%均优于对照组的55.17%:6.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混合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徐苏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护理孕产妇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孕产妇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第1周、第4周以及第6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后的HAMD减分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碧泓;徐敏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梅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的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并发症的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赖苑;曹银新;张飞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祛瘀消痛贴膏联合美施康定对癌性疼痛患者的缓解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20名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给予祛瘀消痛贴膏联合美施康定治疗,对照组仅用美施康定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缓解疼痛有效率均为9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体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JP<0.05).结论:祛瘀消痛贴膏联合美施康定对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庞华春;梁永祥;傅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个体的人性化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个体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并控制血压,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魏细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加香腹膏敷贴对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及香腹膏敷贴治疗,分析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均较对照组要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3.3%,并发症发生率20.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加香腹膏敷贴治疗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效果满意.
作者:熊亚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泛福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泛福舒,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免疫指标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种类和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惠儿IgG、IgA及IgM等免疫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上,给予患者泛福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及机体免疫系统,有效控制感染,且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庄少雄;杜岚岚;彭淑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患者20例为研究组,选同期20例行肾肿瘤切除患者的远离肿瘤部位的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bFGF检测,比较IgA肾病患者不同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肾组织内bFGF的表达结果.结果:研究组肾间质肾小管bFGF阳性面积比值为(0.28±0.12),对照组肾间质肾小管bFGF阳性面积比值为(0.05±0.0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GF与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关系密切,对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判断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检验指标.
作者:陈载鑫;陈彩婷;罗红英;谢岭平;付文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对比.方法:取CD4、CD8、IL17、Ki67四种定位于细胞膜、细胞浆与细胞核的不同抗原,分别作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并在食管癌连续切片上采用微波抗原修复与高压抗原修复两组方案,分析两组抗原修复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结果:高压抗原修复方法,CD4抗体阳性率为100.0%,明显高于微波修复的45.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IL17及Ki67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组织不脱片的条件下,采取高压抗原修复方案,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定位清晰,背景着色浅,非特异性着色弱.但在两种修复方法阳性率对比无差异的条件下,建议尽可能选择相对柔和的微波修复方法.
作者:何丹;王杜娟;曾丽华;孔桂兴;黄彬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联合尿道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对尿道损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尿道损伤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6例,分别给予传统手术方式和输尿管镜联合尿道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1.25%、31.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P<0.05);对患者进行3 ~3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术后均能恢复正常排尿.结论:经尿道腔镜下会师术操作简单、痛苦小,接受治疗后患者尿功能恢复理想,对尿道损伤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招卫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价分析护理干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及一些配套的护理措施,不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并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检测评定.结果:护理组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改善,且生活质量评估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评定方面,护理组的评定结果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改善肺部功能下降的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映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结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重庆南川宏仁医院接收小儿肺炎喘嗽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对症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对其临床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好转率(95.0%)和对照组(7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期间使用中药治疗方法,效果突出,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陈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2013年收治42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2例采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的药疹样皮炎患者中,痊愈患者为41例,无效1例,为重症转院后死亡.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三氯乙烯所导致的药疹样皮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王治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儿童尺桡中下1/3骨折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夹缚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9例儿童尺桡骨中下1/3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夹缚固定,早期患处外敷凡士林加大黄粉,内服云南红药,指导适当的功能锻练,中期调整夹板松紧度,皮肤涂凡士林,定期X光片检查配合功能锻炼,后期骨折外洗中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期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儿童尺桡中下1/3骨折经手法整复、小夹板夹缚固定治疗,骨折全部达临床愈合标准,功能活动良好,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郭润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中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年-2014年8月在我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9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5例足月儿,45例早产儿.对所有出生在28 d内的新生儿进行监测,探析其aEEG振幅电压、睡眠-觉醒周期、背景波图形的变化情况,并把监测的结果详细记录.结果:(1)振幅电压:在1~3d,足月顺利出生的新生儿低及高振幅平均值均属于正常的范围;早产儿随着胎龄的增加,aEEG的低及高振幅趋于正常.(2)睡眠-觉醒周期:90例新生儿当中,有86例在出生后的3d之内均出现成熟的睡眠-觉醒周期,出现的平均日龄为(1.9±0.4)d,随着胎龄增加,睡眠觉醒周期经历了从无-不成熟-成熟的发展规律.(3)背景波形变化:在45例足月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当中,有44例新生儿aEEG背景出现波形连续性的变化.结论:使用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脑发育成熟度进行监测,具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作者:许洁松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