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娟;王维利;潘庆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知晓情况及相关知识需求情况,以提高一线护士对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的认知.方法 随机抽取山西省汾阳医院临床护士37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临床护士进行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知晓情况及相关知识需求情况调查.结果 普通病房护士中接受过培训的占28.37%,特殊病房护士中接受过培训的占85.52%.372名临床护士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相关知识培训方式中,以宣传小册方式和讲座授课方式需求高,分别占67.74%和56.45%.通过各种宣传、板报、讲座、网络等方式进行培训后,临床护士对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的知晓率从34.14%提高到9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724.6,P<0.01).结论 通过进行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临床护士对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知晓率及认知,是预防、避免和治疗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郭心爱;张海燕;田苗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并比较民营和公立医院聘任制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民营医院315名和公立医院394名聘任制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比较两种医院聘任制护士SCL-90各因子评分.结果 民营医院聘任制护士SCL-90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分别为(1.52±0.61),(1.22±0.32)分,均高于公立医院[(0.95±0.36),(0.53±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1,14.30;P <0.05);两种类型医院聘任制护士SCL-90中其他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医院聘任制护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民营医院情况较严重.为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医院管理者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应文娟;杨丽霞;陈惜遂;陈书盈;黄海星;刘丽珠;郭郁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85例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不确定感成长量表(GTUS)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88.06±12.02)分,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44.22±6.43)分,其中客观支持(9.33±3.13)分,主观支持(27.32±3.89)分,对支持的利用度(7.57 ±2.12)分;个人成长得分(153.72±16.35)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与个人成长得分存在负相关(r=-0.164,P<0.05),社会支持得分与个人成长得分呈正相关(r =0.180,P<0.05),对社会支持利用度越高,个人成长水平越高(r=0.165,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评估和管理,提供系统的、专业性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社会支持利用度,促进患者获得个人成长.
作者:张素娟;王维利;潘庆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胃癌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20例胃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45~101分,平均(69.92 ±9.85)分,单题平均得分为(2.80±0.39)分,不确定性因素得分为29 ~71分,平均(45.32±8.18)分,复杂性因素得分为14~35分,平均(24.61±4.14)分.处于低程度不确定感的患者6例占5%,中等程度者108例占90%,高程度者6例占5%.术前、术后至化疗前及化疗中3个治疗阶段的胃癌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分别为(80.12±8.31),(64.08±5.33),(64.82±4.86)分,其两因子不明确性因素得分分别为(52.83±8.31),(40.78±5.01),(41.79±3.51)分,复杂性因素得分分别为(27.29±3.72),(23.30±3.91),(23.03±3.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1.81,50.10,17.27;P <0.01);术前、术后至化疗前及化疗中3个治疗阶段患者的应对方式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两因子与“面对”、“回避”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且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需引起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张婷;李金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润兴牙龈炎冲洗器和洁悠神用于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9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润兴牙龈炎冲洗器和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进行口腔处理,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结果 研究组40例完成了2个周期的化疗,对照组26例完成了2个周期的化疗(x2 =10.51,P=0.001).研究组3例患者因口腔黏膜反应而延迟治疗,对照组共有13例患者延迟了至少3d以上(x2=7.57,P=0.006).研究组40例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6例出现Ⅲ级口腔黏膜反应;对照组23例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23例Ⅲ~Ⅳ级口腔黏膜反应.两组Ⅱ~Ⅳ级口腔黏膜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4.06,P<0.01).除了治疗方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抽烟和男性患者与严重口腔黏膜炎发生相关.结论 润兴牙龈炎冲洗器和洁悠神联合使用能明显减少Ⅱ~Ⅳ级口腔黏膜反应,并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抽烟与严重口腔黏膜炎发生相关.
作者:陈思;缪娟;蒋丽丽;何栋成;于长华;李涛;朱卫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PICC导管堵塞后用尿激酶间歇溶栓两种再通手法的有效性、便捷性和经济成本.方法 选择血栓性完全堵塞的PICC置管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两组均采用尿激酶间歇溶栓,对照组用“三通-负压吸引”的手法,实验组用“注射器-负压吸引”的手法,比较两种手法抽吸10次的操作时间,溶栓结果,导管再通时间,耗材数量和经济成本,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导管再通率实验组为96.15%,对照组为9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7,P>0.05);PICC导管再通时间实验组为(26.88±18.30) min,对照组为(79.52 ±74.35) min,耗材所发生的直接经济成本实验组(82.25±0.61)元,对照组(90.86 ±4.02)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2,3.44,10.59;P <0.01);护士感觉实验组操作难度和手的疲劳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激酶间歇溶栓法用“注射器-负压吸引”的手法优于“三通-负压吸引”的手法.
