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敏
目的:分析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则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率,对于判断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情况及预防猝死、指导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彦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护理人员20名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柔性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自我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柔性化管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得到有效提升,自我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分别达到90%和98.5%.结论:采用柔性管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工作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解决护患纠纷.
作者:胡莉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7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瓣手术,研究组予以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GO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效果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米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接收的256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56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仅应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使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进行分娩镇痛.观察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痛程度、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活跃期时间为(178.3±21.3)min,第二产程(53.3±21.3)min;对照组活跃期时间为(248.3±24.3)min,第二产程(63.1±19.3)min,观察组产妇的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行硬腰麻醉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张继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术中唤醒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20例术中唤醒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体位变化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在术中唤醒,唤醒后有3例出现交流障碍,2例患者出现躁动,1例因放弃唤醒麻醉而改为喉罩全麻.患者因体位变化MAP、HR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中唤醒患者安全、可行,有利于保护脑功能,减少并发症.但是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谢美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继发链球菌性脑脓肿的临床诊治特点及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2014年在博茨瓦纳Princess Marina Hospital收治的HIV感染继发脑脓肿患者93例,外科治疗32例,报告其中2例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效果.结果:HIV患者继发脑脓肿,给予手术结合药物,病原学检查确诊为链球菌感染性脑脓肿.结论:HIV感染病例控制不佳可出现血液CD4水平下降易导致脑脓肿的形成,其中部分为链球菌性脑脓肿.
作者:刘东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克拉霉素联合聚维酮碘乳膏治疗支原体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支原体阴道炎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聚维酮碘乳膏治疗,对照组单用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聚维酮碘乳膏治疗支原体阴道炎疗效好.
作者:丁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规范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召开相关科室护理管理人员会议,制定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制度与流程,手术科室规范执行,护理部不定期质控检查.结果:抽查2014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手术患者107例,涉及8个科室,均能按照制度与流程落实工作,转运交接过程中未出现突发病情变化抢救及不良事件.2014年7月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达到98分,手术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9.5%,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论:规范的手术患者交接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钟琳;刘兴燕;蔡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探讨糖尿病脑梗塞患者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留置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66%,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留置针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帮助患者降低疾病痛苦,还可以降低疾病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雷翠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来院治疗的老年胆结石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术后恢复快,临床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运用更具优势.
作者:陶文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孕妇及婚检妇女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寻找其中的规律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参与婚检的妇女2007例(有效记录1996例)和产前检查的妇女5820例(有效记录5806例),分析研究其病例中的TSH指标,寻找其中的规律.结果:婚前组TSH平均值(2.49±0.26)μIU/mL,产前组TSH平均值(1.79±0.16)μIU/mL.婚前组与产前组均出现一定比例的低促甲状腺素症和高促甲状腺素症患者,且两组以上患者的分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对于碘营养的需求明显高于婚前组妇女.
作者:黄武炎;许显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血常规检测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末梢血组和静脉血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静脉血组与末梢血组的红细胞(R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等血常规检测指标的临床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血常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天麻具有“红小辫”或者“鹦哥嘴”的形状特征,具有保护脑神经细胞、抗感染、镇痛、抗血小板凝聚、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延缓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可通过系统的鉴定方法鉴定天麻真伪与质量,经分析发现天麻抗感染镇痛、抗血小板凝聚作用显著.本文从中药天麻的来源、形状、理化性质以及显微结构等方面对其鉴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刘春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肺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附近社区患有肺炎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治愈1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社区老年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肺炎的复发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阮静;肖金兰;刘海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防跌倒护理策略.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4例意外跌倒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跌倒时间、跌倒后果以及跌倒的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跌倒护理策略.结果:跌倒时间主要在晚上;跌倒地点主要为厕所;跌倒后果主要为轻微擦伤.结论:老年患者跌倒主要受到年龄、药物、心理、疾病、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做好评估与健康宣教工作,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作者:卜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规范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孕三烯酮联合手术治疗,治疗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实验组无患者复发,对照组复发率28%,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效果明显,复发率低.
作者:邓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来植入性器械的安全隐患与解决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集的100套外来植入性器械,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安全隐患分析,进而制定解决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选取材料感染事件1例,合格率为98%;对照组选取材料感染事件10例,合格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外来植入器械管理,分析安全隐患产生原因,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对降低感染率,提高手术器械合理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耿志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新型隐球菌一般为外源性感染,主要侵犯肺、脑及脑膜,也可侵犯皮肤、骨和关节.对人类而言,该菌通常为条件致病菌.2014年5月9日我院从1例关节外科患者的关节分泌物上涂片检测及培养检测中发现新型隐球菌.1 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右小腿反复肿胀疼痛2月,于2014年5月7日入住我院关节外科,经抗炎、抗结核、营养对症支持治疗,指导患者进行肢功能锻炼,12 d后,患者右小腿肿痛减轻,一般情况良好,体温36.8℃,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Hg,患者神志清楚,心肺腹检查无明显异常;右小腿内上方肿痛减轻,皮温不高,内侧间隙压痛减轻,四肢末端感觉良好,各趾血运及活动良好;血常规:WBC 5.62× 109,中性粒细胞71.9%,淋巴细胞14.92%,红细胞4.42× 1012,血红蛋白123 g/L,血液生化检查:ALT 52U/L,AST 33 U/L,GGT 22 U/L,ALP 77 U/L,CER 55 μmol/L.
作者:张荣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保留脾脏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0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脾脏保留的手术方法,实施烧灼粘合止血3例,进行单纯修补术20例,实施脾动静脉结扎合并修补术5例,其余12例实施缝合修补合并部分脾切除术.对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无死亡病例,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应尽量保留脾脏,可有效杜绝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付国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MS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近三年拟诊的48例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SCTV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B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V诊断与B超诊断下肢DV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V诊断下肢DVT图像清晰,检出率高,有显著的使用价值.
作者:官彬;游兴攀;沈国洪;文鹏程;刘栋升;杨泽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