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驰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48例,药物组单独给予丹参酮ⅡA注射治疗,联合组在给予丹参酮ⅡA注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针治疗方案,对2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结果:经治疗,2组症状积分均改善(P<0.05),联合组改善较药物组显著(P<0.05).2组各时间点血液指标均较改善(P<0.05),2组治疗后同时间点的血液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NF-α、IL-1和VEGF含量均降低(P<0.05),联合组降低较药物组要快(P<0.05).结论:针灸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比丹参酮ⅡA有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戴振滔;季一焕;王跃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脑外伤患者接受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功能恢复与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方法:观察本院接收的脑外伤患者72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划分为2组各36例,2组均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功能恢复及社会支持度情况.结果: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评分、Barthel指数及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行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获取有效的社会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董爱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经方合情感稳定剂治疗躁狂发作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躁狂发作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躁狂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大承气汤.治疗半月.结果: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RM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8.2%,对照组7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经方合情感稳定剂治疗躁狂发作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张永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活血类中药生药颗粒荆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方法:选择红花、桃仁及三七这三种活血类中药材作为研究对象,每种药材均分为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中药生药颗粒,对3种药材的3个批次药物进行粗粉碎,提取总挥发油,计算每次所获取煎出物在总煎出物中所占百分率.结果:红花、桃仁及三七三种活血类药物的传统饮片与生药颗粒的有效部位煎出物在总煎出物中所占百分率均明显高于生药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部位煎出物在总煎出物中所占百分率与目数有明显关系,目数越高,其所占百分率也越高,24、50、65、80目组与10目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桃仁及三七等活血类中药生药颗粒剂及传统中药饮片有效部位提取效能均明显高于生药材,且粉碎目数越大,越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
作者:张宽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强心合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强心合剂,疗程均为4周.监测比较2组的心脏彩超指标、血B型利钠肽(BNP)水平、心衰计分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左心收缩功能相关指标均改善.但在左室舒张末容量(LVVD)、左室收缩末容量(LVVS)、心脏指数(CI)方面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每分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2组BNP均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心合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相应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蔡小丽;熊志华;何思敏;庄利斯;李存富;骆玉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颅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脑复康和谷维素口服以及中药活血化瘀汤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性心理护理,2组均干预8周.结果:干预8周后,2组SAS和SDS评分较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征的疗效良好,能明显改善其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优于单纯中西医结合治疗,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叶戌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红花香附汤对儿童长骨骨干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长骨骨干骨折患儿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均接受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花香附汤治疗,比较2组术后骨折愈合效果、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结果:骨折愈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2组肿胀、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针固定联合红花香附汤治疗儿童长骨骨干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李俊杰;李雄峰;李建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湿疹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湿疹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同时外用不合激素的炉甘石洗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龙胆泻肝汤和萆薢渗湿汤交替口服.2组疗程均2周.观察湿疹严重度(EASI)评分、皮损面积评分、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 (IL-4)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75%,对照组为6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ASI评分和皮损面积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EASI评分和皮损面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而IL-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血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口服西药及外用洗剂治疗基础上采用龙胆泻肝汤合萆余渗湿汤治疗急性湿疹湿热证患者,可明显降低湿疹严重度和皮损面积,升高患者血清IL-2水平和降低血清IL-4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潘毅;陆千琦;季禾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红花逍遥片联合温经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卵巢功能和失眠症状的影响.方法:将7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取红花逍遥片联合温经汤疗法、单独应用红花逍遥片进行治疗.对2组卵巢功能指标情况、疗效情况以及睡眠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组经相关治疗后卵巢激素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2组卵巢激素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A组睡眠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2组治疗后睡眠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逍遥片联合温经汤剂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改善失眠.