作者:乔爱珍;陈玉静;马威;段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肺癌PICC置管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11例PICC置管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过积极护理和处理措施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控制率为90.9%.结论 对肺癌PICC置管并发症患者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控制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仲茹;刘畅;李玉婷;闫晓明;封常美;王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激光疗法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婴幼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改善通气、对症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激光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50/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 (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122,P<0.01);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漱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3.3±0.8),(3.5±0.9),(2.8±0.6),(5.3±2.1)d;对照组患儿分别为(5.1±0.9)(5.3±1.1),(4.1±0.8),(8.6±2.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570,8.955,9.192,7.492;P <0.01).结论 激光疗法佐治婴幼儿肺炎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治疗,该治疗方法无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小珍;罗盛华;黄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不同学历护士对棒式玻璃体温计破碎后汞泄露的认知情况.方法 选取120名护士,采用自制“体温计破碎后汞处理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分别对汞处理的整体认知、汞基本知识、汞的危害、汞泄露后的处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20名护士对体温计破碎后汞泄露的总体认知得分(37.53±8.89)分,其中中专学历护士(42.63±9.15)分、大专(30.43±4.47)分、本科(40.15±7.33)分,不同学历护士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4.094,P<0.01).不同学历护士对汞基本知识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汞的危害认知及对汞泄漏后处理办法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汞基本知识这一维度包括5个条目,不同学历人员得分均较高,中专护士得分低,大专护士居中,本科护士得分高;其中对于“汞是有毒的重金属”,所有人员均选择了3分,表明不同学历护士对此都非常熟悉.汞的危害这一维度包括6个条目,得分均降低,各条目中专护士得分高,大专护士居中,本科护士低;汞泄露后处理办法汞的危害这一维度包括10个条目,中专护士得分高,大专护士居中,本科护士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历护士对体温计汞相关知识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士对体温计破碎后汞泄露的总体认知较低,加强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汞泄露知识培训,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完善体温计破碎后处理流程,提高对汞危害的认识,逐渐推进无汞化医院进程将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惠;李晓宇;李冰;张瑶;杨艳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癫痫患儿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使用临床癫痫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脑电活动情况、治疗中断率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6%,脑电图癫痫样放电率15.5%,治疗中断率6.9%,对照组分别为81.0%,36.2%,2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03,6.47,7.62;P <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异常脑电活动、减少治疗中断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培;廖沛光;姚慧慧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婴幼儿巨大血管瘤合并卡梅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6例巨大血管瘤合并卡梅综合征婴幼儿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6例婴幼儿顺利完成治疗过程.结论 做好术前人院评估及宣教工作,监测各项生化指标,防止出血,术后预防血管瘤破溃、体循环栓塞、肺循环栓塞等并发症的护理是治疗血管瘤成功的关健.
作者:曲斌;梁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康复锻炼计划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锻炼计划,将7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锻炼计划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书面康复锻炼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等资料,指导患者自我锻炼.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判断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结果 本研究70例患者中,61例患者完成了1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失访9例,失访率为12.8%.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3.5%,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3,P<0.05);术前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分别为,生理功能(55.4±11.2)分,生理职能(49.6±7.5)分,躯体疼痛(78.1±10.5)分,总体健康(67.5±14.5)分,活力(72.3±12.2)分,社会功能(77.0±18.1)分,情感职能(68.6±23.2)分,精神健康(78.9±10.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43,4.321,3.012,2.102,2.412,2.210,2.120,2.321;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康复锻炼计划,能达到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显著改善术后生存质量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素碧;刘康;陈柯;张杰敏;杜励;陈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通过将椎板一侧或两侧切开,使椎板向外侧移位,以扩大椎管.因手术在椎管外操作,对脊髓损伤机会少,可减少术后瘢痕粘连的机会.该术式能恢复和重建了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能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症状,改善脊髓供血状况,缓解或解除脊髓受压的症状,现已被广泛用于颈椎退变性疾病,如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发育性椎管狭窄及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等造成的脊髓压迫性损害.早期多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肩疼痛,甚至复发等并发症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作者:刘心;赵岩;李波;刘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疼痛门诊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干封闭疗法,治疗组还同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给予人文关怀、照顾者同步实施居家护理指导、希望护理、电话家访指导治疗.采用0 ~ 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30 d及60d优良率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7.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生理职能、肌体疼痛及总体健康得分治疗组分别为(56±22.5),(79±11.9),(73±17.8)分较高于对照组得分(44±16.7),(63±21.2),(59±1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1,4.16,3.63;P <0.05);治疗后60d生理职能、肌体疼痛及总体健康得分治疗组分别为(68±21.7),(82±14.8),(79±18)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46.6±14.3),(70±22.3),(66±1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1,2.84,3.21;P<0.05).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门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可显著改善医疗质量.
