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非瓣膜性房颤华法林抗凝诊治的临床效果研究

刘敏

关键词:老年性非瓣膜性房颤, 华法林,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非瓣膜性房颤采用华法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给予观察组华法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栓塞的发生率为1.1%,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老年性非瓣膜性房颤,能够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外科危重病患者褥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危重病患者褥疮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科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褥疮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末出现褥疮病例,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褥疮发生率为12%,护理满意度为82%,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外科危重病患者的护理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史以来明显减少褥疮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彩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显微外科技术在输卵管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显微外科技术应用在输卵管吻合术中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选择我站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行输卵管吻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绝育部位在输卵管壶腹部的患者为11例,其中复孕患者为10例,其复孕率为90.9%;而绝育部位在输卵管峡部患者为53例,其中复孕患者为53例,其复孕率为100.0%。对全部患者进行输卵管碘油造影临床检查,全部患者的输卵管均通畅,其通畅率是100%。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应用在输卵管吻合术中,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输卵管吻合术后的妊娠率同妇女的绝育部位与方法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等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作者:何忠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进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对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40.25±15.8)ml,手术平均时间为(115.41±18.56)min,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5.13±10.26)h。结论: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可靠,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及痛苦,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迪力木拉提·伊不拉音;阿吉买买提·吉力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正常分娩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手术产率。结果:两组的年龄、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剖宫产2例,手术产率6.67%,对照组剖宫产10例,手术产率33.3%,χ2=5.1042,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对于产程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应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曹利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机体免疫系统异常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生成减少,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近几年来研究结果表明ITP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异常及血小板生成障碍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作者:赵强强;李文倩;沈括;陈邵斌;王小蕊;史艳南;杨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康惠尔透明贴对于新生儿重度臀红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康惠尔透明贴对于新生儿重度臀红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度红臀新生患儿临床资料,按护理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惠尔透明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比对照组76.47%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在新生儿重度臀红的护理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蒋艳;张秀兰;高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质控小组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职能运用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职能运用。方法:根据我院手术室的特点,对手术室人员突出职能管理,建立以科室为核心,由护士长主管,护理人员共同参与的模式,设立6个质控小组,进行系统、有效、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质量控制。结果:通过发挥质控小组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职能运用,全面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有效地防范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和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有较大程度的提升。结论:改变了旧的管理模式,激发了科室人员的参与意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增强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作者:张莉;马一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反流性咽喉炎患者86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占据43例。对常规组采取莫沙必利、麦滋林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采取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4%与55.8%,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结论对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采取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症状,改善炎症表现。

    作者:王东海;方明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辨证分型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对辩证分型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24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详细探究,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42)与辨证分型治疗(观察组,n=42)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从治疗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1.67%,75.00%,(P<0.05)。从相关指标方面分析,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比较好,在临床上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作者:肖继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设立PICC专科门诊的实践与研讨

    目的:通过成立PICC专科门诊,解决门诊、住院患者PICC置管及维护的问题。方法对PICC专科门诊诊室的设置和布局,人员组成及职责,制定工作流程和制度,促进PICC技术专业化的发展。结果解决了门诊、住院患者置管及维护的问题,PICC专科门诊合理的流程、规范的管理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有利于专科护理的发展。结论设立PICC专科门诊可满足就诊患者多元化的需求,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延伸护理服务的有效途径。

    作者:许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目的:对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在2011年1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93例112眼青光眼术后浅前房43例49眼的发生时间和类型以及处理方法,并分析青光眼类型对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影响。结果:青光眼手术后发生浅前房49眼的发生率为43.75%,其中29眼房水滤过过强(59.18%),3眼恶性青光眼(6.12%),7眼脉络膜脱离(14.28%),10眼结膜瓣渗漏(10.40%),49眼中32眼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前房,17眼经保守治疗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术后房水滤过过强,以及脉络膜脱离、眼结膜瓣渗漏的原因引起的,由房水滤过过强导致的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一般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其他可保守治疗,重者可进行手术。

    作者:濮应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20例住院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80例住院患者做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风险事件与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意外事件与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时期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吴世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床旁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将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科住院的12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祛痰止咳、吸氧、呼吸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常规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观察组PaCO2、PaO2、SaO2、Apache II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协群;金平;李良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提高留置管路患者管路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留置管路患者管路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应用方法:应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管理提高留置管路患者管路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患者,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提高留置管路患者管路健康知识知晓率从54.44%升高至76.50%达到预期目标,结论: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增强护士对品管圈的认识及品管手法,提高护士的宣教及沟通能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规范了管路宣教的资料。规范了护士管理流程、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罗慧;刘春艳;贺茸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议新形势下医院病案信息化建设

    本文首要对当时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开展进行了初步的剖析,然后对于医院档案信息化的使用提出了电子文件的管理方法,后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探讨了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造过程中应采纳的具体措施。

    作者:雷敏;顾妍霞;李彩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激光坐浴对混合痔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激光坐浴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医院诊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普通温水坐浴,红外线照射及外涂抹太宁药膏,观察组术后采用激光坐浴红外线照射及外涂抹太宁药膏,比较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疗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普通坐浴治疗相比,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激光坐浴联合红外线照射及外涂抹太宁药膏治疗效果理想,更加有利于术后伤口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创伤手术术中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手术术中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增加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行急诊创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给予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低体温、压疮、发生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低体温、压疮、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急诊创伤手术低体温、压疮、感染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因素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作用,增加手术安全和护理质量。

    作者:罗江勤;黄剑飞;冯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PCI术后患者24h尿蛋白、降钙素原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PCI术后患者尿蛋白、降钙素原、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我院心血管科的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量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d联合依折麦布10mg/d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UMA)、降钙素原(PCT)、血脂指标的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UMA、PCT及血脂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肝功能异常和肌病相关性等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显著降低PIC术后患者UNA、PCT及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浓度,对PCI患者术后降低支架血栓风险起积极作用。

    作者:梁丹;林晓珊;廖日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y型钢板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32例,采用双侧肱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均获得随访6~12个月,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并且无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较为可靠,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叶军;姜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根据本文选择的资料,对于临床检验过程中对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及其影响的因素进行探究,并结合实际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本市的XX医院检验科在2013年1月到12月收集的的118株细菌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正确的方法对这些菌株中的一部分菌株进行药敏检测,临床检验标本的整个过程的资料、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及综合性的分析。结论:全部菌株中鉴定失误有11株,鉴定正确的为107株。然而革兰阴性球菌的准确率达到100%,符合率高。通过对这些标本进行分析,发现进行正确及规范性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对于临床诊断结果的正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焦遂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