作者:李丽敏;周红霞;杨阳;祝巧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治疗产妇产后会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自然分娩后出现会阴水肿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大黄、芒硝外敷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冰敷进行治疗.2组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减轻情况、水肿消退情况和会阴侧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3天后,观察组疼痛、水肿、会阴侧切口愈合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结论:采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产妇会阴水肿有良好疗效,同时该疗法材料廉价,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威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中医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关节功能、社会功能等KP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满意率观察组96.7%,对照组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综合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生活功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毛姬琴;王小冬;汤素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针灸法及普通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普通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温阳通络法组采用温阳通络针灸法治疗,经过2周治疗后,通过临床症状评估、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量表及临床疗效统计以评估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及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温阳通络针灸法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各指标评分与普通针刺组比较,除生活及工作能力,膝、跟腱反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JOA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阳通络法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普通针刺组60.0%,温阳通络法组95.0%.结论:温阳通络针灸法及普通针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痛的程度及临床症状,温阳通络针灸法效果更佳.
作者:孙力;徐彦龙;金钰红;尚亚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金莲花液雾化吸入对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术)的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术后鼻黏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FESS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2组,各40例.B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鼻腔用生理盐水超声雾化治疗方案,A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金莲花液雾化吸入方案.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T0)、术后1月(T1)及术后3月(T2)等时段内中医症状积分、白细胞介素-5 (IL-5)、炎性细胞数目及鼻腔小截面积(NMCSA)、鼻腔容积(NV)等鼻通气功能指标差异,记录其术腔清洁时间、上皮化时间、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等预后指标差异.结果:T1、T2时,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L-5水平、炎性细胞数目等指标均较T0时降低(P<0.05),NMCSA(B组T1时段除外)、NV等鼻通气功能指标升高(P<0.05);其中T2时改善幅度大于T1时段(P<0.05);A组患者在T1、T2时各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B组(P<0.05).治疗后A组患者术后术腔清洁时间、上皮化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则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FESS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予以金莲花雾化吸入疗法,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可促进术腔内血液微循环、提高鼻黏膜修复再生能力.
作者:江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用大补阴丸合生脉散化裁辨治气阴两虚证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气阴两虚证流行性感冒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大补阴丸合生脉散加减治之,2组均治疗1周.观察怠儿的主要症状及其证候积分的变化;记录患儿的退热对间及感冒痊愈时间;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各项证候积分的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怠儿的退热时间及感冒痊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几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补阴丸合生脉散化裁利于改善气阴两虚证流行性感冒患儿的症状,缩短病程,有效性及安全性高.
作者:周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灯盏生脉胶囊中灯盏花乙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选用Water XTerra RP C18色谱柱(5μm,4.6×150 mm),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含0.1%三乙胺)(15:8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及进样器温度:室温.结果:灯盏花乙素在6-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灯盏花乙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4,RSD=1.14.结论:HPLC法测定灯盏生脉胶囊中灯盏花乙素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灯盏生脉胶囊的质量.
作者:孙银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治疗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远期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1.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薛冬梅;孙忠喜;唐强林;欧阳燕;沈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参苓白术散是治疗脾虚泄泻的常用方,对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力均有明显作用,故可明确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的机制与肠道菌群以及机体免疫平衡相关,为临床使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鄢鹤铭;邓锦星;陈洁;魏宇阳;于斌;陈佳;邓力;陈孝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内科门诊治疗的FD患者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西医组患者予以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中西医组患者在西医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加减口服治疗,并随症进行加减,2组均连用8周.观察评估其临床疗效,并随访治疗半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中西医组94.74%,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有效者(中西医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随访半年,其分别复发6例(16.67%)和12例(40.00%).中西医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子汤联合莫沙必利中西医结合治疗在FD患者中应用的近期疗效及中远期疗效均较确切,能改善消化不良症状,预防病情复发.
作者:唐可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身用药联合局部消毒清创法进行治疗,并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去腐生肌膏外敷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溃疡愈合时间和截肢率以评价2种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30天后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截肢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成药去腐生肌膏外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李建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肾通淋汤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3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血尿氮素(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球蛋白(尿β-MG)、血微球蛋白(血β-MG)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1%,对照组7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观察组BUN、SCr、血β-MG、尿β-MG水平低于对照组,CCr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肾通淋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保护肾功能.
作者:俞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