作者:朱兆珍;董振航;李金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患者对传染病专科医院门诊服务的满意度,为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别于2012年6,9,12月份第2个周三的上午进行调查,每次发放问卷200份,对3个时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6个维度平均满意度分别为医院环境87.22%,挂号候诊79.17%,诊疗90.14%,辅助检查80.89%,取药和交费82.97%,投诉78.71%.医院环境和诊疗3个时点满意度均较高;挂号候诊和投诉满意度均逐步提高;辅助检查、取药和交费较6月份均有所提高,3个时点各维度比较除投诉维度(x2=4.683,P>0.05)外,医院环境、挂号候诊、诊疗、辅助检查、取药和交费,3个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5.310,10.718,7.278,59.704,31.840;P <0.05);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低的条目为“当您有意见时,知道找哪个部门解决”,平均满意度67.21%.结论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改善诊疗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把提高患者满意度作为医院管理的终目标,不断促进医院管理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
作者:吴建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病历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全过程的记录.也是对采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的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病历既是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病历对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整理编写出院病历目录是指将出院病历按规范要求排列,然后按页码填入目录表,要求书写字迹清晰、不能涂改、目录正确.
作者:张妤如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用以解除和防止患者上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方便给氧或机械通气的临床常见手术.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套管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及时合理的套管消毒护理,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国内气管内套管的清洗、消毒、灭菌的方法很多,但效果及评价不一,现将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气管内套管清洗消毒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吴丽君;梁冬;吴少君;郭泽霞;李小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编制合适的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手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量表,进行信效度检测,为下一步的调查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作准备.方法 应用文献检索分析、专题小组讨论及专家咨询法制定量表,采取系统抽样法抽取300例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调查1个月后对首次参与患者随机抽取50例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 终量表包含洗手的意识、洗手的指征、手卫生知识及正确洗手的方法、患者不愿洗手因素及患者洗手方式5个维度共34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2,洗手的意识为0.813,洗手的指征为0.909,手卫生知识及正确洗手的方法为0.846,患者不愿洗手因素为0.853,患者洗手方式为0.898.将量表的34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其KMO值为0.807,Bartlett's球形检验近似x2值为1282.11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特征根≥1提取6个公因子,6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9.41%.实验验证分析表明各个项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的重测信度r均大于0.8,信度比较好.结论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达到了量表编制要求,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测评MHD患者手卫生状况的分析.
作者:张耀全;顾美红;胡宏;夏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在临床上,气管切开患者当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护士会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用注射器进行气管内滴药,注射器上的针头与乳头连接不紧,滴药时会将针头掉进气管内,增加患者的痛苦,病人看见护士在用注射器滴药时,会对针头产生恐惧的心理,而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2010年起,我科用一次性头皮针进行气管内滴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石娟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大量伤情复杂、病情危重的伤员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保证静脉通道安全、通畅是救治伤病员的工作重点.在伤员转运途中为避免造成管路阻塞、导致管路脱出、莫非滴管倒置致空气进入引起气栓等,要求医护人员与伤病员同步移动并高举液体,否则可能对伤病员均造成再次伤害.为适应灾害救援、野战救护伤员发生密集、伤情严重,地理环境复杂,野外、战地条件下进行抢救及治疗医疗救治的需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设计出一种便携式输液架,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文珍;吴育云;支晨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